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双向问答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0905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双向问答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双向问答数据处理方法和双向问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智能问答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交叉领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与人交流并回答问题,用准确、简洁的自然语言回答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保证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0003]从目前问答机器人来发展现状来看,当前的技术已经能够处理常识性(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多少)、开放性(如心情不好如何排解)、聊天问候(如你最好还好吗)、指令性(如放首音乐)等问题,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和更好服务体验。
[0004]然而,当前的问答机器人仅局限在用户单方向提出问题。也就是说,机器人先是被动接受用户的提问,再为用户提供问题的答案。这种单向问答方式造成交互过程中的局限性,一旦用户停止提问,机器人也不会主动发起话题。因此导致人机交流的效果不好,用户体验度较差。
[0005]因此,亟需一种既能使问答机器人主动发起提问,又能接受用户主动发起提问的双向问答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的问答机器人不能主动发起提问的技术缺陷。
[0007]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双向问答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用户提问信息并进行意图识别;
[0009]根据用户意图生成相应于所述提问信息的第一应答结果;
[0010]当所述提问信息与用户信息库中存储的用户参数构成关联时,进入主动发问流程;
[0011 ]按照预设的对话规则生成与所述提问信息对应的主动发问问题;
[0012]输出所述第一应答结果和所述主动发问问题。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4]接收针对所述主动发问问题反馈的第二应答结果;
[0015]在第二应答结果中提取用户参数的关联信息,并根据关联信息更新用户信息库的用户参数。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7]根据所述第二应答结果对主动发问流程进行训练,更新对话规则以使生成的主动发问问题与更新之后的用户参数匹配。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9]提取所述提问信息中的情景关联词,根据所述情景关联词和当前对话的上下文识别对话情景;
[0020 ]在所述进行意图识别的步骤中包括:
[0021]根据领域模型对所述提问信息进行语义解析,在所述对话情景中进行意图识别。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预设的对话规则生成与所述提问信息对应的主动发问问题包括:
[0023]提取与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待选问题;
[0024]从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问题中选择与用户参数匹配度最高的问题作为主动发问问题。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6]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问题与用户参数匹配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用户参数适应的主动发问问题。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8]接收用户聊天信息;
[0029]根据用户信息库中更新的用户参数设计聊天场景;
[0030]在所述聊天场景下生成符合用户参数的调侃对话。
[0031]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双向问答系统,包括:
[0032]意图识别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用户提问信息并进行意图识别;
[0033]应答模块,其配置为根据用户意图生成相应于所述提问信息的第一应答结果;
[0034]匹配模块,其配置为当所述提问信息与用户信息库中存储的用户参数构成关联时,进入主动发问流程;
[0035]主动发问模块,其配置为按照预设的对话规则生成与所述提问信息对应的主动发问问题;
[0036]输出模块,其配置为输出所述第一应答结果和所述主动发问问题。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8]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针对所述主动发问问题反馈的第二应答结果;
[0039]更新模块,其配置为在第二应答结果中提取用户参数的关联信息,并根据关联信息更新用户信息库的用户参数。
[004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41]训练模块,其配置为根据第二应答结果对主动发问流程进行训练,更新对话规则以使生成的主动发问问题与更新之后的用户参数匹配。
[004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43]情景识别模块,其配置为提取所述提问信息中的情景关联词,根据所述情景关联词和当前对话的上下文识别对话情景;
[0044]所述意图识别模块还用于根据领域模型对所述提问信息进行语义解析,在所述对话情景中进行意图识别。
[004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发问模块包括:
[0046]提取子模块,其用于提取与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待选问题;
[0047]选择子模块,其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问题中选择与用户参数匹配度最高的问题作为主动发问问题。
[004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发问模块还包括:
[0049]生成子模块,其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问题与用户参数匹配失败时,生成与所述用户参数适应的主动发问问题。
[005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51]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用户的聊天信息;
[0052]场景设计模块,其配置为根据用户信息库中更新的用户参数设计聊天场景;
[0053]聊天模块,其配置为在所述聊天场景下生成符合用户参数的调侃对话。
[005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还能够设计与用户特征相符的问题并向用户提问,使用户对人机交互过程的更感兴趣。用户对主动发问问题的回答还能反馈到双向问答系统中,一方面对用户信息库进行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还对系统进行智能训练,使系统在随后的问答过程中设计出更贴近用户特征的问题。
[0055]此外,系统不仅仅能完成与用户的问答过程,还能在调侃类的聊天过程中发起符合用户特征的聊天话题,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主动发问与发起聊天这两个过程互相补充促进。主动发问的交互点越多,越能形成更详细的反应用户特征的用户参数,从而在聊天过程中发起用户感兴趣的或者符合用户应用需求的话题,与用户形成更加良好互动。
[005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5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向问答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5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动发问过程的流程图;
[006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双向问答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6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双向聊天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6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双向问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6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主动发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64]图7为本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