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294发布日期:2019-01-28 13: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商品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排出如盒装香烟、收容多个盒装香烟并进行包装而成的条装香烟等那样呈盒状的商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构成为依次排出装置壳体的内部收纳的商品的商品排出装置,存在一种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在该商品排出装置中,在用于收纳多个商品的货道(column)的前面构成沿上下方向的输送路径,通过从货道的排出口向输送路径排出商品来将商品输送到装置壳体的取出口。在该商品排出装置中,输送路径构成为具有比商品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大的前后尺寸,无论商品在输送路径中取何种姿势,均不担心在中途发生商品堵塞。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766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作为在商品排出装置中成为排出对象的商品,存在各种各样的商品。例如,如果是如盒装香烟那样比较小型的商品,则即使如上所述那样将输送路径构成为具有比最大对角线长度大的前后尺寸,也不担心导致装置壳体明显大型化的情况。然而,例如在收纳多个盒装香烟并进行包装而成的条装香烟的情况下,最大对角线长度也非常大。因而,在将条装香烟作为排出对象来构成商品排出装置的情况下,其设置空间也非常大,有可能产生设置场所受限等问题。另外,在具有盒装香烟的几倍~几十倍左右的重量的条装香烟在输送路径中自由落下的情况下,还有可能由于落下姿势而导致角部变形等,对商品造成损伤。特别是在削减前后左右的尺寸来使设置面积变窄的情况下,不得不在高度方向上确保商品的收纳空间,由于从更高的位置排出商品,因此上述问题变得显著。

此外,上述问题并不限于收纳有多个盒装香烟的条装香烟,在将具有较大外形尺寸的商品、具有较大重量的商品作为排出对象的情况下也同样可能产生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且能够使从货道排出的商品无损并可靠地输送到取出口的商品排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商品排出装置在装置壳体的内部具备用于收纳多个商品的货道,并且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下方部具备取出口,将从所述货道的排出口排出的商品输送到所述取出口,该商品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路径,该输送路径沿上下方向从所述货道的排出口延伸到所述取出口,用于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商品蛇行状地进行引导。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货道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层,从设置于各个所述货道的下方部的排出口分别进行商品的排出,所述输送路径构成为至少对从位于上层的货道的排出口排出的商品蛇行状地进行引导。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输送路径具有从彼此相向的通路壁突出的多个抵接部,这些多个抵接部沿上下方向被设置为交错状。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在所述抵接部中设置有从所述通路壁朝向所述输送路径突出且随着去向突出端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抵接面。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抵接面设置于被固定于所述通路壁的固定抵接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抵接面设置于可动抵接构件,该可动抵接构件以能够朝向下方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通路壁,所述可动抵接构件通过介于该可动抵接构件与所述通路壁之间的弹性构件的施力而被维持为所述抵接面倾斜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抵接面设置于固定抵接构件和可动抵接构件,该固定抵接构件被固定于所述通路壁,该可动抵接构件以能够朝向下方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通路壁,所述可动抵接构件通过介于该可动抵接构件与所述通路壁之间的弹性构件的施力而被维持为所述抵接面倾斜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在一侧的所述通路壁配设有所述可动抵接构件,并且在另一侧的所述通路壁配设有所述固定抵接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所述装置壳体构成为具备:壳体主体,其呈前表面开口的箱状;以及门体,其以对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壳体主体,所述输送路径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门体之间,在打开所述门体时所述输送路径被敞开。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中,在所述壳体主体和所述门体分别设置有所述货道,并且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货道与所述门体的货道之间设置有所述输送路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排出口至取出口的输送路径蛇行状地引导商品,因此能够在输送路径中调整商品的姿势。因而,即使输送路径不具有比商品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大的前后尺寸,也不担心在中途发生商品堵塞。由此,能够不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地将商品可靠地输送到取出口。并且,在输送路径中蛇行状地落下的商品的落下速度也得到抑制,从而也不担心发生角部变形等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侧观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排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侧观察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门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前方侧观察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壳体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日语:ラック)的立体图。

图6是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门体的后视图。

图7是在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门体中卸下架子的罩构件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8是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壳体主体的主视图。

图9是在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壳体主体中卸下架子的罩构件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输出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图10示出的输出单元的侧视图。

