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8107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厚度为10150um的透明保护层作为信号记录和再现侧的最外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在以分离各信号记录层之间的层为中间层的情况下,从比直径23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中间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高密度光记录介质,提出了单面2层再现DVD那样的在厚度方向具有多层信号记录面的多层光记录介质。例如,单面2层再现DVD采用如下结构分别在2个基板之中的一个的信号记录层上形成金、硅等的透光性的反射层,在另一个的信号记录层上形成现有的由铝等构成的反射层,并按照使这些信号记录层位于内侧的方式粘在一起。并且,为了提高每一层的面记录密度,使用蓝紫色激光器光源(波长400nm前后)和高NA的透镜,由此具有厚度为O.lmm等的薄型的透明保护层的高密度光记录介质被实用化。该高密度光记录介质具有如下结构在厚的信号基板的表面形成信号的引导槽或坑,在其上形成可改写的记录多层膜,进而在其上形成透明保护层。即使在该透明保护层类型的高密度光信息记录介质中也具有两个以上的信号记录层。作为其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举出以下的方法。(1)准备在表面形成有信号的引导槽或坑,形成有可改写的记录多层膜的厚的基板。(2)在基板上,进一步使用紫外线硬化树脂形成分离层,并且在该分离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层的信号的引导槽或坑。(3)在第二层的信号的引导槽或上形成可改写的透光性的记录多层膜。8(4)形成厚度为0.1mm的薄型的透明保护层。作为具体的制作方法,在日本特开2003-203402号公报中,为了上述(2)的工序而使用塑料制的压模(stamper)。在该压模上的信号引导槽或坑上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并使其固化之后,使用具有不同性质的另一个紫外线固化树脂,粘贴在形成有第一层的记录多层膜的基板上。在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之后,剥离压模。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则能够以具有刚性的厚的基板为基底,在其上隔着分离层进一步堆积多个信号记录层,制作多层光记录介质。此外,作为透明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如日本特开2002-184073号公报和国际公开WO01-086648号所示,有以粘结剂粘结具有厚度精度的透明的薄膜,将粘结剂和薄膜一起作为透明保护层的方法。此外,如日本特开2006-12412号公报所示,有在第二层的信号记录层上涂敷透明的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透明保护层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34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84073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01-086648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2412号公报但是,在以NA0.70.9、例如NA0.85等的高NA的光头记录和再现透明保护层为O.lmm左右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如果多层光记录介质有翘曲,则相对于光头产生倾斜。此时,在由光头会聚的激光中产生慧形像差,在光束信号记录层上的光圈变差。由此,记录或再现的信号品质恶化,缺乏稳定性。此外,即使多层光记录介质自身的翘曲小,在光记录介质的保持区域(夹紧区域clamparea)的平坦性缺乏的情况下,在驱动器上保持光记录介质时,实质上光记录介质相对于光头倾斜。一般地,光记录介质的直径23mm的外侧区域作为夹紧区域使用。在多层光记录介质中,特别是在形成分离信号记录层间的中间层时,在夹紧区域的内径附近(23mm附近)由于中间层剥落等而缺少平坦性的情况较多。因此,也包括在其上形成的透明保护层,夹紧区域的平坦性变得缺乏。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紧区域的平坦性优异、在信号记录和再现时能够进行稳定的信号记录和再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在两层的所述信号记录层之间具有由树脂层构成的中间层,作为最外层具有厚度10150um的透明保护层,在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更靠近内侧的区域,直径23mm以上的区域为夹紧区域,该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基板的工序,该基板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的主面侧具有信号记录层,并且在比直径22mm更靠近内侧的区域具有突起部,直径23mm的位置和直径21mm的位置的主面上的台阶差为20ym以下;准备压模的工序;从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夹紧区域所对应的地方在半径方向从内侧涂敷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方式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相互相对并重合的工序;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的工序;和从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压模,在所述基板上得到固化后的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层作为中间层的工序。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由于直径23mm的位置和直径21mm的位置的基板的台阶差为20lim以下,所以基板的台阶差的影响縮小。此外,由于从基板的比23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能够容易地涂敷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所以在成为夹紧区域的直径23mm以上的区域的边缘区域中能够确保夹紧区域的平坦性。进而,通过放射线固化树脂能够从压模容易且稳定地转印信号。进而,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形成一个中间层。根据上述结构,为了能够兼顾基板和中间层的粘结力,中间层和压模的剥离性的双方,能够选择两个树脂,能够实现更稳定的信号转印和剥离。此外,通过提高从压模的剥离性,能够防止在夹紧区域中间层从基板剥离。此外,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预先在所述压模上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在所述基板上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方式,使所述压模和所述基板相互相对并重合,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粘合而形成一个中间层。进而,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按照在所述压模上涂敷的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A),和在所述基板上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B)满足R(B)《R(A)的关系的方式,分别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B。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中,形成有上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区域的内径DUVA,和形成有上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区域的内径DUVB,满足DUVB《DUVA的关系。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保证基板和中间层的粘结性的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涂敷区域覆盖从压模剥离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涂敷区域,所以能够提高剥离性,能够提高中间层的平坦性。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多层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和多个中间层的情况下,具有n(n为2以上)层的信号记录层,从上述基板侧向最外层的上述透明保护层依次设为第一信号记录层........