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电路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756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可逆电路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便携式电话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发送部等的由隔离器或循环器构成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背景技术
图12是以往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分解立体图,下面,参照图12说明以往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构成,由箱形的磁性板(铁板等)构成的第1磁轭51形成箱形,在其内部,将四边状的磁铁52利用其磁力安装在第1磁轭51上。
由磁性板(铁板等)构成的第2磁轭53,具有底板53a和从该底板53a的对向的2边向上方弯折的2个侧板53b,该第2磁轭53与第1磁轭51结合,形成闭合磁路。
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箱形的树脂外壳54,具有设在底壁54a的中央部的圆形状的贯通孔54b和设在该贯通孔54b的周围的多个有底的凹部54c,该树脂外壳54第2磁轭53组合,同时在组合时,从贯通孔54b露出底板53a。
由金属板构成的输出端子55和接地端子56,镶嵌安装在树脂外壳54内,另外,该输出端子55,以露出地配置在底壁54a上的状态,导出到侧壁54d,此外,接地端子56,以在凹部54c的内底面露出的状态,导出到侧壁54d。
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分别由片型的电容器形成,以该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位于树脂外壳54的凹部54c内的状态,将下部电极(未图示)钎焊组装在位于凹部54c的内底面的接地端子56上,此外,片型的电阻器R也同样,将一方的电极(未图示)钎焊组装在接地端子56上。
由YIG(Yttrium iron garnet)等构成的圆板状的铁氧体部件57,以定位在树脂壳54的贯通孔54b内的状态插入,铁氧体部件57的底面载置在第2磁轭53的底板53a上。
平板状的电介体58,由叠层了多张绝缘薄板而成的叠层板构成,在该电介体58的不同的叠层位置上,形成有以在上下方向上部分交叉的方式配设的第1中心导体59、第2中心导体60、第3中心导体61。
另外,该电介体58,载置在铁氧体部件57上,同时第1中心导体59、第2中心导体60、第3中心导体61的各自的通道部,连接在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上部电极和输出端子55上,同时第1中心导体59、第2中心导体60、第3中心导体61的各自的接地部,连接在接地板56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以往的不可逆电路元件,为了对用于定位保持铁氧体部件57和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树脂外壳54,和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下部电极,及第1中心导体59、第2中心导体60、第3中心导体61的各自的接地部进行接地,而需要镶嵌在树脂可体54内的接地端子56,除导致大型化外,不仅部件数多,成本高,而且在树脂外壳54中的输出端子55和接地端子56的镶嵌成型,及第2磁轭53和树脂外壳54的组合作业麻烦,生产性差,成本高。
此外,电容器C1、C2、C3,比铁氧体部件57的厚度薄,因此,需要以加高凹部54c底部的状态,在树脂外壳54中镶嵌输出端子55和接地端子56,所以成型树脂外壳54的金属模变得复杂,成本高。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98207号公报以往的不可逆电路元件,为了对用于定位保持铁氧体部件57和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树脂外壳54,和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下部电极,及第1中心导体59、第2中心导体60、第3中心导体61的各自的接地部进行接地,而需要镶嵌在树脂可体54内的接地端子56,除导致大型化外,不仅部件数多,成本高,而且在树脂外壳54中的输出端子55和接地端子56的镶嵌成型、及第2磁轭53和树脂外壳54的组合作业麻烦,存在生产性差、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电容器C1、C2、C3,比铁氧体部件57的厚度薄,因此,存在需要以加高凹部54c底部的状态,在树脂外壳54中镶嵌输出端子55和接地端子56,成型树脂外壳54的金属模变得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生产性好、廉价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解决方案,其构成为,包括具有上板的第1磁轭;配设在所述上板的下面的磁铁;具有平板状的底板并与所述第1磁轭构成闭合磁路的第2磁轭;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