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075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它能对在例如光盘等、包含了有关数据的记录位置的信息而形成的媒体上、进行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装置的记录动作进行控制。例如,作为这样的光盘中的一种,有小型盘(CompactDisk;以下称为‘CD’)。该CD将信息记录在盘上螺旋状形成的1个轨迹上,在作为信息装置中使用的可写入的记录媒体的CD中,有CD-R(CompactDisk-Recordable)和CD-RW(CompactDisk-Rewritable)等。这些可写入CD的轨迹,由相对于盘的平坦面(岛land)而言形成被称为槽(groove)的沟所构成。该槽稍稍形成蛇行(摆动),对于该蛇行的周期变化,可写入被称为ATIP(AbsoluteTimeInPregroove)的信息。这样,通过跟踪轨迹,读出以槽的摆动方式而写入的ATIP信息,从而可以获得当前的轨迹位置的绝对时间信息。该绝对时间信息代表了盘上的位置,对于记录媒体来说是指定写入位置的地址信息。再有,在以下的记述中,‘CD’指可进行数据写入的CD。此外,作为光盘,与上述CD相比,存储容量更大的DVD(DigitalVersatileDisk)也日益普及。该DVD在用作信息装置等的可写入记录媒体时,在盘上也形成上述摆动。但是,在DVD中,在摆动中不一定包含地址信息。在该DVD中,除了摆动以外,将包含被称为岛预置坑(LPP)的地址信息按规定的间隔设置在轨迹上。基于该LPP的地址信息不是像CD那种轨迹位置的绝对时间信息,而是通过赋予每个扇区的连续号码来提供。再有,DVD与CD相比有数倍的记录容量,所以预计其今后将更加普及。此外,在以下的叙述中,‘DVD’指可进行数据写入的DVD。这样,在作为记录媒体的CD和DVD中,表示写入位置的地址信息的安装方法有所不同。此外,记录在其上的数据的格式和调制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构成对CD和DVD双方进行数据的记录和重放的装置(记录重放装置)时,通常分别需要对各自进行记录和重放的部分,例如可考虑图5所示的结构。即,图5例示了可以将DVD和CD用作记录媒体的记录重放装置的结构例,同时表示在DVD和CD上写入数据时的信号流程。首先,在DVD上写入数据时,如图5所示,通过光头部102将从盘101中拾取的信号输入到LPP检测电路113。接受该输入后,LPP检测电路113输出LPP信号113a。然后,将该LPP信号113a作为输入,LPP解码器114取出包含盘的地址信息等LPP数据114a。这样,将被读取的LPP数据114a输入到DVD写定时发生电路115。然后,8-16调制电路116接受来自该DVD定时发生电路115的指令,进行从外部送来的写入(写)数据的调制,并将其输出到DVD写方式117。写方式117根据8-16调制的写数据,将这些数据变换成考虑了激光束的输出强度的脉冲信号,以便正确地记录在盘上。根据切换控制信号,通过将输入信号择一地选择输出的选择器118,将从该DVD写方式117输出的信号送出到写信号选通电路119。写信号选通电路119接受来自DVD写定时发生电路115的定时信号,并将该选择输出的信号输出到光头部102。由此,进行对DVD的数据写入。此外,在使用该记录重放装置将数据写入在CD上时,如图5所示,通过光头部102将从盘101中拾取的信号输入到摆动检测电路123。接受该输入后,摆动检测电路123输出摆动信号123a。然后,以该摆动信号123a作为输入,ATIP解码器124取出包含盘的地址信息等的ATIP数据124a。这样读取的ATIP数据124a被输入到CD定时发生电路125。然后,8-14调制电路126接受来自该CD定时发生电路125的指令,进行从外部送来的写数据的调制,将其输出到CD写方式127。与DVD写方式126同样,写方式127也将8-14调制后的写数据变换成考虑了用于正确地记录在光盘上的激光束的输出强度的脉冲信号并输出。从该CD写方式127输出的信号通过上述选择器118被送出到写信号选通电路119。写信号选通电路119接受CD定时发生电路125的定时信号后,将该选择输出的信号输出到光头部102。由此,进行对CD的数据写入。另一方面,使用上述记录重放装置的数字读出(重放)通过图6所示的处理来进行。首先,在使用该记录重放装置读出DVD上记录的数据时,如图6(a)所示,通过拾取器130读出的信号由RF放大器131放大。该放大的信号通过二进制化电路132被变换成‘0’或‘1’的数字数据。变换后的数字数据被输入到读取通道(readchannel)电路133,从这里生成规定频率的读取通道时钟。然后,由二进制化电路132变换的数字数据根据读取通道时钟被采样,复原成16比特的数据。DVD同步检测电路134从该复原的数字数据中检测同步信号,提取读出对象的数据。而且,8-16解调电路135对该提取的数据解调为8比特的数据。然后,解调的数据通过缓冲电路136被送出到DRAM,数据被读出。此外,使用上述记录重放装置读出CD上记录的数据时,也进行与上述处理大致相同的处理。但是,CD上记录的数据的读出时,如图6(b)所示,在从CD读出采样的数字数据的同步和解调时,需要CD同步检测电路144、8-14解调电路145。如上所述,在构成可将DVD和CD用作记录媒体的记录重放装置时,在对记录于DVD和CD上的数据进行写入和读出时,需要具有对应于各自的数据记录形式的各自功能的电路。其结果,作为控制记录重放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自然也不得不变得复杂。顺便说明一下,在仅将DVD用作记录媒体时,也可以除去针对CD的特有的部分。但在这种情况下,因去除了这些不需要的部分,就根本不能使用作为记录媒体而受到广泛应用且廉价的CD,即使在与需要的平衡方面来说,也不期望这样。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例如上述的CD和DVD等数据记录形式不同的媒体的数据记录。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对于记录了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盘媒体,进行用于以记录密度比所述第1记录格式高的第2记录格式记录数据的控制,通过使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包括根据从所述盘媒体读出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第1地址数据的第1地址生成电路、将所述第1地址数据变换成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第2地址数据的变换电路、以及根据所述第2地址数据来生成对所述盘媒体的数据写入时序的第1定时发生电路,从而可用更简单的结构实现例如上述的CD和DVD等数据记录形式不同的媒体的数据记录。