第(n-l)信号记录层、第n信号记录层,将第k(k为1以上n-l以下)信号记录层和第(k+l)信号记录层之间的中间层设为第k中间层,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的至少一个上涂敷用于形成所述中间层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中,按照为了形成所述第k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k),和为了形成所述第(k+l)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k+l)满足R(k)《R(k+l)的关系的方式,涂敷各个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此外,优选按照为了形成所述第(n-l)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n-l),和为了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C满足R(n-l)《RC的关系的方式,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得到多层光记录介质,其在设形成有所述第k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周边缘的直径为DSL(k),形成有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区域的内周边缘的直径为DCV的情况下,对于任意的m(m为2以上,n-l以下)都满足DSL(m-l)《DSL(m)的关系,且满足DSL(n-l)《DCV的关系。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信号记录层变为多个,中间层也变为多个,形成各中间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成为其基底的面的整个面上形成中间层,所以能够干净地涂敷形成中间层区域的边缘、特别是内周边缘。由此,能够保持夹紧区域的平坦性。此外,也能够干净地形成在中间层上形成的最外层的透明保护层的内周边缘,也能够保持透明保护层的夹紧区域的平坦性。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放射线照射使上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或B固化的工序。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在比上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在半径方向更靠内侧的区域内照射的放射线具有强度分布,进行放射线照射。'此外,也可以在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或B固化时,在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在半径方向更靠内侧的区域,进行比向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照射的放射线强度低的放射线照射,与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相比使固化度降低。根据上述结构,在比信号区域内径更靠近内侧的区域、即在夹紧区域中中间层的剥离变得稳定,中间层的平坦性提高,结果稳定形成透明保护层,能够提高夹紧区域的平坦性。进而,也可以在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或B固化时,将在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在半径方向更靠内侧的区域照射的放射线的照射强度,相对于信号记录区域的照射强度下降到35%到85%的强度。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基板的上述突起部,从在上述基板上层叠的最外层的上述透明保护层的表面突出。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以相对于平面透明保护层在下的方式配置多层光记录介质,通过突起部和平面接触也能够防止在多层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产生损伤。进而,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用在与上述基板相互相对重合的情况下,在与上述基板的上述突起部相对的位置具有用于使上述突起部退避的凹部形状的突起部退避槽的压模。根据上述结构,在基板上有突起部的情况下,在为了形成中间层而使压模和基板隔着中间层重合时,通过突起部退避槽能够防止压模和基板上的突起部的干涉。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使上述基板和上述压模旋转,使上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使基板和压模一起旋转,能够在面内配置中间层,所以量产性优异。此外,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旋转上述基板和上述压模的至少一个使上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使基板和压模重合之前使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而在面内扩散,所以能够容易地控制形成有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径。结果,能够稳定地确保夹紧区域的平坦性。此外,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中间层从比直径22.5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比直径23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中间层,所以能够提高比直径23mm更靠近外侧的透明保护层的平坦性。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所述压模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压模上,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固化的工序;(b)在所述压模和所述基板之间配置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一起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延伸的工序;和(c)通过放射线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固化的工序。此外,也可以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所述基板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之后通过放射线进行固化的工序;(b)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之间配置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一起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延伸的工序;和(c)通过放射线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固化的工序。根据上述两个结构,通过放射线固化树脂A能够保证转印性和剥离性,通过放射线固化树脂B能够保证粘结性。进而,通过延伸能够将混入中间层的气泡向记录介质外挤压。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所述压模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压模上,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固化的工序;(b)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所述基板上,使所述基板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延伸的工序;和(c)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方式,在减压环境下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重合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固化的工序。此外,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所述基板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固化的工序;(b)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所述压模上,使所述压模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延伸的工序;和(c)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方式,在减压环境下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重合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固化的工序。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放射线固化树脂A能够保证转印性和剥离性,通过放射线固化树脂B能够保证粘结性。进而,通过减压下的重合能够防止气泡混入中间层。