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97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涉及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有两种结构,一种由大盖和小盖组成,大盖的格室与迷宫为一体结构,在生产时必须经过两次热封,第一次先热封大盖,然后加入电解液,再热封小盖,最后做气密性实验。这样有三大缺点一是两次热封的人力物力花费大,生产效率低;二是热封漏气率较高,一旦漏气不便返工,浪费较大;三是蓄电池出厂时已加好电解液,若长时间未售出需补充电后才能使用,较麻烦。另一种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的本体上装有安全阀装置,安全阀装置由安全阀座、安全阀和盖片构成,当蓄电池充电不正常、蓄电池内产生的气压过高时,安全阀不易打开,会造成蓄电池鼓涨、变形而损坏掉;当产生的气压极大时,还会把滤气片和盖片冲开,使酸雾外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加工容易、密封效果好的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包括本体、本体上均匀分布的格室、格室之间的抽芯孔、加液孔、与加液孔配合的液口栓、极柱孔、排气装置和滤气片,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还包括迷宫,所述迷宫嵌于格室内,与格室一起构成冷凝室;排气装置与本体为一体结构,滤气片装在排气装置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加工容易、密封效果好,在生产时只需一次热封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迷宫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迷宫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口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6所示,一种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包括本体1、本体1上均匀分布的格室2、格室2之间的抽芯孔3、加液孔4、与加液孔4配合的液口栓5、极柱孔6、排气装置8和滤气片10,另外,它还包括迷宫7;所述迷宫7嵌于格室2内,与格室2一起构成冷凝室;所述排气装置8与本体1为一体结构,由阀控帽12和阀控座13构成的阀控装置11与滤气片10采取紧配合后,装在排气装置8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带有一个大小能够盖住所有加液孔4的铝箔封口14。
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采用一次热封,不需加液便可做气密性实验,有效减少了工序;蓄电池出厂时根据销售实际情况可加液出厂,也可不加液出厂。加液出厂时,加液孔4用液口栓5封口;不加液出厂时,用铝箔封口14盖在加液孔4上,使用时撕去铝箔封口14,加液后不需充电便可直接使用。
工作原理蓄电池内电极群上面的富液和电极群生成的含有水分和酸雾的气体上升,在迷宫7与格室2构成的冷凝室中流动,水分和酸雾冷却凝集后下落,部分含有水分和酸雾的气体由抽芯孔3进入排气装置8的下端,经过滤气片10的过滤,水分和酸雾继续冷凝,落回蓄电池内,气体则由排气道9排出本体1外,从而达到了不泄露酸雾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包括本体(1)、本体(1)上均匀分布的格室(2)、格室(2)之间的抽芯孔(3)、加液孔(4)、与加液孔(4)配合的液口栓(5)、极柱孔(6)、排气装置(8)和滤气片(1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迷宫(7);所述迷宫(7)嵌于格室(2)内,与格室(2)一起构成冷凝室;所述排气装置(8)与本体(1)为一体结构,滤气片(10)装在排气装置(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8)内还装有与滤气片(10)紧配合的阀控装置(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控装置(11)由阀控帽(12)和阀控座(13)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它还带有一个大小能够盖住所有加液孔(4)的铝箔封口(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液式密封蓄电池盖,包括本体、本体上均匀分布的格室、格室之间的抽芯孔、加液孔、与加液孔配合的液口栓、极柱孔、排气装置和滤气片,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还包括迷宫,迷宫嵌于格室内,与格室一起构成冷凝室;排气装置与本体为一体结构,滤气片装在排气装置内。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加工容易、密封效果好,在生产时只需一次热封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H01M2/04GK2692846SQ20042003460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7日
发明者杨成清 申请人:杨成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