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车侦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587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摔车侦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侦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侦测自行车是否为摔车,并且确定摔车后,联系人可接获求救通知。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自行车风潮日渐盛行,每逢假日时期,在各观光地区往往可见众多骑行者骑着自行车。由此,除了可达到观光目的外,还可同时达到运动功效。再者,近年来亦有众多骑行者藉由骑车运动来锻炼身体机能,使得市场上各式高规格的自行车应此而生,并搭配踏频器、测速器、码表等产品,以满足各骑行者需求。

然而,虽有上述各种帮助测量骑行者行车数据的产品,却没有针对摔车后能自动寻求救援的功能。假若骑行者为独自骑车,发生摔车事故后,周围刚好无人可实时救援,而骑行者也失去自行求救的能力时,就容易错失治疗时机,因此,使得骑自行车隐含高度的意外风险。

因此,如何提高自行车的骑行安全性,增加救援机会,有待相关业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摔车侦测装置,藉由重力感测模块侦测自行车倾斜角度,持续判断时间未恢复正常角度,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应用程序,并传送求救信号通知联系人,藉此,提高骑行者摔车后的获救机率,且能够增加骑行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摔车侦测装置,所述摔车侦测装置装设于自行车的后下叉,摔车侦测装置包含:踏频侦测模块,用以侦测自行车行进时的踏频;速度侦测模块,用以侦测自行车行进时的车速;重力感测模块,用以侦测自行车行进时的倾斜角度,并判断倾斜角度为呈正常角度或摔车角度; 无线通信模块,用以与配对装置远程连接,其中,配对装置包含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用以启动摔车模式及设定多个联系人;以及控制设定模块,所述踏频侦测模块、速度侦测模块、重力感测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其中,摔车模式用以在启动时,当在感应时间内感测到踏频侦测模块或速度侦测模块运转,表示为骑行状态;当重力感测模块侦测自行车呈摔车角度,且持续判断时间,自行车未恢复正常角度,则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应用程序,传送求救信号通知联系人。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具有失车协寻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更具有ID标识符,失车协寻模式用以搜寻ID标识符。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进一步具有取消单元,用以取消求救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求救信号包括短信、电子邮件、显示于应用程序的推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时间小于或等于判断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感应时间为1至3秒钟。

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时间为2至5秒钟。

在一实施例中,正常角度小于摔车角度,摔车角度为25度至45度,摔车角度为自行车的前轮与地面间的夹角。

在一实施例中,正常角度小于摔车角度,摔车角度为35度至55度,摔车角度为自行车的后轮与地面间的夹角。

在一实施例中,正常角度大于摔车角度,摔车角度为35度至55度,摔车角度为自行车的左右侧与地面间的夹角。

在一实施例中,配对装置为智能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使用者欲骑行自行车时,可在应用程序中启动摔车模式,当在感应时间内侦测到踏频侦测模块或速度侦测模块运转,表示目前为骑行状态;若重力感测模块侦测到自行车的倾斜角度,并持续判断时间且未恢复至正常角度,则由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应用程序,传送求救信号通知联系人,用户目前为摔车状态需要救援。由此,可避免使用者独自骑行摔车受伤,而无人可救援,造成延误就医的情形发生,以提高使用者摔车后的获救机率, 并且能够增加骑行的安全性。

另外,当使用者的自行车失窃时,可借助应用程序中的失车协寻模式找寻失窃自行车的ID标识符,而失车协寻模式可提供失主本身或有安装应用程序的第三方帮助协寻。由此改善过去仅利用到警察局备案,以及单纯藉由人力方式寻找的效率缓慢的问题,增加自行车的寻获机率及效率;再者,寻找的依据为失窃自行车的ID标识符,因此,可改善过去仅凭借自行车外观作为搜索依据的不确定性,避免外观搜寻的误差,且能保证寻找到的自行车为同一辆自行车,提高寻获车辆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摔车侦测装置的结构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摔车模式的运作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意图(一),表示自行车的前轮与地面间的摔车角度。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意图(二),表示自行车的后轮与地面间的摔车角度。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示意图(三),表示自行车的左侧与地面间的摔车角度。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失车协寻模式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行车 1

后下叉 2

曲柄 3

使用者 4

轮圈 5

前轮 6

后轮 7

配对装置 8

应用程序 9

摔车侦测装置 100

踏频侦测模块 10

速度侦测模块 20

重力感测模块 30

无线通信模块 40

ID标识符 50

控制设定模块 60

电源模块 70

正常角度 A

摔车角度 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摔车侦测装置。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摔车侦测装置100,为装设于自行车1的后下叉2,摔车侦测装置100包含踏频侦测模块10、速度侦测模块20、重力感测模块30、无线通信模块40、ID标识符50、控制设定模块60及电源模块70。

踏频侦测模块10,用以感应自行车1的曲柄3上的磁铁(图中未示),当使用者4骑行时,可计算曲柄3每分钟的回转数,用以计算出自行车1行进时的踏频(转/分钟)。

速度侦测模块20,用以感应自行车1的轮圈5上的磁铁(图中未示),当使用者4骑行时,可计算轮圈5每分钟的回转数(转/分钟),再借助使用者4预先设定轮圈5的周长(公尺/转),即可换算出自行车1行进时的车速(公尺/分钟)。