平板状的铁氧体部件;在所述磁铁和所述铁氧体部件之间,配置在所述铁氧体部件上,并由叠层了多张绝缘薄板的叠层板构成的平板状的电介体;形成在该电介体的不同的叠层位置上,并以在上下方向上部分交叉的方式配设的第1、第2、第3中心导体;以及具有夹着绝缘体相互对向的第1、第2电极部的电容器,以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侧的通道部上连接第1电极部的状态,在与所述铁氧体部件对向的所述电介体的下面配置所述电容器,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来连接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2电极部和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侧的接地部、同时将所述接地板连接在第2磁轭的所述底板上。
此外,作为第2解决方案,其构成为在所述电介体的下面,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通道部连接的第1焊盘部,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第1焊盘部连接。
此外,作为第3解决方案,其构成为所述接地板,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向上方突出的突片,所述基部配置在所述底板上,同时所述突片连接在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接地部上。
此外,作为第4解决方案,其构成为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接地部,通过连接导体而引出到设于所述电介体上的贯通孔或凹部中,所述突片以位于所述贯通孔或所述凹部内的状态,与所述连接导体相连接。
此外,作为第5解决方案,其构成为所述接地板,从所述基部的外周部向所述电介体侧弯折形成,并具有与所述电介体的下面平行的平坦状的舌片,所述舌片连接在所述第2电极部上。
此外,作为第6解决方案,其构成为在所述接地板的所述基部的中央部设置孔,所述铁氧体部件通过所述孔配置在所述底板上。
此外,作为第7解决方案,其构成为在所述接地板的平板状的所述基部上配置所述铁氧体部件,由所述电介体和所述接地板夹持所述铁氧体部件,同时所述铁氧体部件,经由所述接地板的所述基部而与所述底板连接。
此外,作为第8解决方案,其构成为在所述第2磁轭上通过成形加工一体形成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侧壁部件,同时在所述侧壁部件中镶嵌端子板,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通道部连接在所述端子板上。
此外,作为第9解决方案,其构成为所述第2磁轭,具有所述底板、从该底板向上方弯折的侧板、和设在该侧板上的凹部,在所述凹部内设置所述侧壁部件的一部分,位于沿所述侧板设置的所述凹部内的所述侧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电极部相对向,所述电极部经由所述侧壁部件而与所述侧板绝缘。
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构成为,包括具有上板的第1磁轭、配设在上板的下面的磁铁、具有平板状的底板并与第1磁轭构成闭合磁路的第2磁轭、配置在底板上的平板状的铁氧体部件、在磁铁和铁氧体部件之间配置在铁氧体部件上的由叠层了多层绝缘薄板的叠层板构成的平板状的电介体、形成在该电介体的不同的叠层位置上的以在上下方向上部分交叉的方式配设的第1、第2、第3中心导体、具有夹着绝缘体相互对向的第1、第2电极部的电容器;在与铁氧体部件对向的电介体的下面,以在中心导体的一端侧的通道部上连接第1电极部的状态,配置电容器,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来连接电容器的第2电极部和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侧的接地部、同时将接地板连接在第2磁轭的底板上。
即,由于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电容器的第2电极部和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侧的接地部能够接地,不仅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廉价、生产性好,而且能够得到接地板的占空系数(space factor)良好的、小型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另外,无需以往的成型加工,就可生产性好、廉价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此外,由于在电介体的下面设置与中心导体的通道部连接的第1焊盘部,第1电极连接在所述第1焊盘部上,因此电容器向电介体的下面的连接容易,能够得到组装性良好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此外,由于接地板,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向上方突出的突片,基部配置在底板上,同时突片连接在中心导体的接地部上,因此接地板的中心导体向接地部上的连接容易,能够得到组装性良好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同时接地板向底板的连接也能够容易。