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进一步包括-14使用堵塞所述基板的中心孔的罩,在所述罩上滴下用于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使所述基板旋转从而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和在除去所述罩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而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工序,所述罩的直径比形成有所述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径大,并具有直径24mm以下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罩的直径比形成有上述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径大,具有直径24mm以下的直径。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滴下时使用罩能够使透明保护层的厚度分布(特别是在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区域内)均匀。进而,如果罩直径为24mm以下,则除去罩之后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内周边缘的直径为23mm以下,在直径23mm以上的夹紧区域中能够使透明保护层平坦。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压模的中心孔的直径比所述基板的中心孔的直径小,在从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压模的工序中,通过在比所述基板的中心孔更靠近内侧的所述压模的中心孔的周边部分沿与具有所述基板一侧的相反方向施加应力,来剥离所述压模。根据上述结构,仅按压压模的中心孔周边就能够稳定且容易地剥离压模。此外,作为其它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没有中心孔的压模。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基板的台阶差为20um以下,从比直径23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中间层,所以能够得到夹紧区域的平坦性优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由此得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在记录或再现时被保持的时候不会产生倾斜,能够得到稳定且良好的信号。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的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滴下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用于制作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基15板的金属模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图4是表示使基板和压模旋转从而使中间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的图。图5是表示照射放射线使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的工序的图。图6是表示从基板剥离压模的工序的图。图7(a)(d)是表示台阶差的大小与飞边(return)的大小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形成信号记录膜的方法的图。图9是表示使用罩(cap)形成透明保护层的方法的图。图IO是表示透明保护层的固化前的透明保护层的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在放射线照射时使用放射线截止滤波器设置放射线的强度分布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使基板旋转从而使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的图。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在减压槽内使压模和基板重合的工序的图。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使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的工序的图。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作为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使用压敏性粘结剂片的例子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在压模上滴下放射线固化树脂A,使压模旋转从而使其延伸的工序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在减压槽内使压模和基板重合的工序的图。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使基板和压模旋转从而使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的图。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多个中间层的内周边缘位置的关系的概略截面图。图20(a)和(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的压模的剥离方法的图。图21(a)和(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的压模的另一剥离方法的图。图22是表示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图23是从主面侧看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平面图。图24是表示现有的压模用的金属模的构造的概略截面图。符号说明100、201、601、1500、2200、2400基板101、602、2401第一信号记录层102、2402第二信号记录层2403第三信号记录层2404第四信号记录层2405第五信号记录层2406第六信号记录层2403第三信号记录层2410六层光记录介质2411第一中间层2412第二中间层2413第三中间层2414第四中间层2415第五中间层103、1503、2203中间层101、1504、2420透明保护层106、606突起部107中心孔111、204、2430台阶差110、1510多层光记录介质200、1401分配喷嘴201烯烃压模202、600放射线固化树脂203突起部退避槽205、500信号400、800放射线源401、801放射线402放射线截止滤波器700、2201、2301压模710减压槽900UV-PSA片901辊1000放射线固化树脂A1001PC压模1200放射线固化树脂B1300溅射靶(sputtertarget)1303第二信号记录膜1400罩1402透明保护层用放射线固化树脂1501槽1700保持平坦性的区域的内周边缘1900、2001支架2000主压模(masterstamper)2002锥形部2100飞边2205推进器(pusher)CA、CA1、CA2、CA3夹紧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再者,在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实施方式1)<多层光记录介质>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110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该多层光记录介质110是隔着厚度25Pm的中间层103具有第一信号记录层101和第二信号记录层102的2层光记录介质。在第二信号记录层102上形成有厚度75ym的透明保护层104。g卩,从透明保护层104的表面到第一信号记录层101为止的层的厚度为100um。第一信号记录层101是在形成于基板IOO上的引导槽或坑等的信号形成记录多层膜或反射膜的层。在利用波长405nm的波长的NA0.85的光头的情况下,若是轨道间距0.32um的引导槽或坑,各信号记录层的记录容量为2327GB。多层记录膜由反射膜、以硫化锌或氮化铝等为主成分的电介质层、记录层等构成,其中,反射膜由银、铝、镍合金构成,记录层由选自Ge、Sb、Te、Ag、In、Bi等的元素的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所组成。此外,作为记录层材料也能够使用色素。反射膜,在单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以银、铝为主成分的合金。第一、第二信号记录层101、102的内周的透明保护层104的部分是夹紧区域CA。夹紧区域CA的内径是23mm。夹紧区域CA是在记录或再现时保持多层光记录介质110的部分。因此,夹紧区域CA的表面需要是平坦的。在该多层光记录介质IIO中,不仅夹紧区域CA的部分,而且至比直径21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中间层103。因此,从直径23mm开始的夹紧区域CA的平坦性好。在该多层光记录介质IIO中,以中间层103形成至更内侧的方式,位于基板100的直径22.1mm附近的台阶差111为20ym以下。此外,在基板100的直径21mm更内侧的部分,在与中心孔107之间具有突起部106。突起部106从透明保护层104的表面突出。由于在基板100上存在突起部106,所以即使多层光记录介质110以透明保护层104在下面的方式配置在平面上,由于透明保护层104的表面从平面离开,所以能够防止透明保护层104的表面的损伤。在以射出成形制作基板100时,在金属模上预先形成与突起部106对应的槽,利用射出成形在基板100上形成突起部106。<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为了对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进行说明,为了比较,使用图22、23对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1510中,如果与图1的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110进行比较,则在以下的方面存在不同。