图12是从下方观察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置的可动抵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主要部分的图,是排出待机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输出单元开始进行动作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表示架子上的商品即将被排出到输送路径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表示架子上的商品刚被排出到输送路径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输出单元的推杆从图16所示的状态起稍微后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于图1示出的商品排出装置的架子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输出单元的推杆从图1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后退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壳体;2:上锁部件;10:壳体主体;10a:开口;11:顶壁;12:侧壁;13:底壁;14:后壁;20:门体;21:操作输入部;22:取出口;23:挡板(flapper);30:货道(日语:コラム);30a:排出口;31:上下分隔板;32:左右分隔板;33:罩构件(通路壁);34:弹性薄片;35:导杆;36:门构件;37:托架;40:输出单元;41:单元主体;42:推杆;43:售罄杆;44:输出支承构件;45:待机支承构件;50:输送路径;51:可动抵接构件;51a:上表面(抵接面);51a:支承轴构件;51b:扭簧;52:固定抵接构件;52a:上表面(抵接面);52a:凸缘部;52b:抵接板部;60:斜槽;61:板部;62:倾斜板;w:商品;w1:宽度;w2:最大侧面对角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所附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商品排出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图4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排出装置的图。在此例示的商品排出装置设置在室内,将收纳多个(例如十几个)盒装香烟并进行包装而成的多种条装香烟设为排出对象商品w,该商品排出装置具备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构成商品排出装置的外壳,具备壳体主体10和门体20。壳体主体10呈前表面开口的箱状,构成为具有顶壁11、左右侧壁12、底壁13以及后壁14。门体20呈能够封闭壳体主体10的开口10a的大小的矩形形状,且支承于壳体主体10的一个侧缘部。该门体20通过以沿上下方向的轴芯为中心进行旋转,能够移动成将壳体主体10的开口10a打开的状态和将壳体主体10的开口10a关闭的状态。在门体20与壳体主体10之间设置有上锁部件2,从而也能够维持为关闭了门体20的状态。

在门体20的前表面设置有操作输入部21。操作输入部21是供使用者进行操作的部分。作为操作输入部21,例如用于从收纳在后述的货道30中的多个种类的商品w中选择期望的商品w,存在触摸面板式的操作输入部或按钮式的操作输入部等。

在壳体主体10和门体20中分别设置有货道30。货道30用于如图4~图9所示那样将横长姿势的多个商品w以上下层叠的状态收纳,另一方面,在被提供了排出指令的情况下从最下层的商品w起依次进行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主体10和门体20中分别设置有上下三层、左右四列的12个货道30。即,通过配置四个沿水平方向的上下分隔板31并配置五个沿上下方向的左右分隔板32,来在壳体主体10和门体20中各设置12个货道30。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的与门体20相向的前表面开口,门体20的货道30的与壳体主体10相向的后表面开口。

如图4所示,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和门体20的货道30构成为:在利用门体20关闭了壳体主体10的开口10a的情况下,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和门体20的货道30以彼此间确保了输送空间的状态均被收容在壳体主体10的内部。

在各个货道30中分别配设有罩构件33、弹性薄片34、导杆35、门构件36以及输出单元40。

罩构件33用于以在各货道30的下方部确保了排出口30a的状态来关闭货道30的开口。在关闭了门体20的情况下,这些罩构件33作为在上述输送空间内对沿上下方向的输送路径50进行规定的通路壁而发挥功能。门体20的罩构件33与壳体主体10的罩构件33之间的相互间隔、即输送路径50的沿前后方向的宽度w1被设定为比作为排出对象的商品w的最大侧面对角宽度w2稍大的尺寸。如图5所示,罩构件33由铰链(未图示)支承,能够打开和关闭货道30的开口。如图6所示,在门体20的货道30中,以在各层的货道30中共用的方式在上层、中层、下层各设置有一个罩构件33。与此相对地,在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中,如图8所示那样在各层的货道30中各设置有左右两个罩构件33。

弹性薄片34是以从罩构件33的下缘部起覆盖货道30的排出口30a的方式配设的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薄膜构件。该弹性薄片34发挥如下功能:防止在从货道30的排出口30a朝向输送路径50排出商品w时商品w向上方浮起,并且防止通过输送路径50的商品w进入排出口30a。

导杆35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各货道30的两侧部分的金属制的细径构件,能够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杆35设置成:在从位于各货道30的上方的上下分隔板31的下表面朝向前方延伸之后朝向下方进行大致直角弯折。导杆35的下端部分别借助托架37来被支承于左右分隔板32。这些导杆35发挥如下功能:通过与被收纳在货道30中的商品w的两侧部分相抵接来将商品w整齐排列。在向货道30收纳商品w的情况下,使导杆35彼此弹性地扩开,由此能够使商品w通过。

门构件36从罩构件33的下缘部向下方延伸,在罩构件33处设置有多个门构件36。这些门构件36设置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用于与要排出的商品w的高度相应地规定排出口30a的实质的高度尺寸。即,门构件36发挥如下功能:在上下方向上调整门构件36的安装位置来将从门构件36的下端到上下分隔板31的高度尺寸设定成只能使一个商品w通过,由此防止两个商品w同时被排出到输送路径50的情况。

