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磁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63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感器磁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磁心,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高频信号和大电流信号的尺寸小、价格低的电感器磁心。而且,本发明还涉及在数字音频放大器或D级音频放大器中使用的电感器磁心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数字音频放大器的信号是高频信号和大电流信号,因而在数字音频放大器中使用的磁心应具有良好的饱和特性,并且应构造成能屏蔽由于大电流变化产生的磁通,以便不影响外围电路。与现有的模拟音频放大器相比,数字音频放大器在音频放大器市场上的份额少。为了增加数字音频放大器的市场份额,需要一种价格低廉的放大器的制造技术。最近,家用电器商品小型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数字音频放大器中使用的电感器磁心必须价格低、尺寸小,并且适合大电流和高频信号。
现将参照

图1A~1C和图2,对在数字音频放大器中使用的现有电感器磁心进行说明。
图1A是具有DR型磁心的电感器的透视图。图1B和1C分别是具有DR+环型磁心的电感器的正视图和圆筒形护罩的透视图。DR型磁心和DR+环型磁心用在适合具有大量电流的信号的功率电感器中。由于磁心价格不贵,因而用在数字音频放大器中。然而,由于DR型磁心没有用于屏蔽所产生的磁通的部件,因而存在使磁通全部泄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提议使用DR+环型磁心。如图1B所示,DR+环型磁心包括圆筒形护罩和DR型磁心。圆筒形护罩如图1C所示。由于DR+环型磁心不适合高频特性,例如DR型磁心,因而存在滤波波形的保真度不够的问题。
现将参照图2,对具有空心线圈的电感线圈进行说明。由于该电感线圈不包括磁心,也就不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因而由磁性材料的高频特性产生的信号波形的失真少。因而,上述电感器在很大程度上用于数字音频放大器。然而,由于上述电感器的绕组数(匝数)量增多,因而在绕组间产生的电容分量和直流电阻分量增加。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即磁通全部泄漏,并且由于电感器尺寸大,因而难以将其表面安装到小型设备上。
也就是说,除了表面安装的问题以外,在数字音频放大器中使用的现有电感器磁心不适合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
现将参照图3对磁心制造的典型过程进行说明。磁心采用磁粉制成。首先,通过下列步骤即称重、混合、煅烧、研磨和喷雾干燥(未示出)制成磁粉。通过上述过程制造的磁粉被导入具有期望的磁心形状的模具中,被压制(步骤301),并且被烧结(步骤303),以便形成磁心。由于在上述步骤形成的磁心具有粗表面,因而磁心的外表面通过一次研磨(步骤303)被处理。一次研磨对磁心的整个表面进行研磨,以使通过步骤301和302形成的粗表面被均匀研磨。之后,为了在磁心内形成气隙,进行二次研磨以便按照预定深度研磨磁心的中心部分(步骤304)。由于二次研磨确定电感器的磁特性,因而需要精确。为了二次研磨多个磁心,在二次研磨之前,必须针对每个磁心进行使研磨机接近磁心的中心部分的步骤。然后,通过重复接近和分离过程进行研磨,并且对研磨机的研磨深度进行调节。因此,如果没有接近和分离过程,则就无法二次研磨多个磁心,这样就增加了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构成磁心的磁粉相对昂贵,因而磁粉的采购成本构成磁心的制造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为了降低适用于小尺寸的数字音频放大器的电感器磁心的制造成本,有必要使用少量磁粉来制造磁心。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数字音频放大器的电感器磁心。
本发明提供一种很少在数字音频放大器中使用的经过改进的EP型磁心。EP型磁心是一种电感器磁心的商标,目前可从TDK公司或其他公司购买,并且已在该领域内广为人知。根据本发明的经过改型的EP型磁心被称为EPS型磁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的磁心。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从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中产生的泄漏磁通进行屏蔽的磁心。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价格低、尺寸小的电感器磁心,即对该磁心进行有效研磨操作以形成气隙,并且该磁心可采用少量磁粉制成。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正如本文所具体实施和全面说明的那样,提供了一种EPS型电感器磁心,该磁心包括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底部,以及开口部分,其中,底部和外围部分朝开口部分延伸,其延伸程度为从中心部分的中心到外围部分的内表面测得的长度的约70%。