此外,中心导体的接地部,由于通过连接导体引出到设于电介体上的贯通孔或凹部中,突片以位于贯通孔内或凹部内的状态,连接在连接导体上,所以接地板的中心导体向接地部的连接容易,能够得到可靠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此外,由于接地板,从基部的外周部向电介体侧弯折形成,具有与电介体的下面平行的平坦状的舌片,舌片连接在第2电极部上,因此能够得到可在第2电极部上可靠连接接地板的舌片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并且,由于在接地板的基部的中央部设置孔,铁氧体部件通过孔配置在底板上,因此能够通过孔进行铁氧体部件的定位,能够得到组装性良好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此外,由于在接地板的平板状的基部上配置铁氧体部件,用电介体和接地板夹持铁氧体部件,同时铁氧体部件经由接地板的基部连接在底板上,因此能够以被接地板一体化的状态组装电介体和电容器及铁氧体部件,能得到组装性良好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另外,由于在第2磁轭上,通过成形加工一体地形成由绝缘材料构成的侧壁部件,同时在侧壁部件中镶嵌端子板,中心导体的通道部连接在端子板上,因此能够得到容易连接在外部设备上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此外,由于第2磁轭具有底板、从该底板向上方弯折的侧板、设在该侧板上的凹部,在凹部内设置侧壁部件的一部分,位于沿侧板设置的凹部内的侧壁部件,与电容器的电极部对向,电极部经由侧壁部件与侧板绝缘,因此,能够尽量减薄侧壁部件的厚度,同时能够将电极部靠近配置在侧板上,能够谋求小型化,而且能够得到电容器的电极部确实绝缘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容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要部位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接地板及端子板的连接结构的主要部位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去除第1磁轭和磁铁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介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介体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将电容器和电阻器安装在电介体上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在电介体上安装接地板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位放大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2实施例的中心导体的接地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3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以往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1-第1磁轭,1a-上板,1b-侧板,2-磁铁,3-第2磁轭,3a-底板,3b-侧板,3c-凹部,4-侧壁部件,4a-侧壁,4b-侧壁,5-端子板,6-电介体,6a-第1贯通孔,6b-第2贯通孔,6c-缺口部,7-第1中心导体,7a-接地部,7b-通道部,7c-第1焊盘部,8-第2中心导体,8a-接地部,8b-通道部,8c-第1焊盘部,9-第3中心导体,9a-接地部,9b-通道部,9c-第1焊盘部,9d-焊盘部,10-连接导体,C1-第1电容器,C2-第2电容器,C3-第3电容器,11-绝缘体,12a-电极部,12b-电极部,R-电阻器,13a-电极,13b-电极,14-接地板,14a-孔,14b-基部,14c-突片,14d-舌片,15-铁氧体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附图,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容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接地板及端子板的连接结构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去除第1磁轭和磁铁的状态的俯视图。
此外,图4是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介体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介体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将电容器和电阻器安装在电介体上的状态的仰视图。
