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79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好防电磁干扰效果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PC卡是一种用以给计算机及其它通讯和电子设备添加诸如内存、大容量内存、网络及无线通讯等扩展装置的电子卡,几乎所有笔记型电脑侧边均设有PC卡插槽以用于扩充内存或网络等外围功能。PCMCIA(Personal Computer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于1991年颁布了最初的PC卡工业标准-PCMCIA标准,之后为了使PC卡能适应多媒体和网络等应用对高速度的需求,又在1997制定了CARDBUS标准及ZV标准。然而随着通信产业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PC卡已无法满足笔记型电脑及一些消费性电子产品对于数据传输量及传输速度的需求,同时新的计算机I/O总线接口标准(PCI Express)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新的PC卡标准的形成,使得PCMCIA于2003底再一次公布了新的PC卡标准,即ExpressCard标准。这种ExpressCard模块采用的是优于传统PC卡PCI并行总线接口的串行资料接口,仅具有26个针脚,而传统的PC卡是68个针脚,其在减少接口所需信号数目的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由于PC卡必须要通过与其配接的电子卡连接器才能运用于各种设备中,因此PC卡技术的每次改进都必然相应的要求与其配接的电子卡连接器同时进行相应的改进。而用于ExpressCard标准的PC卡连接器由于传输速度的增加需要具备更强的防电磁干扰能力。传统的PC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一般是通过设置金属支撑件或自侧壁延伸出弹片而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垫片上,如美国专利第6,626,689号,其揭示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遮蔽壳体的两侧各组装有一可安装至印刷电路板的金属支撑件,其纵长绝缘本体的两侧端于毗邻端子的位置各形成有一安装通孔,一对螺钉分别穿过该安装通孔而将绝缘本体固持于印刷电路板上,同时遮蔽壳体的侧边可分别与该螺钉头部抵触。然而将螺钉安装至印刷电路板的工序较复杂,成本较高。又如中国专利公告第2596618号,其揭示了另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遮蔽壳体于其两侧壁中部及接近绝缘本体的前边缘的两侧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扣持片,每一扣持片包括有弹性固持脚及自固持脚向外延伸的倒刺,扣持片的倒刺与印刷电路板配合从而建立遮蔽壳体的接地路径。然而,该等扣持片是由一金属片冲压而成,片体较薄,在未安装前可能会被折弯甚至折断,且通过倒刺与印刷电路板配合的方式并非牢固可靠,而这些均会影响遮蔽壳体的接地效果。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电子卡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的防电磁干扰能力的电子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牢固安装至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纵长绝缘本体、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一对固持片及遮蔽壳体。自纵长绝缘本体的两端形成有一对支臂,每一支臂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收容相应固持片的固持槽。遮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其于包覆于支臂外侧的相应侧壁上设有向内延伸以与固持槽内的固持片抵触的弹性臂。每一固持片包括固持于固持槽内的竖直部及固持脚,该固持脚可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垫片上,从而在将绝缘本体固持于印刷电路板的同时,也达成了遮蔽壳体的接地效果。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绝缘本体支臂上的固持片可以牢固可靠的将绝缘本体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且遮蔽壳体通过与该固持片抵触的弹性臂在接近传输界面处达成接地路径,使的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可以达到较好的防电磁干扰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遮蔽壳体与于绝缘本体分离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部分分解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其中退卡机构未组装于遮蔽壳体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遮蔽壳体的仰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有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两侧的固持片30、组设于绝缘本体10上的遮蔽壳体40、卡扣于遮蔽壳体40内的导轨50、一对分别设置于遮蔽壳体40两侧的支撑装置60及退卡机构70。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绝缘本体10包括一纵长基部11、一对分别自基部11两端向后延伸的支臂12及自基部11中间部向后延伸形成于两相对支臂12之间的对接部14。对接部14上形成有若干贯穿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道142。基部11的前端中部处还设有一向前凸起的卡块15。每一支臂12包括一于其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固持槽122,每一固持槽122部分向外贯穿支臂12的外表面124,使其部分裸露于外部空间。每一外表面124于固持槽122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以形成扣持孔126。
若干导电端子20分别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道142内,每一端子20包括有与PC卡达成电性连接的接触部22、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部24及连接接触部22与安装部24并固持于端子槽道142内的固持部(未标号)。
每一固持片30包括一片状竖直部31及自竖直部31下缘向外水平延伸的水平固持脚32,竖直部31分别插入在相应支臂12的固持槽122内,竖直部31的侧边缘形成有与固持槽122的内侧壁干涉配合的倒刺33以将固持片30牢固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固持脚32可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垫片(未标号)上。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5所示,由于ExpressCard标准的PC卡有两种外型,一种为传统的矩形,另一种为L型,故相应的电子卡连接器也包括两种外壳构型,本实施方式是以L型电子卡连接器为例,但并不仅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遮蔽壳体40是包覆在绝缘本体10上的,其包括一L型的板状主体部41,及若干自主体部41的相应边缘竖直向下延伸的侧壁,该等侧壁与主体部41形成一容纳PC卡的收容空间。该等侧壁包括自板状主体部41前端缘向下延伸的前挡部42、分别位于该前挡部42两侧的第一侧壁43及第二侧壁44、与第一侧壁43平行且同侧的第三侧壁45、与第二侧壁44平行且同侧的第四侧壁46,及位于第二侧壁44及第四侧壁46之间的纵向壁47。