a)在直径22.5mm附近更内侧存在槽1501,b)由于存在槽1501,所以仅在比槽的外周端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形成屮间层1503,c)在槽1051的内侧没有突起部。在槽1051的内侧没有突起部是指,由于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1510经常收纳在被称作插入式片盒(cartridge)的框体中而使用,因此透明保护层1504的面被保护,所以不需要突起部。由于在通过射出成形制作基板1500时所使用的金属模上有突起,在基板1500上形成槽1501。具体而言,通过将用于形成第一信号记录层的引导槽或坑的射出成形用压模的中心孔周边保持在金属模上用的夹具能够在金属模上形成200(im以上的突起。S卩,槽1501的深度也为200jim。由于存在该槽1501,所以中间层1503的内周侧边缘成为槽1501的外周侧边缘、即直径22.5mm附近。中间层1503上的夹紧区域在某半径方向到直径23mm为止能够得到平坦性,但在多层光记录介质1501的其它半径方向中,如图22所示,夹紧区域CA2缺乏平坦性。这是由于中间层1503形成至槽1501的内部,在直径23mm处的中间层1503的表面不平坦,仅作成中间层1503的厚度为5wm左右的部分。因此,其表面的透明保护层1504也欠缺平坦性,发生20um左右的表面的波纹,夹紧区域缺乏平坦性。图23是从透明保护层1504侧看多层光记录介质1510的平面图。图22的夹紧区域CA2是以A'切断多层光记录介质1510的截面。在用虚线表示的夹紧区域内存在保持平坦性的区域的内周边缘1700,在更内周侧如图22的CA2的内周部分那样平坦性被损坏。保持平坦性的区域的内周边缘1700与环形的夹紧区域不是同心圆。因此,如果通过夹紧区域保持多层光记录介质1510,则在圆周方向产生变形,在圆周方向产生翘曲的变化。20在记录或再现时,存在由于翘曲而产生信号恶化,难以进行稳定的信号记录或再现的问题。与图22、23的现有的多层光记录介质1510相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110中,由于基板100的台阶差111为20um以下,所以能够从其内侧形成中间层103。因此,在从直径23mm开始的夹紧区域中能够确保良好的平坦性。<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接着,使用图2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l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由透明的烯烃树脂构成的压模作为中间层形成用的压模。作为烯烃树脂例如使用日本瑞翁(zeon)制的Zeonor(商标名)。(a)首先准备烯烃制的压模201。烯烃制的压模201使用例如镍制的主压模利用射出成形制作而成。在烯烃制的压模201上转印引导槽或坑等的信号205。此外,在如图24所示那样的用具有现有的金属模所使用的突起的支架1900的情况下,在烯烃制的压模201上作成的台阶差204比较大。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使用没有突起的支架2001的情况下(以锥形部2002对主压模2000进行铆接保持),在烯烃制的压模201上作成的台阶差204变得非常小。进而,由于仅以锥形部2002对主压模2000进行保持,所以能使台阶差的位置为直径22.1mm,使其位于使用支架1900时的台阶差位置22.5mm的内周。此外,为了避免与基板100的突起部106的干涉,在射出成形时预先在与基板100的突起部对应的地方形成凹部形状的突起部退避槽203。(b)接着,如图2所示,在烯烃制的压模201上使用分配喷嘴200滴下放射线固化树脂202。另外,作为中间层用的树脂,能够使用放射线固化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等。在此作为中间层用的树脂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日本化药制的DVD-003(粘度450mPa's)。滴下3g环状的放射线固化树脂202。另外,按照已完成的中间层的内周边缘成为所希望的半径位置(例如直径21mm的位置)的方式决定放射线固化树脂202在压模201上的滴下位置。具体而言,优选从与夹紧区域的内周端对应的直径23mm以下的内21周侧的地方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202。(C)准备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的主面侧形成有第一信号记录层101,在比直径22mm更靠近内侧的区域具有突起部106的基板100。进而,作为基板100优选使用直径23mm的位置和直径21mm的位置的主面上的台阶差111为20um以下的基板。在该基板100中,台阶差111在直径22.1mm附近,为大约20um以下。该台阶差lll,在利用射出成形制作基板100时,如果使用没有图3所示的突起的支架2001制作,则能够作成20um以下。通过使用凹部形状的支架射出成形基板100能够设置突起部106。(d)接着,如图4所示,使形成有第一信号记录层101的基板100与烯烃制的压模201相互相对重叠。此时,基板100的突起部106进入压模201的凹部形状的突起部退避槽203,不存在相互的干涉。放射线固化树脂202由于基板IOO的重量而被扩张,从滴下的位置向内周侧和外周侧扩展。(e)使基板100和压模201—起以4500rpm旋转5秒钟,使放射线固化树脂202延伸至外周。由此,放射线固化树脂202的厚度成为25um左右。在此,关于基板100的台阶差111的大小和中间层的平坦性的关系,使用下述表1和图7进行说明。表1是表示台阶差111的大小和中间层的平坦性的关系的表。根据台阶差111的大小,在该部分生成的飞边2100的高度h(参照图7(a))不同。发生飞边2100的机械原理如下所述。首先,在成为图3所示那样的支架2001的锥形部2002部分的根切(undercut)部分挤进基板成形所使用的塑料树脂(plasticresin)。然后,当从金属模取出基板时,根切部分的树脂在信号面侧立起而发生飞边2100。从下述表1可知发生与台阶差111的大小大致相同高度的飞边。台阶差111的大小左右中间层的夹紧区域的平坦性的成品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基板100侦i」,能够稳定地剥离烯烃制的压模201。在放射线固化树脂202固化的中间层103上形成从压模201转印的信号500。作为剥离方法,有在基板100和烯烃压模201之间插入楔状的夹具、机械地剥下的方法,此外导入压縮空气与楔状的夹具一起剥离的方法。以剥离后的中间层103的内周边缘形成至比直径23mm更靠近内侧位置的方式,决定图2所示的滴H立置即可。如果形成至比直径22.5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则形成透明保护层时的工艺容限(processmargin)增大。以上,对中间层形成方法进行了说明,接着对第二信号记录层的形成方法、透明保护层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f)接着,说明第二信号记录层的形成方法。图8是表示第二信号记录层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第二信号记录层102由在中间层上形成的信号500和第二信号记录膜1303构成。第二信号记录层102也能够由与图1所示的第一信号记录层101同样的材料制作。即,第二信号记录膜1303是记录多层膜或反射膜。记录多层膜由反射膜、以硫化锌或氮化铝等为主成分的电介质层、记录层等构成,其中,反射膜由银、铝、镍合金构成,记录层由选自Ge、Sb、Te、Ag、In、Bi等元素的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所组成。此外,作为记录层材料也能够使用色素。反射膜,在单独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以银、铝为主成分的合金。通过溅射形成第二信号记录膜1303。使用由所希望的材料构成的溅射靶1300通过溅射形成第二信号记录膜1303。在第二信号记录膜1303由多层构成的情况下,使用规定的耙进行多次溅射,层叠膜。此外,色素膜等除了溅射以外也能够通过蒸镀法或旋涂法形成。<使用罩形成透明保护层>(g)进而,对透明保护层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使用罩1400形成透明保护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i)使用与基板的中心孔107配合的罩1400,以堵塞基板100的中心孔107的方式进行配置。罩1400的外径为直径24mm以下,比形成有中间层103的区域的内周边缘大。中间层形成至比22.5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罩外径为23mm。(ii)使用分配喷嘴1401从罩1400之上滴下透明保护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使基板100旋转。作为透明保护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与中间层同样能够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在此,作为一个例子使用粘度2000mPa's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热固化树脂。将1.5g的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以环状滴下到罩1400,以加速时间0.7秒使基板100的转速到达4650rpm,之后保持0.8秒钟。由此,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的厚度成为75um左右。(iii)之后,使用紫外线灯,使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固化。作为紫外线灯,能够使用水银灯、卤素灯、氙灯等。