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7737发布日期:2018-11-27 22: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程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门禁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是现代化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性,涉及到电子、机械、计算机、通信、生物仿真学等多学科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其包括语音存储电路、语音滤波电路、控制器电路、语音解码电路、电源电路、2G通信电路,所述语音存储电路、语音解码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语音存储电路通过语音滤波电路与2G通信电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语音存储电路包括第三芯片U3、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第十四电容C14、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1端一路接电源电路,另一路经第七电容C7接地,第2、3端分别经第九电容C9、第八电阻R8共接地,第6、8端接语音滤波电路,第10端一路接电源电路,另一路经第十四电容C14接地,第15端接电源电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语音滤波电路包括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所述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分别接语音存储电路,另一端分别经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接2G通信电路;所述第十四电阻R14与2G通信电路之间和第十六电阻R16与2G通信电路之间依次并联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六电容C26;所述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经第十八电容C18接地,另一端经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经第十九电容C19接地,另一端经第二十九电容C29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电路包括第五芯片U5、第十七电容C17、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三电容C2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第二发光二极管DS2、第三发光二极管DS3、第二晶振Y2,所述第五芯片U5的第1端一路接电源电路5,另一路经第十七电容C17接地,第2、3端分别经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三电容C23共接地,第18端经第十五电阻R15、第二发光二极管DS2接地,第19端经第十三电阻R13、第三发光二极管DS3接地,第20端接地;所述第五芯片U5的第2、3端之间并联第二晶振Y2。

上述方案中,所述语音解码电路包括第四芯片U4、第六电阻R6、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八电容C8、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三电容C13、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三十电容C30、第一晶振Y1,所述第四芯片U4的第12端经第六电阻R6、第十电容C10接耳机线输出端子,第3端经第十电阻R10接于第六电阻R6与第1端之间,第7、8端分别经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三电容C13共接地,第9端接地,第12、13、14端接控制器电路,第16、17、18端共接地;所述第四芯片U4的第7、8端之间并联第一晶振Y1,第16、18端与接地之间分别接第九电阻R9、第八电容C8,第18端还有一路接电源电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线圈L1、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1端经第一二极管D1接入+12V电源,第2端经第一电感线圈L1、第三电容C3接地,第4端经第二电阻R2接第二芯片U2的第1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1端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依次并联接地的第二电容C2、第三电阻R3,第2端与第一电感线圈L1之间并联接地的第三二极管D3,第4端与第二电阻R2之间并联接地的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于第二电阻R2的末端;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1、2端共接地,第1端与接地之间接第一电容C1,第3端一路输出+3.3V电源,另一路经第四电容C4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拨号方式开启或关闭门禁,用户操作手机按键下发控制信息,单片机译码GSM网络发送过来的手机按键信息,系统推送相应的提示语音至用户手机,用户根据提示语音继续进行相关的操作;由于GSM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联网和漫游,所以利用拨号方式对门禁进行操控具有实时、方便、快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中语音存储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中语音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中控制器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中语音解码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中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中2G通信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M语音提醒的智能门禁系统,如图1-7所示,其包括语音存储电路1、语音滤波电路2、控制器电路3、语音解码电路4、电源电路5、2G通信电路6,所述语音存储电路1、语音解码电路4、电源电路5分别与控制器电路3连接,所述语音存储电路1通过语音滤波电路2与2G通信电路6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语音存储电路1包括第三芯片U3、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第十四电容C14、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1端一路接电源电路5,另一路经第七电容C7接地,第2、3端分别经第九电容C9、第八电阻R8共接地,第6、8端接语音滤波电路2,第10端一路接电源电路5,另一路经第十四电容C14接地,第15端接电源电路5。

如图3所示,所述语音滤波电路2包括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所述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分别接语音存储电路1,另一端分别经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接2G通信电路6;所述第十四电阻R14与2G通信电路6之间和第十六电阻R16与2G通信电路6之间依次并联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六电容C26;所述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经第十八电容C18接地,另一端经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经第十九电容C19接地,另一端经第二十九电容C29接地。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器电路3包括第五芯片U5、第十七电容C17、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三电容C2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第二发光二极管DS2、第三发光二极管DS3、第二晶振Y2,所述第五芯片U5的第1端一路接电源电路5,另一路经第十七电容C17接地,第2、3端分别经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三电容C23共接地,第18端经第十五电阻R15、第二发光二极管DS2接地,第19端经第十三电阻R13、第三发光二极管DS3接地,第20端接地;所述第五芯片U5的第2、3端之间并联第二晶振Y2。

如图5所示,所述语音解码电路4包括第四芯片U4、第六电阻R6、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八电容C8、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三电容C13、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三十电容C30、第一晶振Y1,所述第四芯片U4的第12端经第六电阻R6、第十电容C10接耳机线输出端子,第3端经第十电阻R10接于第六电阻R6与第1端之间,第7、8端分别经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三电容C13共接地,第9端接地,第12、13、14端接控制器电路3,第16、17、18端共接地;所述第四芯片U4的第7、8端之间并联第一晶振Y1,第16、18端与接地之间分别接第九电阻R9、第八电容C8,第18端还有一路接电源电路5。

EPP_P信号来自手机网络模块的耳机线输出端子,经过网络阻抗匹配,信号最终介入HT9170解码,单片机读取解码后的数字量,该数字量与拨号键盘存在对应关系,从而得到用户按下的是哪一个手机按键。

如图6所示,所述电源电路5包括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线圈L1、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1端经第一二极管D1接入+12V电源,第2端经第一电感线圈L1、第三电容C3接地,第4端经第二电阻R2接第二芯片U2的第1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1端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依次并联接地的第二电容C2、第三电阻R3,第2端与第一电感线圈L1之间并联接地的第三二极管D3,第4端与第二电阻R2之间并联接地的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于第二电阻R2的末端;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1、2端共接地,第1端与接地之间接第一电容C1,第3端一路输出+3.3V电源,另一路经第四电容C4接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