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88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其一部分埋入墙壁面那样的施工面内进行施工的插座。
一般,在制造插座时在将承接栓刀的承接部件那样的充电部件收容在器体之后,组合合成树脂制成型品的本体和盖形成器体。为了组合构成器体的本体和盖,有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的方法、或者将设置在本体上的组装爪与在设置在盖上的组装片的组装孔凹凸嵌合的方法。
然而,充电部件和不是充电部件的金属制成的组装框配置的比较接近,有时组装框那样的非充电部件和充电部件之间的绝缘距离不是充分大。还有,在器体组装中由于采用了组装框使得组装作业麻烦。进一步,由于组装框是横跨器体的前面配置,因而如果不减小设置器体前面的插入部的部位的面积而增大组装框的尺寸,其强度将不够。
另一方面,在将本体的组装爪嵌合在盖的组装孔中时,必须将组装片弯曲,如果采用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设置插入部的盖,则机械强度不够,组装时有可能产生组装片破损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象热固性树脂那样难于损伤并且可以采用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器体同时和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时相比较可以增大设置器体的插入部的面的尺寸的插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1,其特征是包括以其前端部插入固定在施工面上的安装部件上所形成的矩形状开口窗内形式支撑在安装部件上以后端部埋入在施工面中的形式所设置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器体、承接插入到设置在器体上的插入部内的插头的栓刀的栓刀承接部件、与栓刀承接部件电连接支撑插入设置在器体上的电线插入口的电线让电线与栓刀承接部件电连接的端子部、结合在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单位间隔的支撑部上的安装部,器体由后端侧的本体和设置了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的盖所构成,由和设置在本体和盖双方上的嵌合部凹凸嵌合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部件将本体与盖连接,在组装器体时,由于没有必要让本体和盖弯曲,所以器体可以采用象热固性树脂那样难于损伤并且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和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时相比较可以增大设置器体的插入部的面的尺寸。
本发明之2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组装部件上设置安装部。
本发明之3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双方设置卡接槽同时至少在和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和卡接槽凹凸卡接的卡接爪设置在组装部件上,通过卡接槽和卡接爪凹凸卡接,可以防止组装部件从本体以及盖的嵌合部脱落。
本发明之4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至少在本体和盖的任一方设置在卡接爪与卡接槽卡接之前临时卡接的临时卡接部,制造时可以让组装部件临时支撑在本体或者盖上的状态下移送到下一工序,因此可谋求提高作业性。
本发明之5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设置压接在嵌合部上的多个肋,通过压接嵌合部的肋可以防止组装部件的晃动确保稳定的嵌合性能。
本发明之6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的多个对角线的位置上设置向分别离开嵌合部方向的卡接爪,在本体和该的嵌合部周围分别设置与各卡接爪凹凸嵌合的多个卡接槽,可以提高组装部件对扭力的强度,同时在本体和盖双方分离嵌合部和卡接槽,降低承受外力部位的负担。
本发明之7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双方的嵌合部以及组装部件上设置相互凹凸卡接的卡接段部,卡接段部的卡接状态可以在外部确认,同时只有在本体以及盖的外侧进行与组装部件的嵌合,器体内部的构造不受限制。
本发明之8包括本发明之7在内,其特征在组装部件上设置有助于组装部件的弯曲容易与卡接段部卡接的卡接辅助机构,组装部件的嵌合作业容易。
本发明之9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在与本体和盖连接方向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接爪,从插入部插拔插头时,对于施加在本体和盖的连接方向的外力,可以提高本体和盖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之10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在与本体和盖连接方向以及和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接爪,对于本体和盖的连接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的外力,可以提高本体和盖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之11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盖上设置有安装部,对安装在安装部件的状态下的器体施加外力时分散施加在组装部件上的力可以防止组装部件的脱落。
本发明之12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对向的外侧面上分别凸出设置有当本体和盖按不正常方向连接时相互干扰的一对嵌合部,同时在组装部件上设置和本体和盖的同一外侧面的各嵌合部各自分别嵌合的一对嵌合孔,可以抑制由于本体和盖的尺寸差异对嵌合性能的影响,同时防止本体和盖不正常方向的连接。
本发明之13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的各嵌合部上沿和本体以及盖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嵌合槽,同时在组装部件上设置通过相对于嵌合部滑动和嵌合槽嵌合的嵌合片,在组装部件以及器体上设置在嵌合部与组装部件嵌合的状态下限制组装部件滑动的限制机构,只有在本体以及盖的外侧进行与组装部件的嵌合,所以器体内部的构造不受限制,进一步可通过限制机构防止组装部件从嵌合部脱落。
本发明之14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覆盖本体和盖的各嵌合部的形状,组装部件在嵌合状态下从外部看不见本体和盖的嵌合部,外观好看。
本发明之15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和有器件的安装部的外侧面不同的外侧面上凸出设置嵌合部,缩小器体的宽度尺寸,容易进行安装部件在施工面上的位置调整。
本发明之16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包括在具有3组支撑部的安装部件上可以安装到3个的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的2个或者3个的2个或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在沿器体的长轴方向的外侧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凸出设置嵌合部,同时一体形成和各嵌合部凹凸嵌合的一对组装部件,器体为2个或者3个单位尺寸时,可以提高组装作业。
本发明之17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安装部件为金属制成并在开口窗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爪,通过让安装部件塑性变形,作为在器体或者组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部的安装孔中凹凸连接支撑爪,可以在金属制成的安装部件上安装器体,同时采用金属制成的安装部件施工,容易确保防火性能。
本发明之18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安装部件为合成树脂制成并在开口窗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槽,通过利用安装部件的弹性让安装部件弯曲,作为在器体或者组装部件上凸出设置的安装部的安装爪凹凸连接在支撑孔中,可以在合成树脂制成的安装部件上安装器体,同时若采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安装部件施工,容易向安装部件安装器体,并且安装部件和器体的连接不会伴随塑性变形,可以多次脱落,容易进行编排的变更和器体的交换。
本发明之19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前面开口、将器体后部收容在埋入配置在施工面内的埋入盒内、器体形成为让在内部插通电线的电线管在埋入盒内与埋入盒连接的连接器退出的形状,即使当从施工面到埋入盒的距离短时,也不干扰连接器,而将器体的后部收容在埋入盒内,提高施工作业。
本发明之20包括本发明之19在内,其特征是在埋入盒内设置有为固定安装部件的固定部,在器体上设置让固定部退出的退出部,即使当从施工面到埋入盒的距离短时,也不干扰埋入盒的固定部,而将器体的后部收容在埋入盒内,提高施工作业。
本发明之21包括本发明之19在内,其特征是插入部具有插头栓刀插入的栓刀插入口,包括自由开闭栓刀插入口的门、向塞入栓刀插入口的方向施加弹性偏置的弹性体、支撑门和弹性体收容在器体内的中框,在将门和弹性体固定在中框的状态下可以组装在本体一侧,提高本体和盖连接时的作业性。
本发明之22包括本发明之21在内,其特征是在中框中在塞入栓刀插入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门的门支撑部,由门支撑部可以防止由弹性体的弹力让门从中框脱落,提高组装作业。
本发明之23包括本发明之21在内,其特征是在中框中设置有收容弹性体的收容部,通过收容在收容部中,可以正确并且可靠地将弹性体组装在中框中,提高组装作业。
以下对附图及其符号作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例1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表示同上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同上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同上的侧面半剖视图。
图5为表示同上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将同上的盖卸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a)为表示同上组装框的临时支撑状态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b)为表示组装框的嵌合状态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8为表示同上组装框的嵌合状态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9为表示同上组装框的嵌合状态的主要部位俯视图。
图10为表示安装同上的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1为表示安装同上的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2为表示同上的安装顺序的动作说明13为表示将同上安装在板框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将安装了同上的板框安装到埋入箱内的状态,(a)为后视图,(b)为仰视图,(c)为侧剖视图。