另外,在基板100的外周边会生成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凸起的部分,但能够使用一边旋转基板100—边固化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等的方法将其除去。利用以上的工序能够制作多层光记录介质。图10是表示以图9的方法制作成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示意图。在使用外径23mm的罩1400形成透明保护层104的情况下,在除去罩1400之后,至固化为止的期间,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流到比直径23mm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到达直径DCA,因此在夹紧区域CA3至少能够得到从直径23mm起的外侧平坦性。在下述表2中表示罩外径和在夹紧区域的平坦性的关系。可知只要罩外径为23mm,在直径23mm的位置平坦性也优异。但是,可知随着罩外径增大将失去平坦性,平坦性变为20tim以上。根据该表,只要罩外径为24mm以下,平坦性比20um小,信号记录或再现没有问题。平坦性罩外径在直径24mm的透明保护层的平坦性在直径23.5mm的透明保护层的平坦性在直径23mm的透明保护层的平坦性25mm〇XX24mm◎◎〇〇23.5mm◎◎◎〇23mm◎◎◎<放射线截止滤波器的使用>另外,在上述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放射线固化树脂1402固化的工序中,用图11说明使用放射线截止滤波器对信号记录区域的内侧的放射线的透过率进行控制的方法。如果压模201的信号区域的内侧有台阶差204,则存在在剥离压模201时不能转印台阶差204附近的放射线固化树脂202进行剥离而发生树脂碎块的情况。为了防止该情况发生,优选如图ll所示,在信号区域的内侧,在放射源400和压模201之间设置放射线截止滤波器402,局部地降低固化度。在此令放射线截止滤波器402的透过率为约65%。通过降低台阶差204附近的放射线固化树脂202的固化度,从而不会在从压模201的剥离时由于台阶差204而发生飞边,或剥下而成为树脂碎块。因此,能够大大改善由树脂碎块而引起的夹紧区域的平坦性的缺乏。下述表3表示相对于粘贴放射线截止滤波器的部分的透过率(令没有截止滤波器的信号记录区域的透过率为100%)的树脂碎块的发生频度和固化程度的关系。从该表3中可知,如果粘贴了放射线截止滤波器的部分的透过率为35%85%,则能够兼顾抑制树脂碎块的发生和固化程度。如果透过率为35%85%,则该部分的放射线的照射强度成为没有放射线截止滤波器的部分(信号记录区域)的照度的35%85%。粘贴了放射线截止滤波器的部分的透过率(设无截止滤波器的信号记录区域的透过率为100%)树脂碎块的发生固化程度90%X◎85%〇◎65%◎◎35%◎〇28%◎X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基板的台阶差111为20um以下,中间层形成至直径23mm的内侧,夹紧区域的平坦性优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由于该多层光记录介质在夹紧区域的平坦性方面优异,所以在记录或26再现时被保持的时候不会产生倾斜,能够得到稳定且良好的信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l中,作为中间层形成用的压模,使用了烯烃制的压模,但只要是透明的,也可以使用PMMA那样的丙烯酸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那样的与放射线固化树脂的粘结力小的树脂材料、还有玻璃等作为压模。此外,作为基板100的材料,只要是如聚碳酸酯那样与压模201相比放射线固化树脂的粘结力高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材料。此外,作为透明保护层或中间层用的树脂,除了放射线固化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之外,还可以使用热固化树脂。此时,放射线固化树脂需要选择与压模相比容易与基板或第一信号记录层粘合的树脂。此外,在图5中,从烯烃制的压模201侧照射放射线401,但也可以从基板侧照射。当第一信号记录层相对于使用的放射线具有某种程度透过率时,也可以从基板侧照射,通过第一信号记录层固化放射线固化树脂202。此外,在图2中将放射线固化树脂202滴下到烯烃制的压模201上,但也可以滴下到基板100匕然后重叠压模201,一起旋转。进而,也可以将放射线固化树脂滴下到基板100和压模201的双方。此外,为了形成透明保护层,也可以使用塑料制的薄膜(例如帝人化成制的Pure-Ace(商标名)聚碳酸酯制薄膜),使其粘贴在感压性粘结剂和放射线固化树脂(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透明保护层。另外,在使用薄膜作为透明保护层的情况下,如果成为基底的中间层的平坦性缺乏,则透明保护层的表面的平坦性缺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l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由于中间层能够得到良好的平坦性,所以透明保护层的表面的平坦性也变得良好。(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2中,作为中间层形成方法的第二方法,对再现专用(ROM型)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a)如图12所示,将放射线固化树脂600滴下到基板601上,使基板601旋转,使放射线固化树脂600扩散至基板外周端。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600能够使用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相同的树脂。在此,与实施方式l相同使用DVD-003。此外,作为基板601能够使用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同样的基板,但聚碳酸酯是最佳的。第一信号记录层602由相对于紫外线具有某种程度的透过率的材料构成。在再现专用的光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可举出银合金的反射膜。如果是银合金的反射膜,以40nm的厚度对于再现波长能够得到充分反射光量,并且紫外线的透过率高。使基板601旋转时的转速和旋转时间能够选择使放射线固化树脂600的层成为厚度25um左右所适用的各种条件。此外,也可以使用图9那样的罩,从罩的上面滴下放射线固化树脂600,使基板601旋转。通过使用罩,能够形成更均匀的厚度的放射线固化树脂600的层。(b)接着,如图13所示,使基板601和压模700在减压槽710中重合。压模700是由镍等金属构成的压模。压模700的中心孔径比基板601的突起部606的外径大。这是由于在金属制的压模的情况下,难以制作用丁-防止与突起部606的干涉的凹部形状的突起部退避槽。如果在减压至2kPa的气氛下进行重合,则能够防止进入到压模700和放射线固化树脂600之间的气泡的发生。此外,在重合之后,如图13所示,优选放射线固化树脂600到达比直径23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例如到达比22.5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c)在使基板601和压模700重合之后,如图14所示,使用放射线源800从基板601侧照射放射线801。在此,放射线801为紫外线,作为放射线源800能够使用与实施方式1记载同样的灯。此外,从基板601侧照射放射线801的理由是,由于压模700是金属制,所以不通过作为放射线的紫外线。如果是紫外线,则能够透过由银合金构成的第一信号记录层602,能够使放射线固化树脂600固化。(d)之后,在基板601和压模700之间导入楔状的夹具或压縮空气,将压模700从基板601剥离。(e)接着,与图8所示的方法同样,通过溅射形成作为第二信号记录层102的银合金反射膜22nm。(f)进而,与图9所示的方法同样,形成透明保护层104。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形成中间层和透明保护层,能够得到具有平坦性优异的夹紧区域的多层光记录介质。另外,形成有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径和罩外径的平坦性的确保在实施方式l中进行了说明,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放射线固化树脂600滴下到基板601上并延伸,但也可以滴下到压模700上,使压模700旋转从而使其延伸。此外,也可以滴下到基板601、压模700的双方。此外,作为例子使用ROM型的光记录介质进行了说明,但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也可以是记录多层膜。但是,需要是使用的放射线某种程度透过的材料。在图14中,仅从基板601侧照射放射线801,但也可以从压模700侧照射其它的放射线促进放射线固化树脂600的固化。例如,如果是紫外线固化树脂,则通过从压模700侧以红外线或远红外线提供的热来促进固化。此外,作为压模700,也可以不是金属制,而是不透明的塑料制,进而也可以是具有透明性的玻璃或塑料(烯烃类、降冰片烯类、丙烯酸类等)构成的压模。例如,原封不动地使用本实施方式l所使用的烯烃压模,也可以实施本实施方式2的制造方法。如果是具有透明性的压模,则通过从压模侧照射紫外线等某种程度透过压模的放射线,能够促进固化。此外,也可以如图15所示,使用UV-PSA片900代替放射线固化树脂600。UV-PSA片900是感压性的粘结剂,具有紫外线固化性。UV-PSA片900粘度非常高且呈凝胶状,所以能够如薄膜那样使用,中间层的内径能够以UV-PSA片的内径进行控制。此外,通过辊901能够容易地粘贴在基板601上,即使在大气中也能够防止混入其与基板601之间的气泡。进而,由于呈凝胶状,所以也能够转印压模700上的信号。此外,在形成透明保护层时,与实施方式1同样,也可以使用塑料制的薄膜。(实施方式3)在实施方式3中,对使用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形成一个中间层的方法进行说明。