输出单元40具备如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相对于单元主体41移动的推杆42,该输出单元40发挥如下功能:在被施加了排出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动作,借助推杆42将货道30的商品w排出到输送路径50。在该输出单元40中,在单元主体41的上部设置有售罄杆43。售罄杆43被未图示的弹性构件始终施力,使得售罄杆43从单元主体41的上表面突出。在单元主体41的上表面载置有商品w的情况下,售罄杆43由于该商品w的重量而成为后退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货道30的内底面各并排设置有两个输出单元40。

如图3、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10中处于输送路径50的下方的部位设置有斜槽60,在门体20中与斜槽60相向的部位设置有取出口22。斜槽60在壳体主体10的中央部位具有平板状的承接板部61,并且在承接板部61的左右和后方部位分别具有以去向承接板部61而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的倾斜板62。在该斜槽60中,被排出到输送路径50的商品w通过倾斜板62被引导至承接板部61的上表面。取出口22是用于将载置在斜槽60的承接板部61上的商品w取出到装置外的开口。在取出口22处设置有具有透光性的薄板状的挡板23。挡板23以能够借助上缘部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门体20,在常态下由于自重而维持为关闭了取出口22的状态。如果将挡板23的下缘部拉到近前侧,则取出口22敞开,能够将承接板部61的商品w取出到装置外。

并且,在该商品排出装置中,在输送路径50中设置有可动抵接构件51和固定抵接构件52。可动抵接构件51如图12所示那样呈平板状,基端缘部借助支承轴构件51a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于位于门体20的中层的货道30的罩构件33。如果更为具体地说明,则如图2、图4、图6所示,在位于门体20的中层的货道30的罩构件33上,在作为其上缘的部位以及比中央稍靠下方的部位分别各设置有4个可动抵接构件51。在各个可动抵接构件51与罩构件33之间插入有扭簧51b。该扭簧51b用于维持可动抵接构件51的上表面(抵接面)51a随着远离罩构件33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可动抵接构件51的尺寸被设定为:在通过扭簧51b而倾斜的情况下,能够在顶端缘与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之间确保间隙。设置在下方的可动抵接构件51配设为顶端缘与位于壳体主体10的中层的货道30的排出口30a相向。此外,扭簧51b的弹力被设定为:在可动抵接构件51的上表面51a载置有商品w的情况下,可动抵接构件51能够朝向下方旋转。

如图3、图4、图5、图8所示,固定抵接构件52是构成为具有两侧的凸缘部52a和抵接板部52b的长条构件,其中,该抵接板部52b以从各个凸缘部52a彼此朝向同一方向逐渐接近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固定抵接构件52在抵接板部52b朝向输送路径50突出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安装于位于壳体主体10的中层和下层的货道30的罩构件33。如果更为具体地说明,则在位于壳体主体10的中层和下层的货道30的罩构件33上,在各自的下缘部安装有单独的固定抵接构件52。在各个固定抵接构件52中被配置在上方侧的抵接板部52b的上表面(抵接面)52a随着远离罩构件33而逐渐向下方倾斜。固定抵接构件52的突出尺寸被设定为大致等于可动抵接构件51的顶端缘与壳体主体10的罩构件33之间的间隙。

如图4所示,设置于输送路径50的可动抵接构件51和固定抵接构件52沿上下方向被配置为交错状,可动抵接构件51和固定抵接构件52交替地与通过输送路径50的商品w抵接。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商品排出装置中,打开门体20来使输送路径50敞开,进而通过打开罩构件33来使货道30敞开。因而,能够从该状态向各个货道30进行商品w的补充。在进行商品w的补充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那样使导杆35彼此扩开即可。之后,根据商品w的高度来调整门构件36的高度,将排出口30a的实质的高度尺寸设定为仅能够使一个商品w通过。

货道30中收纳的商品w为被载置于输出单元40的上表面的状态。更为具体地说,如图13所示,货道30中收纳的商品w为被搭载于单元主体41的上表面和向单元主体41的前方突出的输出支承构件44的上表面的状态。此时,待机支承构件45的弯曲的前端部与商品w的面向输送路径50的端面相向。因而,即使在从该状态对装置壳体1施加了振动、冲击的情况下,也不担心将货道30的商品w无意地排出到输送路径50。如果商品w的补充结束并关闭门体20,则成为商品w的排出待机状态。

当在排出待机状态下通过操作输入部21进行期望的商品w的选择时,从未图示的控制部对相应的货道30的输出单元40施加排出信号,两个输出单元40同步地进行动作,由此从货道30的排出口30a向输送路径50排出最下层的商品w。以下为了方便,设为选择了位于壳体主体10的上层的货道30的商品w来进行说明。