图15(a)~(d)为表示将同上向埋入箱内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为表示现有例,(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17(a)以及(b)为表示将现有例向埋入箱内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为表示将现有例向埋入箱内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a)以及(b)为表示将现有例向埋入箱内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0(a)以及(b)为表示将现有例向埋入箱内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1为表示在同上中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22为表示在同上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例,(a)为主视图,(b)为右侧视图,(c)为俯视图,(d)为后视图。
图23为表示实施例2的分解透视图。
图24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25为表示同上的组装框的嵌合状态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26为表示实施例3的分解透视图。
图27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28为表示实施例4的分解透视图。
图29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30为表示实施例5的分解透视图。
图31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32为表示实施例6的分解透视图。
图33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
图34为表示实施例7的分解透视图。
图35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
图36为表示实施例8的分解透视图。
图37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38为表示实施例9的分解透视图。
图39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40为表示实施例10的分解透视图。
图41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42为表示实施例11的分解透视图。
图43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将一部分破开后右剖视图。
图44为表示实施例12的分解透视图。
图45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
图46为表示实施例13的分解透视图。
图47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将盖卸下的状态的主视图,(c)为俯视图。
图48为表示将安装了同上的板框安装到埋入箱内的状态,(a)为后视图,(b)为仰视图,(c)为侧剖视图。
图49为表示在同上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50为表示实施例14的分解透视图。
图51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将盖卸下的状态的主视图,(c)为俯视图。
图52为表示将安装了同上的板框安装到埋入箱内的状态,(a)为后视图,(b)为仰视图,(c)为侧剖视图。
图53为表示在同上中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54为表示实施例15的分解透视图。
图55为表示同上,(a)为主视图,(b)为将盖卸下的状态的主视图,(c)为俯视图。
图56为表示在同上中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57为表示实施例16的主视图。
图58为表示同上的仰视图。
图59为表示同上组装框的侧视图。
图60为表示实施例17,(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c)为右视图。
图61为表示将同上安装在安装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2为表示实施例18的分解透视图。
图63为表示在同上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64为表示实施例19的分解透视图。
图65为表示将同上的盖卸下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6为表示将同上的一部分省略后的侧剖视图。
图67(a)~(c)为表示同上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68(a)为表示门和线圈弹簧的分解透视图,(b)为表示在门上安装线圈弹簧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9(a)为表示门和线圈弹簧处于组装状态的中框的侧视图,(b)为表示门和线圈弹簧处于组装状态的中框的侧剖视70(a)以及(b)为表示现有例中本体侧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71(a)以及(b)为表示现有例中盖侧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72为表示将现有例的一部分省略后的侧剖视图。
图73为表示在同上中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74为表示实施例20的分解透视图。
图75为表示在同上中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76为表示实施例21的分解透视图。
图77为表示在同上中采用其他构成的盖的分解透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1—器体、10—本体、20—盖、50—组装框、51—嵌合孔、52—卡接脚、52a—卡接爪、54—安装爪、60—嵌合部、61—卡接槽、70—嵌合部、71—卡接槽。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按照图3的方向规定上下左右的方向,并且以图3中的正面为前面。因此,图4中的右端则为后端。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构成如图1~6所示。器体1由采用抗漏电性优异的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尿素树脂)形成为前面开放的矩形的本体10、和采用同样抗漏电性优异的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尿素树脂)形成为后面开放的矩形的盖20组合而成。器体1具有后述的规定单位尺寸。
本体10由设置在长轴方向的中间部位的分隔壁12将内部空间分成2部分。在本体10的周壁的适当地方凸出设置向前方凸出的定位凸部10a。定位凸部10a在本体10与盖20结合时与形成在盖20上的凹部(图中未画出)嵌合,防止本体10与盖20之间晃动。还有,在盖20内也形成由分隔壁(图中未画出),在本体10与盖20结合后,本体10的分隔壁12与盖20的分隔壁相连,将器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2个独立的室。
在通过分隔壁12在本体10内形成的各收容室13中,分别收容栓刀承接部件30。各栓刀承接部件30包括相互对向的一对弹簧片31、与两弹簧片31的一方的侧面对向的弹簧片32、将弹簧片31、32连接成一体的コ字形的连接片33。还有,在连接片33的开放端上以相互隔开向外凸出的形式形成有与连接片33成一体的端子片34。然而,在该栓刀承接部件30中,在相互对向的一对弹簧片31中与销型栓刀接触的间隔越接近弹簧片32越大形成(参见图6)。即,在两栓刀承接部件30中,相互越近弹簧片31的间隔变大。因此,在将销型栓刀插入到栓刀承接部件30中时,即使对于不同种类的插头,虽然一对销型栓刀之间的距离和销型栓刀的直径不同,由于弹簧片31的弹力,向插头作用向让其处于两栓刀承接部件30的中心附近的力,可以让在两栓刀承接部件30的弹簧片31的弹力均匀化。
在本体10中形成有分别与连接片33和端子片34挡接的定位肋14a~14c,通过定位肋14a~14c确定栓刀承接部件30在本体10中的位置。定位肋14a、14c相互对向形成,在与定位肋14c挡接的端子片34和定位肋14b之间配置锁锭弹簧36。锁锭弹簧36是将带板的一端部弯曲成J字形形成接触片36a,同时将另一端部弯曲成S字形形成锁锭片36b,接触片36a和锁锭片36b是以与端子片34对向的形式被收容在本体10内。栓刀承接部件30的端子片34和锁锭弹簧36通过设置在盖20内按压肋23a、23b进行按压而不让从本体10中浮上来。
在本体10的后壁上为了可以从锁锭弹簧36和端子片34之间引入导线而形成有电线插入口15。当通过该电线插入口15从锁锭弹簧36和端子片34之间,在锁锭片36b一侧插入电线时,通过接电线,可以防止将电触片36a和锁锭片36b的弹力将电线夹持在与端子片之间,并且通过让锁锭片36b吃入线拔出。这样,只要将电线从电线插入口15插入就可以连接,和采用带有螺钉的端子的情况相比较,容易进行连线作业。
在各收容室13中,在设置在栓刀承接部件30上的一对端子片34上横跨分别对向的一对锁锭弹簧36配置有由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尿素树脂等)的成型品构成的解除扣37。解除扣37与锁锭弹簧36的锁锭片36b挡接,沿本体10的后壁配置成可以滑动。解除扣37与锁锭片36b挡接的部位与锁锭片36b在和端子片34之间夹持电线的部位是错开的。还有,在与解除扣37对应的部位本体10的后壁上形成有操作孔16。通过在操作孔16中插入一字型改锥的前端部按压解除扣37,吃入电线的锁锭片36b弯曲而松开电线,可以将电线拔出。
上述说明表明,在配置在各收容室13中的栓刀承接部件30上可以分别连接2条电线,如果一方的电线作为电源侧使用,而另一方的电线作为与其他插座连接的送配线使用,容易进行多个插座并联连接的连线作业。还有,由于电源侧的电线和成为送配线的电线分别连接,当要取下已经连接的某个插座时,不需要同时将2条电线卸下,而只要将与要卸下的插座相连接的电线取下即可,容易进行配线的变更。
然而,盖20的前壁上形成有可以插入设置一个插头上一对栓刀的插入部24。插入部24由在与各栓刀承接部件30的弹簧片31、32对应的部位分别开口的插入口25构成,各插入口25由插入平板形状的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和柱状的柱型栓刀插入的柱型栓刀插入口25b连通的形状构成。即,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为矩形,长轴方向中间部的一侧缘与圆形的柱型栓刀插入口25b连通。还有,柱型栓刀插入口25b中心间的距离比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中心间的距离要大。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中插入的平板型栓刀夹持在弹簧片31的侧面和弹簧片32之间,柱型栓刀插入口25b中插入的柱型栓刀夹持在一对弹簧片31之间。此外,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在电压线侧和接地引线侧的长度尺寸不同。
以下,说明将作为本发明重要内容的本体10和盖20结合形成器体1的构造。即,通过在设置在本体10和盖20双方上的嵌合部60、70中凹凸嵌入相当于组装部件的组装框50,而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
在本体10的上下两端面上左右并排凸出设置有各一对嵌合部60。各一对嵌合部60比本体10的开口面要向前方凸出,在本体10的开口端面上左右的嵌合部60一体连接成コ字形状。另一方面,在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形成有比开口面要向前方凹进的凹部27,从凹部27的略中央部左右并排凸出设置有各一对嵌合部70。在凹部27的底面上左右的嵌合部70一体连接成コ字形状,在将本体10和盖20在开口面侧合上的状态下与本体10侧的嵌合部60在前后方向重合挡接。并且,在该状态下各嵌合部60、70和凹部27的左右两端面之间开口形成有插入后述的组装框50的卡接脚52的卡接脚插入口28。