重力感测模块30,用以感应自行车1的速度及位移,并经过程序换算,用以侦测自行车1行进时的倾斜角度,并判断倾斜角度是呈正常角度A或摔车角度B。其中,当正常角度A小于摔车角度B时,摔车角度B为25度至45度,摔车角度B为自行车1的前轮6与地面间的夹角,如图3所示。或是摔车角度B为35度至55度,其中摔车角度B为自行车1的后轮7与地面间的夹角,如图4所示。当正常角度A大于摔车角度B时,摔车角度B为35度至55度,所述摔车角度B为自行车1的左右侧与地面间的夹角,如图5所示,为自行车1的左侧与地面间的夹角;再者,摔车角度B会因为车轮大小而有所不同,大小车轮的摔车角度B会有正负10度的差距,则车轮尺寸大于20寸的摔车角度B小于车轮尺寸小于20寸的摔车角度B。本实施例中,摔车角度B为30度,为自行车1的前轮6与地面间的夹角,摔车角度B为40度,为自行车1的后轮7与地面间的夹角,摔车角度B为40度,为自行车1的左右侧与地面间的夹角。

无线通信模块4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0可采用蓝牙或ANT+通讯协议,并且可与配对装置8远程连接。所述配对装置8为智能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或智能型手表。其中,配对装置8包含应用程序9,应用程序9包括启动摔车模式、关闭摔车模式及取消单元。另外,可在应用程序9中设定多个联系人,用以储存联系人的电话或设定车队。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40为蓝牙,配对装置8为智能手机。

此外,请参阅图1及图6所示,应用程序9具有失车协寻模式,当使用者4的自行车1失窃时,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摔车侦测装置100所专属的ID标识符50上传至应用程序9中,而上传至应用程序9的ID标识符50将视为挂失自行车1。因此,下载有应用程序9的第三方配对装置8,可启动失车协寻模式,并同时开启配对装置8的蓝牙及GPS功能,可透过第三方配对装置8的蓝牙搜寻已挂失自行车1的ID标识符50。当搜寻到无线通信模块40的名称即为挂失自行车1的ID标识符50时,可将当下的GPS位置与发现时间,透过网络回传至应用程序9的数据库中,并透过应用程序9将信息推播通知失主。本实施例中,失主本身亦能够通过失车协寻模式,找寻到自己失窃的自行车1。因此,利用ID标识符50作为辨识失窃自行车1的依据,可避免仅凭外观找寻失窃自行车1的错 误率,且能保证寻找到的自行车1即为同一辆自行车1,以及能够提高失窃自行车1找寻回来的机率。

控制设定模块60,与踏频侦测模块10、速度侦测模块20、重力感测模块30及无线通信模块40电连接。当启动应用程序9的摔车模式,并超过一感应时间以上,感测到踏频侦测模块10或速度侦测模块20运转时,且重力感测模块30侦测到自行车1呈正常角度A,表示目前为骑行状态;若是超过感应时间,而踏频侦测模块10或速度侦测模块20未启动,表示目前为停车状态,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感应时间为1至3秒钟

当踏频侦测模块10与速度侦测模块20在感应时间内持续运行,表示目前为骑行状态,若在骑行状态中,重力感测模块30侦测到自行车1呈摔车角度B,并持续判断时间以上,但是自行车1仍未恢复正常角度A,即判断自行车1为摔车状态;此时,无线通信模块40将连接应用程序9,传送求救信号通知联系人,若使用者4在取消时间内点选取消单元,则求救信号不会通知联系人;若未于取消时间内点选取消单元,则应用程序9会传送求救信号给联系人,告知联系人使用者4目前为摔车状态急需救援,如图2至图5所示。由此,可提高自行车1的骑行安全性,增加救援机会。另外,感应时间可小于或等于判断时间,本实施例中,取消时间为1分钟,感应时间为1至3秒钟,判断时间系为至5秒钟。

此外,求救信号为短信、电子邮件、显示于应用程序9的推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而当使用者4的配对装置8无法联机至网络时,可仅利用短信将求救信号通知联络人;另外,当有安装应用程序9的联络人,在距离摔车使用者一个小时行程内或距离摔车使用者4在3公里内,且联系人的配对装置8也有网络的情况下,会接收到推送。

电源模块70,与控制设定模块60电连接,用以提供摔车侦测装置100所需的电力。

由此,当使用者4欲骑行自行车1时,可在应用程序9启动摔车模式,当在感应时间内侦测到踏频侦测模块10或速度侦测模块20运行时,表示目前为骑行状态;若重力感测模块30侦测到自行车1的倾斜角度B,并持续超过判断 时间以上,而无恢复至正常角度A时,则由无线通信模块40连接应用程序9,显示目前为摔车状态,若在1分钟内使用者4无取消求救信号,则应用程序9会传送求救信号通知联系人,使用者4目前为摔车状态需要救援,藉此,提高使用者4摔车后获救机率,且能够增加骑行的安全性。

另外,当使用者4的自行车1失窃时,可借助应用程序9中的失车协寻模式找寻失窃自行车1的ID标识符50,而失车协寻模式可提供给失主本身或有安装应用程序9的第三方帮助协寻。由此增加自行车1的寻获机率及效率,再者,寻找的依据为失窃自行车1的ID标识符50,因此,能保证寻找到的自行车1为同一辆自行车1,提高寻获自行车1的准确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