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光学信息记录盘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707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致的跟踪伺服的沟,以在信息的 记录时或再现时可对在记录层14的圆周方向延伸的轨迹精确地照射记录读出光。需要说 明的是,本发明中,凹槽的形状或宽度、深度、间距等只要可用于跟踪伺服且可以通过后述 的热压印而形成,就是任意的,可以根据盘的用途等适当设定。作为一例,凹槽14A的宽度 为160nm,深度为60nm,间距为320nm。
[0049]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层14含有高分子粘结剂和分散于该高分子粘结剂的染料而 构成。
[0050] 作为用于记录层14的高分子粘结剂,例如可以举出: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苄酯、聚甲基 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 烯醇(PVA)、聚苯甲酸乙烯酯、聚特戊酸乙烯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环烯烃聚合 物等。
[0051]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记录层14的染料,例如可以举出通常用作热模式型记录材料 的染料(单光子吸收染料)等。另外,为了使记录再现时对邻接的记录层14的影响最小化, 优选含有多光子吸收染料作为染料,多光子吸收染料优选是(例如)读出光的波长中不具 有线性吸收帯的双光子吸收染料。
[0052] 具体而言,作为单光子吸收染料,例如可以举出:次甲基染料(花青染料、半花青 染料、苯乙烯基染料、氧杂菁染料、部花青染料等)、大环染料(酞菁染料、萘酞菁染料、扑啉 染料等)、偶氮染料(包括偶氮金属螯合物染料)、亚芳基染料、配合物染料、香豆素染料、 唑衍生物、三嗪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吩噁嗪衍生物、吩噻嗪衍生物、 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肉桂酸衍生物、喹酞酮类染料等。
[0053]另外,作为双光子吸收染料,只要是读出光的波长中不具有线性吸收帯的染料,就 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具有由下述通式⑴表示的构造的化合物等。
[0054][化1]
[0055]通式(1)
[0057](通式⑴中,X和Y表示哈米特的对位取代基常数值(〇 p值)均具有零以上的 值的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分别不同,n表示1~4的整数,R表示取代基,可以相同,也 可以分别不同,m表示0~4的整数。)
[0058] 通式⑴中,X和Y是指哈米特式中的〇p值取正值的基团,即,所谓的吸电子基 团,优选可举出(例如):三氟甲基、杂环基、卤原子、氰基、硝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 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酰基、酰氧基、烷氧羰基等,更优选为:三氟甲基、氰基、酰基、酰氧基 或烷氧羰基,最优选为氰基、苯甲酰基。这些取代基中,除了对溶剂赋予溶解性等以外,还为 了各种目的,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酰基、酰氧基及烷氧羰基也 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优选可举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芳氧基等。
[0059] n优选为2或3,最优选为2。如果n为5以上,则n越大,那么出现在长波长侧的 线性吸收越多,从而无法利用比700nm短的波长范围的记录光来完成非共振双光子吸收记 录。
[0060] R表示取代基,作为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举出:烷基、烷氧基、烷氧 基烷基、芳氧基等°
[0061] 作为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 举出下述的化学结构式D-1~D-21的化合物等。
[0062][化学式2]
[0063]
[0064] 上述那样的染料优选在记录层中含有1~80质量%,更优选含有5~60质量%, 进一步优选含有10~40质量%。
[0065] 记录层14通过以下方式记录信息:照射记录光时,由于染料吸收记录光而产生 的热使高分子粘结剂变形,在第一界面18A上,更详细而言,在第一界面18A中相邻的凹槽 14A、14A之间的凸出部分14B上形成朝向第一中间层15A的凸出形状(记录记号M)。需要 说明的是,记录记号M可以是这样的记录记号:在从记录层14朝向第一中间层15A的凸出 形状的周围具有从第一中间层15A朝向记录层14的凹陷形状(以变形前的第一界面18A 为基准的凹陷形状)。
[0066] 为了进行上述那样的信息记录,记录层14形成为比通常的含有高分子粘结剂和 染料的记录层更厚,1层记录层14以厚度100nm~5 ym形成,优选以100nm~3 ym、更优 选以200nm~2ym形成。在厚度(例如)不足50nm的情况下,像公知的利用记录层的变 形的记录技术那样,记录层与中间层的界面以记录层为基准进行观察而变形为凹陷形状, 但是通过使厚度为lOOnm以上,则变形为记录位置的中央变为凸出的。另一方面,记录层14 的厚度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使记录层14的层数尽可能多,记录层14的厚度优选为 5 ym以下。本实施方案中,记录层14的厚度的一个例子是400nm(0. 4 ym)。
