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951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连接器,尤指一种夹板式连接器。


图1所示为一种习知夹板型连接器1相对于电路板2的立体图,该连接器1具有一绝缘座体10,该绝缘座体10设有上下共二排导电端子100,且上下各排导电端子100的后端上下相对形成夹合端101,是以该连接器1将导电端子100的夹合端101夹合电路板2并顺势接触预设于电路板2边缘的各对应电路接点而暂作定位后,再接续进行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的表面锡焊作业,即可使连接器1机械性与电性组接在电路板2上。
然而,当连接器1以多数根并排导电端子100的夹合端101预先夹合于电路板2上时由于是采上下弹性夹合,故其充其量只能限制连接器1与电路板2间不得过度上下垂直位移,然而在前后以及左右的水平方向上,因彼此间只具有微量摩擦力作用,故在进行SMT作业之前根本无法阻止连接器1可能相对于电路板2的左右或前后晃动,因此各导电端子100的夹合端101有可能因此无法精准地夹合接触至预定的对应电路接点上,或甚至因彼此错动幅度过大而导致导电端子100偏斜歪折,以致影响SMT作业的进行或甚至造成无法回复严重产品瑕疵,即使各导电端子100事后已藉SMT作业而焊固在电路板2上,亦可有能发生因插拔施力不当或多次插拔而致偏移的不良现象,故产品合格率迟迟无法大幅提升。
此外,该种连接器1亦无法确保在夹合电路板2的过程中是不会有因不慎而致方向颠倒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在大量快速生产的情形下更不易发觉,一旦发生颠倒时,各导电端子100即无法电性连接至正确的对应电路接点上而形成废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连接器组接于电路板上的精确性与稳定性的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它包括有一绝缘座体以及罩覆该绝缘座体的一金属遮蔽壳,其中所述绝缘座体设有复数个导电端子,而该些导电端子后端分别电性接触至一电路板板缘所预设的各对应电路接点上,其中,该连接器朝后各延伸有至少一定位夹座,各定位夹座设有开口朝后的夹槽,且金属遮蔽壳更朝后延伸成型有至少一接地悬臂,并于该悬臂上设置有凸扣,而电路板相对于凸扣处则设有扣孔;当所述连接器以导电端子接触电路板时,所述夹槽含夹电路板,并藉凸扣卡扣于扣孔中,而使连接器能稳固结合定位在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可确保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于夹合电路板时可获得更进一步的固定,不论在上下垂直方向或前后左右水平方向皆获得稳固定位,大大优越于现有的连接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从而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中图1为习知夹板型连接器相对于电路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相对于电路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接地悬臂的凸扣另一实施态样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夹合电路板的组合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接地悬臂的凸扣卡扣于电路板扣孔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电路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夹合电路板的组合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弹性悬臂的凸扣卡扣于电路板扣孔时的局剖剖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的分解立体参考图,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3结构包括有一绝缘座体30以及罩覆该绝缘座体30插接部的一金属遮蔽壳31,其中所述绝缘座体30上下共设置有三排的复数导电端子300,且该上下排导电端子300的后端分别形成有相对的夹合端301而能夹合至一电路板4边缘所预设的各对应电路接点上。
前述绝缘座体30背部二侧朝后另各延伸成型有相对的一定位夹座32,各定位夹座32后侧分设有一夹槽320。金属遮蔽壳31二侧各朝后延伸成型有伸抵并能焊接于电路板4底部预设接地接点的接地悬臂310,以提供金属遮蔽壳31接地之用,且于近其端部适当处向上冲设有凸扣311,该凸扣311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地成型为仅一端与悬臂本体相连而朝前浮升的弹片形态,且其端缘可成型为圆弧面312;或是可如图3所示地成型为朝前浮凸的半壳状形态;或是其它具有相同卡扣功能的任意形状。而电路板4相对于各凸扣311处则分设有一扣孔40。
