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351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导电片的电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两电子设备之间电连接高速与稳定的需要,导电焊接锡球被用于连接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PCB)。在电连接器应用中,为保证端子受力平衡,往往要求端子及焊接锡球装置于端子孔中心位置。
美国专利US6,024,584、US5,772,451与US6,061,254中均揭示了一种具有L形尾部的端子,其L形尾部是为便于承接锡球。但此端子结构使难以将锡球装置于端子孔中心位置,从而易使端子受力不平衡。尽管美国专利US6,024,584揭示了端子设置于端子孔中心位置的结构,但其并未设有平台以承接锡球,而需在绝缘本体外侧设置凹口以将锡球定位于端子端部位置。
为此,业界提供一种具有对称的T形尾部的端子,利用较宽的T形平台将锡球定位于端子对称位置。然而,成型此T形平台通常只有两种方法其一,将端子的一端通过墩压或者分劈成两支然后再向两侧弯折而形成;其二,先成型具有弯折部分的两导电片,使两导电片贴合在一起,且使其弯折部在对称位置,从而形成所述T形端子。用第一种方法成型端子时需要通过较大的塑性变形,成型难度大,模具容易磨损,生产成本大。用第二种方法称形时,两片导电片难以稳定贴合在一起,组装困难,且易发生错位而导致T形平台不平整。

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两导电片的电连接器端子,该电连接器端子的两导电片之间设有固定连接结构。
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具有两导电片,该两导电片设有贴紧设置的主体,一导电片主体设有向另一导电片凸出的凸块,另一导电片主体设有对应的槽口,凸块凸伸入槽口并形成过容配合。
通过设置凸块与卡槽过容配合的结构,可实现构成电连接器端子的两导电片的稳定连接,从而便于后续端子装配。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导电片设有两个所述凸块,且设置成延伸方向彼此相反的舌状,与凸块相对的导电片对应位置设有槽口,各槽口与舌状凸块干涉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凸块也可设为矩形,各凸块在相对两端由两条平行的切口与对应导电片的主体分开,在相对的另两端与对应导电片的主体相连,且两凸块的切口彼此垂直,与凸块相对的导电片上的设置有对应的槽口,两槽口与两个凸块相配合。
通过设置两彼此垂直的矩形凸块或两延伸方向相反的舌状凸块与槽口配合,均能使两导电片之间形成不同方向的配合作用,从而可防止两导电片在与其主体平行的任何方向的相对滑动。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设有大于对应槽口的尺寸,使凸块与槽口形成更为稳定的干涉配合,从而防止两导电片轻易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上述端子的方法,先成型两导电片;再将两导电片贴合在一起;然后将两导电片的主体一次冲切成型出凸块及槽口的步骤。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一次同时冲切成型两导电片上的凸起与槽口,减少成型次数,并无再需将两导电片组装在一起的步骤。
作为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冲切导电片的同时,将凸起压延,使凸起尺寸变大,从而形成与槽口更大干涉量的配合。

图1为装置有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立体爆炸图,为简洁起见,若干端子中只图示一个公端子与一个母端子;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公端子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公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母端子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母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20,40可用于一种网格阵列电连接器100,其包括一母连接器60及与之相接配的公连接器80。
请参阅图2与图3,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公端子20的图示,该电连接器公端子设有主体22、处于主体22相对两端的平台24及导接部26。该公端子20由两导电片20a,20b贴合而形成,各导电片分别设有主体22a,22b、平台24a,24b及导引面26a,26b,该两导电片20a,20b的主体22a,22b紧密贴合一起。其中,一导电片20a的主体22a设有一槽口228a及向另一导电片22b凸出的舌状凸块220a,且凸块220a的延伸末端设有平行于主体22a的部分226a。另一导电片20b的主体22b设有向导电片22a凸出的舌状凸块220b及一槽口228b,且凸块220b的延伸末端同样设有平行于主体22b的部分226b。当两导电片20a,20b贴合在一起时,舌形凸块220a,220b分别伸入槽口228b,228a,且其两侧与尖部分别与有槽口228b,228a形成干涉配合,这样可使两导电片20a,20b在平行主体22a,22b方向形成多个方向的配合作用,可以防止这样两导电片20a,20b沿任意方向相对滑动。另外,两导引面26a,26b所在一侧与对应导电片20a,20b所在一侧一致,从而避免与对接端子40相配合时,两导电片20a,20b承受较大的分离方向的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舌状凸块220a,220b为方形,但其也可设置为半圆形或三角形等其它类似形状,并同样可以达到本发明之技术效果。
