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363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记录介质即盘片的记录再生的盘片装置,特别是涉及可使进行载放盘片的托盘的引出及其收纳动作的盘片装载机构的局部发光的盘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记录介质即盘片进行记录再生的盘片装置中,配设有用于将载放盘片的托盘向装置外部引出、或用于将托盘收纳于装置内部的盘片装载机构。
盘片装置中的盘片装载机构,是用于将托盘从设于盘片装置前面的托盘引出用开口引出到装置外部、或者从其托盘引出用开口收纳于装置内部的。在将盘片安装在这种盘片装载机构中的场合,是通过将盘片载放在从托盘引出用开口向装置外部引出的托盘的凹部中再收纳于装置内来进行的。收纳于装置内部的盘片由托盘驱动机构装置进行驱动,进行记录或再生的动作。
图14为表示传统的盘片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实开昭60-194797号公报)中的盘片装载机构1的引出后的托盘的侧面剖视图。图14所示的盘片装置是一种前载式结构,由盘片装置内的驱动机构使托盘2在装置的前后方向上进行水平移动。在托盘2上形成有用于载放盘片3的研钵状的凹部4。又,在托盘2的内部形成从前面穿通凹部4侧面的贯通孔5。在贯通孔5的内部配设电灯泡6,在贯通孔5的托盘2的前面侧与凹部4的侧面侧的开口处,安装着由透光材料形成的透光板7a、7b。
在如此结构的传统的盘片装置中,来自电灯泡6的光通过透光板7a、7b从托盘2的前面侧与托盘2的凹部4的侧面侧放射。这样,在暗的室内操作上述结构的盘片装置时,装置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托盘2的前面发光,同时应载放盘片3的凹部4的侧面侧的位置也可目视。用户可向该盘片装置进行盘片3的载放动作。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盘片装置中,为了使托盘的前面侧和应载放盘片的凹部的侧面侧发光,在托盘内配设作为发光装置的电灯泡。由此,传统的盘片装置中的托盘厚度厚,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重量。为了以水平方向移动托盘的形态进行驱动,必须使机械性构造牢固,还存在着装置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传统的盘片装置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托盘的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盘片装置,包括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可使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门开闭机构,该门开闭机构,具有对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并由透光材料形成的回转门,与所述托盘驱动机构连动,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从记录再生位置的开始启动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开放,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向记录再生位置的终止动作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关闭;以及投光到所述回转门上的发光装置。
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利用发光的回转门,即使在暗处也能确认回转门的位置,并且,对引出的托盘进行照射,可提供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盘片装置,包括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并由透光材料形成的托盘;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可使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门开闭机构,该门开闭机构,具有对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的回转门,与所述托盘驱动机构连动,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从记录再生位置的开始启动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开放,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向记录再生位置的终止动作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关闭;以及投光到所述托盘上的发光装置。
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可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托盘上的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盘片装置,包括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并由透光材料形成的托盘;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可使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门开闭机构,该门开闭机构,具有对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并由透光材料形成的回转门,与所述托盘驱动机构连动,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从记录再生位置的开始启动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开放,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向记录再生位置的终止动作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关闭;以及投光到所述托盘和所述回转门上的发光装置。
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利用发光的回转门,即使在暗处也能确认回转门的位置,并且,使引出的托盘发光,可提供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或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由萤光透光材料形成回转门,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来进行发光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回转门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能可靠地进行发光,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回转门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或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设置反射面,当将托盘配置于被收纳的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回转门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所述回转门内形成所需要的光路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回转门的前面可靠地发光,能正确地确认回转门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