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硬币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5245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运送硬币经过传感器时,硬币仍然位于支撑面之上,而还未落入孔中。
[002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不使用带孔的支撑面,而代之以有源操控元件以将硬币分拣到各接收盒中。
[0024]此外,当装置具有一个用于输出信息的输出单元时也具有优势,其间,当操控单元确定至少一枚硬币错误运送至接收盒时,操纵输出单元,使其向一位操作人员发出信息。尤其是可通过一个显示器、一个警示音和/或一个屏幕输出信息。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由操作人员清除错误。因此,根据该信息,操作人员可具体知道哪个接收盒中接收了错误的硬币,操作人员仅需通过手动修正相应的接收盒。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借助附图中所描绘的几种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从中可看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其中:
[0026]图1为硬币分拣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操作硬币的装置的局部极简化的侧视图;
[0028]图3为图2所示部分的一个极简化的俯视图;
[0029]图4为一组运送的硬币和可能分配至各接收盒情况的列表;以及
[0030]图5为根据图4的各个情况所得出的传感器值的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是分拣硬币的装置10的示意图。所述装置10尤其是指输入和/或输出硬币的装置。要输入的硬币通过一个输入盒12输入,并被运送至一个分离单元14进行分离。分离单元14特别设计成一个硬币离心机的形式,硬币通过作用其上的离心力而一个个通过硬币离心机侧壁上的一个孔进行运送。分离出的硬币借助检测单元16进行真伪检测。被归类为假币和/或不相干物体的硬币将被剔除。被测为真币的硬币将确定其面额。接下来硬币借助一个运输单元18分配至硬币接收盒,以其中一个接收盒为例,此处被标为20。在这里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了 5个接收盒20。为简便起见,图1以及随后的图2和图3中将运输单元18绘成直线型。但运输单元18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状。尤其是运输单元18以及接收盒20可以围绕硬币离心机14呈环状设置,从而使得结构特别紧凑。接收盒20所接收的硬币也可重新被取出来,并经由一个输出单元22输出。
[0032]图2是图1中的装置10的一个局部极简化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检测单元16和运输单元18。图3是这一部分的俯视图。
[0033]所述运输单元18包括一个支撑面30,硬币31的正面或反面平躺于支撑面30上,沿运输方向Pl被运送。在这种情况下,此处硬币31的边缘紧挨着导向元件42,从而它们在支撑面30上具有预设的方向。
[0034]在所述支撑面30上设置了五个孔32-40,在每个孔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个接收盒20。因此,在第一孔32下方设置的是第一接收盒20,在第二孔34下方设置的是第二接收盒20,在第三孔36下方设置的是第三接收盒20,在第四孔38下方设置的是第四接收盒20,在第五孔40下方设置的是第五接收盒20。此处,接收盒20可以设计成:通过相应孔32至40下落的硬币直接落入这些接收盒20中。也可以设置其他运输元件和/或转向元件,借助于它们,在硬币被运送至各自的接收盒20之前进行硬币31的运送或转向。
[0035]从运输方向Pl看过去,孔32-40的尺寸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如图3中作为例子的两个硬币31所清晰展示的,先是最小的硬币31通过第一孔32被分拣,然后是第二大的硬币31通过第二孔34被分拣,如此类推。从而根据硬币31的尺寸、也即其面额将硬币31分配至各个接收盒20中。