图2是例示基于该实施例的地址变换的说明图。图3是例示进行上述地址变换的地址变换器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4是在本发明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第2实施例中,将其系统结构与数据记录的处理步骤一起例示的方框图。图5是在以往的将DVD和CD用作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中,将其系统结构与数据记录的处理步骤一起例示的方框图。图6是在以往的将DVD和CD用作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中,例示数据的重放步骤的方框图。图1是表示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和其周边部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中,用一点划线围住的部分是本实施例例示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对于该结构,按将DVD和CD分别用作记录媒体时的信号流程来说明。首先,在按DVD格式将数据写入在DVD上时,如图1所示,通过光头部12将从盘11中拾取的信号输入到LPP检测电路13。接收该输入后,LPP检测电路13输出LPP信号13a。然后,根据该LPP信号13a,LPP解码器14取出包含盘11的地址信息等的LPP数据14a。这样读取的LPP数据14a,经根据切换控制信号而择一地选择信号的选择器51,选择输出到写定时发生电路15。然后,8-16调制电路16接受来自写定时发生电路15的指令,进行从外部送来的写入(写)数据的调制,将其输出到DVD写方式17。同样通过根据切换控制信号择一地选择信号的选择器18,将从该DVD写方式17输出信号送出到写信号选通电路19。写信号选通电路19接受来自写定时发生电路15的定时信号后,将其输出到光头部12。由此,进行对盘(DVD)11的规定位置的期望数据的写入。在使用该记录重放装置将数据写入在CD上时,如图1所示,通过光头部12将从盘11中拾取的信号输入到摆动检测电路23。接收该输入后,摆动检测电路23输出摆动信号23a。然后,根据该摆动信号23a,ATIP解码器24取出包含盘11的地址信息等的ATIP数据24a。将这样读取的ATIP数据24a、即CD格式的地址数据输出到地址变换器55。地址变换器55将该CD格式的地址数据变换成DVD格式的地址数据、即LPP数据。然后,该变换后的LPP数据通过上述选择器51被输入到写定时发生电路15。然后,8-16调制电路16接受来自写定时发生电路15的指令,进行从外部送来的写数据的调制,并将其输出到CD写方式27。从该CD写方式27输出的信号通过上述选择器18送出到写信号选通电路19。写信号选通电路19接受来自写定时发生电路15的定时信号后,将其输出到光头部12。由此,进行对盘(CD)11的规定位置的期望数据的写入。如上所述,根据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在使用DVD和CD的任何一个作为记录媒体时,都根据DVD格式的地址信息,按实施8-16调制的DVD格式将数据记录在盘11上。再有,这种情况下,由未图示的媒体识别电路进行写入对象的盘是DVD还是CD的判断,根据该判断来输出上述切换控制信号。接着,说明地址变换器55的地址数据变换。首先,说明在CD和DVD中使用的地址数据的表现方法,然后,论述这些地址数据的变换算法。在使用CD作为记录媒体时,从摆动信号23a读出的信息中包含的ATIP地址是24比特的数据。在该24比特数据中,高8比特表示‘分钟(MIN)’,其后的8比特表示‘秒(SEC)’,低8比特表示‘帧(FRM)’。而且,该24比特的地址数据以二进制化的10进制数(BCD(BinaryCodedDecimal)代码)来表现的,当以4比特为单位区分的10进制数表示这些24比特时,就成为如图2左部所示的结果。即,MIN、SEC、以及FRM的各数据用2位的10进制数来表示,这些数据分别取00≤MIN≤9900≤SEC≤5900≤FRM≤74的范围内的数值。顺便说明一下,CD的使用者可进行数据记录的用户区域是在‘00≤MIN≤79’的范围内,而在‘80≤MIN’的范围内,是记录被称为TOC(TableOfContents)的有关盘的信息等的预约区域。另一方面,在使用DVD作为记录媒体时,从LPP信号13a读出的信息中包含的LPP地址也是24比特的数据。但LPP地址是对盘的所有轨迹附加一连串的‘扇区(SECTOR)’号码,并将该号码用16进制数来表示。这种情况下,如图2右部所示,以‘0x0040E0’作为基点,按照ATIP地址的各帧来分配LPP地址的两个扇区。而且,‘0x030000’扇区以上为用户区域,小于它的区域为预约区域。这里,附加在这些地址开头的‘0x’表示该地址是用16进制数表示的。地址变换部55按图3所示的以下步骤来进行从上述ATIP地址向LPP地址的变换。再有,图3中使用的‘ATIP[23∶20]’等的表现方式,表示‘ATIP数据24比特中的23比特(最高比特)~20比特的4比特’等。如图3所示,当输入ATIP数据后,地址变换器55首先从该ATIP数据中根据下式分别计算MIN、SEC、以及FRM的各值(步骤S301)。MIN=ATIP[23∶20]×10+ATIP[19∶16]SEC=ATIP[15∶12]×10+ATIP[11∶8]FRM=ATIP[7∶4]×10+ATIP[3∶0]接着,地址变换器55判断此时算出的MIN值是否超过‘80’(步骤S302)。而且,在MIN的值低于‘80’时,设‘CNT=MIN×60×75+SEC×75+FRM’,根据下式计算与其相当的LPP地址中的扇区(步骤S303)。SECTOR=0x030000+CNT×2而在MIN的值在‘80’以上时,根据下式计算LPP地址中的扇区(步骤S304)。SECTOR=0x030000-(100×65×75-CNT)×2根据上述变换式,从CD的摆动信号中检测出的ATIP地址就被变换成DVD的LPP地址。然后,对于CD,在由该变换后的LPP地址指定的位置上,进行以DVD的数据形式的数据写入(记录)。