组装框50由具有弹性的热可塑性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脂树脂)构成,左右并排设置有与各一对嵌合部60、70分别嵌合的嵌合孔51、51,其形状为包围嵌合部60、70的前后左右的周围的矩形框状,在和器体1对向的背面侧上从左右两端部的前后方向略中央部分别向背方凸出设置有前端具有卡接爪52a的卡接脚52。各卡接脚52的卡接爪52a相互对向,即,向靠近嵌合部60、70的方向凸出。还有,在各嵌合孔51的内周面上在各边的两端部附近沿嵌合部60、70的嵌合方向凸出设置有压接嵌合部60、70的前后左右的外周面的多个肋条51a。进一步,设置有从组装框50的前端缘向背方凸出的凸部53,在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从嵌合部70的前方向上下各方向凸出的凸台部29中从盖20的前面侧卡接。
另一方面,本体10以及盖20的各嵌合部60、70上在左右两侧面上形成有与设置在从卡接脚插入口28插入的组装框50的卡接脚52前端部上的卡接爪52a凹凸卡接的卡接槽61、71。还有,比形成了嵌合部60、70的卡接槽61、71的部位在上下方向的外侧上形成有比各卡接槽61、71要浅的槽所构成的临时卡接部62、72。进一步,在临时卡接部62、72和卡接槽61、71之间向外侧形成有减少嵌合部60、70的凸出量的倾斜引导面60a、70a。此外,各嵌合部60、70的前端周缘部形成为向外侧弯曲的形状。
为了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组装成器体1,在将本体10以及盖20在开口面侧合上的状态下,将卡接脚52插入卡接脚插入口28中,向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的方向按压组装框50,卡接爪52a沿嵌合部60、70的弯曲的前端周缘部,让卡接脚52向左右外侧弯曲,不久在嵌合部60、70的临时卡接部62、72中卡接卡接爪52a,如图7(a)所示,临时支撑组装框50。并且,在该状态下组装框50的嵌合孔51不和嵌合部60、70嵌合。这样,在组装框50临时支撑在器体1上的状态下可以移送到下一工序,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性。在下一工序中,使用夹具等进一步将组装框50向器体1的方向按压,在凸出设置了肋条51a的嵌合孔51中分别压入嵌合部60、70,让嵌合部60、70与嵌合孔51嵌合,如图8以及图9所示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同时卡接爪52a沿引导面60a、70a,使得卡接脚52向左右外侧弯曲,如图7(b)所示最终卡接爪52a嵌合在嵌合部60、70的卡接槽61、71中,防止从组装框50的嵌合部60、70上脱落。还有,由于在嵌合孔51中压入嵌合部60、70,将肋条51a压接在嵌合部60、70中,嵌合后可以防止组装框50的晃动,保持稳定的嵌合性能。这样,由于需要卡接脚52弯曲,所以组装框50要求具有由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由于采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所以在组装器体1时,不需要将本体10和盖20弯曲,可以采用热固性树脂那样难以损伤并且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本体10和盖20,同时和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增大设置器体1的插入部24的前面的尺寸。
上述器体1安装在相当于后述的安装部件的板100上,在组装框50的前面侧的两端部上凸出设置有为连接板100的各一对安装爪54。在安装爪54的前端部上形成有越到前方组装框50的凸出量越小的倾斜面54a。
为了对上述构成的插座进行施工,采用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板100。板100由支撑器体1的板框110和覆盖板框110而为美观的装饰板120所构成。合成树脂制成的板框110具有绝缘性,一对框片113a、113b的左端部之间以及右端部之间分别由横片112连成连续的一体,形成在中央部具有让器体1的前面露出的长方形状的开口窗111的矩形框状。沿开口窗11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缘的后面侧上以相互对向的形式分别设置有带板状的固定梁部114和可动梁部115。
可动梁部115,在长轴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在可动梁部115的长轴方向延长的连接部116与框片113b连接成一体,在中间部的2处通过与可动梁部115垂直方向上的桥部117与框片113b连接成一体。还有,各连接部116和各桥部117之间以及两桥部117之间的部位有贯通表里的缝隙118a~118c。形成板框110的合成树脂具有可挠性,可动梁部115以及连接部116为可弯曲。两侧的缝隙118a、118c形成为L字型,中间部的缝隙118b形成为一直线型。在框片113b中在各桥部117的附近,与桥部117对应的部位上为了让可动梁部115也是可弯曲的,分别设置有贯通表里的长孔状的缝隙119。
另一方面,在固定梁部114以及可动梁部115中临近开口窗111的一面上,等间隔设置有作为与在组装框50上凸出设置的各一对安装爪54凹凸卡接的支撑部的6个支撑槽114a、115a(参见图12)。因此,如果将设置在器体1上的安装爪54凹凸卡接在各支撑槽114a、115a中,以器体1的前面从开口窗111露出的形式可以将器体1安装在板框110上。还有,为了不让器体1从板框110中由前方拔出,在固定梁部114以及可动梁部115的基部上形成有与设置在组装框50上的凸部53的前面挡接的挡接部114d、115d。即,凸部53的前面与挡接部114d、115d(参见图12)挡接,通过将安装爪54的后面卡接在支撑槽114a、115a中,而将器体1安装在板框110上。
在此,在固定梁部114以及可动梁部115的临近开口窗111一面的各前端部分上,器体1的安装爪54从板框110的后面侧导入支撑槽114a、115a中时,为了将各安装爪54引入到支撑槽114a、115a中,设置有越接近前端侧相互的距离越大而倾斜的倾斜面的引导部114b、115b。即,为了将器体1安装在如图12(a)~12(c)所示的板框110上,将与器体1的一侧面嵌接的组装框的安装爪54卡接在固定梁部114的支撑槽114a中,让器体1的前端部基本上和开口窗111保持一致,然后将器体1相对于板框110向前方按压,嵌入到器体1的另一侧面上的安装框50的安装爪53一边让可动梁部115弯曲,而由倾斜面54a和引导部115b卡入支撑槽115a内,可以容易将安装爪54卡接到支撑槽115a中。
如上所述,由于在可动梁部115的延长线上设置有连接部116,即使从前面侧向后方对器体1施加按压力,也不会出现可动梁部115倒向开口窗111侧弯曲、器体1的安装爪54从支撑槽115a中脱出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器体1在板框110上的安装强度。
在固定梁部114的基部上相邻接的各一对支撑槽114a之间设置有贯通板框110的表里的器具取下孔114c,在将器体1安装在板框110上的状态下,用改锥或者取出专用工具等的前端部分插入到器具取下孔114c,如果用工具前端部分将器体1向可动梁部115侧按压,按杠杆的原理只需要极小的力就可以让可动梁部115弯曲,解除固定梁部114的支撑槽114a与器体1的安装爪54之间的卡接状态,可以从板框110上容易将器体1取下。
如上所述,由于板框110在固定梁部114以及可动梁部115上分别有3对支撑槽114a、115a,嵌入到器体1的上下两侧面上的组装框50上形成有各一对安装爪54,可以在板框110上安装3个上述器体1。即,板框110为3个用,如果器体1的尺寸设定为在3个用板框110上可以最大安装3个的安装尺寸,该器体1称为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这样,通过规定器体1和板框110之间的相对尺寸,在板框110上可以安装1~3个范围内的任意个数的器体1。设置在固定梁部114以及可动梁部115上的各支撑槽114a、115a的间距和凸出设置在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的侧面上的安装爪54的间距相等,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各支撑槽114a、115a为等间距,利用固定梁部114以及可动梁部115的相邻接的任意2个支撑槽114a、115a,可以将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安装在板框110上。图13为表示将器体1安装在板框110上的状态。
在板框110的各横片112的中间部前面分别形成有凹部131。在各凹部131上设置有插入为将板框110安装在埋入盒的盒螺钉的长孔状的盒用孔132、插通为将板框110安装到墙壁等施工面上的螺钉的螺钉插通孔133、卡接在安装到形成施工面的壁板等上时所使用的夹具(图中未画出)的夹具卡接孔134。
还有,在板框110的4角上,设置有与从装饰板120的后面凸出设置的卡接凸部123卡接的装饰板卡接孔135,通过将卡接凸部123插入装饰板卡接孔135进行卡接,装饰板120可以自由装卸,覆盖在板框110的前面。
装饰板120采用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包括覆盖板框110前面的矩形状的主部121和从主部131的周缘横跨整个周长向后方凸出的侧壁122,连接一体形成为箱形。卡接凸部123在主部121的后面侧的4角上凸出设置。还有,在主部121的中央部上,设置有让安装在板框110上的器体1的前面露出的开口窗121a。
装饰板120的侧壁122中各对向面间的距离分别比板框110的对应部位的宽度尺寸要大。即,设置在施工面上的板框110的前面侧上安装装饰板120时,板框110收纳在装饰板120的内侧,装饰板120的侧壁122的前端缘基本上与施工面挡接。这样,板框110装饰板120之间的接触面不会凸出施工面,从侧面基本上看不见两者的接触面的线,可以增加美观。还有,在装饰板120的侧壁12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排列的与板框110的侧面挡接防止装饰板120与板框110的错位的限制肋124。
在板框110的两框片113a、113b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越到后方越向外凸出的倾斜面113c、在倾斜面113c上连续向外侧张出的张出部113d。进一步,在装饰板120的上下侧壁122的内侧面上凸出设置有与张出部113d的前面挡接的肋125。该肋125可以防止装饰板120的晃动。在板框110上安装装饰板120时,由于装饰板120的限制肋124导引形成在板框110的两框片113a、113b上的倾斜面113c,所以使得安装容易。
在装饰板120的上下一方的侧壁122上设置有一对缺口部126,如果在该缺口部126中插入工具(一字改锥的前端部分等)施加让装饰板120从板框110脱离(向前)的力,解除装饰板120的卡接凸部123和板框110的装饰板卡接孔125之间的卡接状态,可以从板框110上取出装饰板120。在板框110的框片113b上与缺口部126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比倾斜面113c要向内侧凹进的退出部136,让插入缺口部126的工具退出可以插入到深部,取出装饰板120时容易施加力。进一步,从退出部136的后面侧端部延伸设置有比张出部113d要薄并且不从装饰板120的缺口部126凸出的肋137。即,插入缺口部126的工具与施工面挡接部分作为支点施加力时有可能损伤施工面,由于设置了肋137,插入缺口部126的工具与肋137挡接,在从板框110上取出装饰板120时可以防止工具损伤施工面。
在装饰板120的后面侧排列设置有,安装在板框110上时分别嵌入设置在板框110上的3个缝隙118a~118c中的凸条片128a~128c。在此,各凸条片128a~128c的尺寸设定为,在嵌入到板框110的各缝隙118a~118c中的状态下,缝隙118a~118c的内周面和各凸条片128a~128c之间只有极小的间隙的尺寸。即,在安装了器体1的板框110上安装有装饰板120的状态下,3个凸条片128a~128c嵌入到板框110的各缝隙118a~118c中,由于缝隙118a~118c的内周面和各凸条片128a~128c之间只有极小的间隙,限制板框110的可动梁部115的弯曲。这样,即使对插入插座的插头施加异常大的力拔出等冲击时,如上所述由于限制了可动梁部115的弯曲,也很难将器体1的安装爪2和可动梁部115以及固定梁部114的支撑槽115a、114a之间的卡接脱开。
