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599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组合在一起扩大容量的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单元能够独立测控并自动监控各电池单元及电池组的性能状况,并可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通讯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智能设备不断产生,这些设备虽然千差万别,但大多数设备为了便于使用都带有可充电电池,例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等等。充电电池组成结构,通常是由若干单体电池串联而成,使其具有一定的额定输出电压及电池容量,对电池整体进行充放电。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充电电池都是内置的,可随身携带,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由于一块电池的容量毕竟有限,只能提供短时间的电力支持,无法长时间提供电能(一般使用1-2小时后,电力就明显不足了,特别是多次充放电后容量进一步减少)。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对于一些设备的特殊用途,和特殊场合的使用,如野外勘探、野外施工、军事应用等场合,在没有外接补充电源的场合下使用,会感到非常的不方便,甚至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充电电池使用时间短,在野外作业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组合增容的电池,此电池具有与连接设备的CPU通讯的能力,在CPU的控制下,使外接的各电池更加有效的工作并可长时间为设备提供电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以上的电池连接组合而成,每个电池本体上都设有电气连接部和机械连接部,电气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电池之间相互连接的电气互连接口;互连接口设在电池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电池之间通过机械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所述的机械连接部为每个电池本体的上和或下表面分别设有滑槽和与滑槽相配合的插接块,一块电池的滑槽与另一块电池的与滑槽相配合的插接块插接配合。
所述的滑槽与插块,两者相插接重叠的部分设有固定装置。
所述的机械连接部为每个电池本体的侧面设有两个半圆凸起部分,其上带有孔。
所述两个半圆凸起部分,其上带有孔用于固定螺栓。
所述的两个半圆凸起部分,其中一个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为凸起的卡扣;而另一个则是一面平的,另一面为凹下的卡槽。
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还包括,在电池本体的侧面设有用于与计算机通信的通信接口。
所述的通讯接口为USB或RS232或RS485通用数据接口。
所述的电气互连接口设置在电池的侧面的供导线插入的电气插孔。
在每个电池本体的上面的一面设置固定触点,另一面设置凸起的弹簧片触点。
在每个电池本体的下面设置固定触点和弹簧片触点,相扣合的两个电池的固定触点和弹簧片触点恰好接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组合增容的电池,每一个电池上设置电气互连接口和通信接口,通过互连接口连接各电池组成电池组,使外接电池能为设备提供足够长时间的电能;通过通信接口与设备的通信接口相连,设备的CPU可以检测、控制组合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工作状态,切除损坏或电量不足的电池,使整个电池组更有效的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的单体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单体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分的半圆形凸起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分的半圆形凸起的局部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气互连接口的固定触点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气互连接口的弹簧片触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每个电池本体上都设有电气连接部和机械连接部,电气连接部包括用于与计算机通信的通信接口和用于与电池之间相互连接的电气互连接口;通信接口、互连接口设在电池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电池之间通过机械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的单体结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电池本体的侧面设有通信接口和电气互连接口,通信接口可以是USB或RS232或RS485通用数据接口,通过连接线和计算机的外接数据接口相连,如果电池的数目很多可以通过集线器连接到计算机的数据接口上。电气互连接口设置在电池的侧面的供导线插入的电气插孔,通过导线将各个电池电连接在一起。
在电池之间可以设置物理连接部,将单个电池组合起来,既便于放置也便于携带。
如图1所示,两块电池之间采用滑槽相互连接,在电池模块上表面两侧设置有滑槽1,并在滑槽端部有限位结构2,在电池模块下表面两侧设置插接块3,插接块恰好可以与另一电池的滑槽配合,当两块电池互连时,一块电池的插接块插入另一块电池的滑槽中,由于尺寸设计合理,底部有限位,保证两电池的可靠连接。
