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102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换高频信号的同轴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转动的在转换高频信号的两个位置之间运动的衔铁的同轴继电器。
美国专利4496919披露了一种具有可转动的衔铁的用于转换高频信号的同轴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电磁铁部分和具有多个同轴连接器的接触部分,每个同轴连接器具有一个中心导体和一个屏蔽导体。接触部分具有屏蔽室,中心导体伸入其中从而构成其中的定触点。在屏蔽室中还设置有可动刀形开关,用于闭合和打开定触点。可动刀形开关携带一个绝缘的驱动器,其在接触部分上凸出,以便和可转动的衔铁接合,并被驱动从而打开和闭合定触点。衔铁被转动地支撑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用于在闭合与打开定触点的两个位置之间围绕转轴运动。电磁铁部分具有一个电磁铁,其具有围绕铁心和极端缠绕的线圈。电磁铁部分通过螺钉被安装在接触部分上,同时把铁心和极端以和衔铁的相应部分相反的关系进行固定。为了确保精确的衔铁运动,并因此响应电磁铁的激励而进行接触操作,需要给出铁心和极端相对于衔铁的精确位置。不过,因为衔铁被保持在接触部分上,而铁心和极端被保持在电磁铁部分上,所以只能通过调节螺钉进行精确定位,并因此只有在把电磁铁部分装配到接触部分上时才能进行调节。即,在电磁铁和衔铁的元件之间的磁间隙距离只有在把电磁铁部分旋到接触部分上时被确定,因而并不总能确保电磁铁相对于衔铁的精确定位。这对于制造具有可靠的衔铁运动的继电器部件是不方便的,并因而降低了制造效率和可靠性。
针对上述的缺点,作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同轴继电器,其能够确保可靠的操作特性并且容易制造。按照本发明的同轴继电器包括两个部件或部分,即接触部分和电磁铁部分。接触部分由导电的金属制成,具有顶部表面和屏蔽室。接触部分具有多个同轴连接器,每个同轴连接器具有中心导体和围绕中心导体的屏蔽导体。中心导体伸入屏蔽室中,从而在其中构成各个同轴触点。此外,在接触部分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动刀形开关,其被设置在屏蔽室内用于闭合与打开两个相邻的同轴触点。可动刀形开关配备有绝缘的驱动器,其在接触部分的顶部表面上伸出,并和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用于将可动刀形开关向着打开同轴触点的方向推动的返回弹簧衔接。
电磁铁部分和被装配到其上的接触部分单独地制成。电磁铁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电磁铁和当电磁铁部分被装配到接触部分上时和驱动器接合的衔铁。电磁铁由线圈绕在铁心上构成。衔铁响应线圈的激励围绕转轴从打开同轴触点的第一位置到闭合触点的第二位置而运动。电磁铁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框架,其用于保持电磁铁,其一端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保持机构,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衔铁。利用在电磁铁部分的一侧上提供的保持机构,在电磁铁即在铁心和衔铁之间的磁间隙距离可以被固定,并且在把电磁铁部分装配到接触部分时不会改变。因而,响应电磁铁的激励,继电器可以具有可靠的衔铁运动。
最好是,框架被构成具有一个顶壁和一对从顶壁的相对侧延伸的相对的侧壁。每个侧壁的下端具有转动的凸起和杆。衔铁是一个细长的板,在其纵向中心具有一对横向分开的托架,其具有相应的支承孔,其中松弛地接收着所述的杆。所述转动凸起、杆、具有支承孔的托架和永久磁铁一起构成保持机构,可转动地支撑衔铁。永久磁铁被设置在侧壁之间,位于侧壁的下端附近,用于吸引并保持衔铁,使其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在此位置,所述的杆松弛地配合进入支承孔,转动凸起分别靠在托架上,以便构成衔铁的转轴。因而,衔铁可以被容易地支撑在框架上的一个相对于电磁铁的精确位置,以便使衔铁可靠地运动,而不使用转动销和用于转动销的相关的固定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接触部分包括3个同轴连接器和第一与第二可动刀形开关。3个同轴连接器被设置用于在屏蔽室内由一个同轴连接器的中心导体构成一个公共定触点,分别由其它的同轴连接器导体构成第一和第二定触点。