[0036]硬币借助运输单元18沿运输路段被运送,所述运输路段被孔32-40划分成了第一运输段52、第二运输段54、第三运输段56、第四运输段58和第五运输段60,其中,第一运输段52位于检测单元16和第一孔32之间,第二运输段54位于第一孔32和第二孔34之间,第三运输段56位于第二孔34和第三孔36之间,第四运输段58位于第三孔36和第四孔38之间,第五运输段60位于第四孔38和第五孔40之间。在运输段52至60的每一段各安装了一个设计成光栅62-70的传感器,借助它们测出沿各运输段52-60运输的硬币31。
[0037]根据光栅62-70获取的信息,也即根据沿各运输段52-60所运输的硬币31的数量,装置10的操控单元24就可以很简便地算出落入各孔32-40中的硬币31,也即运送到各接收盒20中的硬币31的数量。
[0038]操控单元21从借助第一光栅62测出的在第一运输段52上的硬币31数量中减去借助第二光栅64测出的硬币31的数量,则可确定运送到第一接收盒20的硬币31、也即从运输路段上落入第一孔32的硬币31的数量。
[0039]相比于在孔32至40下方设置光栅,沿运输单元18的运输路线在孔32_40之前安装光栅62-70,并借助它们测出运送至各个孔32-40、也即运送给接收盒20的硬币31的数量具有下面的优势:在通过光栅62-70检测硬币31时,硬币按预设的方向平躺于支撑面30上,并在它们经由光栅62-70检测期间紧挨导向元件42。
[0040]这就使得每枚硬币被单独可靠地识别。因为所有硬币31的边缘都紧挨着导向元件42,而由于所有硬币31都是圆形的,那么前后两枚硬币31之间紧靠近导向元件42的接壤区域总是至少有一个空白处。由于光栅62-70的光束位于该区域,就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光束被前后所运送的两枚硬币31遮断,进而造成两枚硬币31被算作一枚硬币31的情况。
[0041]这样就能以简单的方式可靠安全地测出运送至各个孔32-40、也即各个接收盒20中的硬币31的数量。
[0042]图4是被运送的硬币的一个次序表,其中,第一行71列出了先后运送至运输单元18的各个面额的硬币31。在该假设的示例中,运送的是五种不同面额的硬币,也即A、B、C、D和E,其中,按照计划,面额A的硬币应通过第一孔32运送至第一接收盒20,面额B的硬币通过第二孔34运送至第二接收盒20,面额C的硬币通过第三孔36运送至第三接收盒20,面额D的硬币通过第四孔38运送至第四接收盒20,面额E的硬币通过第五孔40运送至第五接收盒20。
[0043]第二行72是硬币分别分配至孔32-40、也即分配至相应的接收盒20的目标情形,行72中的数字也即相应的孔32-40的标号。根据额定分配,所有面额为A的硬币通过第一孔32被运输,而所有面额为B的硬币通过第二孔34被运送,所有面额为C的硬币通过第三孔36被运送,所有面额为D的硬币通过第四孔38被运送,所有面额为E的硬币通过第五孔40被运送。由此根据行72的目标分配,有十五枚硬币沿着第一运输段52被运送,从而第一传感器62就探测出有十五枚硬币。这十五枚硬币中,面额为A的四枚硬币落入第一孔32被运送,从而沿第二运输段54运送的硬币只剩下十一枚,并相应由第二传感器64探测出。面额为B的三枚硬币落入第二孔34被运送,从而沿第三运输段56运送的硬币只剩下八枚。相应的,第三传感器66就探测到八枚硬币。
[0044]由于接下来面额为C的四枚硬币落入第三孔36中,那么沿第四运输段58运送的硬币只剩下四枚,它们相应由第四传感器68探测出。
[0045]面额为D的两枚硬币落入第四孔38中,从而沿第五运输段60运送的只剩下最后两枚面额为E的硬币,它们由第五传感器70、即光栅70探测出。
[0046]图5中,标为82的这一列是各传感器62-70的相应数据。标为84的一列是传感器62-70的各数据之间的差值,即,由操控单元通过两个相邻传感器62-70的数据做相应减法得出的值,同时也相当于运送至设置在相邻两个传感器62-70之间的孔32-40的硬币的数量。
[0047]图4表格中第三行74是第一种出错的情形,此时第五枚硬币没有运送到第二孔34,而是运送给了第三孔36。图5表格的列86中是该第一种出错情况下的传感器数据。列88中是各传感器62-70测算出的数据之间的差值。在第一种出错情况下,操控单元24通过将目前接收到的实际数据与列84中的目标数据进行比较,就能很简单地算出本应通过第二孔34运送至第二接收盒20的一枚硬币错误地通过第三孔36运送到了第三接收盒20。
[004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操控单元24会锁闭第三接收盒20的硬币31支付功能,从而避免无意间支付错误的金额。此外,尤其是还能发出出错警示,以便让操作人员知道哪一个接收盒20出了错,并且相应地修正该错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