作为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使用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放射线固化树脂B,其中,放射线固化树脂A与压模接触,从压模转印信号,易于从压模剥离,放射线固化树脂B与基板接触且易于与基板粘结,用于与放射线固化树脂B粘结。该方法特别在压模的材料难以与作为中间层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剥离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例如,在基板和压模为同一材料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从压模的剥离性良好的放射线固化树脂,则存在对于同样的树脂从基板剥离容易的问题。因此,使用从压模的剥离性良好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另一方面,使用与基板的粘结性高的放射线固化树脂B,通过使用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形成一个中间层,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以下对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a)首先,如图16所示,在PC压模1001的上面滴下放射线固化树脂A1000,使压模i001旋转,从而使放射线固化树脂A延伸。例如,在使用粘度200mPa's的树脂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1000的情况下,如果以450rpm将压模1001延伸5秒钟,则形成约20um的厚度的层。PC压模是由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压模1001,如一般的基板成形那样使用主压模通过射出成形制作而成。作为聚碳酸酯树脂例如能够使用帝人化成制的AD5503等。此外,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IOOO,需要选择易于从聚碳酸酯树脂剥离的树脂。例如,固化后的硬度较硬的树脂等有从聚碳酸酯树脂剥离容易的倾向。在此,将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使用。此外,将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压模lOOl的位置的内径R(A),与实施方式l同样,以已完成的中间层的内周边缘成为所希望的半径位置(例如直径21mm的位置)的方式决定。具体而言,优选从与夹紧区域的内周端对应的直径23mm以下的内周侧的位置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A。(b)在使放射线固化树脂A延伸并面状扩展后,通过紫外线灯照射作为放射线的紫外线,使其固化。另外,由于PC压模lOOl比较透明,所以也能够产生由通过PC压模1001的放射线照射所引起的固化。紫外线灯从实施方式l、2所使用的灯中选择即可。(c)同时进行上述压模1001中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涂敷(a)和固化处理(b),也在聚碳酸酯制的基板601上配置放射线固化树脂B。例如,将图12的放射线固化树脂600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基板601上,并使其延伸即可。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B,也可以使用上述实施方式1所使用的DVD-003(日本化药制,粘度450mPa-s)。此外,通过以转速5000rpm使基板601旋转30秒钟,能够得到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厚度约5um的层。另外,也可以将图15的UV-PSA片900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B。另外,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层的厚度,以已完成的中间层的厚度成为所希望的厚度(例如25um)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可。此外,将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基板601的位置的内径R(B),30与实施方式l同样,以己完成的中间层的内周边缘成为所希望的半径位置(例如直径21mm的位置)的方式决定。具体而言,优选从与夹紧区域的内周端对应的直径23mm以下的内周侧的位置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B。优选按照在压模1001上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A),和在基板上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B)满足R(B)《R(A)的关系的方式分别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A、B。(d)如图17所示,对减压槽710内进行减压,以夹持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方式使基板601和PC压模1001相互相对重合。如果减压条件为2kPa左右则能够防止气泡混入到放射线固化树脂A、B之间。在上述的情况下,优选被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区域的内径DUVA和被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区域的内径DUVB均比直径23mm小(如果可能的话,比2.5mm小),且存在DUVB《DUVA的关系。反言之,为了成为DUVB《DUVA的关系,在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涂敷工序(a)和(c)中,需要预先决定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A)、R(B),进行涂敷。固化后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各自的内径满足DUVB《DUVA的关系,PC压模1001上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1000全部都与放射线固化树脂B接触,所以在剥离PC压模1001时,能够将全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1000从PC压模1001剥离。另外,由于能够通过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方法实现剥离和透明保护层的形成方法,所以在此省略说明。接着,作为另一个例子,与图17的情形不同,如图18所示,也可以在没有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基板100和PC压模1001之间配置放射线固化树脂B1200。在这种情况下,使基板100和PC压模1001—起旋转,延伸放射线固化树脂B1200。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延伸后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B的各自的内径DUVA和DUVB,成为DUVB《DUVA<22.5mm的关系。如上所述,在使用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B的情况下,对于各自的固化后的内径DUVA和DUVB,优选满足DUVB《DUVA<22.5mm的关系。为了满足该固化后的内径的条件,预先从更接近内径一侧涂敷各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B接近基板601、IOO的一侧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由此,与实施方式1、2相同,能够制作设置在最外层的透明保护层的夹紧区域的平坦性优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使用PC压模作为压模,但即使在使用与基板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的压模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能够提高工艺稳定性、特别是提高剥离稳定性。此外,在图16中使用液体状的放射线固化树脂A,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图15那样的与压模剥离容易的UV-PSA片作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进而,也可以使用不具有放射线固化性的PSA(感压性粘结剂)代替用于粘结基板和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放射线固化树脂B。在滴下、延伸放射线固化树脂A、B时,与在实施方式1、2中的说明同样,使用图9所示的罩,控制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并能够使中间层的厚度分布均匀。在形成透明保护层时,与实施方式1、2同样,也可以使用塑料制的薄膜。(实施方式4)在实施方式1到3中,对具有两层的信号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两层,也可以是具有3层以上的信号记录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此外,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3的方法的任一个,能够制作夹紧区域的平坦性优异、具有3层以上的信号记录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具有3层以上的信号记录层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多层光记录介质的结构>图19是表示具有6个信号记录层的6层光记录介质2410的结构的示意图。