第一可动刀形开关被设置在屏蔽室内,用于使第一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闭合和打开,同时第二可动刀形开关被设置在屏蔽室内,用于使第二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闭合和打开。衔铁可以围绕转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分别使第一和第二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闭合和打开,在所述第二位置,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使第一、第二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打开和闭合。
最好是,衔铁的下表面上具有弹性板,其具有和衔铁的长度平行延伸的长度。弹性板包括被形成在其纵向中心的一个锚固部分和从所述锚固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第二弹性脚。锚固部分被固定到衔铁的纵向中心,并和横向延伸超过衔铁的宽度端的托架形成一个整体,以便和框架的下部转动连接。第一和第二弹性脚以和衔铁分开的关系从锚固部分延伸,以便可以分别和第一与第二可动刀形开关的驱动器接合,用于提供接触压力。因而,只用接触弹簧便可以提供把衔铁支撑在框架上的功能和对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提供接触压力的功能。
接触部分的顶部表面是矩形的,并且在其4角分别形成有凹部。框架被构成具有顶壁和从顶壁的相对端延伸的一对端壁。顶壁被固定到铁心上,而侧壁的下端形成有配合进入接触部分的凹部中并和接触部分相连的脚。因而,电磁铁部分可被容易地装配到接触部分上,同时铁心被框架保持在相对于被支撑在框架的下端的衔铁的一个精确位置。
最好是,接触部分由具有同轴连接器的基座和被固定到基座上的盖板构成。盖板构成接触部分的顶部表面,并和基座协同操作,用于在其间构成屏蔽室。盖板具有一个孔,可动刀形开关的驱动器通过所述的孔延伸,以便和衔铁接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铁部分包括一个大致U形部件,其具有一个水平的铁心和一对从水平铁心的相对端延伸的极脚。电磁铁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围绕水平铁心在和极脚相邻的部分绕制的线圈,以及被设置在极脚之间的永久磁铁。永久磁铁被磁化,使得在其上下端具有相反的极性,并被设置使其上端和水平铁心的中央相连,使其下端和衔铁的中心相对。极脚在其下端构成分别和所述衔铁的纵端相对的极端。这种线圈被绕在水平铁心上的结构对于减少电磁铁的高度因而减少继电器的高度是有利的。
驱动器最好由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并在其下端整体地模制有可动刀形开关。利用这种插入模制,使驱动器相对于可动刀形开关被精确地定位,使得当驱动器被接触部分稳定地保持时,可动刀形开关可以精确处于屏蔽室内,从而使接触部分具有均匀的高频特性,即使接触部分的信号通路具有恒定的阻抗,用于可靠地转换高频信号的操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返回弹簧,其对于稳定地保持衔铁而在可动刀形开关在触点闭合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期间沿着驱动器的轴线引导驱动器是有利的。返回弹簧包括一个环,具有从环的相对端桥接的中心弹性片。所述环具有和在环和中心弹性片之间的连接部分分开并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的座。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使环固定到接触部分上的座高出。中心弹性片具有和驱动器相连的并相对于连接部分而高出的纵向中心。利用这种结构,返回弹簧产生一个偏置力,用于基本上沿着驱动器的垂直的轴线推动驱动器,以便由偏置力或者克服偏置力沿着垂直的轴线引导驱动器。因而,驱动器和固定到其上的可动刀形开关可以精确地沿着垂直轴线运动,确保继电器的操作可靠。所述的环可以是矩形的,圆形的或菱形的。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许多优点,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加清楚地看出,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同轴继电器的纵剖面的正视图;图2是同轴继电器的纵剖面的侧视图;图3是同轴继电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在上述继电器中使用的接触部分的纵剖面的正视图;图5是除去盖板之后的接触部分的顶视图;图6是在上述继电器中使用的框架的透视图;图7是在上述继电器中使用的衔铁的透视图;图8是在上述继电器中使用的返回弹簧的透视图;图9和图10分别是被修改的可以用于上述继电器中的返回弹簧的透视图;图11是一个正视图,用于说明永磁体和用于修改的单稳态的继电器中使用的电磁铁的磁轭的连接。以及图12是同轴继电器的一种改型的纵剖面的正视图。