前挡部42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前端外,其与主体部41相连接处形成有一收容绝缘本体10的卡块15的缺口421。第一及第二侧壁43、44包覆在绝缘本体10的两支臂12,其分别包括有向内凸伸收容于支臂12的扣持孔126内的若干扣持片431、441、形成于其上缘的狭槽432、442及向内延伸以与固持槽122内的固持片30抵触的弹性臂433、443。第三侧壁45及第四侧壁46设有自底端向内弯折形成的水平部451、461,以使该等侧壁45、46与主体部41共同形成引导电子卡插入的U型导引槽452、462。且该等水平部451、461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若干向上突起的凸条453、463,主体部41正对该等凸条453、463相应的形成有向下突起的凸条411。该等凸条453、463、411借其自身的弹力可避免PC卡在遮蔽壳体40内晃动。纵向壁47自其底端向内弯折形成一容纳导轨50的收容部471。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导轨50大致呈三角形,其包括一板体51及自板体51前侧向下并向前延伸出一L型竖直壁52。板体51收容于遮蔽壳体40纵向壁47的收容部471内并抵靠于第四侧壁46,L型竖直壁52贴靠于遮蔽壳体40的第二侧壁44,L型竖直壁52的外表面形成有凸块53及凹槽54,相应的遮蔽壳体40于其第二侧壁44上设有与凸块53配合的孔444,于纵向壁47上设有抵触凹槽54的弹片472。于L型竖直壁52向前延伸的部分形成有一导槽55以在电子卡插入时提供导引作用。
每一支撑装置60包括一分别扣持于第三及第四侧壁45、46上的基片部61及一水平安装部62。与退卡机构70同侧的支撑装置60还包括形成于其后端的突出部63及一自该突出部63向上延伸的垂片64(参图4所示)。每一支撑装置60的安装部均可焊接至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垫片上。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退卡机构70组装于遮蔽壳体40的第三侧壁45上,其包括设有心型导轨(未图示)的导座71、连动杆72、弹簧73、滑动件74及退卡片75。连动杆72横架于导座71上并可发生前后向的运动,其一端设有一开口722。弹簧73一端扣持于连动杆72上,另一端扣持于支撑装置60的垂片64上。滑动件74一端设置于该心型导轨内,另一端连接至连动杆72以随连动杆72的前后移动而在心型导轨内滑动。退卡片75穿过遮蔽壳体40的狭槽432及442而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与遮蔽壳体40之间,其一端插入形成于连动杆72上的开口722内以与连动杆72相连。该退卡机构70的退卡原理为业界所习知的Push-Push型,退卡片75最初是与绝缘本体10的纵长方向呈一角度,在PC卡插入过程中,迫使退卡片75转动进而带动连动杆72前后运动而使滑动件74滑至心型导轨的一固持位置,并使弹簧73形成一定量的压缩变形,同时完成PC卡与端子20的电性连接。需要退卡时,再次推动该PC卡,滑动件72滑过所述固持位置,而后由弹簧73推动连动杆72进而带动退卡片75转动,即可将电子卡自电子卡连接器1内退出。
当电子卡连接器1组装完毕后安装一印刷电路板上时,固持片30与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垫片相焊接,在将绝缘本体10固持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同时,遮蔽壳体40通过与固持片30抵触的弹性臂433、443也建立了接地路径,并且是在接近传输界面处接地,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可以达到较好的防电磁干扰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一与电子卡对接的对接部,该对接部上形成有若干前后向延伸的端子槽道,所述导电端子分别收容于这些端子槽道内,每一端子设有与电子卡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安装部及连接接触部及安装部的固持部,遮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其具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延伸的侧壁,该侧壁与主体部共同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还安装有固持片,该固持片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竖直部及可安装至印刷电路板的固持脚,且遮蔽壳体与该固持片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侧端面形成有固持槽,固持片的竖直部固持于固持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固持槽部分与外部空间相通,固持片的竖直部的一侧面部分裸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之侧壁于对应绝缘本体的固持槽处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与固持槽内裸露部分的固持片抵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对设置于遮蔽壳体两侧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一扣持于遮蔽壳体侧壁上的基片部及自基片部延伸并电性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侧端面上设有扣持孔,遮蔽壳体的侧壁上相应设有与该等扣持孔配合的扣持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前侧面上缘设有一卡块,遮蔽壳体设有一包覆于该基部前侧的前挡部,该前挡部设有一收容该卡块的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主体部呈L型,所述侧壁包括自主体部前端缘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与第二侧壁平行且同侧的第四侧壁,及位于第二侧壁及第四侧壁之间的纵向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导轨,该导轨包括安装于纵向壁与第四侧壁之间的三角形板体及自板体前端向下并向前延伸出导槽部,该导槽部贴靠于遮蔽壳体的第二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一对固持片(30)及遮蔽壳体(40)。绝缘本体于其两侧端向后延伸形成一对支臂(12),每一支臂于其外表面形成一收容相应固持片的固持槽(122)。遮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上,其于包覆在支臂外侧的侧壁(43、44)上设有向内延伸以与固持槽内的固持片抵触的弹性臂(433、443)。每一固持片包括固持于固持槽内的竖直部及固持脚,该固持脚可焊接至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垫片上,从而在固持该绝缘本体的同时,也达成了遮蔽壳体的接地功能。
文档编号H01R12/79GK2713670SQ200420028018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
发明者郭明伦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