据此,当连接器3欲作机械与电性组接在电路板4上而以其上下三排复数导电端子300夹合端301夹合电路板4边缘时,电路板4将同时插入二定位夹座32的夹槽320中而为其所含夹,直至顶住槽底而定位,此间插入的电路板4的扣孔40将更能进一步为各接地悬臂310的对应凸扣311所扣住,如图4、5所示。如此一来,连接器3在同时为复数夹合端301、二夹槽320以及二凸扣322共三者的夹合与扣持下,不但无法相对于电路板4上下垂直移动,并且在左右与前后方向上亦均受到严格的限制,使连接器3不但能如图4所示地稳固预先定位在电路板4上,且其各导电端子300亦能精确地接触各对应电路接点,使之后的SMT作业能更精良,以提升整体产品合格率,并且即使SMT后,该些特殊的扣夹构造设计同样更能进一步确保连接器3的稳固性而更能抵抗各方向的插拔力量,从而更耐久使用。
此外,如图6的第二实施例所示,绝缘座体30二侧定位夹座32的夹槽320中可再另行朝后延伸设置有一弹性悬臂321,且该弹性悬臂321悬端上亦可凸设有一凸扣322,而电路板4上与其相对应处则各设有一扣孔41。如此当连接器3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利用夹槽320与导电端子300夹合电路板4并以接地悬臂310凸扣311卡扣扣孔40的同时,该弹性悬臂321上的凸扣322亦将同步卡扣于扣孔41中,如图7、8所示,据此而能产生特殊双卡扣的加强作用,如此一来,将更能进一步确保连接器3夹合在电路板4上的稳固性。
此外,其中一定位夹座32外侧边朝后凸伸成型有一导柱33,而电路板4的相对应处则配合设置有一导槽42,如图2、6所示。如此只有在连接器3是以正确的方向朝向电路板4而使导柱33恰能插入导槽42的状态下,连接器3才可完全夹合电路板4,如图4、7所示,否则导柱33将会顶住电路板4板缘而根本无法夹入,如此一方面将可提供俗称所谓的“防呆”效果,另一方面亦能辅助确认连接器3已正确夹合电路板4,且同时又能提供防止彼此间产生左右晃动之效,一举数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确实能使连接器不论在SMT之前或之后更稳固地组接在电路板上,且又能提供防呆效果,故其实用性与创造性均已毋庸置疑,又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构造亦不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申请前更未见于诸类刊物上,是以其亦符合新颖性的要求,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二个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同理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座体以及罩覆该绝缘座体的一金属遮蔽壳,其中所述绝缘座体设有复数个导电端子,而该些导电端子后端分别电性接触至一电路板板缘所预设的各对应电路接点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朝后各延伸有至少一定位夹座,各定位夹座设有开口朝后的夹槽,且金属遮蔽壳更朝后延伸成型有至少一接地悬臂,并于该悬臂上设置有凸扣,而电路板相对于凸扣处则设有扣孔;当所述连接器以导电端子接触电路板时,所述夹槽含夹电路板,并藉凸扣卡扣于扣孔中,而使连接器能稳固结合定位在电路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上更朝后凸伸成型有一导柱,而电路板相对应处设置有当连接器以正确方向夹合电路板时才可供所述导柱插入的一导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座自绝缘座体向后延伸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座的夹槽中朝后悬伸成型有具凸扣的弹性悬臂,且电路板相对应处亦设置有扣孔,使连接器夹合电路板时,接地悬臂以及弹性悬臂的凸扣能同时分别卡扣于电路板各相对应的扣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至少形成二排,且该等导电端子的后端对应形成夹合端,而能夹合及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板缘所预设的各对应电路接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悬臂上的凸扣是冲制成型为仅一端与悬臂本体相连而朝前浮升的弹片形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扣前端缘是成型圆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悬臂上的凸扣是冲制成型为朝前浮凸的半壳状形态。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它包括有一绝缘座体以及一金属遮蔽壳,绝缘座体设有复数个导电端子以其夹合端夹合并电接触至一电路板的各对应电路接点,绝缘座体二侧朝后各相对延伸成型有具夹槽的定位夹座,金属遮蔽壳向后延伸的接地悬臂上或是在夹槽中的弹性悬臂上设置有凸扣,电路板相对于各凸扣处则设有扣孔,当连接器以导电端子夹合电路板时,夹槽能含夹电路板,各凸扣扣住扣孔,使连接器在上下、前后与左右各方向上均能稳固地组接在电路板上。
文档编号H01R12/18GK2439727SQ00242718
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8日
发明者江圳祥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