在将器体1安装在板100的状态下,以后端部埋入到施工面内的形式施工。还有,器体1的后面电线插入口15为开口,器体1的后面侧上从电线引出,需要在器体1的后面确保所需要的空间。特别是,施工面为混泥土墙壁时,为了确保从壁内引出电线的空间,如图14所示,有必要埋入埋入盒200。埋入盒200为前面开口的矩形体,在长轴方向相对向的两侧壁内侧的开口附近凸出设置有包含盒螺钉螺进的螺钉孔201a的凸部(固定部)201。还有,在埋入盒20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略圆形的脱模部202。即,电线插通埋设在插座壁的电线管(未图示)的内部,如图14所示取出脱模部202后所形成的孔中采用连接器203连接电线管的端部,通过连接器203将电线从埋入盒200内引出。然后,将插通盒用孔132的盒螺钉螺进凸部201的螺孔201a内,这样将板框110固定在埋入盒200上。
图16为表示通过将设置在本体10’上的组装爪2盒设置在盖20’上的组装片3的组装孔3a凹凸卡接而将器体1’连接的现有的插座,图17以及图18分别为表示将安装了器体1’的板框110固定在埋入盒200上的状态。通常,由于埋入盒200埋入在施工面内,从施工面的表面(安装板框110的面)到埋入盒200的开口面要空出营造材料W的厚度的距离,如图19所示,器体1的后端部不干扰连接器203。还有,当营造材料W的厚度薄时,或者如图17或者图18所示没有营造材料时,施工面的表面盒埋入盒200的开口面之间的距离小,如果在板框110的开口窗111的中央安装1个器体1’时,或者在开口窗111的左右两端部上分别安装器体1’时,如果在避开器体1’的位置上由连接器203连接电线管,器体1’不会干扰连接器203。但是,如图20所示,当在板框110的开口窗111上安装3个器体1’时,连接器203在任何位置都会干扰某一个器体1’。进一步,设置在埋入盒200上凸部201相互之间的间隔窄时,当施工面的表面盒埋入盒200的开口面之间的距离小时,凸部203和器体1’相互可能干扰。(参见图20)。
对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采用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连接,和图16所示的现有例相比较可以减少在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中后端部的张出,如图14所示,即使板框110直接固定在埋入盒200内时,可以在不干扰连接器203的情况下将器体1的后端部收容在埋入盒200内,提高了施工操作。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本体10由于横跨上下两端部和左右两端部的四角向内侧凹进,而让连接器203退出,如图14和图15所示,即使沿埋入盒200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壁的任一位置上有连接器203,与安装在板框110上个数无关,都可以防止器体1与连接器203的相互干扰。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的左右两端面的长轴方向略中央部位上分别设置有在侧方以及后方开口的凹部19,该凹部19成为让埋入盒200的凸部201退出的退出部,如图15所示,即使凸部201相互之间的间隔窄小,凸部201也可以在凹部19退出。
作为盖20,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部24上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构成。即,本体10以及栓刀承接部件30相同,而只更换盖20,就可以构成只设置了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插座。因此,只要更换盖,就可以形成适用于平板型栓刀和柱型栓刀两用的区域的插座和适用于只适用平板型栓刀的区域的插座,由于部件共用,既防止了部件品种的增加,还有可以制造出多品种的产品。
实施例2图23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4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俯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特征是,在夹持组装框50的嵌合部60、70的多个对角线上的位置上,即从背面侧的四角合计4个卡接脚52向背方凸出设置,同时各卡接脚52的卡接爪52a和嵌合部60、70相反侧凸出。即,在实施例1中组装框50的和器体1对向的背面侧上左右两端部的前后方向略中央部位上分别向背方凸出设置卡接脚52,在这种构成中,当对组装框50施加扭力时卡接脚52容易弯曲,结果卡接爪52a有可能从卡接槽61、71中脱出。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组装框50中,由于卡接脚52从背面侧的四角凸出设置,对于扭力卡接脚52难于弯曲,可以提高组装框50的强度。
还有,在实施例1中,由于各卡接脚52的卡接爪52a向靠近嵌合部60、70凸出,在为连接本体10和盖20的嵌合部60、70上设置和卡接爪52a凹凸卡接的卡接槽61、71,因此施加在本体10和盖20上的外力和施加在组装框50上的外力集中在嵌合部60、70上成为很大的负担。对此,在本实施例中,让各卡接脚52的卡接爪52a和嵌合部60、70相反侧凸出,并且在本体10周壁的嵌合部60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卡接脚插入槽63,在各卡接脚插入槽63的和嵌合部60对向的内侧面上设置,分别和在实施例1中设置在嵌合部60上卡接槽61、临时卡接部62以及导引面63a具有相同构造的卡接槽61、临时卡接部62以及导引面63c。还有,在盖20上在卡接脚插入口28的和嵌合部70对向的内侧面上设置,分别和在实施例1中设置在嵌合部70上卡接槽71、临时卡接部72以及导引面70a具有相同构造的卡接槽(图中未画出)、临时卡接部(图中未画出)以及导引面(图中未画出)。
并且,在将本体10以及盖20在开口面侧合上的状态下,将后端侧的2个卡接脚52插入本体10的卡接脚插入槽63中,同时将前端侧的2个卡接脚52插入本体10的卡接脚插入槽63和盖10的卡接插入口28中,将向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的方向按压组装框50,卡接爪52a沿嵌合部60、70的弯曲的前端周缘部,让卡接脚52向左右外侧弯曲,不久在嵌合部60、70的临时卡接部63b中卡接卡接爪52a,临时支撑组装框50,进一步,通过使用夹具等将组装框50向器体1的方向按压,在凸出设置了肋条51a的嵌合孔51中分别压入嵌合部60、70,让嵌合部60、70与嵌合孔51嵌合,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同时卡接爪52a沿引导面63c,使得卡接脚52向左右外侧弯曲,如图25所示最终将卡接爪52a嵌合在本体10以及盖20的卡接槽63a中,可以防止组装框50从嵌合部60、70上脱落,并且,由于卡接卡接爪52a的卡接槽63a和设置在本体10和盖20侧的嵌合部60、70分离,可以降低承接外力的部位的负担。
实施例3图26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7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仰视图以及一部分右剖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特征是,组装框50的卡接脚52从和器体1的前后方向(本体10和盖20的连接方向,图26中Y轴方向)对向的左右方向略中央的位置分别向背方凸出设置。即,在实施例1中组装框50的和器体1对向的背面侧上左右两端部的前后方向略中央部位上分别向背方凸出设置卡接脚52,在该构成中,对于施加在器体1的左右方向(图26中X轴方向)上的外力可以提高组装框50的安装强度,但对于插拔插头等时施加在器体1的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不能充分确保其安装强度。对此,在本实施例的组装框50中,由于卡接脚52从和器体1的前后方向对向的左右方向略中央的位置分别向背方凸出设置,所以插拔插头时、或者在器体1前面施加按压时等,对于施加在器体1的前后方向上的外力,可以提高组装框50的安装强度,并且提高本体10和盖20的连接强度。此外,卡接脚52的卡接爪52a如图27(c)所示与设置在夹持本体10和盖20的周壁的一对嵌合部60、70的部位上的槽部64、74的内侧端缘卡接。
实施例4图28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9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仰视图以及一部分右剖视图。本实施例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组合,其特征是,在组装框50的背面侧的四角以及从和器体1的前后方向对向的左右方向略中央的位置向背方凸出设置合计6个卡接脚52,同时各卡接脚52的卡接爪52a和嵌合部60、70相反侧凸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相同,对于扭力卡接脚52难于弯曲可以提高组装框50的安装强度,同时和实施例3相同,插拔插头时、或者在器体1前面施加按压时等,对于施加在器体1的前后方向上的外力,可以提高组装框50的安装强度、并且提高本体10和盖20的连接强度。此外,其他的构成以及功能和实施例2、3相同。
实施例5图30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1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仰视图以及一部分截断的右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特征是,替代嵌合孔51,而在组装框50上设置具有薄底部的一对嵌合凹部55。即,在实施例1中将组装框50嵌入到嵌合部60、70中组装器体1的状态下,由于本体10和盖20的嵌合部60、70通过嵌合孔51露出,所以外观不好看。还有,在和嵌合部60、70嵌合的状态下,由于嵌合孔51的四角的角部上应力集中,组装框50的嵌合孔51的角部强度低。
对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替代嵌合孔51而在组装框50上设置具有薄底部的一对嵌合凹部55,在各嵌合凹部55中嵌入嵌合部60、70,在组装状态下由底部不会露出嵌合部60、70,外观好看,同时由于有底部,可以缓和嵌合凹部55的角部的应力集中。此外,在嵌合凹部55的内周面上,和实施例1相同在各边的两端部附近沿嵌合部60、70的嵌合方向凸出设置由压接嵌合部60、70的前后左右的外周面上的多个肋55a,嵌合后可以防止组装框50的晃动,可以确保稳定嵌合性能。
实施例6图32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1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2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2中在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左右并排凸出设置各一对嵌合部60、70,在让本体10和盖20在开口侧面合上的状态下让本体1侧的嵌合部60和盖20的嵌合部70前后重合挡接,一起压入到组装框50的各嵌合孔51中进行嵌合。这样由于是将2个嵌合部60、70重合压入嵌合孔51中,本体10和盖20的尺寸离散时对嵌合性能影响很大。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所以可单独压入嵌合孔51中的尺寸的嵌合部60’、70’在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各凸出设置1个,在组装框50的各嵌合孔51中分别单独压入本体1侧的嵌合部60’和盖20的嵌合部70’进行嵌合,其结果,可以抑制本体10和盖20的尺寸离散时对嵌合性能的影响。
还有,在实施例2中可以将本体10和盖20上下相反组合,为了防止相反组合,需要在器体1的内部设置防止相反组合的构造。对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在器体1的左右方向中相同侧分别凸出设置嵌合部60’、70’,而让本体10侧的嵌合部60’和盖20的嵌合部70’相互干扰,因此本体10和盖20不能进行不正规方向的相反组合,利用本体10和盖20的组合构造可以防止相反组合。
