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1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近视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防近视的报警装置,人在看书或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过近,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近视,而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又大多取决于头部的垂直倾斜角度(以人在桌面看书写字为例),即头部的垂直倾斜角度愈大,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愈近,反之,愈远。本发明在于应用一种报警装置来监测和报告这种角度,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近视。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其它防打瞌的场合。例如驾驶车辆的驾驶员。
本装置是挂在耳部的防近视或防打瞌的报警装置,整个装置被装在一壳体内。报警装置可分为两种,即电子音响报警和铃响报警装置。
电子音响报警是由压电陶瓷片作为发声元件的电子振荡报警装置。
铃响报警装置是由金属铃以及撞击铃响的金属球组成。
电子音响报警装置和铃响报警装置均有根据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而自动接通电路或触发铃响的装置,它是一一端封闭的管筒内装有一金属球。随着管筒的倾斜,金属球失去平衡,发生运动连通管筒端的短路电报或撞击管筒端部的金属铃。
图1a是电子电路图1b是电子音响报警装置的底壳平面图,图1c是触发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铃响报警装置底壳平面图。
一、电子音响报警装置。装在电子音响报警装置的电路接通装置管筒4内的金属球5在随着人体装置倾斜到一定角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连通管筒4端部塞6上的短路电极,接通电路,电子电路产生振荡电流,使发声元件发出声响。
电子报警装置是利用压电陶瓷片的压电效应作为发声元件的。它是■有功耗小,体积小,超薄型的特点,电路是用压电陶瓷片作反馈电容的■■■■■,整个装置工作电流不大于5■■发■频率四千■■■■■电路中■与■■■■微型钮扣式锰锌电池。
■■■■■■■■■■■■■■■■■■■■■■■■应是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绝缘的、有■■■■■■■■的■■■■■■■等制成。有一螺钉穿过壳体■上■■及其■■■■■对应螺孔■■底壳与盖连在一■■,在■■上有挂在耳部的■■2在■■■突■■■■■■■连■接■电子电路的接通装置(如图1c)。是■■封■的管筒4其底部有一金属圆球5圆球的直径路比筒小,可在筒内自■滚动。筒4上端插有一塞6,塞6连有两短路电极7、8电极后面分别连有导线。其中,一根导线与电路电子元件相连,另一根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在筒内的上端壁上留有一开孔薄片9有一螺栓由内向外穿过底壳上的突头3及其筒4上的薄片9上的孔后,被一螺母从外侧固定,使筒4能够绕螺栓转动,其作用是用来调节触发装置接触所需的倾斜角度。管筒4转动倾斜最大角度应小于90度。筒4可用绝缘的硬塑料制成。
二、铃响报警装置,如图2所示的铃响报警装置。装在管筒4内的金属球在报警装置倾斜到一定角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撞击管筒端部的金属铃3发出声响。铃响报警装置被装在图二所示的底壳内,底壳上部有盖。整个壳体是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有一螺钉穿过盖上的螺孔及其底壳上的对应螺孔1后将壳与盖连在一起。在底壳上有挂在耳部的挂钩2,壳内有金属铃3,金属铃用金属材料,例如黄铜等制成,铃口向上有一螺栓从底壳外侧穿过底壳以及铃3顶端的孔后,旋在管筒4的端杆5上,管筒的端杆5是连在管筒4顶端上的弧形杆,弧形杆端部有与穿过铃体的螺栓对应的螺孔。
管筒4是一端(即底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的管筒,筒的底部装有金属球球的直径比筒小。在管筒的上端(即靠近铃的地方)略为倾斜,以保证金属球撞击铃时,能够迅速离开铃体,在管筒与铃体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
在报警装置的底壳的底边内沿,有弧形弹簧片6,弹簧片一端被螺钉7从壳体内侧旋在壳体上固定;另一端则被一从底壳外旋入壳体的螺钉顶起,其作用是用以控制管筒4倾斜的角度。管筒4围绕穿过铃体3顶端的螺栓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向底壳内旋转螺钉8,被螺孔顶起的弹簧片6即可将管筒4的底端卡住,使管筒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管筒4转动倾斜的最大角度不大于90度,管筒4的金属球应具有一定质量,保证撞击金属铃时能发出较大的声响。
报警装置的底壳,铃3管筒4以及管筒内的金属球和弹簧片6均是用防腐性能或有防腐涂或镀层的材料制成。
参考文献科学生活杂志1982年第4期P44“票夹的报警装置”。
权利要求
本发明是防近视的报警装置。人在看书或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过近,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近视。而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又大多取决于头部的垂直倾斜角度(以人在桌面看书或写字为例),即头部的垂直倾斜角度愈大。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愈近,反之愈远。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报警装置来监测和报告这种角度,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近视。此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其它防打磕的场合,例如驾驶车辆的驾驶员。1、戴在头部的,防近视或防打磕的或其它需要于监测人体头部倾斜角度的电子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可根据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自动接通电路的电子音响报警装置。
2.戴在头部的,用防近视或防打磕的或其它需用于监测人体头部倾斜角度的铃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可根据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而自动撞击铃响的报警装置。
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报警装置均装在耳部。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报警装置,均有挂在耳部的挂钩。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报警装置,有可根据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而自动接通电路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报警装置,其可根据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而自动接通电路的装置是装在特定容器内的,可根据容器倾斜角度大小而使之失去平衡进行运动接通电路的金属球。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报警装置,其接通电路的金属球被装在一端封闭的管筒内。
8.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报警装置,其装有金属球的管筒上及其周围有短路电极,当失去平衡的金属球运动到两电极之间时即可接通电路。
9.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报警装置,其可根据人体头都倾斜角度而自动接通电路的装置有可用来改变接通电路时装置倾斜角度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电子音响报警装置是由电容器、电阻、三极管、二极管以及压电陶瓷片电源和自动接通电路装置组成的电子振荡报警电路。
11.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铃响报警装置是由撞击可发声的铃和可根据报警装置倾斜角度而使之失去平衡而自动撞击铃响的撞击物组成。
12.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铃响报警的撞击物为金属球。
1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撞击铃响的金属球装在容器内。
14.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报警装置,其撞击铃响的金属球装在一端封闭的管筒。
15.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报警装置,可根据装置倾斜角度而撞击铃响的装置有用来改变撞击铃响装置倾斜角度的结构。
16.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报警装置被装在壳体内。
17.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报警装置,其壳体上有盖,壳与盖被连在一起。
18.如权利要求
6、7、12、14、16所述的报警装置,其壳体、管筒以及装在管筒内的金属球是用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
19.如权利要求
6、7、12、14、16所述的报警装置,其壳体、管筒以及装在管筒内的金属球是用防腐或有防腐涂或镀层的材料制成。
20.如权利要求
7、16所述的报警装置,其壳体以及装有金属球管筒是用绝缘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
挂在耳部的防近视报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有可发声的金属铃以及可根据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而自动触发铃响的金属球。球被装在——端封闭的管筒内。管筒的一端可绕轴转动,以调节撞击铃响装置倾斜的角度。
文档编号G08B21/00GK85101916SQ85101916
公开日1986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胡治飞 申请人:胡治飞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