再有,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在不能正确地进行作为记录对象的盘种类的判别时,可优先执行基于LPP数据14a的处理。其中,在从该LPP数据14a算出的LPP地址被判定是不合适的值时,地址变换器55自动地选择从ATIP数据24a算出的LPP地址,并使其有效。但是,如上所述,使用CD作为记录媒体,将在其上按DVD的数据形式记录的数据先进行图6(a)所示的处理来重放。首先,拾取放大器130读出的信号被RF放大器131放大。该放大的信号由二进制化电路132变换为‘0’或‘1’的数字数据。然后,变换过的数字数据按照读取通道电路133产生的读取通道时钟规定的采样频率被采样。DVD同步检测电路134从该采样的数字数据中检测同步信号,提取读出对象的数据。而且,8-16解调电路135对该提取的数据进行解调。将这样解调的数据通过缓冲电路136送出到DRAM,将数据读出。即,使用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进行CD上记录的DVD格式的数据重放除了一部分光学系部件和用于拾取的信号处理的电路以外,可原封不动地采用在DVD的数据重放中使用的各种电路。如以上说明,根据该第1实施例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1)在使用DVD作为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装置中,不设置用于进行对CD的数据记录的各种电路,以附加地址变换器55等简单的结构可进行对于CD的DVD形式的数据记录。(2)此外,上述CD中记录的DVD形式的数据可进行重放,而不必设置CD的数据读出上必需的各种电路。(3)在作为对象的记录媒体的种类不能通过外部电路适当地进行判别时,将优先从LPP数据14a中获得记录媒体的地址信息。(4)在由上述LPP数据14a算出的LPP地址被判定是不合适的值时,地址变换器55自动地选择由ATIP数据24a算出的LPP地址,并使其有效。(5)按照使用DVD或CD的情况,可分别使用DVD写方式17或CD写方式27的任何一个。因而,对应于写入对象的各盘11的种类,将写入信号控制到合适的强度。因此,可以进行对于上述任何种类的盘的数据记录都为可靠性高的记录。(6)通过DVD的数据形式来进行数据记录,所以DVD当然可以进行可靠性高的数据记录,而且即使是CD用作记录媒体时,也可以通过DVD的强大纠错功能来进行可靠性高的数据记录。(第2实施例)以下,使用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第2实施例。在第2实施例中,在使用DVD作为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装置中,同时可将CD用作记录媒体,对于在该CD上能够以CD或DVD的数据形式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以与前面的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上述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和其周边部结构的方框图。在图4中,用点划线围住的部分是本实施例例示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在第2实施例的结构中,除了前面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以外,还包括CD写定时发生电路25和8-14调制电路26及选择器28。而且,从ATIP解码器24输出的ATIP地址被输入到CD写定时发生电路25。再有,图4中的DVD写定时发生电路15和图1中的写定时发生电路15是相同的。即,通过上述追加的电路结构部件,对于CD可进行CD数据形式的记录。而且,从DVD写定时发生电路15或CD写定时发生电路25的任何一个向写信号选通电路19输出选通信号时,将选择器18选择的来自写方式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写信号选通电路19输出到光头部12。由此,对盘(CD)11的规定位置的期望数据的写入可按CD或DVD的数据形式来进行。如以上说明,根据第2实施例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可以获得以下效果。(7)可根据CD或DVD的数据形式来进行对CD的数据写入。即,可更灵活地进行对CD的数据记录。(其他实施例)再有,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进行如下变更来实施。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说明了在由CD的摆动信号23a计算作为DVD的地址信息的LPP地址时,一般通过ATIP解码器24对ATIP地址进行计算后将其变换成LPP地址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从摆动信号23a直接变换成LPP地址而计算ATIP地址的结构。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例示了选择器18和选择器51通过从外部提供的切换控制信号来控制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取代来自外部的切换控制信号,按照在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内部LPP解码器14或ATIP解码器24等检测的地址信号,控制这些选择器18和选择器51的动作。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对于DVD将DVD写方式17配置在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内部,对于CD将CD写方式配置在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内部,以便控制对盘11的写入信号强度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该结构。对于进行这些数据写入的写方式电路,也可以将它们作为外部电路来设置。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结构更简单。