由萤光透光材料形成托盘并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而发光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托盘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能可靠地进行发光,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在托盘上的盘片的载放部位设置台阶差而形成凹状,使所述台阶差来反射来自发光装置的光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托盘的盘片的载放部位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能可靠地进行反射,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上的盘片的载放部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设置反射面,当将托盘配置于被引出的盘片装取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托盘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在所述托盘内形成所需要的光路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托盘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可靠地进行发光,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在将托盘配置于被引出的盘片装取位置的状态下,可将发光装置收纳于所述托盘内部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托盘本身可靠地发光,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在将托盘配置于被引出的盘片装取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托盘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的结构,在将所述托盘配置于被收纳的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回转门接受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光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托盘和回转门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可靠地进行发光,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和回转门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使发光装置发出多色光的结构,根据该盘片装置的动作状况来变更颜色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利用发光的托盘或回转门的颜色,即使在暗处也能容易地确认该盘片装置的动作状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的盘片装置,包括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可相对于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与所述箱体的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近接状配设、由透光材料形成的照明窗;以及对所述照明窗投光的发光装置。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利用发光的照明窗,即使在暗处也能确认托盘引出用开口的位置,并且,对引出的托盘进行照射,可提供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2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由透光材料形成托盘,发光装置对照明窗和托盘进行投光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利用发光的照明窗和托盘,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根据托盘的动作,发光装置对照明窗和托盘进行切换投光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发光的照明窗和托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根据托盘上有无盘片,发光装置对照明窗和托盘进行切换投光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中,利用发光的照明窗和托盘,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上的盘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6的盘片装置,在技术方案12所述的结构中,也可采用在箱体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周围配设照明窗的结构。利用发光的照明窗,即使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确认托盘引出用开口的位置。
采用本发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托盘上的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又,采用本发明,不仅方便于盘片装置的操作,而且可使外型美观。
又,采用本发明,利用根据动作状况发光的托盘或回转门,可获得即使在暗处也能容易地确认动作状况的盘片装置。
又,采用本发明,因照明窗与托盘引出用开口近接配设,故提供不仅在暗处能确认托盘的引出位置,而且即使在暗处也能安全且可靠地进行对托盘的盘片载放动作的小型盘片装置。
发明的新特征不外乎特意在附件的权利申请范围中所作出的记载,但对于结构及其内容的两个方面,与其它目的及其特征相对照,通过参照附图并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可以对本发明作出更加充分的理解和评价。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表示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内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中的主要机构的托盘收纳状态的配置图,(a)为平面剖视图,(b)为侧面剖视图。
图4为表示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中的主要机构的托盘引出状态的配置图,(a)为平面剖视图,(b)为侧面剖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盘片装置中的主要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实施例2的盘片装置中的门开闭机构动作的动作图,(a)表示关闭状态,(b)表示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的回转门128的动作。
图7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中的门开闭机构及其托盘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表示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中的盘片引出状态的图,(a)为平面剖视图,(b)为侧面剖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中的另一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的主视图。