现在参看图1-3,其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同轴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被设计用于转换频率为5-30GHz的高频信号。这种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10和电磁铁部分60,它们被相互分开地构成。
接触部分10包括矩形基座11和矩形盖板15,它们都由导电材料制成,并被固定从而在其间形成屏蔽室12。基座11固定3个分开的同轴连接器20,用于连接相对高频电路传输高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如图4所示,每个同轴连接器20包括一个中心导体21,屏蔽导体22和设置在其间的绝缘套筒23。屏蔽导体22被旋入基座11的垂直孔13中,从而使中心导体伸进屏蔽室12,借以在中心导体21的上端构成一个同轴触点,3个同轴连接器20被沿水平方向分开,从而由中央的同轴连接器20的中心导体21构成一个公共的定触点30,由其它两个同轴连接器20的中心导体构成第一和第二定触点31和32。被固定在基座11上的盖板15按照着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1,42,它们被设置在屏蔽室12内,使得第一可动刀形开关41伸过第一定触点31和公共定触点30,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2伸过第二定触点32和公共定触点30。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1和42的每一个的中心具有一个驱动器44,其通过盖板15的孔16垂直地伸出,从而使其上端位于盖板15的上方。返回弹簧50被设置在每个驱动器44的上端和盖板15之间,用于向上迫使可动刀形开关处于触点打开的位置,同时允许可动刀形开关向下运动而处于触点闭合位置,此时第一可动刀形开关建立公共定触点30和第一定触点31之间的连接,第一可动刀形开关42建立公共定触点30和第一定触点32之间的连接。返回弹簧50通过螺钉17被固定在盖板15上,螺钉17伸入基座11同时也用于把盖板固定在基座上。返回弹簧的细节将在稍后说明。
返回图3,电磁铁部分60包括由非磁性金属制成的框架70,磁性金属制成的底板80,和磁性材料制成的衔铁100。框架70由一块板制成,具有矩形的顶壁71,一对侧壁72,在顶壁71的纵向的中心从相对的横端向下延伸,以及端壁73,从端壁71的相对的纵端向下延伸。底板80具有矩形的顶板81,和一对磁轭82,磁轭82在顶板81的纵向中心从相对的横端延伸。顶板81的纵端具有一对孔83,用于固定地保持各个铁心84的上端,使得铁心84和磁轭82平行垂直地延伸。在各个铁心周围设置有具有各个线圈86的绕线管85。因而,围绕各个铁心84分别形成两个电磁铁。每个绕线管85固定一对线圈端子87,其和线圈端部相连,并向上伸出用于连接控制电路。在磁轭的下端部之间保持有永磁体90,其被磁化使得在其上下表面具有相反的极性。永磁体90利用粘合剂被固定到磁轭82的下端部,使其纵端配合进入磁轭下端的开口中,如图2所示。底板80的顶板81在其相对的纵端形成短柱88,所述短柱被配合进入框架70的相应的孔74中,并被铆接在其上,从而把底板80固定在框架70上。因而,框架70固定地支撑着底板80,因而固定地支撑着电磁铁。
如图6所示,框架70的侧壁72的下端被向内弯曲成直角,从而在此处形成底部具有枢轴凸起76的各个法兰75,从法兰75的内端悬垂着杆77,用于和衔铁100呈松连接。如图3和图7所示,衔铁100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细长板,在其底部设置有弹性板110。弹性板110也是细长的,在其纵向的中心具有高出的锚固部111,并具有一对从支撑部分111延伸的相对的弹簧腿112。锚固部分111具有一对托架114,其沿横向延伸超过衔铁的横端,用于和框架70的下端相连,框架114具有支承孔115,在所述孔中,松配合着框架70的下端的杆77。
