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4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换向器测试用装备,具体为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
背景技术
电机换向器装配完成后需在动压超速轴上进行超速测试,以检测换向器在高速旋转状态下的运行状况。现有的动压超速轴与换向器装配时采用键槽配合,动压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是间隙配合,换向器装轴后,靠圆螺母、工艺盘进行紧固。在测试过程中,一、动压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的间隙越来越大,换向器做动压超速时,造成换向器与动压超速轴的同轴度发生变化,使换向器在超速后难以准确测量换向器工作面的径向跳动;二、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装配相互磕碰,造成换向器套筒磕伤;因上述原因,难以满足工艺技术要求,并用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以解决现有的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为间隙配合所带来的,难以准确测量换向器工作面的径向跳动和易造成换向器套筒磕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包含轴和轴端用于紧固换向器的螺母、工艺盘,轴的中段制成圆锥面,同时轴上配置有与轴的锥面接触的涨紧套,涨紧套为其上开有轴向涨紧缝、内壁表面为圆锥面的套筒。使用时将涨紧套装入换向器套筒内,再安装超速轴,套入工艺盘,用螺母进行紧固,涨紧套与超速轴之间依靠相互接触的锥面和螺母实现定位。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超速轴与换向器之间的装配联接结构。此装配结构简单、方便,避免了现有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之间的间隙的存在,提高了装配精度和测量精度;同时也避免了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磕碰现象的发生,超速时产生的误差极小,确保了换向器超速质量。动压超速轴装配结构改进后,不仅满足产品工艺技术要求,而且提高了产品的交出质量。该超速轴节约了材料,减轻了重量,由原来的60公斤减少到现在的40公斤,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涨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包含轴3和轴端用于紧固换向器的螺母4、工艺盘5,轴3的中段制成圆锥面,同时轴上配置有与轴的锥面接触的涨紧套2,涨紧套2为其上开有轴向涨紧缝6、内壁表面为圆锥面的套筒。
轴3中段的锥面及涨紧套2的内壁表面为1∶10的锥面。
使用时先将涨紧套装入换向器1的套筒内,再安装超速轴,套入工艺盘,用螺母进行紧固。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包含轴(3)和轴端用于紧固换向器的螺母(4)、工艺盘(5),其特征为轴(3)的中段制成圆锥面,同时轴上配置有与轴的锥面接触的涨紧套(2),涨紧套(2)为其上开有轴向涨紧缝(6)、内壁表面为圆锥面的套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其特征为轴(3)中段的锥面及涨紧套(2)的内壁表面为1∶10的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换向器测试用装配,具体为电机换向器动压超速轴。其包含轴和轴端用于紧固换向器的螺母、工艺盘,轴的中段制成圆锥面,同时轴上配置有与轴的锥面接触的涨紧套,涨紧套为其上开有轴向涨紧缝、内壁表面为圆锥面的套筒。使用时将涨紧套装入换向器套筒内,再安装超速轴,套入工艺盘,用螺母进行紧固,涨紧套与超速轴之间依靠相互接触的锥面和螺母实现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避免了现有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之间的间隙的存在,提高了装配精度和测量精度;同时也避免了超速轴与换向器套筒磕碰现象的发生,超速时产生的误差极小,确保了换向器超速质量。
文档编号H01R43/06GK2726178SQ20042005999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1日
发明者欧阳敦平, 张政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