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094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警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报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人们常用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日常工具多功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常常希望一个东西能有更多的功能,移动终端也不例外。

现有的移动终端基于其通话和定位安全等功能,得到用户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终端普遍的安全报警方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只能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绑定的移动终端上,例如,用户是儿童的情况下,绑定的移动终端一般是爸爸妈妈等家人的移动终端。

然而,用户发生意外状况的时候,父母不一定离得最近,最能快速解决问题的对象可能是学校的老师,或者附近的亲朋好友等。现有的报警方式比较死板,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警方法及装置,能够在用户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灵活、有效的进行报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身体状态数据、高度变化数据以及加速度数据;

若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处于非安全区域内、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大于第一阈值、高度变化数据大于第二阈值和加速度数据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生成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或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

相应的,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包括: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相应的,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包括: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相应的,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包括: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的联系人列表;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警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身体状态数据、高度变化数据以及加速度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若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处于非安全区域内、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大于第一阈值、高度变化数据大于第二阈值和加速度数据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生成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或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

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的联系人列表;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向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用户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灵活、有效的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报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珠宝等。

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是合成信息至少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例如可以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为用户a发生危险,速来救助,当前位置为b区c路d号。

具体的,预先在智能穿戴设备中存储报警信息的模板,当确定用户出现意外的时候,将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加入到报警信息的模板中形成报警信息,例如可以是,报警信息的模板为:用户a发生危险,速来救助。当确定用户出现意外的时候,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为b区c路d号,则报警信息为用户a发生危险,速来救助,当前位置为b区c路d号。

可选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身体状态数据、高度变化数据以及加速度数据;

其中,所述身体状态数据为用户的血压数据、心跳数据和脉搏数据。

其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数据;通过高度传感器获取高度变化数据。

若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处于非安全区域内、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大于第一阈值、高度变化数据大于第二阈值和加速度数据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生成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非安全区域为用户预先设定的非安全区域,例如可以是:事故多发区。也可以为,预先设定安全区域,若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不在预设的安全区域内,则说明用户处于非安全区域,例如可以是:设定安全区域为家里,则若用户不在家里则处于非安全区域。所述第一阈值为正常情况下身体状态数据的临界值,若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大于第一阈值,则说明用户当前处于非正常状态,所述第二阈值为正常佩戴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度变化的临界值,例如可以是,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28cm,若智能穿戴设备的高度变化大于28cm,则用户当前处于非正常佩戴智能穿戴设备的状态。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0.7-1.1g,若加速度数据在0.7-1.1g范围内,则说明用户为非正常状态。

具体的,若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处于非安全区域内、用户的血压数据、心跳数据和脉搏数据大于第一阈值,高度变化数据大于28cm和加速度数据处于0.7-1.1g范围内,则生成报警信息。

可选的,在生成报警信息之后,直接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绑定的移动终端。

s12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或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其中,所述联系人为与智能穿戴设备绑定的联系人之外的其他联系人。

具体的,可以预先设置关于联系人和位置区域之间的数据库,例如可以是,联系人a对应位置区域为区域a,联系人b对应的位置区域为区域b,联系人c对应的位置区域为区域c。

具体的,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例如可以是,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为学校的操场,查询数据库,发现联系人a对应的位置区域为学校,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在学校的范围内,所以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为联系人a。

可选的,预先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若针对同一位置区域有多个联系人,则会出现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为多个联系人,因此,在预先建立数据库的时候对对应同一位置区域的多个联系人设置优先级,例如可以是,若针对学校这一位置区域对应的联系人有老师a、老师b和老师c,若老师a为正班主任,老师b为副班主任、老师c经常不在学校,则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设置针对学校这一位置区域对应的联系人的优先级为先是老师a、然后是老师b、最后是老师c。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若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为操场,在学校这一位置区域内,则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为老师a。

s130,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具体的,根据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获取与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向所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例如可以是,确定接收报警的联系人为联系人a,获取联系人a的手机号码,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联系人a,若接收到联系人a回复的信息,则关闭报警模式,若没有接收到联系人a的回复信息,则继续向用户a发送报警信息,并且与此同时,获取除联系人a以外的其他联系人中的最优的联系人,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最优联系人,直至联系人回复信息。其中,获取最优联系人的方法和获取联系人a的方法相同。