按从透明保护层2420接近的顺序为第六信号记录层2506、第五信3记录层2505、第四信号记录层2504、第三信号记录层2503、第二信号记录层2502、第一信号记录层2501(它形成于基板2400)。此外,2层的信号记录层之间的中间层,例如第四信号记录层2504和第五信号记录层2505之间的中间层为第四中间层2414。即,第k信号记录层和第k+l信号记录层(在该实施方式中,k为1以上5以下)之间的中间层为第k中间层。在第六信号记录层2406上有透明保护层2420。此外,透明保护层2420的比直径23mm更靠近外侧且信号记录区域之间成为夹紧区域CA。此外,在基板2400的中心孔的周围有突起部106,其前端从透明保护层2420的表面突出。进而,在基板2400的直径22.1mm的地方有台阶差2430,其高度为20iim以下。在此,对图19中所示的X部的放大图进行说明。从放大图可知,其特征在于,如果令形成有第一中间层2411、第二中间层2412、第三中间层24B、第四中间层2414、第五中间层2415、透明保护层2420的区域的内径分别为DSL(1)、DSL(2)、DSL(3)、DSL(4)、DSL(5)、DCV,则满足DSL(1)<DSL(2)<DSL(3)<DSL(4)<DSL(5)<DCV的关系。除此之外,DCV<23mm。此外,如果DSL(1)《DSL(2)《DSL(3)《DSL(4)《DSL(5)《DCV、且DCV《23mm,则也可以是任一个内径彼此相同,DCV为23mm以下。如果将上述关系更一般化,则在具有n层的信号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屮,相对于任一个m(m为2以上,n-1以下)成为DSL(m-1)幼SL(m)且DSL(n陽l)《DCV。如果满足上述的关系,在形成第m中间层(m为2以上,n-1以下)时,在成为其基底的面的整个表面形成第m-l中间层,所以能够干净地涂敷形成区域的边缘部、特别是内周边缘,能够保持第m中间层的夹紧区域的平坦性。此外,也能够干净地形成在第n-l中间层上形成的透明保护层2420的内周边缘,也能够保持透明保护层2420的夹紧区域的平坦性。另外,在第一中间层2411中,由于直接形成于基板2400,所以台阶差2430小的比较好。只要台阶差2430的大小为20iam以下,如表1所示,能够确保第一中间层2411的平坦性。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中间层的内径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但为了制造这样的光记录介质,可以使用上述实施方式l、2口3的方法。<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在基板或上述压模的至少一个上涂敷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放射线固化33树脂的工序中,优选按照用于形成第k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k),和用于形成第(k+l)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k+l)满足R(k)《R(k+l)的关系的方式涂敷各自的放射线固化树脂。进而,优选按照用于形成第(n-l)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n-l),和用于形成透明保护层2420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C满足R(n-l)《RC的关系的方式涂敷放射线固化树脂。另外,根据信号记录层的数量,透明保护层的厚度、中间层的厚度、进而它们的厚度精度的最佳值不同,所以需要调整各层的厚度,使得成为其最佳值。(实施方式5)在实施方式5中,对压模的剥离方法进行说明。图20、图21均是对于压模的中心孔比基板的中心孔小时有效的剥离方法。在该实施方式5涉及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縮小压模的中心孔。图20是表示将压模的中心孔的直径DST设为比基板的中心孔的直径DS小时的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21表示除掉压模的中心孔的情形。通过推进器2205,向上方推压模2201的中心孔的周边或压模2301的中心部。此时,如果固定基板2200,则能够向上方剥离压模2201或2301。此外,作为辅助在中间层2203和压模2201或2301之间导入压縮空气,也能够进行更简单的剥离。中心孔的直径llmm的烯烃压模(厚度0.6mm),以Ag合金作为信号记录膜进行成膜的中心孔的直径15mm的聚碳酸酯制基板(厚度Umm),以紫外线固化树脂(日本化药制DVD003)为中间层,来制作夹层构造(sandwichedstructure),如图20所示,通过以外径14.5mm的推进器2205进行按压,能够容易地剥离烯烃压模。如果使用该剥离方法,则即使不使用实施方式l中说明的楔状的夹具也能够稳定地剥离压模,并且由于与楔状的夹具相比对压模或基板的接触弱,所以能够减轻压模或基板的机械的损伤,进而能够抑制来自压模或基板的粉尘发生。34另外,上面说明的压模的剥离方法,如果使用与基板相比中心孔小的压模,则也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14所示的多层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涉及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在制作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时是有用的。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在两层的所述信号记录层之间具有由树脂层构成的中间层,作为最外层具有厚度10~150μm的透明保护层,在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更靠近内侧的区域,直径23mm以上的区域为夹紧区域,该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基板的工序,该基板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的主面侧具有信号记录层,并且在比直径22mm更靠近内侧的区域具有突起部,直径23mm的位置和直径21mm的位置的主面上的台阶差为20μm以下;准备压模的工序;从与所述基板或所述压模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夹紧区域对应的地方在半径方向从内侧涂敷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方式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相互相对并重合的工序;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的工序;和从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压模,在所述基板上得到固化后的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层作为中间层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形成一个所述中间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预先在所述压模上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在所述基板上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方式,使所述压模和所述基板相互相对并重合,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和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粘合而形成一个中间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在所述压模上涂敷的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A),和在所述基板上涂敷的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B)满足R(B)《R(A)的关系的方式,分别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得到的所述多层光记录介质中,形成有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的区域的内径DUVA,和形成有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的区域的内径DUVB,满足DUVB《DUVA的关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层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和多个中间层的情况下,具有n(n为2以上)层的信号记录层,从所述基板侧向最外层的所述透明保护层依次设为第一信号记录层........