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于将DVD用作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装置,说明了也可以将CD用作记录媒体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该结构。不限于上述DVD和CD,对于在包含并形成了有关数据的记录位置信息的媒体上记录数据的任何数据记录装置上使用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都可以应用本发明。在方案1的发明中,提供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对于记录了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盘媒体,进行用于以记录密度比第1记录格式高的第2记录格式记录数据的控制,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包括第1地址生成电路,根据从盘媒体读出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第1地址数据;变换电路,将第1地址数据变换成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第2地址数据;以及第1定时发生电路,根据第2地址数据来生成对盘媒体的数据写入时序。因此,根据从盘媒体得到的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可生成第2记录格式的数据写入时序。由此,例如可用更简单的结构实现对于CD的DVD格式的数据记录,可进行对于CD的以记录密度更高的记录格式的数据记录。在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第2地址生成电路,根据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从盘媒体读出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第2地址数据;以及地址选择电路,选择由变换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和由第2地址生成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的其中之一。因此,第2记录格式的数据写入时序可根据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和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其中一个而选择性地生成。在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可以根据从盘媒体中读出的位置信息,使地址选择电路具有合适的功能。因此,可以更可靠地进行作为数据记录装置的记录动作。在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即使在从盘媒体中读不出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地址选择电路具有合适的功能。因此,可以更合适地进行作为数据记录装置的记录动作。在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可从外部提供对地址选择电路的选择指令。因此,可进行对盘媒体的自由度高的数据记录。在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第2定时发生电路,该电路根据第1地址数据来生成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对盘媒体的数据写入时序。因此,根据从盘媒体得到的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还可生成第1记录格式的数据写入时序。在方案7所述的发明中,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调制电路,对于期望进行记录的数据,根据第1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实施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调制处理;以及信号强度控制电路,根据由调制电路实施了调制处理的数据,以与作为数据记录对象的盘媒体对应的强度来控制写入信号。因此,按照第1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可将实施了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调制的数据作为适合于盘媒体的强度信号来输出。在方案8所述的发明中,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还包括第1调制电路,对于期望进行记录的数据,根据第2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实施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第1调制处理;第2调制电路,对于期望进行记录的数据,根据第1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实施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第2调制处理;第1信号强度控制电路,根据由第1和第2调制电路的其中一个实施了调制处理的数据,以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适合盘媒体的强度来控制写入信号;以及第2信号强度控制电路,根据由第2调制电路实施了调制处理的数据,以与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适合盘媒体的强度来控制写入信号。因此,按照第1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可将实施了与第1或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调制的数据作为适合于各盘媒体的强度信号来输出。