实施例7图34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5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2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特征是与板框110的支撑槽114a、115a凹凸卡接的安装爪2设置在器体1侧(盖20)。在盖20的上下两端部上分别凸出设置肩部21,在该肩部21上为连接板框110凸出设置有各一对安装爪2。在安装爪2的前端部上形成有越向前方从肩部21的凸出量越小的倾斜面2a。还有,在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中与一对安装爪2之间对应的部位比安装爪2稍微后方处凸出设置有嵌合部70。进一步,在本体10上下两端面上一对卡接脚插入槽63之间凸出设置有,在让本体10和盖20在开口面侧合上时盖20的嵌合部70,和前后方向重合挡接并一起压入组装框50的各嵌合孔51中进行前后的嵌合部60。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组装框50只是在对实施例2的组装框50没有凸出设置安装爪54、和嵌合孔51只在中央部设置一个的方面不同。这之外的构成和功能和实施例2相同。
象实施例2那样,安装爪54设置组装框50上和安装在板框110的状态下向器体1施加外力时,组装框50有可能从器体1上取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安装在板框110的安装爪2设置在器体1(盖20)侧,向安装在板框110的状态的器体1施加外力时可以将施加在组装框50上的力分散,可以提高组装框50的强度和小型化。
实施例8图36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7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特征是本体10和盖20双方的嵌合部60、70以及组装框50上设置相互凹凸卡接的卡接端部。在组装框50上不凸出设置卡接脚52,在嵌合孔51的内周面整个全周设置一对嵌合孔51的表面侧的开口尺寸比背面侧开口尺寸要大的卡接段部56。还有,嵌合孔51的背面侧开口缘形成为曲面形状。
对此,在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端面,相对于基端部其前端部的尺寸要大,而在一对嵌合部60、70的开口面除外的外周面上形成卡接段部65、67,同时嵌合部60、70的前端周缘形成曲面。
然而,在连接本体10和盖20组装器体1时,本体10和盖20在开口面侧合上的状态下在嵌合孔51中插入嵌合部60、70向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的方向按压器体1,随着嵌合孔51的背面侧开口缘的周缘沿嵌合部60、70的前端周缘移动,组装框50变形,最终如图37(c)所示,让嵌合部60、70的卡接段部65、67和嵌合孔51的卡接段部56相互凹凸卡接,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同时可以防止组装框的脱落。为此,在实施例1~7的构成中,由于在本体10和盖20的内部设置有与为防止组装框脱落的卡接爪52a卡接的卡接槽,收容在器体1内部的部件的构成有一定限制。还有,由于卡接爪52a和卡接槽的卡接是在器体1的内部进行,该卡接状态从器体1的外部很难确认。对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设置在组装框50的嵌合孔51的内周面上卡接段部56和设置在嵌合部60、70的外周面上的卡接段部65、67凹凸卡接的构成,卡接段部的卡接状态从器体1的外部容易确认,同时只有从本体10和盖20的外侧面凸出的嵌合部60、70和组装框进行嵌合,器体1的内部构造和部件构成不受限制,可以增加部件设计的自由度。
实施例9图38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9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8中,为了在组装框50的卡接段部56和嵌合部60、70的卡接段部65、67卡接时有助于组装框50的弯曲,在嵌合孔51的后端侧面上设置有切口槽51b。通过设置切口槽51b,组装框50的后端侧的部位容易弯曲,让组装框50的卡接段部56和嵌合部60、70的卡接段部65、67卡接,容易在嵌合部60、70上进行组装框50嵌合作业。此外,其他构成和功能和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图40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1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8中,为了在组装框50的卡接段部56和嵌合部60、70的卡接段部65、67卡接时有助于组装框50的弯曲,具有除组装框50的左右两侧后端部以外嵌合孔51与外侧连通的构造。通过嵌合孔51与外侧连通的构造,组装框50的后端侧的部位容易弯曲,让组装框50的卡接段部56和嵌合部60、70的卡接段部65、67卡接,容易在嵌合部60、70上进行嵌合组装框50的作业容易。此外,其他构成和功能和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1图42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3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在本体10以及盖20的各嵌合部60、70上沿和本体10以及盖20的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嵌合槽66、67,同时在组装框50上设置通过相对于嵌合部60、70滑动、和嵌合槽66、67嵌合的嵌合片57。在本体1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凸出设置沿左右方向的带形的嵌合部60,沿嵌合部60的长轴方向(本体10的左右方向)的后端面上设置嵌合槽66。还有,在嵌合部60的前端的长轴方向一端侧上凹设有吊挂槽66。此外,在吊挂槽67的后端面侧开口缘上形成有越向后端吊挂槽67的幅度越广的导引面67a。另一方面,在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凸出设置沿左右方向的带形的嵌合部70,沿嵌合部70的长轴方向(盖20的左右方向)的前端面上设置嵌合槽76。还有,在嵌合部70的前端的长轴方向一端侧上凹设有吊挂槽77。此外,在吊挂槽77的后端面侧开口缘上形成有越向后端吊挂槽77的幅度越广的导引面77a。
另一方面,组装框50不设置嵌合孔51,而在前后两端缘上沿左右方向向背方凸出设置略L字形的嵌合片57。还有,在各嵌合片57的长轴方向一端侧上凸出设置有凹凸卡接在吊挂槽67、77上引挂肋57a。在此,引挂肋57a前端部的左右两端缘上形成有越向前端幅度越窄的导引面57b。
然而,在连接本体10和盖20组装器体1时,本体10和盖20在开口面侧合上的状态下,如果从没有设置吊挂槽67、77侧让嵌合部60、70的吊挂槽67、77和嵌合片57嵌合,让组装框50沿嵌合部60、70的长轴方向(图42中的X轴方向)滑动到另一方的端部,设置在嵌合片57上的引挂肋57a和设置在嵌合槽66、76上的吊挂槽67、77凹凸嵌合,由组装框50连接本体10和盖20,同时,通过引挂肋57a和吊挂槽67、77凹凸嵌合限制组装框50的滑动,可以防止组装框50的脱落。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让从组装框50的前后两端缘凸出设置嵌合片57和在嵌合部60、70的前后各端面上设置的嵌合槽66、67凹凸嵌合的构成,嵌合片57和嵌合槽66、67嵌合状态容易从器体1外部确认,同时只用从本体10和盖20的外侧面凸出的嵌合部60、70与组装框50进行嵌合,器体1的内部构造和部件构成不受限制,可以增加部件设计的自由度。还有,通常使用时施加外力较多的方向(图42中的Y轴方向和Z轴方向)提高组装框50的安装强度、并且本体10和盖20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将组装框50和嵌合部60、70嵌合的状态下由组装框50覆盖嵌合部60、70不会露出,所以外观好看。
实施例12图44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5分别表示其主视图以及仰视图。本实施例的特征是在本体10以及盖20的左右两端面上凸出设置嵌合部60、70,在本体10以及盖20的左右两面将嵌合部60、70和组装框50嵌合组装器体1。
在本体10以及盖20的各嵌合部60、70上形成和实施例8相同的卡接段部65、75,同时在组装框50的一对嵌合孔51的内周面的整个周面设置卡接段部56。还有,和实施例7相同,在盖20的上下两端部凸出设置肩部21,在该肩部21上凸出设置为连接在板框110上的各一对安装爪2。此外,嵌合部60、70和组装框50的嵌合顺序和实施例8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
然而,由于嵌合部60、70凸出设置在本体10以及盖20的左右两端面上与组装框50嵌合的构造,器体1(特别是本体10)的上下方向的幅度尺寸可以做得比实施例1~11要小。即,施工面的表面和埋入盒200的开口面成为同一面时,如果是在器体1的上下两侧面将嵌合部60、70与组装框50嵌合的构造,相对于埋入盒200调整板框110的固定位置时组装框50干扰连接器203,妨碍板框110的位置调整。对此,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器体1的左右两侧面将嵌合部60、70与组装框50嵌合的构造,器体1(特别是本体10)的上下方向的幅度尺寸可以做得比实施例1~11要小,因此即使施工面的表面和埋入盒200的开口面成为同一面时,组装框50也不会干扰连接器203,提高板框110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
此外,即使在实施例2~12中,很明显,和实施例1同样采用在插入部24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构成的盖20,可以构成只适用于平板型栓刀插头的插座。
实施例13上述各实施例为采用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各插入部24包括2个插入口25,本实施例,如图46以及图47所示,在插入部中设置有和2个插入口25不同形状的插入口26。插入口26用于插入接地用栓刀。在该构成中由于设置了3个插入口25、26,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的尺寸不够,所以采用2个单位尺寸(即2个的1个单位尺寸的安装尺寸)的器体1。
由于接地极需要和其他2极绝缘分离,在本体10内部由分隔壁12形成3个收容室13a~13c。2个收容室13a、13b通过具有缝隙12a的分隔壁12b进一步分隔成2室。在本体10内在接地极的栓刀承接部件40的两侧分别配置其他2极的栓刀承接部件30。
各栓刀承接部件30包括相互对向的一对弹簧片31、与两弹簧片31的一方的侧面对向的弹簧片32、将弹簧片31、32连接成一体的コ字形的连接片33。从临近连接片33的开放端中一方的弹簧片31上的部位以向离开另一方弹簧片32的方向凸出的形式跨接片38连接一体延长,在跨接片38的前端上连接一体形成端子片34。在端子片34的后侧(图46的下侧)形成为开放的コ字形,在端子片34中配置锁定弹簧36。还有,弹簧片31、32和端子片34由分隔壁12b分离,跨接片38的一部分与缝隙12a相通。
接地极用的栓刀承接部件40没有必要承接平板型栓刀,只要承接柱型栓刀即可,包括相互对向的一对弹簧片41,没有弹簧片41的侧面对向的弹簧片。在两弹簧片41的侧方连接一体形成有后侧开放的コ字形的连接片43,在连接片43的后部连接一体形成有将连接片43的个脚片切开形成的各一对端子片44。锁定弹簧46配置在上述各一对端子片44之间。本体10的后壁上形成可以在锁定弹簧36、46和端子片34、44之间引入导线的电线插入口15[参见图48(a)]。还有,为了能引拔连接的电线,解除扣37、47配设在本体10内,通过形成在本体10后壁的操作孔16[参见图48(a)]将一字改锥的前端部等工具按压解除扣37、47,让锁定弹簧36、46弯曲,可以引拔电线。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的上下两侧面(还有,左右两侧面)上分别采用各1个合计2个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器体1为2个单位尺寸,在上下两侧面上分别采用各2个合计4个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即,在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在左右两端部并排凸出设置各1组的一对嵌合部60、70。在此,各一对嵌合部60、70以及组装框50和实施例1具有相同的构成和功能,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由于采用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和通过让设置在本体上的组装爪与设置在盖上组装片的组装孔凹凸卡接而将器体的结合的现有的相比较,可以减少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上后端面的张出,如图48所示即使在将板框110直接固定在埋入盒200上的情况,可以在不与沿埋入盒200的长轴方向配置在侧壁中央位置的连接器203干扰的情况下将器体1的后端部收容在埋入盒200内,提高施工性。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本体10后端部的四角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其他部位短而向内侧凹陷的退出部5。为此,如图48所示,即使连接器203处于沿埋入盒20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的任何端部位置,由于有退出部5,连接器203处于该部,可以防止器体1干扰连接器203。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也和实施例1相同,在本体10的左右两端面的上下方向略中央部上,分别凹陷设置有侧方以及后方开口的凹部19,该凹部19成为让埋入盒200的凸部201退出的退出部,即使凸部201相互之间的间隔窄,由于有凹部19,也可以让凸部201退出。