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具有均匀厚度。外围部分的厚度在各处均恒定,朝开口部分延伸的外围部分在直线上相互平行,并且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具有半圆形形状。对于EPS型磁心的半圆形外围部分,与开口部分直接相对的外围部分具有平面,该平面形成在外围部分的外圆周上。
EPS型磁心还包括凹槽,其位于外围部分的预定位置,该凹槽所在位置与开口部分相对,该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宽度,该凹槽的深度大于被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该凹槽与中心部分、底部和外围部分整体形成。
EPS型磁心用于适合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的数字音频放大器。本发明的磁心可在对中心部分进行或不进行二次研磨的状态下进行分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感器,其包括两个EPS型磁心,该两个EPS型磁心由一个支撑线圈的线圈架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电感器磁心,即该磁心具有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和底部,两个磁心相互对置并且相连以形成一个电感器。特别是,磁心的中心部分按照预定深度被研磨以形成气隙,并且当形成电感器时,四周围绕着线圈架的线圈,并且形成磁路,在电感器操作中产生的磁通流经该磁路。围绕中心部分的外围部分,以及将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相连的底部形成磁路,以便屏蔽磁通。将线圈架的线圈插入由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和底部限定的空间内。
本发明的磁心之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凹槽位于外围部分内,该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直径,其深度大于被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以便于中心部分的研磨,而且该凹槽与中心部分、底部和外围部分整体形成。
本发明的磁心之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凹槽位于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内,该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宽度,其深度大于被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以便于中心部分的研磨,而且该凹槽与中心部分、底部和外围部分整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对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何一项的多个电感器磁心的中心部分进行研磨以形成电感器的气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多个磁心排在一条作为基线的凹槽与中心部分相连的线上;以及在贯穿磁心凹槽的同时使用研磨机连续研磨中心部分。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点部分将在以下说明中陈述,部分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审查下文变得明了,或者说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中领会。通过在本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
所包含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了解,并且纳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不仅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且还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阐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A是具有DR型磁心的电感器的透视图。
图1B和1C分别是具有DR+环型磁心的电感器的正视图以及圆筒形护罩的透视图。
图2是具有常规空心线圈的电感器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磁心制造的典型过程。
图4A~4C示出了常规EP型磁心400的结构,其中,图4A是顶部平面视图,图4B是正视图,图4C是后视图。
图4D示出了与图4A~4C的常规EP型磁心相连的线圈架。
图4F是常规电感器的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的透视图,图5B、5C和5D分别是图5A中的磁心的顶部平面视图、正视图和后视图。