此外,按照第2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可将实施了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调制的数据作为适合于盘媒体的强度信号来输出。由此,在对DVD进行通常的数据记录的同时,可对CD进行基于CD格式或DVD格式的数据记录。即,在使用这些盘媒体进行记录时,可以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对于记录了与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盘媒体,进行用于以记录密度比所述第1记录格式高的第2记录格式记录数据的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包括第1地址生成电路,根据从所述盘媒体读出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第1地址数据;变换电路,将所述第1地址数据变换成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第2地址数据;以及第1定时发生电路,根据所述第2地址数据来生成对所述盘媒体的数据写入时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地址生成电路,根据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从盘媒体读出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第2地址数据;以及地址选择电路,选择由所述变换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和由所述第2地址生成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的其中之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地址选择电路根据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读出来选择由所述第2地址生成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根据与所述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读出来选择由所述变换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地址选择电路优先选择由所述第2地址生成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当没有检测到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读出时,自动地选择由所述变换电路生成的地址数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地址选择电路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进行所述地址数据的选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定时发生电路,该电路根据所述第1地址数据来生成与所述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对盘媒体的数据写入时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1调制电路,对于期望进行记录的数据,根据所述第2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实施与所述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第1调制处理;第2调制电路,对于期望进行记录的数据,根据所述第1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实施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第2调制处理;第1信号强度控制电路,根据由所述第1和第2调制电路的其中一个实施了调制处理的数据,以与所述第1记录格式对应的适合盘媒体的强度来控制写入信号;以及第2信号强度控制电路,根据由所述第2调制电路实施了调制处理的数据,以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适合盘媒体的强度来控制写入信号。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制电路,对于期望进行记录的数据,根据所述第1定时发生电路生成的写入时序,实施与所述第2记录格式对应的调制处理;以及信号强度控制电路,根据由所述调制电路实施了调制处理的数据,以与作为数据记录对象的盘媒体对应的强度来控制写入信号。全文摘要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在使用DVD作为媒体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中,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也可对CD进行DVD形式的数据记录控制。因此,除了对DVD记录使用的LPP(LandPre-Pit)解码器(14)和ATIP(AbsoluteTimeInPre-groove)解码器(24)以外,还配有将ATIP地址变换成LPP地址的地址变换器(55)。而且,在对CD的数据记录时,使用由该ATIP地址变换后的LPP地址来驱动写定时发生电路(15),对记录对象的数据实施8-16调制,由CD写方式(27)生成写信号。从而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例如CD和DVD等数据记录形式不同的媒体的数据记录。文档编号G11B7/0045GK1442856SQ0310683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申请日期2003年3月3日优先权日2002年3月6日发明者白石卓也,富泽真一郎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