此外,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在电介体上安装接地板的状态的仰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1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位放大剖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2实施例的中心导体的接地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3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下面,参照图1~图9,说明将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在用于隔离器时的构成,由箱形的磁性板(铁板等)构成的第1磁轭1,具有正方形(四边形状)的上板1a和从该上板1a的4边向下方弯折的侧板1b。
长方形状(四边形状)的磁铁2,以位于箱形的第1磁轭1内的状态,以其上面与上板1a的内面接触的状态,通过粘合剂等适当手段安装在第1磁轭1上。
由磁性板(铁板等)构成的第2磁轭3,具有四边形状的底板3a、从该底板3a的对向的2边向上方弯折的2个侧板3b和沿侧板3b的内面设置的凹部3c。
在第2磁轭3上,通过成形加工一体形成由绝缘材料构成的侧壁部件4,该侧壁部件4,通过设在对向的侧板3b间的侧壁4a和以位于凹部3c内的状态沿侧板3b设置的侧壁4b形成,整体呈“口”字状。
由金属板构成的多个端子板5,镶嵌安装在侧壁部件4的侧壁4a内。
另外,结合第1磁轭1和第2磁轭3,而由该第1磁轭1和第2磁轭3形成闭合磁路。
电介体6,由叠层了绝缘膜等多张绝缘薄板的叠层板构成,在呈四边形的该电介体6的不同的叠层位置上形成有由铜等金属薄板或导电膜等构成的第1中心导体7、第2中心导体8、第3中心导体9,该第1中心导体7、第2中心导体8、第3中心导体9,经由电介体6,以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交叉的状态配设。
此外,尤其如图5~图7所示,电介体6,具有以位于三角形角部的方式设置的3个第1贯通孔6a、设在2个第1贯通孔6a之间的第2贯通孔6b、和设在相互对向的侧边部上的多个缺口部6c。
另外,在第1中心导体7、第2中心导体8、第3中心导体9的各自的一端部,具有接地部7a、8a、9a,该接地部7a、8a、9a以露出的状态设在第1贯通孔6a内。
此外,在第1中心导体7、第2中心导体8、第3中心导体9的各自的另一端部上设有通道部7b、8b、9b,该通道部7b、8b、9b在缺口部6c内露出,此外,通道部9b在第2贯通孔6b内露出。
另外,在电介体6的下面设有与通道部7b、8b、9b连接的第1焊盘部7c、8c、9c,该第1焊盘部7c、8c、9c,通过设在第2贯通孔6b的位置上的连接导体10,而与缺口部6c连接。
另外,在第1焊盘部9c的附近,设置另一个焊盘部9d,同时与1个第1贯通孔6a对应地设置第二焊盘部9e,该第二焊盘部9e通过连接导体10而与第3中心导体9的接地部9a连接。
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由片型的电容器形成,具有绝缘体11、夹着该绝缘体11相对向设置的第1电极部12a和第2电极部12b,另外,尤其,如图6、图7所示,位于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上面侧的第1电极部12a,分别钎焊连接固定在第1焊盘部7c、8c、9c上,同时片型的电阻器R的一方的电极13a,钎焊连接固定在第1焊盘部9c上,并且,电阻器R的另一方的电极13b,钎焊连接固定在焊盘部9d上。
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14,包括在中央部具有6边形的孔14a的平板状的基部14b、从该基部14a的内周边缘弯折并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突片14c、基部14a的外周部向上方呈L字状弯折而设在前端部的多个平坦状的舌片14d。
另外,特别是如图8所示,该接地板14,其舌片14d分别钎焊连接固定在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第2电极部12b上,和电阻器R的其它电极13b及第2焊盘部9e上,同时其突片14c,在位于贯通孔6a内的状态下通过与连接导体10连接,而与第1中心导体7和第2中心导体8的接地部7a、8a相连接。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以贯通孔6a说明,但也可以代替该贯通孔6a,设置凹部。
由YIG(Yttrium iron garnet)等构成的多边形状(六边形状)等平板状的铁氧体部件15,被定位在接地板14的孔14a内,以此状态,铁氧体部件15,与接地板15或电介体6一同收纳在第2磁轭3内。
此时,铁氧体部件15的下面,与底板3a接触,同时接地板14的基部14b也与底板3a接触,第1中心导体7、第2中心导体8、第3中心导体9的接地部7a、8a、9a和第1电容器C1、第2电容器C2、第3电容器C3的第2电极部12b,和电阻器R的电极13b形成被接地的状态。
这时,第1、第2、第3的电容器C1、C2、C3的第1、第2电极部12a、12b及电阻器R的电极13a、13b与位于侧板3b侧的侧壁4b对向,而与侧板3b相绝缘。
另外,第1中心导体7、第2中心导体8的通道部7b、8b,钎焊在端子板5上。
另外,在由第1磁轭1和第2磁轭3夹持磁铁2、电介体6及铁氧体部件15的状态下,结合第1磁轭1和第2磁轭3,用第1磁轭1和第2磁轭3形成闭合磁路,构成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
此外,图10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2实施例,该第2实施例,不利用第1实施例中的接地板14的舌片14d进行第3中心导体9的接地部9a的接地,第3中心导体9的接地部9a直接钎焊在第2焊盘部9e和侧板3b之间,进行接地。
其它的构成由于与所述第1实施例相同,因此同一部件附加同一符号,此处省略其说明。