衔铁100对框架70的安装通过把杆77插入托架114中的支承孔115中实现,在此之后,永久磁铁90吸引,从而把衔铁100保持在框架70下端上的枢轴凸起76顶靠托架114的位置。借以使衔铁100被可转动地支承到框架70,而围绕由横向对准的枢轴凸起76确定的转轴转动。此处注意,因为框架70是一个由金属板制成的单件式部件,从而具有尺寸的稳定性,并且安装电磁铁和永久磁铁90的底板80被固定地支撑在框架70上,被支撑在框架70的下端部的衔铁100可以相对于铁心84和永久磁铁90被精确地定位,借以响应电磁铁的激励使衔铁精确而可靠地运动。
被这样支撑于框架70的衔铁100能够响应电磁铁的激励围绕转轴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衔铁100推动第一可动刀形开关41从而使第一定触点31和公共的定触点30相连,同时衔铁100脱离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2,使得其可以向上运动,以便使第二定触点32和公共的定触点30断开。在另一方面,在第二位置,衔铁100推动第二刀形开关42使得第二定触点32和公共触定点30相连,同时衔铁100和第一可动刀形开关41脱离,使得其能够向上运动,从而使公共定触点30和第一定触点31断开。
弹簧腿112被保持着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1、42的驱动器可接合,从而给予合适的接触压力,在此压力下,可动刀形开关被压向同轴触点30、31和32。在弹簧腿112的自由端形成有调节耳片113,其沿横向伸出超过衔铁100的横端,从框架70的下端的开口78中露出。因而,在安装衔铁100之后可以通过利用合适的夹具夹持调节耳片113并使弹簧腿112变形进行接触压力的调节。
衔铁100还具有一对位于其相对的顶端上的副板120,其中的每个具有一个整体臂121,用于打开及闭合一对安装在线圈绕线管87上的指示触点122。指示触点122用于产生表示通过第一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1和42而进行的闭合和打开同轴触点30、31和32的衔铁操作的信号指示。为此,指示触点122和向上延伸到框架70的上方的指示器端子引线124相连,端子引线124和用于监视继电器的操作的外部电路相连。
在这样把电磁铁和衔铁100安装在框架70上的电磁铁部分60中,永磁体90产生第一磁通环路,其从磁铁90开始,经过磁轭82、一个铁心84和衔铁100的一部分,回到磁铁90,并形成第二磁通环路,其从磁铁90开始,经过磁轭82,另一个铁心84以及衔铁100的另一部分,回到磁铁90,用于在电磁铁去激励之后,把衔铁100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位置。
在框架70的各个端壁73的下端形成有安装脚79,它们分别被配合进入盖板15的4个拐角上形成的凹部14中,并被焊接在其上,借以把电磁铁部分60装配在触点部分10上。
在框架70的上方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30,装有连接线圈端子87以及与外部电路相连的指示器端子引线124的插头131。为此,印刷电路板130具有通孔132,用于连接端子87和端子引线124,以及用于连接插头131和通孔132的内部导体。
如图8所示,返回弹簧50为具有矩形环的单件式结构,该矩形环具有相对的端部51、相对的侧部53和在相对的侧部51之间延伸的中心弹性片57。每个相对的侧部53的中心形成有具有用于接收螺钉17的安装孔55的座54。螺钉17通过盖板15进一步延伸进入基座11中的螺纹孔19中,用于把盖板固定到基座上,并同时把返回弹簧50固定到盖板即接触部分10上。每个相对的端部51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相对于基座54高出,并在其中心具有中心弹性片57连接部分52。中心弹性片57的中心,形成有具有方孔59的薄片58,用于和驱动器44的上端接合。在薄片58不受外力的的中央位置,薄片58相对于相对的端部51被保持高出,相对的端部51相对于基座54也被保持高出。当薄片58由于驱动器44被衔铁100按压而被按压时,中心弹性片57发生弹性变形,与此同时,相对的端部脚51也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产生弹性偏置,向上沿着触点打开位置的方向推动驱动器44,进而相关的刀形开关41、42。因为中心弹性片57和相对的端部脚51在分别包括中心弹性片57和相对的端部脚51的长度的相互垂直的竖直平面内发生弹性变形,所以驱动器44能够基本上只沿着一条竖直轴线运动而不倾斜,使得驱动器44不和其通过的孔16发生干扰,同时驱动器作竖直运动。