图5E是带有与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相连的线圈架的电感器的透视图;图5F是图5E中的电感器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磁心的中心部分进行研磨的方法。
图7是本发明的比较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一个实施例涉及RM型磁心,而另一实施例涉及POT型磁心。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比较实施例的EP型磁心的顶部平面视图;图8B是示出一对EP型磁心相互连接所处状态的底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EPS型磁心的顶部平面视图;图9B是示出一对EPS型磁心相互连接所处状态的顶部平面视图。
图10A~10F是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顶部平面视图或后视图。
本发明涉及在电感器中使用的EPS型磁心,该EPS型磁心是从现有的EP型磁心修改而成。现有的EP型磁心是为高频信号的通信和信号传输而开发的。图4A~4C示出了现有的EP型磁心400的结构,这些图分别是顶部平面视图、正视图和后视图。磁心的中心部分405具有柱形形状,并且磁心的外围部分410封闭住磁心的中心部分。中心部分通过底部415与外围部分相连。外围部分410和底部415屏蔽从电感器中产生的磁通。外围部分从磁心的前部分被取下,并且该前部分以下将简称开口部分420。外围部分410按照下列方式成形,即其外部轮廓具有长方形形状,其内部轮廓具有圆形形状。因此,外围部分的厚度不恒定,并且外围部分的各角被加厚。上述两个EP型磁心相对对置,并且通过一线圈架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电感器。图4d示出了由线圈架425连接的两个EP型磁心的特点,图4e示出了合成的电感器。两个磁心的各中心部分405被插到缠绕有线圈430的线圈架内,以便形成一个电感器,并且两个磁心的外围部分相互对接。磁心的中心部分405大体上通过线圈架425被线圈缠绕。磁心的开口部分420将与线圈架425接触。线圈430位于由磁心的中心部分405、外围部分410和底部415限定的空间内。
图4F是省略了线圈架的合成的电感器的剖视图。将磁心的中心部分按照预定深度进行二次研磨,以形成气隙435。由电感器产生的磁通沿着磁心的中心部分405、外围部分410和底部415流动,从而防止磁通从电感器向外泄漏。通常,上述现有的EP型磁心不具有气隙435。即便设有气隙,该气隙的尺寸也在几个μm到几十个μm的范围内。因此,现有电感器对带有低电流波动的小信号波长而变化的特性具有通道保真度。此外,由于良好的磁耦合,它具有能降低传输损耗的结构。
然而,如果大电流沿着上述现有的EP型磁心流动,则容易形成磁饱和。因此,在饱和区和非饱和区之间具有猛烈电流波动的音频放大器中不会以良好保真度传输波形。此外,由于数字音频放大器的信号是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因而电感器具有强磁场,该强磁场对外围电路施加显著影响。在EP型磁心中,由于磁心的底部415和外围部分410采用半圆形形状围绕线圈,因而当高频和大电流信号沿着磁心流动时,从开口部分420中泄漏的磁通可对外围电路的其他部件施加任何影响。
特别是,现有的EP型磁心朝开口部分420延伸,其延伸程度为从中心部分的中心到外围部分的内表面的长度r的约40%~45%,如图4A所示。因此,正如将从图4F看到的那样,根据现有的EP型磁心,线圈的一部分从没有外围部分和底部的开口部分420向外露出,从而导致产生磁通屏蔽问题。
本发明的EPS型磁心之特征在于气隙被扩大到使大信号能够通过而且不会在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中容易发生饱和的某种程度;以及磁心的底部和外围部分朝开口部分延伸,以便适当地屏蔽磁场。根据本发明在电感器中使用的磁心的气隙可容易变化,这取决于待使用的大信号的幅度和特性。电感器磁心可在一次研磨状态中分配,无需对其进行二次研磨。因此,现将以磁心的底部和外围部分的延伸为重点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现将参照图5A~5F,对根据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说明。图5A、5B、5C和5D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的透视图、顶部平面视图、正视图以及后视图。
本发明的EPS型磁心500之特征在于,底部515和外围部分510朝开口部分520延伸到长度1,该长度1是从中心部分的中心到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的内表面的长度r的约70%。本发明人发现,如果底部515和外围部分510延伸到长度1,则可有效地实现在大信号和高频信号内的磁通屏蔽。为便于说明,以磁心的中心部分的中心为基础,将延伸部分称为前部分540,将与开口部分相对的部分称为后部分550。因此,将前部分的底部和外围部分分别称为前底部540和515以及前外围部分540和510,而将后部分的底部和外围部分分别称为后底部550和510以及后外围部分550和510。为了防止磁通从现有的EP型磁心内的线圈中泄漏,磁心的底部和外围部分朝开口部分延伸得越多,屏蔽效应就越显著。因此,本发明人认为,如果使长度1等于长度r,则可大大实现屏蔽效应。