第(n-l)信号记录层、第n信号记录层,将第k(k为1以上n-l以下)信号记录层和第(k+l)信号记录层之间的中间层设为第k中间层,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的至少一个上涂敷用于形成所述中间层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中,按照为了形成所述第k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k),和为了形成所述第(k+l)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k+l)满足R(k)《R(k+l)的关系的方式,涂敷各个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为了形成所述第(n-l)中间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n-l),和为了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而涂敷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涂敷位置的内径RC满足R(n-l)《RC的关系的方式,涂敷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得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中,在设形成有所述第k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周边缘的直径为DSL(k),形成有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区域的内周边缘的直径为DCV的情况下,对于任意的m(m为2以上,n-l以下)都满足DSL(m-1)《DSL(m)的关系,且满足DSL(n-l)《DCV的关系。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或B固化的工序,使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在半径方向更靠内侧的区域内照射的放射线具有强度分布,进行放射线照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或B固化时,在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在半径方向更靠内侧的区域,进行比向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照射的放射线强度低的放射线照射,与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相比使固化度降低。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或B固化时,将在比所述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在半径方向更靠内侧的区域照射的放射线的照射强度,相对于信号记录区域的照射强度下降到35%到85%的强度。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基板上层叠的最外层的所述透明保护层的表面突出。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在与所述基板相互相对并重合的情况下,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突起部相对的位置具有用于使所述突起部退避的凹部形状的突起部退避槽。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重合后,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1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旋转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的至少一个使所述放射线同化树脂延伸的工序。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从比直径22.5mm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开始形成。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所述压模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压模上,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固化的工序;(b)在所述压模和所述基板之间配置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一起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延伸的工序;和(c)通过放射线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固化的工序。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所述基板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之后通过放射线进行固化的工序;(b)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之间配置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一起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延伸的工序;和(c)通过放射线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固化的工序。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所述压模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压模上,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固化的工序;(b)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所述基板上,使所述基板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延伸的工序;和(c)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方式,在减压环境下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重合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固化的工序。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所述两种放射线固化树脂为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情况下,(a)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B滴下到所述基板上,使其延伸从而面状地配置在所述基板上,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固化的工序;(b)将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滴下到所述压模上,使所述压模旋转,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延伸的工序;和(c)以夹持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B的方式,在减压环境下使所述基板和所述压模重合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A固化的工序。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用堵塞所述基板的中心孔的罩,在所述罩上滴下用于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使所述基板旋转从而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延伸的工序;和在除去所述罩之后,通过放射线照射使所述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而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工序,所述罩的直径比形成有所述中间层的区域的内径大,并具有直径24mm以下的直径。2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的中心孔的直径比所述基板的中心孔的直径小,在从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压模的工序中,通过在比所述基板的中心孔更靠近内侧的所述压模的中心孔的周边部分沿与具有所述基板一侧的相反方向施加应力,来剥离所述压模。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没有中心孔。全文摘要一种多层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在信号记录层之间具有由树脂层构成的中间层,具有最外层厚度10~150μm的透明保护层,在比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径更靠近内侧的区域中,直径23mm以上的区域为夹紧区域,该方法包括准备在信号记录和再现侧的主面侧具有信号记录层,在比直径22mm更靠近内侧的区域具有突起部,直径23mm的位置和直径21mm的位置的台阶差为20μm以下的基板的工序;准备压模的工序;从与基板或压模的上述夹紧区域对应的地方在半径方向从内侧涂敷中间层用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工序;以夹持放射线固化树脂的方式使基板和压模重合的工序;使放射线固化树脂固化的工序;和从基板剥离压模,将基板上固化后的放射线固化树脂的层作为中间层的工序。文档编号G11B7/26GK101449326SQ20078001815公开日2009年6月3日申请日期2007年5月16日优先权日2006年5月18日发明者久田和也,川崎吉弘,林一英,藤井努,锦织圭史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