具体的,在确定用户发生意外的时候,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绑定的移动终端上,能够在第一时间通知用户的家人,在通知了绑定的移动终端之后,在其它联系人中搜寻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向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用户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灵活、有效的进行报警。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前述实施例一为基础进行优化,提供了优选的报警方法,具体是,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相应的,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包括: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相应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s22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其中,所述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为预先设定的联系人经常出现的区域,例如,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

具体的,可以通过预先建立关于联系人和一些位置区域之间的数据库,也可以根据联系人的工作区域和/或生活区域建立关于联系人和位置区域之间的对于关系,例如可以是,预先建立关于联系人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的列表,联系人a-位置区域a,联系人b-位置区域b,联系人c-位置区域c。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当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为w,在列表中搜索,发现w在位置区域a中,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w对应的位置区域为位置区域a。

s23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继续查询列表,搜索位置区域a对应的联系人,位置区域a对应的联系人则为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由列表可知:联系人a-位置区域a,因此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为联系人a。

s240,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其中,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具体的,查找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号码,向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号码发送报警信息。若联系人对应的移动号码有两个,则向联系人对应的所有移动终端号码发送报警信息,以防止联系人接收不到报警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智能手表绑定的移动终端可对智能手表中的联系人进行位置预设,比如将老师设置为学校附近,同时划定一个距离范围,如2公里内,当学生在学校附近2公里内发生意外时,智能手表在给绑定的终端发送报警的同时,也发送报警信息至老师,该报警信息包含学生的定位,这样老师就能在最快的时间赶到学生所在地,解决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能够选择距离用户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距离最近的联系人,向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联系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用户发生意外的位置,实施救助,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安全报警更有效。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前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提供了优选的报警方法,具体是,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相应的,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包括: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相应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s32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其中,所述预设距离为用户预先设定的距离,例如可以是2公里。其中,所述联系人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

具体的,智能穿戴设备向联系人的移动终端发送位置请求,联系人的移动终端将联系人的当前位置回传给智能穿戴设备。优选的,为了保护联系人的隐私,可以预先设定是否准许授权,例如可以是,若联系人a准许授权,则智能穿戴设备能够通过联系人a的移动终端获取联系人a的当前位置。

s330,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当用户在位置a发生意外,获取联系人的当前位置,从中筛选出与位置a相距小于2公里的联系人,向满足条件的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能够选择距离用户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距离最近的联系人,向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联系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用户发生意外的位置,实施救助,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安全报警更有效。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报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前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提供了优选的报警方法,具体是,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相应的,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包括: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的联系人列表;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相应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0,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s42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s43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的联系人列表。

其中,所述联系人列表为预先设定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对应的所有联系人,例如可以是:联系人a-位置区域a,联系人b-位置区域a,联系人c-位置区域c,对应位置区域a的联系人则有联系人a和联系人b。

s440,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具体的,向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位置获取指令,获取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根据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s450,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具体的,先根据预先设定的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大概判断联系人是否可能出现在用户附近,再根据联系人的当前位置准确的判断联系人是否可能出现在用户附近,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发生意外的时候,在用户附近的联系人,还可以节省判断的时间,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安全报警。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为位置q,位置q在位置区域a内,由数据库可知,联系人a-位置区域a,联系人b-位置区域a,联系人c-位置区域c,对应位置区域a的联系人则有联系人a和联系人b。向联系人a和联系人b的移动终端发送位置信息获取指令,联系人a和联系人b的移动终端将联系人a的当前位置t和联系人b的当前位置w发送至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从中选取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2公里的联系人,由于位置w距离位置q小于2公里,位置t距离位置q大于2公里,则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联系人b。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的联系人列表,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能够选择距离用户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距离最近的联系人,向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联系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用户发生意外的位置,实施救助,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安全报警更有效。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报警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5所示,所述报警装置具体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10、确定模块520和发送模块53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发送模块530,用于向所述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身体状态数据、高度变化数据以及加速度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若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处于非安全区域内、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大于第一阈值、高度变化数据大于第二阈值和加速度数据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生成报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或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

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为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的位置信息包括: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和联系人的当前位置;

相应的,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和联系人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的联系人列表;

根据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联系人列表中的联系人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报警信息和联系人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报警信息的联系人,向联系人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用户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灵活、有效的进行报警。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