图1中电池本体侧面设有通信接口4和电气互连接口5,通信接口4为图中正面左侧的方形接口,可以是USB或RS232或RS485通用数据接口,通过连接线和计算机的外接数据接口相连,如果电池的数目很多可以通过集线器连接到计算机的数据接口上。电气互联接口5为图中正面的圆形接口,通过电气互联线与其他的电池模块连接,也可以作为电池的输出直接连接用电器;其中,通信接口4和电气互连接口5的形状并非固定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灵活设置。如有电池模块组成的电池组同时为多个用电器供电,则可以从电池组中抽出若干插头与各供电器相连。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体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模块两侧都带有滑槽,并在滑槽端部有限位结构;电池模块电器接插座的这面,有两块凸起的半圆卡扣6和7,上面带有圆孔,其中一块圆孔内壁若带有螺纹,则他们固定可以直接用螺栓;若他们都不带有螺纹,则他们固定可以直接用螺栓加螺固定;图3中为两个圆孔连接部分都不带螺纹的局部立体图,如图4所示,这两块凸起的半圆卡扣上,向内相对的两个半圆面是平的,朝外两个半圆面,一个是凸起的卡扣8,另一个是凹下的卡槽9,是用于和其他的电池配合在一起时使用的。
电气互连接口设在电池本体的上下表面上,其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在每个电池本体的上下两面的分别设置固定触点10(如图5所示)和弹簧片触点11(如图6所示),在电池模块上平面有8个PCB镀金触点,他们的高度稍微比塑料平面低一点,下平面上也有8个镀金磷铜片冲压的弹簧触点,他们虽然比塑料平面高一点,但比起滑槽的边沿还是低许多,当两个电池相扣合时,固定触点10和弹簧片触点11恰好接触,可实现电气连接。采用触片连接可以省去大量的外接连线,使电池在互连时线路更清晰,能够避免导线过多所带来的干扰和故障。如果采用固定触点10和弹簧篇触点11作为电器连接部件,那么,电池模块正面电气接口5的作用仅用来与外部用电器连接。
将本实用新型的单体电池插接组合在一起,该组合电池的优点在于电池之间组合连接的方式简便可靠,并可轻松拆卸,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增加或减少电池的数目,不仅形状规则,电路连接清晰,而且携带方便,能提供长时间的供电需要,为特殊环境下有特殊需要的用电器提供了非常好的外接电池。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以上的电池连接组合而成,每个电池本体上都设有电气连接部和机械连接部,电气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电池之间相互连接的电气互连接口;互连接口设在电池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电池之间通过机械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连接部为每个电池本体的上和或下表面分别设有滑槽和与滑槽相配合的插接块,一块电池的滑槽与另一块电池的与滑槽相配合的插接块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与插块,两者相插接重叠的部分设有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连接部为每个电池本体的侧面设有两个半圆凸起部分,其上带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圆凸起部分,其上带有孔用于固定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半圆凸起部分,其中一个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为凸起的卡扣;而另一个则是一面平的,另一面为凹下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还包括,在电池本体的侧面设有用于与计算机通信的通信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讯接口为USB或RS232或RS485通用数据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互连接口设置在电池的侧面的供导线插入的电气插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电池本体的上面的一面设置固定触点,另一面设置凸起的弹簧片触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电池本体的下面设置固定触点和弹簧片触点,相扣合的两个电池的固定触点和弹簧片触点恰好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组合增容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以上的电池连接组合而成,每个电池本体上都设有电气连接部和机械连接部,电气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电池之间相互连接的电气互连接口;电气互连接口设在电池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电池之间通过机械连接部组合在一起。此可组合增容的电池通过电气连接部和机械连接部将单独的电池组成电池组,使电池组能为设备提供足够长时间的电能;通过通信接口与设备的通信接口相连,设备的CPU可以检测、控制组合电池中的每个电池的工作状态,切除损坏或电量不足的电池,使整个电池组更有效的工作。
文档编号H01M10/42GK2612083SQ03243160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4日
发明者李宏彦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