驱动器44由液晶聚合物(LCP)构成,并在其下端和其整体地模制有金属制成的可动刀形开关41(42),使得驱动器44和可动刀形开关具有精确的尺寸关系,即,驱动器44可以从可动刀形开关整体地延伸,而在其间没有任何的松弛。例如,如图4所示,绝缘的驱动器44从可动刀形开关41(42)的下表面伸入屏蔽室12的凸出量α可以精确的利用整体模制被控制,同时也可以使可动刀形开关保持靠紧盖板15的底部,在触点打开位置,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间隙。这对于设计具有稳定的高频特性的接触部分10是尤其有利的,例如使得沿着在屏蔽室12内延伸的信号通路具有均匀的阻抗。在这种结构中,基座11在相应于驱动器44的下端的位置形成有一个圆形的凹陷18,其深度β通过钻孔被精确地确定,从而沿着信号通路具有均匀的阻抗。如图5所示,驱动器44和可动刀形开关41的连接被加工成方形结构,以便避免驱动器44围绕其垂直轴相对于可动刀形开关发生不希望的转动。驱动器44和返回弹簧50的薄片58的连接是通过把驱动器的上端插入薄片58的孔59中,并对其围绕孔59进行加热焊接来实现。因而,驱动器44可以牢固地和返回弹簧50相连,不使返回弹簧50产生任何不希望的扭转或变形,并使驱动器44离开盖板15的顶面是一个精确的凸出量,以便响应衔铁100的转动运动进行可靠的触点闭合和打开操作。
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50被装配在电磁铁部分60的上方,并通过线圈绕线管85上的钩子89咬合在壳体下端的缺口151中而被固定在电磁铁部分上。壳体50具有孔的阵列,插座131的插脚通过这些孔延伸。
返回图4,每个连接器20包括被保持在屏蔽导体22的上端中的绝缘衬套24。衬套24由聚氯三氟乙烯(PCTFE)制成,并被压力配合在中心导体21的小直径的部分上,也被压力配合在屏蔽导体22的上端。当同轴连接器20被旋入基座11的孔中时,衬套24顶在孔中的基座上。同轴连接器20被旋入基座11之后,通过填入在屏蔽导体22的上端形成的缝中的粘合剂被固定在基座11上。
图9和图10表示一种可以用于上述的继电器的改型的返回弹簧。图9的返回弹簧50A包括圆环51A,圆环51A具有在径向分开的连接点52之间延伸的中心弹性片57A。在圆环51A中,在离开连接点5290度的位置形成有座54A,其具有安装孔55A,用于接收把返回弹簧50A固定到盖板上并同时把盖板15固定到基座11上的螺钉。中心弹性片57A的纵向的中心形成有薄片58A,其具有用于连接驱动器44的上端的孔。在返回弹簧50A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薄片58A相对于连接点52高出,连接点52又相对于座54A高出。因而,当薄片58A受到向下的力时,返回弹簧可以产生弹性偏移,通过使中心弹性片和在座54A之间的环的部分的弹性变形,迫使驱动器向上。
图10的返回弹簧50B包括菱形的环51B和在环51B的两个相对的拐角之间延伸的中心弹性片57B。在环的另外两个拐角,形成有具有安装孔55B的座54B,分别用于接收把返回弹簧固定到盖板上并同时把盖板固定到基座上的螺钉。中心弹性片57B的纵向的中心形成有薄片58B,其具有用于连接驱动器44的上端的孔59B。在返回弹簧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薄片58B相对于弹性片的连接端高出,连接端又相对于座54B高出。因而,当薄片58B被降低时,返回弹簧50B可以产生弹性偏移,通过使中心弹性片57B和在座54B之间的环的部分的弹性变形,迫使驱动器向上。利用返回弹簧50A和50B,也可以沿着驱动器44的轴线向上引导驱动器44,而不使其倾斜。在应该注意,上面披露的返回弹簧50,50A,50B的独特结构可以用于其它的继电器中,在这些继电器中,衔铁被安装在接触部分或者电磁铁部分上。
在上述的电磁铁部分中,永磁体90具有一个其中心垂直对准衔铁100的转轴的水平长度,从而进行双稳继电器的操作。不过,当如图11所示时,小宽度的永磁体90C被固定在磁轭82的底部,使永磁体90C的纵向中心相对于转轴X水平偏移,也可以给出一种单稳继电器的操作。利用这种结构,衔铁100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一被保持稳定,衔铁在该位置受到的磁吸引力比在另一个位置受到的磁吸引力大。因而,通过简单地改变永磁铁,可以把继电器制成单稳态或双稳态的。