图12为仅表示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的箱体101内配设的照明机构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的主要机构的托盘引出状态的配置俯视图。
图14为表示传统的盘片装载机构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的局部或全部,是以图示作为目的进行概要性画出的,注意其不一定对其中所示的要素的实际的相对性大小和位置进行了忠实性描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适用于本发明的盘片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1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是一种使用记录介质即CD或DVD等的圆盘状的记录介质(以下简称为盘片)的装置,具有盘片的记录再生功能。实施例1中,对具有记录功能和再生功能的盘片装置作出说明,但本发明的结构也适用于只有记录功能或再生功能的单功能的盘片装置。
图1表示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中的托盘104引出的状态。如图1所示,在箱体101的前面板102上,形成有操作该盘片装置的调整部125、表示动作状况的显示部126、以及托盘引出用开口103。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形状略微大于可载放盘片的托盘104的宽度和厚度。又,在托盘104上形成有与载放的盘片的形状相吻合的凹部104a。
在以下的各实施例的说明中,将从箱体101引出托盘104的方向称为盘片装置的前方,而将托盘104引入箱体101内的方向称为盘片装置的后方。
图2为表示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的主要内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中,作为其基本构成要素,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包括;托盘104、驱动托盘104的托盘驱动机构105、设有托盘驱动机构105的底座构架单元106、相对于底座构架单元106上升或下降的纵动单元107、前面板102的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开闭用的门开闭机构108、以及将载放于托盘104上的盘片与纵动单元107的转台115一起夹持的夹持单元(未图示)等。
设于底座构架单元106的托盘驱动机构105,包括驱动源即电机109、通过传导机构112传递电机109的回转力并变换成直线动作的驱动力的驱动齿条113、由驱动齿条113的直线动作驱动的驱动臂110和变速杆111、以及由变速杆111的转动动作而移动的滑板114。通过滑板114的移动,纵动单元107相对于底座构架单元106以所定距离作上下方向的移动。在该纵动单元107上,配设有盘片的记录再生时载放盘片的转台115和对盘片进行记录再生的光头单元116。
在上述结构的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中,载放着盘片的托盘104在托盘104的引出位置即盘片装取位置与将托盘104收纳于箱体内、成为盘片的可记录再生状态的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这种往复动作由配设于箱体内的托盘驱动机构105来进行。
在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中,配设有与托盘驱动机构105的滑板114的移动连动的门开闭机构108。门开闭机构108具有通过使滑板114朝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转动的转动杆117、通过转动杆117的推压动作进行转动的回转门118、以及可回转地保持回转门118的保持架119。回转门118通过其转动动作对前面板102的托盘引出用开口103进行开闭。回转门118由弹簧始终朝关闭的方向施力。另外,该保持架119也可与前面板102一体形成。
回转门118由可透过光的透光材料例如、无色或有色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发光装置、例如可多色发光的发光二极管120与该回转门118的侧面接近配设。
图3为表示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中、将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关闭状态的回转门118和发光二极管120的平面剖视图(a)及其侧面剖视图(b)。图4为表示将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开放后托盘104被引出状态的、回转门118和发光二极管120的平面剖视图(a)及其侧面剖视图(b)。
如图3(a)所示,来自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折射通过由透光材料形成的回转门118内,从回转门118的前面118a放射。这样,箱体101的前面板102上形成的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在关闭状态下使回转门118的前面118a成为发光状态。
如图4所示,转动回转门118使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开放,在托盘104引出的状态下,来自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折射通过回转门118内,通过回转门118发光对托盘104进行照射。这样,在托盘104引出的状态下,托盘引出用开口附近成为了照射状态,即使在暗处也能方便地在托盘104上进行盘片的载放或取出动作。
另外,回转门118的材料由萤光透光材料形成、及/或作为托盘104的材料由萤光材料形成,由此可使外型美观,能更加方便于用户在暗处状态下进行盘片载放动作或取出动作,并使动作可靠。
实施例2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盘片装置中的门开闭机构108的立体图。实施例2的盘片装置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实质性相同,门开闭机构108中的回转门128的形状与实施例1不一样。图6为表示实施例2的盘片装置中的门开闭机构108的回转门128动作的侧面剖视图。图6中,(a)表示托盘引出用开口103被回转门128关闭的状态,(b)表示开闭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回转门128的回转动作。
如图5所示,与门开闭机构108的回转门128的侧面近接地配置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在与回转门128的发光二极管120近接的位置(例如从装置正面看为右端部)形成受光部128b。从受光部128b射入的光沿回转门128的宽度方向一边折射一边前进,从回转门128的前面128a射出。实施例2的盘片装置中的回转门128,与受光部128b相反侧的端部(例如从装置正面看的左端部)128d比受光部128b的面狭小,回转门128的里面128c相对前面128a呈倾斜状。这样,由于回转门128的里面128c相对前面128a形成倾斜状,故宽度方向通过回转门128的光向里面128c反射,实质性地将前面128a均匀照射。此时如图6所示,在回转门128上,光向前面侧斜面128e和底面侧斜面128f反射,能可靠地照射前面128a。
实施例3图7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中的托盘和门开闭机构108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中、将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开放后将托盘124引出状态下的回转门118的平面剖视图(a)和侧面剖视图(b)。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盘片装置实质性相同,托盘124的形状及其材质与实施例1不一样。
