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鳍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989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鳍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器鳍片装置。近年来电脑产业迅速发展,组装电脑内部的微处理器、晶片等电子元件,其不但在尺寸上愈趋小型发展,在功能上也日益提高,由此其元件所散发的热能也相对地愈来愈高。由于温度的上升是会影响电脑运作的效率或造成内部电子组件的损坏,甚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如何有效将此密集热量有效散发至是统的环境,以维持电脑的组件的正常运作,势必需要藉由散热装置以降低电子发热元件的温度,方能使电脑维持正常运作。
目前市面上关于散热装置及措施不胜枚举,大致可分为铝挤型、压铸型及折叠型等三种散热板结构,其是皆可达到提升散热效果,以协助电脑内部元件散热而维持电脑正常运作。
其中铝挤型与压铸型散热器的制造由于受限于机械加工能力,因此其散热的单位面积及总面积皆有限制,且其加工制造的过程繁琐,而导致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于如何克服上述制作技术上与设计上的问题,以增进其散热效能,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良。
而折叠型散热器,因其具有藉由其堆垒方式以增加散热的面积,而有逐渐取代铝挤型及压铸型散热器的趋势,然而习用的堆叠型散热器,由于其鳍片的设计是以机械冲压方式将金属片制成既定的尺寸规格,故其形状与堆叠方式多是呈平行排列,且一般在使用时是多搭配风扇以增进其散热效能。
然而风扇所形成的气流,是呈沿切线方向的旋涡朝外流散,故前述习用的折叠型散热器的鳍片堆叠及成形结构,是存有改进的空间与必要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鳍片装置,其可增进散热器的鳍片在组合上的弹性及散热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鳍片装置,其是将多数片散热鳍片组设于一表面具有凸肋的基座上,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是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该本体于底边近中央处是形成有一可跨设在基座凸肋上的缺槽,该缺槽两侧的本体底边是形成有朝一侧弯折的底折片,而令多数片散热鳍片能够通过该底折片排排列固设于基座上,
藉此,可以增进散热鳍片在基座上组合排列的弹性,并达到增进散热效果的功效。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于缺槽顶缘还可形成一朝底折片形成方向弯折的中折片。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本体近顶边两侧缘是可形成有朝本体相对弯折的侧折片。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侧折边可朝本体相对弯折180°。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可为方形,于基座表面所形成的凸肋可呈斜向。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也可为圆形,于基座表面所形成的凸肋呈环形。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也可为扇形,于基座表面所形成的凸肋呈圆弧形。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缺槽两侧边的底折片相对边缘是可依需要而与底折边的折线形成一角度,以使散热鳍片能与基座表面所形成的凸肋相配合。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一侧边可形成为内凹边。
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内凹边缘延伸的侧折边是沿内凹边缘约略朝本体弯折9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功效以及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机械冲制而成的金属片散热鳍片装置,该散热鳍片是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该本体于底边近中央处是形成有一缺槽,该缺槽两侧的本体底边是形成有朝一侧弯折的底折片,于该缺槽顶缘是形成有一朝底折片形成方向弯折的中折片,于本体近顶边两侧缘是可形成有朝本体相对弯折的侧折片,本体的一侧边是可形成内凹边,配合以一于表面形成有凸肋的基座,该基座是可为方形、扇形或圆形,藉此,可将散热鳍片呈斜向平行或依放射状构成圆弧形或圆形排列,以达到增进其在组合上的弹性及散热效果。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一)呈平行组合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一)呈平行组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一)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缺槽形成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二)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二)呈平行组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三)的外观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三)呈扇形组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三)呈环形组合的俯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散热器鳍片装置,请配合参看图1、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一)组合的外观与俯视示意图,其主要是于一基座(10)上组设有多数片以机械冲制而成的金属片散热鳍片(20),其中于基座(10)表面是形成有一呈斜向的凸肋(11),多数片散热鳍片(20)是呈斜向平行排列于基座(10)上。