[0067] 记录层14设为多层,例如,2~100层左右。为了增大光学信息记录盘10的记忆 容量,记录层14越多越好,例如优选为10层以上。另外,记录层14使用了在使第一界面 18A变形而进行记录之前和之后折射率实质上没有变化的材料。
[0068] 对于记录层14而言,对记录光的吸收率(单光子吸收率)优选为每层10%以下。 另外,为了增加记录层14的层数,在能够进行记录的限度内吸收率越小越好,因此记录层 14的吸收率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这是因为,例 如,以到达最内侧的记录层14的记录光的强度为所照射的记录光的强度的50%以上为条 件的话,为了实现8层的记录层,记录层每层的吸收率需要为8%以下,而为了实现20层的 记录层,记录层每层的吸收率需要为3%以下。吸收率高的话,层数变少,多层化引起的记录 容量增大的效果变小。
[0069] 详细内容在后面描述,但上述的记录层1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通过旋涂法或 刮板涂布法等涂布染料材料和高分子粘结剂溶于溶剂得到的液体并使之固化,由此形成层 状,在其上按压具有凹槽14A的反转形状的凸出部分的模(是用于进行压印的模,均称为压 模、模板等。)并进行热压印。作为使染料材料和高分子粘结剂溶解的溶剂,可以使用:二 氯甲烷、氯仿、甲基乙基酮(MEK)、丙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甲苯、己烷、丙二醇单甲醚乙 酸酯(PGMEA)、环己酮等。
[0070] 中间层15设置于多个记录层14之间,换言之,与各记录层14的上下邻接设置。更 详细而言,中间层15由与记录层14的一侧邻接的第一中间层15A和与记录层14的另一侧 邻接的第二中间层15B构成,在多个记录层14之间第一中间层15A和第二中间层15B交替 配置。本实施方式中,从基板11侧观察,第一中间层15A、记录层14、第二中间层15B、记录 层14按照该顺序重复配置。
[0071] 为使多个记录层14之间不产生层间串扰,设置各中间层15使得记录层14彼此的 间隔空出预定量。因此,各中间层15的厚度优选为2 ym以上,更优选为5 ym以上。另外, 在不产生层间串扰的限度内各中间层15越薄越好,例如,厚度优选为20 ym以下。本实施 方案中,各中间层15的厚度的一个例子为10 y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间层15A和第二 中间层15B的厚度同为10 y m,由此第一界面18A的间距变成不固定间距:10 y m、10. 8 y m、 10 y m、10. 8 y m......。由此,可以减小再现时来自第一界面18A的反射光即再现光(含有因 读出光的照射而生成的再现信号的光)与再现时和第一界面18A相邻的第一界面18A的读 出光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对再现光的影响。
[0072] 另外,各中间层15可使用不会由于记录时及再现时的激光照射而变化的材料。另 外,为了使记录光或读出光、再现光的损失为最低限度,优选各中间层15由相对于记录光 或读出光、再现光为透明的树脂构成。这里的透明是指吸收率为1%以下。
[0073] 第一中间层15A由具有可以向另一面贴附的粘合性的粘合剂构成,是比记录层14 软的层。例如,第一中间层15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记录层1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这 样,通过将比记录层14软的第一中间层15A用作与记录层14的一侧邻接的中间层15,在通 过记录光加热记录层14使之膨胀时,中间层15易于变形,并且可以使第一界面18A容易变 形。需要说明的是,记录层14和中间层15的硬度的比较可以通过将构成各自的材料的块 体相互挤压而确认。具体而言,可以将块体彼此相互挤压时发生大的凹陷的一方确认为较 软。
[0074] 另一方面,第二中间层15B是比第一中间层15A硬的层。该第二中间层15B由紫 外线固化性树脂或聚碳酸酯等形成,本实施方式中,与记录层14同等硬度或比记录层14更 硬。例如,第二中间层15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记录层1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这样, 通过将与记录层14同等的硬度或比记录层14更硬的第二中间层15B用作与记录层14的 另一侧邻接的中间层15,多层光学信息记录盘10不会由于记录光的照射而在第二界面18B 上形成凸出形状,而只在第一界面18A上形成凸出形状(记录记号M)。
[0075]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层15A的折射率和第二中间层15B的折射率彼此不同, 记录层14的折射率和第二中间层15B的折射率实质上相同。具体而言,优选的是,在将记 录层14的折射率设为nl,将第二中间层15B的折射率设为n3时,记录层14和第二中间层 15B相当于满足((n3-nl) An3+nl))2 = 0. 0003的程度,即相当于在第二界面18B处的反射 率为0.0003(0. 03%)以下的程度。
[0076] 为了使第二界面18B处的反射消失,记录层14的折射率与第二中间层15B的折射 率最好为相近的值,其差优选为〇. 05以下,更优选为0. 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 01以下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