实施例3的托盘124由可透过光的透光材料例如、无色或有色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形成有载放盘片用的凹部124a。
在实施例3的盘片装置中,来自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的光被托盘124的侧面124b直接接受。在将托盘124引出的状态下,发光二极管120被配置成与托盘124的侧面124b近接的状态。这样,在将托盘124引出的状态下,托盘124的侧面124b接受来自发光二极管120的光,从该侧面124b射入的光在托盘124内进行折射而分散。由此在实施例3的托盘124引出状态下,托盘全体能可靠地发光,同时利用托盘124的凹部124a的台阶差进行散乱反射,故可容易地目视凹部124a。
通过用萤光透光材料形成托盘124,能更加方便于用户在暗处状态下进行盘片载放动作,并使动作可靠。
上述实施例3说明的是将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配设于托盘124的侧面附近的例子,也可在箱体内部的托盘124的下方附近配置多个发光装置,从下方照射托盘124。在该场合,托盘124上形成反射面,将从下方接受到的光分散于托盘内而使托盘整个面发光。图9为表示在托盘124的下方配设了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在透光材料的托盘124上穿通有孔,形成斜面124e而成为反射面。这样,在图9所示的盘片装置中,也能在托盘124引出状态下,托盘全体能可靠地发光,同时利用托盘124的凹部124a的台阶差进行散乱反射,故可容易地目视凹部124a。
如上所述,在设有从下方直接照射托盘124的发光装置的盘片装置中,如前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示,回转门118、128由可透过光的透光材料例如、无色或有色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也可在该回转门118、128的侧面近接状地配设别的投光装置、例如能发出多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在此场合,也可在托盘124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使回转门118、128发光,在将托盘124引出的状态以及处于盘片装取位置时使托盘124发光,可切换发光装置。
又,照射托盘124的发光装置也可采用与回转门118、128连动的结构,当托盘124配置于盘片装取位置时,被收纳在托盘124上形成的孔中,从其内部直接对托盘124进行照射。在此场合,其结构也可以是在托盘124处于记录再生位置时使回转门118、128发光,在托盘124处于盘片装取位置时使托盘124发光,可切换发光装置。
实施例4图10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1为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的主视图。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在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1~3的盘片装置相同功能、结构的构件上标记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图10表示将托盘124从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引出的状态。
如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将照明窗201配设于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上部,照明窗201沿着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形成在横向的1条直线上。
实施例4中,在箱体101的前面板102上,配设有操作该盘片装置用的调整部125、显示动作状况的显示部126、托盘引出用开口103以及照明窗201。照明窗201呈细长形状,与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上部近接,略微大于托盘124的宽度。在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略微大于托盘124的宽度和厚度,在将托盘124收纳于箱体101内时,托盘引出用开口103被托盘124的前端部分关闭。
图12为仅表示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的箱体101内配设的照明机构的剖视图。图13为表示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的、托盘引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俯视图。
在图12和图13所示,托盘124和照明窗201由可透过光的透光材料例如、无色或有色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但托盘124的前端部分即正面部203由不透光材料形成,成为了装饰板。在托盘124和照明窗201的侧面,分别配设有近接状配置的导光部202。在该导光部202上形成2个导光口202a、202b,一方的导光口202a与托盘124的侧面124b近接状配置,另一方的导光口202b与照明窗201的侧面201a近接状配置。这样,如图12所示,导光部202成为了具有与配置于上下位置的照明窗201及托盘124近接的2个导光口202a、202b的双股形状,在该导光部202上形成导光口202a、202b的侧面相反的侧面,形成有凹部202c。在该凹部202c的内部配置发光装置、例如能发出多色光的发光二极管120。
在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来自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的光,从导光部202的凹部202c通过2个导光口202a、202b射入托盘124的侧面124b及照明窗201的侧面201a。
由此,在将托盘124引出的状态下,导光部202的托盘用的导光口202a与托盘124的侧面124b近接状配置。这样,在将托盘124引出的状态下,托盘124的侧面124b将来自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接受,从该侧面124b射入的光在托盘124内进行折射而分散。由此在实施例4的托盘124引出状态下,托盘124的全体能可靠地发光,同时利用托盘124的凹部124a的台阶差进行散乱反射,故可容易地目视用于载放托盘124的凹部124a。
在将托盘124收纳于箱体101内的状态下,由于托盘124的前端部分即导光部202不透明,故托盘引出用开口103内的托盘124不发光,托盘引出用开口103上部形成的照明窗201发光。
在上述实施例4的盘片装置中,对发光装置即发光二极管120在装置的电源接通状态时托盘124的侧面124b和照明窗201的侧面201a的双方进行持续照射的结构作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结构,例如,也可采用与托盘动作连动地对由发光装置对托盘124和照明窗201的照明动作进行切换的结构、或者也可采用根据托盘124上托盘的有无来对所述照明动作进行切换的结构。并且,也可根据盘片装置的动作状况来变更从发光装置发出光的颜色。
在实施例4中,对照明窗201与导光部202的分体式结构作了说明,也可将照明窗201与导光部202作成一体,采用这种结构,可减少零件数,并可提高照明窗的亮度。
又,在实施例4中,对照明窗201与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上部近接地配置成直线状的例子作了说明,但也可将照明窗配设在箱体101的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周围。采用这种结构,在暗处也能可靠地目视托盘引出用开口103的位置。
通过用萤光透光材料形成托盘124和照明窗201,能更加方便于用户在暗处状态下进行盘片载放动作,并使动作可靠。
上述的各实施例1~4示出了盘片装置中的各种结构,但本发明的盘片装置也可将各实施例的结构进行组合,可更加安全且可靠地进行向托盘的盘片载放动作。