此外,图11表示本发明的不可逆电路元件的第3实施例,该第3实施例,没有第1实施例中的接地板14的孔14a,接地板14的基部14b形成有底状态,铁氧体部件15呈被有底的基部14b和电介体6之间夹持的状态,电介体6、电容器C1、C2、C3、接地板14及铁氧体部件15形成一个组装体,装在第2磁轭3内。
另外,该第3实施例为接地板14的基部14b与底板3a接触的例子,由于其它的构成与所述第1实施例相同,因此同一部件附加同一符号,此处省略其说明。
另外,上述实施例,以用于隔离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用于无电阻器R的循环器。
权利要求
1.一种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板的第1磁轭;配设在所述上板的下面的磁铁;具有平板状的底板并与所述第1磁轭构成闭合磁路的第2磁轭;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平板状的铁氧体部件;在所述磁铁和所述铁氧体部件之间,配置在所述铁氧体部件上,并由叠层了多张绝缘薄板的叠层板构成的平板状的电介体;形成在该电介体的不同的叠层位置上,并以在上下方向上部分交叉的方式配设的第1、第2、第3中心导体;以及具有夹着绝缘体相互对向的第1、第2电极部的电容器,以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侧的通道部上连接第1电极部的状态,在与所述铁氧体部件对向的所述电介体的下面配置所述电容器,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来连接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2电极部和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侧的接地部、同时将所述接地板连接在第2磁轭的所述底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介体的下面,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通道部连接的第1焊盘部,所述第1电极部与所述第1焊盘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向上方突出的突片,所述基部配置在所述底板上,同时所述突片连接在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接地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接地部,通过连接导体而引出到设于所述电介体上的贯通孔或凹部内,所述突片以位于所述贯通孔或所述凹部内的状态,与所述连接导体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从所述基部的外周部向所述电介体侧弯折形成,并具有与所述电介体的下面平行的平坦状的舌片,所述舌片连接在所述第2电极部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板的所述基部的中央部设置孔,所述铁氧体部件通过所述孔配置在所述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板的平板状的所述基部上配置所述铁氧体部件,由所述电介体和所述接地板夹持所述铁氧体部件,同时所述铁氧体部件,经由所述接地板的所述基部而与所述底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磁轭上通过成形加工一体形成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侧壁部件,同时在所述侧壁部件中镶嵌端子板,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通道部连接在所述端子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磁轭,具有所述底板、从该底板向上方弯折的侧板、和设在该侧板上的凹部,在所述凹部内设置所述侧壁部件的一部分,位于沿所述侧板设置的所述凹部内的所述侧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电极部相对向,所述电极部经由所述侧壁部件而与所述侧板绝缘。
全文摘要
一种小型、生产性好、廉价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以在中心导体(7~9)的一端侧的通道部(7b~9b)上连接了第1电极部(12a)的状态在与铁氧体部件(15)对向的电介体(6)的下面配置电容器(C1~C3),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14)来连接电容器(C1~C3)的第2电极部(12b)和中心导体(7~9)的另一端侧的接地部(7a~9a),同时将接地板(14)与第2磁轭(3)的底板(3a)连接,因此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14),使电容器(C1~C3)的第2电极部(12b)和中心导体(7~9)的接地部(7a~9a)接地,不仅部件数量少、廉价、生产性好,而且接地板的占空系数良好、且小型。
文档编号H01P1/36GK1661851SQ20051000788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6日
发明者高野敦雄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