然而,作为盖20,如图49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部24上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只要更换盖20,而本体10以及栓刀承接部件30、40不变,可以构成只设置了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带接地极的插座。
实施例14本实施例,如图50以及图51所示,是设置了2个和实施例13同样构成的插入部24。在此,器体1采用3个单位尺寸。
在本体10内部由分隔壁12形成3个收容室13a~13c,收容接地极栓刀承接部件90的收容室13c在沿器体1的长轴方向细长形状的中间部上形成有捆扎部13d。还有,在其他2个收容室13a、13b分别收容栓刀承接部件80,为了将收容室13分隔成3份,将中间部的2处形成有具有槽12a的分隔壁12b。
栓刀承接部件80包括2组由相互对向的一对弹簧片81、与两弹簧片81的一方的侧面对向的弹簧片82、将弹簧片81、82连接成一体的コ字形的连接片83构成的栓刀承接部88,两连接片83之间通过跨接片84结合,跨接片84的中间部由耐热铜的板金形成有与跨接片84连接一体形成包括后侧开放的コ字形构成的端子片85的形状。在跨接片84的后缘凸出设置有凸脚84a。
栓刀承接部件90为接地极用,没有必要承接平板型栓刀。在此,栓刀承接部件90包括2组包含相互对向的一对弹簧片91的栓刀承接部98,一方的栓刀承接部98的侧方连接一体形成有后侧开放的コ字形的连接片93,在连接片93的各脚片的后部连接一体形成有将连接片93的各脚片切开形成的各一对端子片95。还有,另一方的栓刀承接部98的一对弹簧片91相互之间在其后缘间由连接片连接一体。进一步,连接片93的一方的脚片和上述另一方的栓刀承接部98的弹簧片91之间通过跨接片94连接一体连接。换言之,各栓刀承接部98的一方弹簧片91相互之间,通过连接片93的一方脚片和跨接片94相互连接。
栓刀承接部件90配置在2个栓刀承接部件80之间,跨接片94和弹簧片91略平行形成,只要有板厚的配置空间,就可以本体10中配置,在本体10之外没有必要引回接地极的导电部,容易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器体1为3个单位尺寸,和实施例13相同,在上下两侧面上分别采用各2个合计4个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即,在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在左右两端部并排凸出设置各1组的一对嵌合部60、70。然而,由于采用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和通过让设置在本体上的组装爪与设置在盖上组装片的组装孔凹凸卡接而将器体的结合的现有的相比较,可以减少器体1的上下两端面上后端面的张出,如图52所示即使在将板框110直接固定在埋入盒200上的情况,可以在不与沿埋入盒200的长轴方向配置在侧壁中央位置的连接器203干扰的情况下将器体1的后端部收容在埋入盒200内,提高施工性。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也和实施例13相同,在本体10后端部的四角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其他部位短而向内侧凹陷的退出部5。为此,如图52所示,即使连接器203处于沿埋入盒200的长轴方向的侧壁的任何端部位置,由于有退出部5,连接器203处于该部,可以防止器体1干扰连接器2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也和实施例1相同,在本体10的左右两端面的上下方向略中央部上,分别凹陷设置有侧方以及后方开口的凹部19,该凹部19成为让埋入盒200的凸部201退出的退出部,即使凸部201相互之间的间隔窄,由于有凹部19,也可以让凸部201退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3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部24上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只要更换盖20,而本体10以及栓刀承接部件80、81不变,可以构成只设置了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带接地极的2个插座。
实施例15本实施例,如图54以及图55所示,是从实施例14的构成中省略了接地极用栓刀承接部件90,在盖20中省略了接地极用的插入口26之后形状,包括2组没有接地极的插入部24。在本构成中,本体10采用和实施例14相同的形状,而盖20的形状不同。即,只有没有采用栓刀承接部件90以及盖20的形状方面不同,而其他部件采用和实施例14相同的部件,既抑制了部件品种的增加,还有可以容易形成多品种。
在本构成中,如图56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部24上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盖20,可以进一步增加多品种。
实施例16如果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和2个或者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共用组装框50,在2个或者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中上下两侧需要各2个合计4个组装框50,不易组装。
为此,本实施例将上下各侧的2个组装框50一体构成组装框210,提高2个或者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的组装性。即,如图57~59所示,和组装框50大致相同构成的一对组装框部212由带状的连接部211连接,通过在构成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的本体10和盖20的上下两侧面的长轴方向两端部上凸出设置的嵌合部60、70上嵌合组装框210的两端的组装框部212,将本体10和盖20连接组装成器体1。
如图59所示,在组装框部212上,和组装框50相同,设置有为了安装在板框110的一对安装爪214、防止从器体1中拔出用卡接脚215等。还有,在组装框210的连接部211上凸出设置有与设置在器体1的上下两侧面略中央上的卡接孔(图中未画出)凹凸卡接的卡接凸片213,通过让卡接凸片213卡接在器体1的卡接孔中,可以谋求防止组装框210脱落和提高机械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以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为例进行说明,对于2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通过采用不同于连接部211的尺寸的组装框210可以提高组装性。还有,即使在该构成中,可以采用在插入口25中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构成的盖20。
实施例17然而,安装在器体1上安装部件除了采用上述合成树脂制成的板框110以外,也可以采用如图61所示的金属制成的安装框15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0所示为了于安装框150对应在组装框50的表面上设置矩形的安装孔58。
安装框150在开口窗151的下缘凸出设置有作为支撑部的3个支撑爪152,在上缘上凸出设置3个支撑爪153。这些支撑爪152、153通过插入到设置在组装框50的安装孔58支撑器体1,让一方的支撑爪153的周围塑性变形,可以将支撑爪153插入到安装孔58中,支撑爪153通过臂154与框片155a连接一体连接。还有,支撑爪153的上侧凸出设置有按压片156。
因此,在将设置在图61的下侧的框片155b中的支撑爪152插入到器体1下面侧的组装框50的安装孔58中之后,如果将器体1上面侧的组装框50的安装孔58的位置与支撑片153对准后用一字改锥的前端部按压按压片156,臂154塑性变形,将支撑爪153插入到组装框50的安装孔58中。安装框150的其他构成和合成树脂支撑的板框110相同,在一对横片157中分别设置盒用孔132、螺钉插通孔133、夹具卡接孔134。还有,为了与装饰板120的卡接凸部123卡接,在安装框150的四角设置有切口状的装饰板卡接槽135’,在横片157上也设置为安装金属制成的装饰板的安装螺钉螺入的安装螺钉孔139。此外,在安装框150的上下两缘上形成有前面侧折曲的增强片159,防止安装框150变形。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以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器体1为1个或者2个单位尺寸,也可以安装上述安装框150。
实施例18图62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相对于实施例1的构成,增加了门160、线圈弹簧170以及中框180,由线圈弹簧170产生的弹力让门160可以自由开闭插入口25,这是本实施例的特征。因此,和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在盖20的内部收容一对门160、160、一对线圈弹簧170、170以及中框180。中框180包括一对贯通孔181、181、位于该贯通孔181、181中间的槽182和位于各贯通孔181两侧的凸部183、183,通过和设置在盖20内壁上的凸部(图中未画出)卡接可以临时支撑在盖20上。然后,将上述一对门160、160和一对线圈弹簧170、170配置在该中框180和盖20的内面之间。
作为同形的物件所形成的一对门160包括两侧张出的翼片161、161、向另一方门160凸出的棒状片162,棒状片162设置在从中央向翼片161侧偏离的位置上,让两门160、160相对进行组合时,棒状片162、162相互之间并排,同时相互自由滑动。还有,各翼片161、161的上面形成有比另一方门160侧要低的倾斜面163。
该门160、160,将上述棒状片162、162收容在中框180的槽182中,同时在其外面侧和盖20内壁之间配置线圈弹簧170、170的状态下收容在盖20内,由线圈弹簧170、170的弹力让两门160、160处于相互对接的状态。
收容中框180以及门160、160的盖20,如在实施例1所说明的那样,采用组装框50,和本体10结合,本体10和盖20采用组装框50结合组装成器体1时,栓刀承接部件30的弹簧片31、32构成的栓刀承接部位于中框180的贯通孔181内,同时,中框180和在本体10中的分隔壁12卡接,将两栓刀承接部分离,可以防止由插拔插头产生的摩擦粉所引起的短路。还有,通过让栓刀承接部位于贯通孔181内,可以阻止弹簧片31、32的异常打开。然后,门160、160位于盖20的插入口25和栓刀承接部件30之间。
即,通过让一方门160的翼片161稍微覆盖一点另一方门160的翼片161,在两门160、160之间不产生间隙的状态下由线圈弹簧170、170的弹力让两门160、160相互对接,这样关闭的门160、160位于插入口25和栓刀承接部件30之间,可以遮蔽位于插入口25深部的栓刀承接部件30。
在此,在盖20的内面,凸出设置有图中未画出的定位肋。由线圈弹簧170的弹力让门的挡接面166与定位肋挡接,确定两门160、160关闭状态下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如果将插头的栓刀插入到两插入口25中,各栓刀按压门160、160的翼片161、161的倾斜面163,门160反抗线圈弹簧170并移动,打开两门160、160,为此,栓刀到达栓刀承接部件30,当栓刀为平板型时插入弹簧片31、32构成的栓刀承接部,为柱状栓刀时插入一对弹簧片31构成栓刀承接部。拔出插头时,两门160、160由线圈弹簧170、170的弹力复归,再次关闭插入口25。