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对于即使在暗处、可安全且可靠地进行向托盘的盘片载放动作的盘片装置的领域是适用的。
虽然在一定的详细程度上对适用于发明的形态作了说明,但现已公开的该适用形态的内容,应当可以在结构的细部作出变化,在不脱离权利项的发明范围及其思想的前提下可实现各要素组合及其顺序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其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托盘驱动机构,其可使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门开闭机构,该门开闭机构具有对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的由透光材料形成的回转门,且与所述托盘驱动机构连动,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从记录再生位置的开始启动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开放,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向记录再生位置的终止动作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关闭;以及投光到所述回转门上的发光装置。
2.一种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其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并由透光材料形成;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可使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门开闭机构,该门开闭机构具有对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的回转门,与所述托盘驱动机构连动,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从记录再生位置的开始启动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开放,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向记录再生位置的终止动作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关闭;以及投光到所述托盘上的发光装置。
3.一种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其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并由透光材料形成;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可使所述托盘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门开闭机构,该门开闭机构具有对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并由透光材料形成的回转门,与所述托盘驱动机构连动,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从记录再生位置的开始启动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开放,在所述托盘驱动机构的向记录再生位置的终止动作时将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关闭;以及投光到所述托盘和所述回转门上的发光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萤光透光材料形成回转门,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而发光。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反射面,在配置于收纳有托盘的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回转门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在所述回转门内形成所需的光路。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由萤光透光材料形成,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而发光。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托盘上的盘片的载放部位设有台阶差并形成凹状,所述台阶差反射来自发光装置的光。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反射面,在配置于托盘被引出的盘片装取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托盘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在所述托盘内形成所需要的光路。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托盘被引出的盘片装取位置的状态下,发光装置被收纳于所述托盘内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托盘被引出的盘片装取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托盘接受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在配置于所述托盘被收纳的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回转门接受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光。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装置发出多色光,根据该盘片装置的动作状况变更颜色。
12.一种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其载放盘片状的记录介质、在盘片装取位置与记录再生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具有可引出所述托盘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箱体;相对所述托盘而在记录再生位置与托盘引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动作的托盘驱动机构;与所述箱体的所述托盘引出用开口接近配设、由透光材料形成的照明窗;以及投光到所述照明窗上的发光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透光材料形成托盘,发光装置投光到照明窗和托盘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托盘的动作,发光装置对照明窗和托盘进行切换投光。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托盘上有无盘片,发光装置对照明窗和托盘进行切换投光。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托盘引出用开口的周围配设照明窗。
全文摘要
一种盘片装置,使用透光材料,形成对位于箱体前面的托盘引出用开口进行开闭的回转门以及表示托盘引出用开口的位置的照明窗等,发光装置对回转门或照明窗投光,即使在暗处也能目视托盘引出用开口及托盘的位置,且其结构简单、小型。
文档编号G11B33/10GK1591639SQ200410062879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4日
发明者大西正德, 中森丰, 王渭, 冯文东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