即,在从控制部被施加了排出信号的输出单元40中,推杆42与位于最下层的商品w的端面抵接,在该状态下,推杆42如图14所示那样相对于单元主体41向前方移动。此时,待机支承构件45利用未图示的连动机构向下方旋转,由此待机支承构件45的弯曲的前端部退避到比单元主体41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由此,成为能够向输送路径50排出位于货道30的最下层的商品w的状态。

当推杆42如图15所示那样进一步向前方移动时,输出支承构件44利用未图示的连动机构向下方旋转。由此,从单元主体41的上表面朝向输送路径50被推出的最下层的商品w的前端朝向下方倾动,如图16所示那样被排出到输送路径50。此时,门构件36设定为仅能够使一个商品w通过,并且由于位于单元主体41的前方的推杆42而上方的商品w成为后倾的状态,因此不担心导致同时排出两个商品w的情况。此外,当商品w的排出完成时,如图17所示,首先使输出支承构件44朝向上方旋转来恢复为排出待机状态。如图18所示那样,通过从该状态使推杆42向后方移动来恢复为使商品w再次搭载于单元主体41的上表面和输出支承构件44的上表面的状态。

另一方面,被排出到输送路径50的商品w首先被朝向门体20的货道30排出,因此商品w如图4所示那样与配置在上方的可动抵接构件51的上表面51a抵接,一边抵抗扭簧51b的弹力来使可动抵接构件51向下方旋转一边沿输送路径50向下方落下。在此期间,商品w通过来自可动抵接构件51的反作用力被引导向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接着,商品w与配置在上方的固定抵接构件52的上表面52a抵接。

与上方的固定抵接构件52的上表面52a抵接的商品w被引导向门体20的货道30,接着,与配置在下方的可动抵接构件51的上表面51a抵接。与可动抵接构件51的上表面51a抵接的商品w一边抵抗扭簧51b的弹力来使可动抵接构件51向下方旋转一边沿输送路径50向下方落下。在此期间,商品w通过来自可动抵接构件51的反作用力被引导向壳体主体10的货道30,接着,与配置在下方的固定抵接构件52的上表面52a抵接。

与下方的固定抵接构件52的上表面52a抵接的商品w被再次引导向门体20的货道30,之后成为被载置于斜槽60的承接板部61的状态。因而,使用者通过将挡板23的下缘部拉到近侧,能够经由取出口22将商品w取出到机外。

这样,根据上述商品排出装置,从货道30排出的商品w一边依次与可动抵接构件51的上表面51a及固定抵接构件52的上表面52a抵接一边在输送路径50中被蛇行状地引导。因此,商品w的落下速度被抑制,不担心商品w在被载置于斜槽60的承接板部61的时刻发生角部变形等损伤。而且,通过依次与可动抵接构件51和固定抵接构件52抵接,能够调整落下时的商品w的姿势,不会导致例如以歪斜的状态落下之类的情况。由此,即使在将沿着输送路径50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1设定为比商品w的最大侧面对角宽度w2稍大的尺寸的情况下,也不担心在中途发生商品堵塞。由此,能够不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地将商品w可靠地输送到取出口2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商品w,例示了收纳多个盒装香烟并进行包装而成的条装香烟,但本发明未必限于条装香烟,还能够应用于其它呈盒状的商品的排出。在该情况下,作为商品,不需要是大型、重的物品,可以构成为排出例如盒装香烟。在排出小型商品的情况下,针对货道30准备一个输出单元40就够了。相反地,在排出比条装香烟大型的商品的情况下,与商品的大小相应地增加输出单元40的个数即可。另外,例示了具备上下3层货道30的商品排出装置,但货道数并不限于实施方式。并且,关于从下层的货道30排出的商品w,由于落下的距离短,因此不与可动抵接构件及固定抵接构件这两方抵接地输出到斜槽60,但当然也可以使抵接部也与从下层的货道30排出的商品w抵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仅通过选择商品w来进行商品w的排出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构成为以投入钱或输入钱信息为条件来将选择商品w排出,也就是说用作自动售货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输送路径50的通路壁的罩构件33上在一侧仅配设可动抵接构件51并且在另一侧仅配设固定抵接构件52来蛇行状地引导商品w,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果在输送路径50中蛇行状地引导商品w,则既可以在两侧的罩构件33上仅配设可动抵接构件51,也可以在两侧的罩构件33上配设固定抵接构件52。另外,还可以在各个罩构件33上混合存在可动抵接构件51和固定抵接构件5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主体10和门体20这两方均设置有货道30,但未必需要在门体20中设置货道3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