配合参看图3所示,其中散热鳍片(20)是具有一呈方形片状的本体(21),该本体(21)于底边(210)近中央处是形成有一缺槽(22),该缺槽(22)两侧的本体(21)底边(210)是形成有朝一侧弯折的底折片(23),于该缺槽(22)顶缘是形成有一朝底折片(23)形成方向弯折的中折片(220)。该等多数片散热鳍片(20)是藉由底折片(23)与中折片(220),以胶合或焊接的方式分别结合于基座(10)的表面与凸肋(11)上。
请参看图4所示,其是缺槽(22)的形成示意图,其中位于缺槽(22)两侧边的底折片(23)相对边缘是可依需要而与底折片(23)的折线形成一定的角度,如此,以使散热鳍片(20)能与基座(10)表面所形成呈斜向的凸肋(11)相配合,而令多数片散热鳍片(20)能够呈斜向平行排列于基座(10)上。
请参看图5、6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二)组合的外观与俯视示意图,其组合结构是大致与前述实施例(一)相同,而该等散热鳍片(20a)的本体(21a)于近顶边(212a)两侧缘是延伸形成有朝本体(21a)相对弯折180°的侧折片(24a),该侧折片(24a)的作用在于于组合时其是抵靠于位于前方的散热鳍片(20a)所竖起的本体(21a)背面近顶边(212a)两侧缘,如此可达到加强支撑固定的效果。
请参看图7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三)的外观示意图,其中该散热鳍片(20b)的片状本体(21b)是呈不规则形,于本体(21b)的一侧边是形成有内凹边(214b),且其底折片(23b,23b′)是呈不相对称,其于本体(21b)近顶边(212b)两侧缘所延伸形成侧折片(24b,24b′)亦呈不对称,其中侧折片(24b)是朝本体(21b)弯折180°,而侧折片(24b′)则是沿内凹边(214b)边缘约略朝本体(21b)弯折90°。
配合参看图8、9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实施例(三)呈扇形及圆形排列的组合示意图,其组合结构是大致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其中图8的基座(10b)与凸肋(11b)是呈扇形,图9的基座(10b′)是呈圆形而其凸肋(11b′)是呈环形,而图7所示的散热鳍片(20b)是呈放射状构成圆弧形或圆形排列组设于基座(10b,10b′)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成如前揭所述可将多数片散热鳍片呈斜向平行或依放射状构成圆弧形或圆形排列组设于基座上,以增进其在组合上的弹性,并增进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鳍片装置,其是由多数片散热鳍片组设于一表面具有凸肋的基座上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该本体于底边近中央处设有一跨设在该基座凸肋上的缺槽,该缺槽两侧的本体底边设有朝一侧弯折的底折片,该多数片散热鳍片通过该底折片排列固设于该基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该缺槽顶缘设有一朝该底折片设置方向弯折的中折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本体近顶边两侧缘设有朝该本体相对弯折的侧折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侧折边是朝该本体相对弯折18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为方形,该基座表面所设的凸肋呈斜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为圆形,该基座表面所设的凸肋呈环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为扇形,该基座表面所设的凸肋呈圆弧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缺槽两侧边的底折片相对边缘与该底折边的折线成一角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一侧边为内凹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鳍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内凹边边缘延伸的侧折片是沿该内凹边缘朝本体弯折90°。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器鳍片装置,其是由多数片散热鳍片组设于一表面具有凸肋的基座上构成,该散热鳍片是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该本体于底边近中央处是设有一跨设在该基座凸肋上的缺槽,该缺槽两侧的本体底边是设有朝一侧弯折的底折片,该多数片散热鳍片排列固设于该基座上。本实用新型可将散热鳍片呈斜向平行或依放射状构成圆弧形或圆形排列,以增进其在组合上的弹性,并增进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1L23/367GK2549591SQ0223658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7日
发明者王天来, 郑振华, 林志诚, 马艺超 申请人:华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天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