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27508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他合适的金属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金属线的线宽为I至7微米、优选为I至5微米。
[0030]如前所述,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中包含抗紫外光剂。使用盖板110作为触控装置100的保护盖板时,阳光会通过盖板110与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进入第一电极层130,而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中的抗紫外光剂会吸收阳光中的紫外光,以保护第一电极图案134中的金属线不被腐蚀变色,进而使金属线维持良好的电阻值。其中,抗紫外光剂为酚类高分子或受阻胺类高分子,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因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与第一电极图案134中的金属线直接接触,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中更包含抗氧化剂,以避免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中的残留气体使金属线氧化。其中抗氧化剂为酚类高分子,但并不以此为限。
[0031]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抗紫外光剂为酚类高分子,并占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重量之0.05至0.08重量份。在本实用新型之其他部分实施例中,抗紫外光剂为受阻胺类高分子,并占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重量之0.1至0.3重量份。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抗氧化剂为酚类高分子,并占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重量之0.1至0.3重量份。
[0032]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中同样也包含抗紫外光剂,并可视触控装置100的结构决定是否于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中添加抗氧化剂。具体为,若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直接接触第一电极图案134或第二电极图案154,则须加入抗氧化剂以避免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中的气体使第一电极图案134或第二电极图案154中的金属线氧化。反之,若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与第一电极图案134或第二电极图案154无接触,此时金属线并无被氧化的疑虑,而可省略抗氧化剂的使用。如第IA图所示,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系作为第二电极层150与显示面板170之间的黏着层。当显示面板170运作时,产生的光线会通过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进入第二电极层150,而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中的抗紫外光剂会吸收光线中的紫外光,以保护第二电极图案154中的金属线不被腐蚀变色,进而使金属线维持良好的电阻值。其中,抗紫外光剂为酚类高分子或受阻胺类高分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抗紫外光剂为酚类高分子,并占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重量之0.05至0.08重量份。在本实用新型之其他部分实施例中,抗紫外光剂为受阻胺类高分子,并占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重量之0.1至0.3重量份。
[0033]此外,黏合第一电极层130与第二电极层150的抗氧化透明胶层140直接接触第二电极层150中的第二电极图案154。因此,在抗氧化透明胶层140中加入抗氧化剂,以避免抗氧化透明胶层140中的残留气体使第二电极图案154中的金属线氧化。其中抗氧化剂为酚类高分子,并占占抗氧化透明胶层140重量之0.1至0.3重量份。
[0034]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更包含一软性电路180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136与第二导线156,其中,软性电路板180系藉由一导电胶190连接至第一导线136与第二导线156。如第IB图所示,第一导线136与第二导线156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电极图案134与第二电极图案154,因此第一电极图案134与第二电极图案154可透过第一导线136与第二导线156,以传送触控感测讯号至软性电路板180。因第一导线136与第二导线156为薄膜的金属材质,在黏合导电胶190的过程中,若温度与压力过高易使第一导线I36与第二导线156断裂。据此,选用低温低压型的导电胶190以避免上述的情况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导电胶190的黏合温度为100°C至130°C,而导电胶190的黏合压力为0.5至1.010^。
[0035]接着对前述的触控装置100进行老化测试。将触控装置100置于阳光下64小时后,以显微镜观察第一电极图案134与第二电极图案154中的金属线颜色。可观察得知金属线并无变黄或变黑的现象,依然为原本的金属颜色。接着请参阅第2图,第2图为触控感测层中的金属线在不同阳光照射时间下的电阻值。经过实验例210、220、230与240的重复测试后,可得知抗紫外光剂与抗氧化剂能有效避免金属线的腐蚀变色或氧化,并无断路的情事发生。且在64小时内金属线的电阻值仍低于15ΚΩ,而能达到触控装置的规范标准。
[0036]应了解到,已叙述过的组件材料将不再重复赘述。在以下叙述中,将叙述其他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
[0037]请参阅第3图,第3图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第3图所示,一触控装置300包含一盖板310、一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20、一第一电极层330、一抗氧化透明胶层340、一第二电极层350、一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以及一显示面板370,其中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20与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包含抗紫外光剂。且第一电极层330、抗氧化透明胶层340与第二电极层350共同组成一触控感测层。
[0038]第一电极层330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332、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334与复数条第一导线336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332的下表面。第二电极层350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352、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354与复数条第二导线356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352的下表面。其中,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20位于盖板310与第一电极层330之间,令使盖板310与第一电极层330达成稳定结合;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位于第二电极层350与显示面板370之间,令使第二电极层350与显示面板370达成稳定结合,且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直接接触第二电极层350中的第二电极图案354;而抗氧化透明胶层340位于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之间,令使于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达成稳定结合。更清楚地说,抗氧化透明胶层340系位于第一电极图案334与第二透明基板352之间。
[0039]第3图中的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与第IB图中的第一电极层130与第二电极层150之结构相似,故不在此详述。差别在于,第一电极层330中第一电极图案334与第一导线336系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332的下表面,而第二电极层350中第二电极图案354与第二导线356系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352的下表面。由于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20与并未与第一电极图案334中的金属线直接接触,金属线并无被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20中的气体氧化的疑虑,因此不需额外加入抗氧化剂。此外,因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直接与第二电极图案354接触,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中除了抗紫外光剂外更额外加入抗氧化剂,以避免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360中的残留气体使第二电极图案354中的金属线氧化。
[0040]此外,黏合第一电极层330与第二电极层350的抗氧化透明胶层340直接接触第一电极层330中的第一电极图案334。因此,在抗氧化透明胶层340中加入抗氧化剂,以避免抗氧化透明胶层340中的残留气体使第一电极图案334中的金属线氧化。
[0041]在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实施例中,触控装置300更包含一软性电路板380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线336与第二导线356,其中,软性电路板380系藉由一导电胶390连接至第一导线336与第二导线356。如前所述,第一导线336与第二导线356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电极图案334与第二电极图案354,因此第一电极图案334与第二电极图案354可透过第一导线336与第二导线356,以传送触控感测讯号至软性电路板380。
[0042]请参阅第4图,第4图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第4图所示,一触控装置400包含一盖板410、一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420、一第一电极层430、一抗氧化透明胶层440、一第二电极层450、一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460以及一显示面板470,其中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420与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460包含抗紫外光剂。且第一电极层430、抗氧化透明胶层440与第二电极层450共同组成一触控感测层。
[0043]第一电极层430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432、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434与复数条第一导线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