图12表示上述继电器的一种改型,除去电磁铁的细节之外,所述继电器和上面的实施例相同。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被附加有字母“D”。所述电磁铁利用一个公共的磁部件,其基本上呈U形,具有一个水平的铁心141和一对从水平铁心141的两端下垂的极脚142。被固定在水平铁心141的中心的永磁铁190被磁化使得在其上下两端具有相反的极性。线圈114在永磁铁190的相对侧围绕水平铁心141绕制,从而构成电磁铁。永磁铁190的下端和衔铁100D的中心即其转轴相对,同时极脚142在其各个下端构成了和衔铁100的相对端相反的极端部。因而,继电器可以进行双稳操作,使铁心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转换高频信号的同轴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10),所述接触部分(10)由导电的金属制成,并具有顶部表面和屏蔽室(12),所述接触部分还具有多个同轴连接器(20),每个同轴连接器具有中心导体(21)和围绕中心导体的屏蔽导体(22),所述同轴连接器被这样设置,所述中心导体伸入屏蔽室中,从而在其中构成相应的同轴触点(30、31、32),所述接触部分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动刀形开关(41、42),其被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用于闭合与打开两个相邻的同轴触点,所述可动刀形开关配备有绝缘的驱动器(44),其在接触部分的顶部表面上伸出,并和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用于将可动刀形开关向着打开同轴触点的方向推动的返回弹簧(50)接合电磁铁部分(60)和接触部分单独地制成,并被装配到所述接触部分,所述电磁铁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电磁铁和一个衔铁(100),所述电磁铁由铁心(85)和绕在其上的线圈(86)构成,当所述电磁铁部分被装配到所述接触部分上时,所述衔铁和所述驱动器接合,所述衔铁响应线圈的激励围绕一个转轴(X)从打开所述同轴触点的第一位置到闭合所述同轴触点的第二位置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部分还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框架(70),其用于保持所述电磁铁,所述框架具有保持机构,用于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衔铁,并使其一端被固定到所述接触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0)具有一个顶壁(71)和一对从所述顶壁的相对侧延伸的相对的侧壁(72),每个所述侧壁的下端具有转动凸起(76)和杆(77),所述衔铁是一个细长的板,在其纵向中心具有一对横向分开的托架(114),所述托架具有相应的支承孔(115),用于在其中松弛地接收所述的杆,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所述转动凸起、所述的杆、具有所述支承孔的托架和一个永久磁铁(90),所述永久磁铁被设置所述侧壁之间,位于侧壁下端附近,用于吸引并保持所述衔铁,使其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在此位置,所述的杆松弛地配合进入支承孔,所述转动凸起分别靠在所述托架上,构成了衔铁的转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10)包括3个同轴连接器和一对第一与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1,42),所述3个同轴连接器被设置用于在所述屏蔽室(12)内由一个所述同轴连接器(20)的中心导体(21)构成一个公共定触点(30),分别由其它的同轴连接器的中心导体构成第一和第二定触点(31,32),所述第一可动刀形开关(41)被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用于使第一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30)闭合和打开,所述第二可动刀形开关(42)被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用于使第二定触点(32)与公共定触点(30)闭合和打开,所述衔铁(100)可围绕转轴(X)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分别使第一和第二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打开和闭合,在所述第二位置,第一和第二可动刀形开关使第一第二定触点与公共定触点闭合和打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100)的下表面上具有弹性板(110),其具有和所述衔铁的长度平行延伸的长度,所述弹性板包括被形成在其纵向中心的一个锚固部分(111)和从所述锚固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第二弹性脚(112),所述锚固部