并且,本发明人发现,当线圈530围绕线圈架缠绕时,该线圈由于线圈530的厚度原因,不能缠绕成更靠近外围部分的内表面,换句话说,缠绕的线圈530不占据长度r的全部。特别是,在现有磁心中已发现,由线圈530缠绕的长度r’小于长度r的70%的情况很少,而74%和80%的情况常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磁心被设计成具有尽可能短的长度1,同时保持磁通屏蔽效应。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可实现使磁心小型化和节省磁材料的效果。此外,还可根据所用线圈架的不断增加的高度,防止线圈缠绕操作性能下降。
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有效执行二次研磨操作的磁心结构,即按照预定深度将磁心的中心位置进行研磨以形成气隙,并且还提供了一种研磨方法。参照图5a~5d,EPS型磁心之特征在于,在后外围部分中设有凹槽512。该凹槽512是通过模制提供的,以便与其他部件例如磁心的中心部分505、外围部分510和底部515一起进行模制和烧结。由于具有凹槽512的外围部分510的高度低于相邻外围部分510的高度,因而该凹槽的表面不被一次研磨操作研磨。因此,认为凹槽表面比一次研磨的外围部分的表面粗糙。图5b和5c所示的凹槽的宽度w和深度d是鉴于待形成的气隙的长度来确定的。换句话说,该凹槽的深度d比在二次研磨操作时去掉的中心部分的深度深,并且该凹槽的宽度w宽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直径E。
具有本发明的凹槽的EPS型磁心的中心部分的研磨操作是采用图6所示的方法执行的。在把多个根据本发明的EPS型磁心排成对准一条作为基线将凹槽、中心部分和开口部分相连的线之后,二次研磨机在磁心的对准方向上通过凹槽移动到中心部分,以便可从第一个EPS型磁心601到第n个EPS型磁心连续研磨中心部分。由于凹槽的宽度宽于中心部分的直径,其深度深于待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因而二次研磨机可一次连续移动,而不受任何限制。采用该过程,可显著提高磁心气隙形成的效率。
现将参照图5E和5F说明的是,凹槽512对泄漏磁通屏蔽产生的影响没有特别重大价值。图5E和5F分别是带有与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相连的线圈架525的电感器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参照图5F,当磁通在磁路中按照由“a”指示的方向流动时,磁通必须通过气隙535。当磁通按照由“b”指示的方向流动时,由于具有除凹槽512以外的某些磁路,因而对泄漏磁通屏蔽不产生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凹槽的宽度和高度不会无限增加,而是被限制到不受泄漏磁通影响的范围。
如图7所示,尽管在通信用电感器的现有磁心中,RM磁心701和POT磁心705都具有凹槽,然而其目的是引出电缆和散发热量,并且其形状不同于根据本发明的凹槽的形状。此外,当对磁心的中心部分进行二次研磨时,不具有凹槽的各磁心均可排成一串,并且可顺次进行二次研磨。然而,由于磁心的外围部分必须与中心部分一起研磨,因而给研磨机施加了不必要的负载。由于气隙形成操作是对铁氧体陶瓷进行精确研磨,因而需要大量时间,并且由于陶瓷破裂产生大量损耗。因此,有必要限制研磨机速度,从而防止磁心的薄外围部分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的另一特点是,磁心的外围部分510具有均匀厚度t,如图5a和5b所示,尤其是,后外围部分550和510的厚度相对于现有的EP型磁心是恒定的。特别是,本发明的外围部分510的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是相互一致的,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昂贵的磁材料量。外围部分510的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可以是四边形或圆形,但是鉴于磁心的缺陷比例,圆形是更优选的。如果磁心的外围部分采用圆形,则当使用机器人将其安装到PCB上时,鉴于便利性,更优选的是至少使磁心的外围部分的一部分变平。换句话说,如图5b所示,把朝开口部分延伸的前外围部分540和510形成为一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以使两个延伸部分容易被机器人抓取。另一方面,把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后外围部分550和510形成为平表面,以使该平表面能容易被机器人的真空吸入部分抓取。为了防止具有恒定厚度t的外围部分的磁心发生失真或弯曲,当使粉末磁体成形时,有必要对模具施加均匀压力。
现将参照图9A和9B,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EPS型磁心进行说明。图9A是EPS型磁心的顶部平面视图,图9B是示出两个EPS型磁心相互连接所处状态的视图,以及图5E的顶部平面视图。图8A和8B用于对比较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A是EP型磁心的顶部平面视图,图8B是示出两个EP型磁心相互连接所处状态的视图,以及图4E的底视图。图8B和9B分别示出了在磁心的中心部分805和905内形成气隙之前的状态。
磁心的具体部件由图9A和9B中的参照字符予以表示,即尺寸。如图8A和8B所示,参考字符A~F是用于表示现有EP型磁心的尺寸的标号,与现有的EP型磁心的各部件对应的本发明的EPS型磁心的各部件在图9A和9B中由相同字符表示。此外,参考字符w、d、l和r分别表示凹槽上部部分宽度、凹槽深度、前外围部分和前底部的长度、和后外围部分的内径,各尺寸单位为厘米。