然后,在该带门的插座中,插头的一对栓刀不同时插入时,即只有单侧的栓刀插入时,门160、160没有开,所以不会发生只有一方的栓刀插入到栓刀承接部中。即,只有单侧的栓刀插入时,两门160、160由于中框180的槽182所承接的棒状片162、162为中心,由栓刀按压,使得单侧倾斜,由于该倾斜,翼片161、161进入到中框180的凸部183、183之间,通过栓刀按压倾斜面163,即使按压两门160、160想打开,由于和作为止挡的凸片183之间的干扰,而不能打开。此外,栓刀插入时,由于在倾斜面163,上到达栓刀的关系,门160、160也在上下方向上倾斜,而由于棒状片162阻止该倾斜。
在此,一对线圈弹簧170、170不设置在门160、160之间,而设置在两侧,由于门160、160的开闭,即使线圈弹簧170、170弯折,也不会产生异极之间的短路。此外,在门180中承接线圈弹簧170的部分在内部作为轴毂165凸出的孔164形成,如果将线圈弹簧170嵌入到孔164中,线圈弹簧170将卡接在根部粗的轴毂165上。在组装时,在门160组装了线圈弹簧170的状态下,组装到盖20内,并且线圈弹簧170不会从门160中脱落,提高组装时的作业性。
即使在该构成中,如图63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口25中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构成的盖20。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多品种。
实施例19图64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相对于实施例14的构成,增加了门220、线圈弹簧230以及中框240,由线圈弹簧230产生的弹力让门220可以自由开闭地堵塞插入口25,这是本实施例的特征。因此,和实施例14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本实施例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在盖20的内部收容2个门220、220、线圈弹簧230、230以及中框240、240。中框240包括一对贯通孔241、241、位于该贯通孔241、241中间的槽242和位于各贯通孔241两侧的凸部243、243。然后,将上述一对门220、220和一对线圈弹簧230、230配置在该中框240和盖20的内面之间。
各门220包括两侧张出的翼片221、221、包括在中央下面的肋222可以自由滑动地载置在中框240的槽242(参见图66)。然后,以各翼片221的上面作为倾斜面形成的门220,如图65以及图66所示,通过配置在盖20的内面和门220之间的线圈弹簧230,在一方向上滑动抵靠,让门220出的翼片221、221位于插入口25、25的背后。塞满插入口25。
如在实施例1所说明的那样,采用组装框50,将本体10和盖20结合组装成器体1时,栓刀承接部件80的弹簧片81、82构成的栓刀承接部位于中框240的贯通孔241内,同时,中框240和在本体10中的分隔壁12卡接,将两栓刀承接部分离,可以防止由插拔插头产生的摩擦粉转入所引起的短路。还有,弹簧片81、82的异常打开由中框240的贯通孔241内壁阻止。此外,中框240包括阻止接地极用弹簧片91的异常打开的壁244。然后,各门22位于盖20的插入口25和栓刀承接部件80之间,如上所述,让插入口25在其背后,关闭门220。
在该状态下,如果将插头的栓刀插入到两插入口25中,各栓刀按压门220的翼片221、221的倾斜面223,门220反抗线圈弹簧230并移动,打开插入口25,为此,栓刀到达弹簧片81、82,当栓刀为平板型时插入弹簧片81、82构成的栓刀承接部,为柱状栓刀时插入一对弹簧片81构成栓刀承接部。拔出插头时,门220由线圈弹簧230的弹力复归,再次关闭插入口25。
然后,在该带门的插座中,插头的一对栓刀不同时插入时,即只有单侧的栓刀插入时,门220没有开,所以不会发生只有一方的栓刀插入到栓刀承接部中。即,只有单侧的栓刀插入时,门220由于中框240的槽242所承接的肋222为中心,由栓刀按压,使得单侧倾斜,由于该倾斜,翼片221进入到与中框240的凸部243挡接的位置,通过栓刀按压倾斜面223,即使按压两门220、220想打开,也不会和凸部243之间的干扰,而不能打开。
然而,在现有的带门的插座中,如图70所示,收容栓刀承接部件80’、90’等的本体10’的开口面上载置中框240’,如图71所示在背面朝上的状态的盖20’的内部收容门220’以及线圈弹簧230’,如图72所示,将该盖20’翻过来,在本体10’的开口面上覆盖盖20’进行组装,而在将盖20’翻过来时,本来由线圈弹簧230’支撑的不会脱落的门220’有可能脱落,让组装者不安。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中框240的前面的槽242的周围形成收容线圈弹簧230的收容部245,同时该收容部245靠近接地极的端部上设置与一端侧固定在门220的线圈弹簧230的另一端侧挡接的挡接凸部246,通过让线圈弹簧230的另一端侧与挡接凸部246挡接,利用线圈弹簧230的弹力在中框240中支撑门220以及线圈弹簧230。为此,可以在将门220和线圈弹簧230固定在中框240中的状态下组装本体10,和上述现有构成相比较,可以提高组装本体10和盖20时的作业性。
在此,简单说明本实施例中组装本体10和盖20时的作业顺序。如图67(a)所示,在本体10内部组装栓刀承接部件80、90和锁定弹簧36、46、解除扣37、47之后,如该图(b)所示,在本体10的开口侧面组装中框240。另一方面,如图68所示,在门220中承接线圈弹簧230的部分上设置有轴毂225,将线圈弹簧230的的一端插入轴毂225中,线圈弹簧230的一端部将挂接在根部粗的轴毂165上。然后,如图67(c)所示,从中框240的上方将线圈弹簧230的另一端部插入到收容部245中直到与挡接凸部246挡接,由于线圈弹簧230沿收容部245垂直配置,因而没有必要注意让其垂直,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
还有,为了防止由于线圈弹簧230的弹力让门220从中框240中脱落,在中框240的前面夹持各贯通孔和凸部243对向的位置上凸出设置一对支撑部247。即,如图69所示,由于中框240中组装门220时门220的各翼片221端部与支撑部247保持挡接,所以由线圈弹簧230的弹力门220不会从中框240中脱落。
即使在该构成中,如图73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口25中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构成的盖20,因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多品种。
实施例20本实施例,如图74所示,是从实施例19的构成中省略了接地极用栓刀承接部件90,在盖20中省略了接地极用的插入口26之后形状,包括2组没有接地极的插入部24。在本构成中,本体10、门220、中框240采用和实施例19相同的形状,而盖20的形状不同。即,只有没有采用栓刀承接部件90以及盖20的形状方面不同,而其他部件采用和实施例19相同的部件,既抑制了部件品种的增加,还有可以容易形成多品种。
在本构成中,如图75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部24上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盖20,因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多品种。
实施例21本实施例,如图76所示,相对于实施例13的构成,增加了1组门220、线圈弹簧230以及中框240,由线圈弹簧230产生的弹力让门220可以自由开闭插入口25,在2个单位尺寸的器体1中只包括1个带接地极的插入部24。在该构成中,本体10、门220、中框240采用和实施例19相同的形状,此外的本体10和盖20等采用和实施例13相同的形状。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本构成中,如图77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插入口25上只包括平板型栓刀插入口25a的盖20,因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多品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之1,其特征是包括以其前端部插入固定在施工面上的安装部件上所形成的矩形状开口窗内形式支撑在安装部件上以后端部埋入在施工面中的形式所设置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器体、承接插入到设置在器体上的插入部内的插头的栓刀的栓刀承接部件、与栓刀承接部件电连接支撑插入设置在器体上的电线插入口的电线让电线与栓刀承接部件电连接的端子部、结合在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单位间隔的支撑部上的安装部,器体由后端侧的本体和设置了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的盖所构成,由和设置在本体和盖双方上的嵌合部凹凸嵌合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部件将本体与盖连接,所具有的效果是在组装器体时,由于没有必要让本体和盖弯曲,所以器体可以采用象热固性树脂那样难于损伤并且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和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时相比较可以增大设置器体的插入部的面的尺寸。
本发明之2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组装部件上设置安装部。具有和权利要求2的发明相同的效果本发明之3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双方设置卡接槽同时至少在和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和卡接槽凹凸卡接的卡接爪设置在组装部件上,所具有的效果是通过卡接槽和卡接爪凹凸卡接可以防止组装部件从本体以及盖的嵌合部中脱落。
本发明之4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至少在本体和盖的任一方设置在卡接爪与卡接槽卡接之前临时卡接的临时卡接部,所具有的效果是制造时可以让组装部件临时支撑在本体或者盖上的状态下移送到下一工序,因此,可提高作业性。
本发明之5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设置压接在嵌合部上的多个肋,所具有的效果是通过压接嵌合部的肋可以防止组装部件的晃动确保稳定的嵌合性能。
本发明之6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的多个对角线的位置上设置向离开嵌合部方向的卡接爪,在本体和该的嵌合部周围分别设置与各卡接爪凹凸嵌合的多个卡接槽,所具有的效果是可以提高组装部件对扭力的强度,同时在本体和盖双方分离嵌合部和卡接槽,降低承受外力部位的负担。
本发明之7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双方的嵌合部以及组装部件上设置相互凹凸卡接的卡接段部,所具有的效果是卡接段部的卡接状态可以在外部确认,同时只有在本体以及盖的外侧进行与组装部件的嵌合,所以器体内部的构造不受限制。
本发明之8包括本发明之7在内,其特征在组装部件上设置有助于组装部件的弯曲容易与卡接段部卡接的卡接辅助机构,所具有的效果是组装部件的嵌合作业容易。
本发明之9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在与本体和该连接方向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接爪,所具有的效果是从插入部插拔插头时,对于施加在本体和盖的连接方向的外力,可以提高本体和盖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之10包括本发明之3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在与本体和该连接方向以及和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接爪,所具有的效果是对于本体和盖的连接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的外力,可以提高本体和盖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之11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盖上设置有安装部,所具有的效果是对安装在安装部件的状态下的器体施加外力时分散施加在组装部件上的力可以防止组装部件的脱落。
