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150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特别是指一种能和对接电子组件相压缩接触的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与外设电子组件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就有一种与外来电子组件是采用压缩接触的电连接器,而电连接器与外来电子组件的压缩接触是通过端子来实现。在现有技术下,如图1、图2所示,这种端子包括一固定部1、由固定部1向上延伸得到的料带连接臂2;再由固定部1向下延伸而后弯折一百八十度得到的主体3,主体3向内弯折三十度得到弹性臂4,由弹性臂4向上至终点为触压部5;再由固定部1向下延伸不弯曲得到焊接端6。
安装时,先将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7中,它通过其固定部1固定于绝缘本体7的容纳槽71中,而后将焊接端6与电路板(图中未画出)焊接固定。使用时,将对接电子组件(图中未画出)从上往下压,与接触臂4末端的触压部5达成电性相接。但是该端子结构较为复杂,是经多次加工而成,使得成本较高,且端子相压缩时,弹性臂较短,使之易于疲劳破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端子,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其结构简单,弹性较好,易于保证和对接电子组件较好的电性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端子,其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一侧延伸的主体部,主体部的顶端斜向上延伸设有连接部,连接部末端有反向向上延伸设有弹性部,弹性部末端设有接触部,以与对接电子组件相压缩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端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弹性臂较长,易于保持较好弹性,保证了和对接电子组件较好的电性连接。

图1为现有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端子安装在绝缘本体中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安装在绝缘本体中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端子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包括固定部1,自固定部1一侧延伸的主体部2,主体部2的顶端斜向上延伸设有连接部3,连接部3末端反向向上延伸设有弹性部4,弹性部4末端设有接触部5,以与对接电子组件(图中未画出)相压缩接触。
其中,固定部1的顶端向上延伸设有连接臂10,以连接料带(图中未画出),其下端设有焊接部11,以与电路板(图中未画出)相焊接。
安装时,先将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6中,它通过其固定部1固定于绝缘本体6的容纳槽61中,而后将端子与电路板(图中未画出)焊接固定。使用时,将对接电子组件(图中未画出)从上往下压,与弹性部4末端的接触部5达成电性相接,这时,端子将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因为该端子固定部1和主体3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弹性臂的长度为连接部3与弹性部4长度之和,所以在绝缘本体6高度一定的前提下,端子的弹性臂可以很长,故受压产生弹性变形时的端子弹性部4的弹性较好,疲劳强度较大,不易产生塑性变形,使端子与对接电子组件电性连接较佳,保证了较好的电气连接性能,同时,这种端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端子的另一实施例,该端子弹性部4’自由末端朝一侧倾斜,以使相邻端子接触部5’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避免发生短路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一侧延伸的主体部,主体部的顶端斜向上延伸设有连接部,连接部末端反向向上延伸设有弹性部,弹性部末端设有接触部,以与对接电子组件相压缩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固定部顶端向上延伸设有连接臂,以连接料带,其下端设有焊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和主体部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弹性部自由末端朝一侧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端子,其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一侧延伸的主体部,主体部的顶端斜向上延伸设有连接部,连接部末端有反向向上延伸设有弹性部,弹性部末端设有接触部,以与对接电子组件相压缩接触。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端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弹性臂较长,易于保持较好弹性,保证了和对接电子组件较好的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1R43/16GK2747751SQ200420095278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8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