在下表1中,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EPS型磁心‘13’(EPS13),根据第二实施例的EPS型磁心‘17’(EPS17),根据第一比较实施例的EP型磁心‘13’(EP13),以及根据第二比较实施例的EP型磁心‘17’(EP17)的主要部件的尺寸进行说明表1

EPS13EPS13的后外围部分的内径r是5mm,前外围部分和前底部的长度1是3.7mm,该值与后外围部分的内径的约74%对应。位于后外围部分上的凹槽的上部部分的宽度w是6.30mm,它比中心部分的直径E(4.35mm)长。由(A-D)/2确定的外围部分的厚度是1.1mm,并且在各处都是均匀的。在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的厚度是0.7mm,它比其它外围部分的厚度略薄。这是形成平部分以便于PCB安装过程的原因。出于同一原因,前外围部分被形成为一条相互平行的直线。EPS17EPS17的后外围部分的内径r是6mm,前外围部分和前底部的长度1是4.84mm,该值与后外围部分的内径的约74%对应。位于后外围部分上的凹槽的上部部分的宽度w是7.70mm,它比中心部分的直径E(5.68mm)长。然而,由(A-D)/2确定的外围部分的厚度是1.5mm,并且在各处都是均匀的。在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的厚度是1.04mm,它比其它外围部分的厚度略薄。这是形成平部分以便于PCB安装过程的原因。出于同一原因,前外围部分被形成为一条相互平行的直线。
经确认,在EPS13和EPS17中的凹槽的深度是1.5mm。气隙是由经过二次研磨的两个相连磁心的中心部分之间的间隙形成的。预计,在EPS13和EPS17情况下形成的磁隙低于3mm。本实施例在数字音频放大器用的电感器内使用约0.5mm的气隙。
由图9A中的参考字符‘S’表示的部分被显示用于对本发明的特征进行说明,即外围部分的厚度是均匀的。如果在外围部分内设置凹槽,或者外围部分和底部朝开口部分延伸,则该磁心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无论外围部分的厚度如何。并且,如图9A所示,如果由‘S’表示的外围部分的一角被去掉,则可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特点,减少磁材料的数量。该减少量可根据公式S×(外围部分的高度)×(磁材料的密度)容易计算。
本发明的该特点可通过表1中所述的比较实施例再次被确认。在表1中,参数G表示磁心的重量,单位是克。EPS13的重量是EP13的重量的75%(=3.8/5.1),表示减少25%的重量。EPS17的重量是EP17的重量的53%(=6.4/12.0),表示减少47%的重量。
与比较实施例的EP型磁心的重量相比,本实施例的EPS型磁心的重量减少之原因在于,外围部分和底部的厚度的减少。然而,考虑到根据本实施例的磁心的外围部分和底部延伸长度大于比较实施例,应理解,重量减少的效果与本发明的特点有关。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示内部空间的尺寸D、E和F等于表1所示的比较实施例的尺寸。然而,与比较实施例相比,通过朝开口部分延伸更长的外围部分和底部可更有效地屏蔽磁通泄漏。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磁心的重量比根据比较实施例的磁心的重量小。替代实施例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众多实施例。例如,可对底部的延伸形状和底部,具有恒定厚度的外围部分的形状,以及凹槽的形状进行修改。图10a~10e示出了外围部分的各种形状,图10f示出了凹槽的各种形状。
此外,可由现有的EP型磁心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凹槽。对于不具有开口部分的磁心,例如,现有的EP型磁心,凹槽可设置在外围部分的两侧。
并且,本发明的EPS型磁心是为大信号设计的,但是将其应用于小信号,也可取得相同效果。
本发明的磁心可在对中心部分进行或不进行二次研磨的状态下进行分配。
以上实施例仅是典型示例,并不应被视为使本发明受到限制。本发明可方便地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对本发明的描述旨在起说明作用,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替代方案、修改和变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容易领会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感器的EPS型磁心,它是对EP型磁心的一种改进,其包括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底部以及开口部分;其特征在于,底部和外围部分朝开口部分延伸,其延伸程度约为从中心部分的中心到外围部分的内表面测得的长度的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具有均匀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外围部分的厚度在各处均恒定,朝开口部分延伸的外围部分在一条直线上相互平行,并且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具有半圆形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与开口部分直接相对的外围部分在其外圆周上具有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中心部分被研磨到预定深度以形成气隙,使得EPS型磁心用于大电流信号和高频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EPS型磁心用于数字音频放大器。