本发明之12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对向的外侧面上分别凸出设置有当本体和盖按不正常方向连接时相互干扰的一对嵌合部,同时在组装部件上设置和本体和盖的同一外侧面的各嵌合部各自分别嵌合的一对嵌合孔,所具有的效果是可以抑制由于本体和盖的尺寸差异对嵌合性能的影响,同时防止本体和盖不正常方向的连接。
本发明之13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的各嵌合部上沿和本体以及盖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嵌合槽,同时在组装部件上设置通过相对于嵌合部滑动和嵌合槽嵌合的嵌合片,在组装部件以及器体上设置在嵌合部与组装部件嵌合的状态下限制组装部件滑动的限制机构,所具有的效果是只有在本体以及盖的外侧进行与组装部件的嵌合,所以器体内部的构造不受限制,进一步可通过有限制机构防止组装部件从嵌合部脱落。
本发明之14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覆盖本体和盖的各嵌合部的形状,所具有的效果是组装部件在嵌合状态下从外部看不见本体和盖的嵌合部,外观好看。
本发明之15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和有器件的安装部的外侧面不同的外侧面上凸出设置嵌合部,所具有的效果是缩小器体的宽度尺寸,容易进行安装部件在施工面上的位置调整。
本发明之16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包括在具有3组支撑部的安装部件上可以安装到3个的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的2个或者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在沿器体的长轴方向的外侧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凸出设置嵌合部,同时一体形成和各嵌合部凹凸嵌合的一对组装部件,所具有的效果是器体为2个或者3个单位尺寸时,可以谋求提高组装作业。
本发明之17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安装部件为金属制成在开口窗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爪,通过让安装部件塑性变形,作为在器体或者组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部的安装孔中凹凸连接支撑爪,所具有的效果是可以在金属制成的安装部件上安装器体,同时采用金属制成的安装部件施工,容易确保防火性能。
本发明之18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安装部件为合成树脂制成在开口窗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槽,通过利用安装部件的弹性让安装部件弯曲,作为在器体或者组装部件上凸出设置的安装部的安装爪凹凸连接在支撑槽中,所具有的效果是可以在合成树脂制成的安装部件上安装器体,如果采用合成树脂金属制成的安装部件施工,容易向安装部件安装器体,并且安装部件和器体的连接不会伴随塑性变形,可以多次脱落,容易进行编排的变更和器体的交换。
本发明之19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前面开口、将器体后部收容在埋入配置在施工面内的埋入盒内、器体形成为让在内部插通电线的电线管在埋入盒内与埋入盒连接的连接器退出的形状,所具有的效果是即使当从施工面到埋入盒的距离短时,也不干扰连接器,而将器体的后部收容在埋入盒内,提高施工作业。
本发明之20包括本发明之19在内,其特征是在埋入盒内设置有为固定安装部件的固定部,在器体上设置让固定部退出的退出部,所具有的效果是即使当从施工面到埋入盒的距离短时,也不干扰埋入盒的固定部,而将器体的后部收容在埋入盒内,提高施工作业。
本发明之21包括本发明之19在内,其特征是插入部具有插头栓刀插入的栓刀插入口,包括自由开闭栓刀插入口的门、向塞入栓刀插入口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性体、支撑门和弹性体收容在器体内的中框,所具有的效果是在将门和弹性体固定在中框的状态下可以组装在本体一侧,提高本体和盖连接时的作业性。
本发明之22包括本发明之21在内,其特征是在中框中在塞入栓刀插入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门的门支撑部,所具有的效果是由门支撑部可以防止由弹性体的弹力让门从中框脱落,提高组装作业。
本发明之23包括本发明之1在内,其特征是在中框中设置有收容弹性体的收容部,所具有的效果是通过收容在收容部中,可以正确并且可靠地将弹性体组装在中框中,提高组装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座,其特征是包括以其前端部插入固定在施工面上的安装部件上所形成的矩形状开口窗内形式支撑在安装部件上以后端部埋入在施工面中的形式所设置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器体、承接插入到设置在器体上的插入部内的插头的栓刀的栓刀承接部件、与栓刀承接部件电连接支撑插入设置在器体上的电线插入口的电线让电线与栓刀承接部件电连接的端子部、结合在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单位间隔的支撑部上的安装部,器体由后端侧的本体和设置了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的盖所构成,由和设置在本体和盖双方上的嵌合部凹凸嵌合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部件将本体与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组装部件上设置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双方设置卡接槽同时至少在和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和卡接槽凹凸卡接的卡接爪设置在组装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至少在本体和盖的任一方设置在卡接爪与卡接槽卡接之前临时卡接的临时卡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设置压接在嵌合部上的多个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的多个对角线的位置上设置向分别离开嵌合部方向的卡接爪,在本体和该的嵌合部周围分别设置与各卡接爪凹凸嵌合的多个卡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双方的嵌合部以及组装部件上设置相互凹凸卡接的卡接段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组装部件上设置有助于组装部件弯曲且容易与卡接段部卡接的卡接辅助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在与本体和盖连接方向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接爪。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包围嵌合部周围的框状同时在夹持嵌合部在与本体和盖连接方向以及和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接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盖上设置有安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对向的外侧面上分别凸出设置有当本体和盖按不正常方向连接时相互干扰的一对嵌合部,同时在组装部件上设置与本体和盖的同一外侧面的各嵌合部各自分别嵌合的一对嵌合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本体和盖的各嵌合部上沿与本体以及盖连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有嵌合槽,同时在组装部件上设置通过相对于嵌合部滑动和嵌合槽嵌合的嵌合片,在组装部件以及器体上设置在嵌合部与组装部件嵌合的状态下限制组装部件滑动的限制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组装部件形成为覆盖本体和盖的各嵌合部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和有器件的安装部的外侧面不同的外侧面上凸出设置嵌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包括在具有3组支撑部的安装部件上能安装到3个的1个单位尺寸的器体的2个或者3个的2个或3个单位尺寸的器体,在沿器体的长轴方向的外侧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凸出设置嵌合部,同时一体形成和各嵌合部凹凸嵌合的一对组装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安装部件为金属制成并在开口窗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爪,通过让安装部件塑性变形,作为在器体或者组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部的安装孔中凹凸连接支撑爪。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安装部件为合成树脂制成,并在开口窗的两侧部分别形成作为支撑部的支撑槽,通过利用安装部件的弹性让安装部件弯曲,作为在器体或者组装部件上凸出设置的安装部的安装爪凹凸连接在支撑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前面开口、将器体后部收容在埋入配置在施工面内的埋入盒内、器体形成为让在内部插通电线的电线管在埋入盒内与埋入盒连接的连接器退出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埋入盒内设置有为固定安装部件的固定部,在器体上设置让固定部退出的退出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插入部具有插头栓刀插入的栓刀插入口,包括自由开闭栓刀插入口的门、和向塞入栓刀插入口的方向对门施加弹力的弹性体,以及支撑门和弹性体收容在器体内的中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中框中在塞入栓刀插入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门的门支撑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在中框中设置有收容弹性体的收容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可采用象热固性树脂那样难于损伤并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器体并且和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时相比较可增大设置器体插入部面的尺寸的插座,通过在本体和盖双方设置的嵌合部中凹凸嵌合合成树脂制的组装框将本体和盖连接。由于采用了合成树脂制的组装框将本体和盖连接,可采用象热固性树脂那样难于损伤并具有抗漏电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本体和盖,并和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时相比较可以增大设置器体的插入部的面的尺寸。
文档编号H01R13/46GK1332499SQ0111585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7日
发明者野村秀和, 立石博之, 坂部正司, 本田稔, 草间公男, 铃木健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