分被固定到所述衔铁的纵向中心,并和横向延伸超过衔铁的宽度端的托架形成一个整体,以便和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脚以和衔铁分开的关系从锚固部分延伸,以便可以分别和所述第一与第二可动刀形开关的驱动器接合,并提供接触压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10)的顶部表面是矩形的,并且在其4角分别形成有凹部(14),所述框架(70)具有顶壁(71)和从顶壁的相对端延伸的一对端壁(73),所述顶壁被固定到铁心(84)上,并且所述侧壁的下端形成有配合进入所述接触部分的凹部中并和接触部分相连的脚(7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10)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同轴连接器的基座和被固定到所述基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构成了接触部分的顶部表面,并和所述基座一起在其间构成了所述屏蔽室(12),所述盖板具有一个孔(16),可动刀形开关的所述驱动器(44)通过所述的孔延伸,并和衔铁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部分包括一个U形部件(140),其具有一个水平的铁心(141)和一对从水平铁心的相对端延伸的极脚(142),所述电磁铁部分还在和极脚相邻的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围绕水平铁心绕制的线圈(144),以及被设置在极脚之间的永久磁铁(190),所述永久磁铁被磁化,使得在其上下端具有相反的极性,并设置成使其上端和水平铁心的中央相连,使其下端和衔铁的中心相对,所述极脚在端部构成分别和所述衔铁的纵端相对的极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44)由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并在其下端整体地模制有可动刀形开关(41,4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44)的一端被热焊接到所述返回弹簧(50)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弹簧(50)包括一个环,其具有从环的相对端桥接的中心弹性片(57),所述环具有和在环和中心弹性片之间的连接部分(52)分开并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的座(54),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座高出,所述中心弹性片具有和驱动器相连的并相对于连接部分而高出的纵向中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中所述的环是矩形的,并具有相对的端带(51)、相对的侧带(53)、和桥接在所述相对的端带之间的所述中心弹性片(57),所述相对的侧带的长度中心分别形成有所述的座(54)。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中所述的环(51A)是环形的,具有在所述环的两个径向分开的连接点(52)之间延伸的所述中心弹性片(57A),所述的座(54A)被形成在所述环上和相邻的连接点离开90度角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继电器,其中所述的环(51B)被制成菱形,其具有在两个相对的拐角之间延伸的所述中心弹性片(57B),所述座分别被形成在所述环的其它两个拐角上。
全文摘要
一种同轴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和电磁铁部分。其中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框架用于保持电磁铁并使其下端被固定到接触部分上。所述框架具有保持机构,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衔铁。这样,在电磁铁即在铁心和衔铁之间的磁间隙距离可以被固定,并且在把电磁铁部分装配到接触部分时不会改变。使得响应电磁铁的激励,继电器可以使衔铁可靠地运动。
文档编号H01H50/02GK1274963SQ00106400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3日
发明者仲畑厚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