7.如权利要求1~4中之任一项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该磁心还包括凹槽,其位于外围部分的预定位置,该凹槽所在位置与开口部分相对,并且该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直径,该凹槽的深度大于被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与中心部分、底部和外围部分整体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EPS型磁心,其特征在于,EPS型磁心用于数字音频放大器。
10.一种电感器磁心,具有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和底部,两个磁心相互对置连接形成一个电感器,当形成电感器时被线圈缠绕的中心部分被研磨以形成气隙,并形成使电感器工作时所产生的磁通能流过的磁路,外围部分围绕着中心部分,外围部分把中心部分与底部相连形成磁路,以防止电感器磁通的外漏,以及把线圈插入由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和底部限定的空间,该磁心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外围部分内的凹槽,其宽度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直径,其深度大于被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以便于中心部分的研磨,并且该凹槽与中心部分、底部和外围部分整体形成。
11.一种电感器磁心,该磁心具有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底部和开口部分,两个磁心相互对置连接形成一个电感器,当形成电感器时被线圈缠绕的中心部分被研磨以形成气隙,并形成使电感器工作时所产生的磁通能流过的磁路,外围部分围绕着中心部分,外围部分把中心部分与底部相连形成磁路,以防止电感器磁通的外漏,把线圈插入由中心部分、外围部分和底部限定的空间,以及开口部分是外围部分被去掉的部分,该磁心包括凹槽,位于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中,其宽度大于或等于中心部分的直径,其深度大于被研磨的中心部分的深度,该凹槽与中心部分、底部和外围部分整体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心,其特征在于,该磁心包括EP型磁心。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之任一项所述的磁心,其特征在于,中心部分被研磨。
14.一种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4中之任一项所述的EPS型磁心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磁心通过其被研磨的中心部分和开口部分由一个支撑线圈的线圈架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感器用于数字音频放大器。
16.一种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EPS型磁心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磁心由一个支撑线圈的线圈架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感器用于数字音频放大器。
18.一种研磨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之任一项的多个电感器磁心的中心部分以形成电感器的气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把多个磁心排列成作为基线连接凹槽与中心部分的一条线;以及利用贯穿各磁心凹槽的研磨机连续研磨所述中心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于高频信号和大电流信号的价格低、尺寸小的电感器磁心。该磁心是从现有的EP型磁心修改而成。凹槽在成形时与磁心的外围部分整体形成。底部和外围部分朝开口部分延伸,其延伸程度为从中心部分的中心到外围部分的内表面测得的长度的约70%。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外围部分具有均匀厚度。该磁心被设计成便于将其表面安装到PCB上。
文档编号H01F17/04GK1399284SQ0212480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5日
发明者郑奉秀, 石川道男, 具辰旭 申请人:波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韩国线圈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