在制造本发明公端子20过程中,先成型两导电片20a,20b,然后将两导电片20a,20b对齐贴合在一起,并将两导电片的主体22a,22b一次冲切成型出凸块220a,220b及槽口228a,228b,同时将凸起220a,220b压延,使凸起220a,220b尺寸大于对应槽口228a,228b的尺寸,从而形成较大干涉量的配合,并且,前述平行主体22a,22b的部分226a,226b是为了更好的压延变形及更好地与槽口228a,228b干涉配合效果。
请参阅图4与图5,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母端子40的图示,其结构与公端子20相似,其不同点在于其一两凸块420b,421b均设于同一导电片40b,但固定作用与分别设于两导电片没有本质区别;其二两凸块420b,421b系设为两个矩形,各凸块420b,421b在相对两端由两条平行的切口与导电片40b的主体42b分开,在相对的另两端与导电片40b的主体42b相连,且两凸块420b,421b的切口彼此垂直,而另一导电片40a的主体42a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槽口427a,428a与两个凸块420b,421b相配合。当然,两矩形凸块420b,421b位置并非垂直而是呈一定角度时,亦能防止两导电片40a,40b在其主体42a,42b平行的任何方向的相对滑动。另外,还可将两平行的切口取代为两条折线形切口,这样两导电片40a,40b只需设置一个凸块卡槽配合结构即可亦能防止两导电片40a,40b在其主体42a,42b平行的任何方向的相对滑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具有两导电片,该两导电片设有彼此贴紧设置的主体,其特征在于一导电片主体上设有向另一导电片凸出的凸块,另一导电片主体设有槽口,凸块凸伸入槽口并形成过容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前述两导电片设有两个所述凸块,该两凸块为矩形形状,各凸块在相对两端由两条平行的切口与对应导电片的主体分开,在相对的另两端与该导电片的主体相连为一体,且两凸块的切口彼此垂直,与凸块相对的导电片上的设置有对应的前述槽口,该槽口与凸块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在相对两端由两条折线的切口与对应导电片的主体分开,在相对的另两端与该导电片的主体相连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前述两导电片设有两个所述凸块及槽口,该两凸块设为两延伸方向彼此相反的舌状,各舌状凸块与对应槽口干涉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凸出的高度与该导电片的厚度相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具有大于对应槽口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设有与导电片的主体平行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两导电片设有与对接端子相导接的导引面,该导引面所在一侧与对应导电片所在一侧一致。
9.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其包括成型两导电片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贴合在一起的步骤以及将两导电片的主体冲切成型出凸块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冲切成型出凸块的同时将凸块压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具有两导电片的电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该两导电片设有彼此贴紧设置的主体,一导电片主体设有向另一导电片凸出的凸块,另一导电片设有槽口,凸块凸伸入槽口并形成过容配合。制造本发明端子时,先成型两导电片,再将两导电片贴合在一起,然后将两导电片的主体一次冲切成型出所述凸块及槽口。通过设置凸块与卡槽过容配合的结构,实现构成电连接器端子的两导电片的稳定连接,从而便于端子后续组装。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一次冲切同时成型两导电片上的凸起与槽口,减少成型次数,并无需再将两导电片组装在一起的步骤。
文档编号H01R12/30GK1694307SQ20041009247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7日
发明者约瑟夫·R·考桑斯盖, 布瑞恩·J·基里斯皮尔, 托德·M·哈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