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211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管作为照明的应用日益普及,努力提高其亮度,加快其散热效果,已成为技术人员特别关注的课题。目前一般对发光二极管散热问题的解决方式,仅将发光二极管芯片产生的热量导至基板,进行小量散放,这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则无法达到有效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其发光亮度和使用寿命。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主要是将芯片以铝胶或矽胶固定在反射杯、印刷电路板、导线架上。由于芯片的衬底(蓝宝石或砷化镓)导热性较差,且透光性较强,不易将光线反射出去。另外上层电极有遮光作用,严重影响发光亮度。如将芯片反向安置,就能有效解决高功率发光二极管面临的提高亮度和有效散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反向连接在基板上,再由基板直接与散热模组相连接,使得芯片上的热量能快速散开,并能得到更好的发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它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芯片、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芯片反向封装于基板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两极分别与基板上的导电体相连接,并延伸至基板的外表;发光二极管芯片面向基板的一面设有若干金属散热点;与金属散热点相对应处设有若干透过基板绝缘层的孔,孔内镀有金属导电层或填塞金属导电胶;孔的顶端与金属散热点相接触,孔的底端与基板金属层相连接;基板的金属层与散热模组相连接;基板的顶层设有坝状结构或凹槽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包围住,坝内或凹槽内灌注封胶。
发光二极管芯片面向基板的一面设有若干金属散热点,金属散热点可以是柱状,亦可以是球状。
为了能提供不同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同时也方便工厂成批生产,基板上坝状结构内或凹槽内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若多个,可以呈线型或矩阵排列;基板上的坝状结构或凹槽若有多个,可以呈线型或矩阵排列。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是红、黄、蓝、绿、白单色光或多色光混合。
所述的散热模组,可以是片状结构,或是蜂巢结构,或是液冷结构;散热模组若是片状结构,其形状可以是波浪状,螺旋状,垂直状,水平状;散热模组还可外加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采用反向安装方式,有效增加了芯片与散热模组间的导热性,及避开上层电极的遮光效应,大大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并延长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柱状散热点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状散热点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矩阵排列的示意图。
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形态排列的示意图。
图中1.基板,1(a).基板绝缘层,1(b).基板金属层,2.发光二极管芯片,3.散热模组,4.金属导电层,5.坝状结构,6.柱状金属散热点,7.球状金属散热点,8.孔,9.封胶,10.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基板1包括上层基板绝缘层1(a)和下层基板金属层1(b),发光二极管芯片2反向设置在基板绝缘层1(a)上,发光二极管芯片2上的两个电极10分别与金属导电层4相连接。发光二极管芯片2朝下的一面设有若干柱状金属散热点6,(如图1),与柱状金属散热点6相对应的基板绝缘层1(a)打通若干孔8,孔内镀有金属导电层或填塞金属导电胶,孔8的顶端与柱状金属散热点6相连接,孔的底端与基板金属层1(b)相连接。基板的金属层1(b)与散热模组3相连接。在金属导电层4上设有坝状结构5或设凹槽将发光二极管芯片2包围住,坝内或凹槽内注满封胶9。
方式二也可在发光二极管芯片2朝下的一面设若干球状金属散热点7,(如图2),与球状金属散热点7相对应的基板绝缘层1(a)打通若干孔8,孔内镀有金属导电层或填塞金属导电胶,孔的顶端与球状金属散热点7相连接,孔的底端与基板金属层1(b)相连接。基板的金属层1(b)与散热模组3相连接。在金属导电层4上设有坝状结构5或设凹槽将发光二极管芯片2包围住,坝内或凹槽内注满封胶9。
坝状结构5内或凹槽内的发光二管芯片2可设若干个,它们可以是线型或矩阵排列(如图3),也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排列,(如图4、图5、图6)。
若基板1上的坝状结构5或凹槽设有若干个,它们可以是线型或矩阵排列,也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排列。
上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组合可以是单颜色的,也可以是多颜色的。
与基板的金属层1(b)相连接的散热模组3,可以是片状结构,或是蜂巢结构,或是液冷结构。散热模组3若是片状结构,其形状可以是波浪状,螺旋状,垂直状,水平状。散热模组还可外加风扇。
基板1内的金属导电层4延伸至基板的外表层,将电极引导到各种不同的导线或位置,以配合各种不同产品、不同用途的设计。
还可将基板1设计为多层金属层,以适应复杂的线路及散热糸统,并可藉上下层或内层金属薄膜、金属薄片或金属片散热;基板的材料可为印刷电路板、陶瓷或高分子材料等材质。
权利要求1.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它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芯片、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芯片反向封装于基板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两极分别与基板上的导电体相连接,并延伸至基板的外表;发光二极管芯片面向基板的一面设有若干金属散热点;与金属散热点相对应处设有若干透过基板绝缘层的孔,孔内镀有金属导电层或填塞金属导电胶;孔的顶端与金属散热点相接触,孔的底端与基板金属层相连接;基板的金属层与散热模组相连接;基板的顶层设有坝状结构或凹槽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包围住,坝内或凹槽内灌注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散热点为柱状或球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基板上坝状结构内或凹槽内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若多个,可以呈线型或矩阵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基板上的坝状结构或凹槽若有多个,可以呈线型或矩阵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是红、黄、蓝、绿、白单色光或多色光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模组,可以是片状结构,或是蜂巢结构,或是液冷结构;散热模组若是片状结构,其形状可以是波浪状,螺旋状,垂直状,水平状;散热模组还可外加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凹槽式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它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芯片、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发光二极管芯片反向封装于基板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两极分别与基板上的导电体相连接,并延伸至基板的外表;发光二极管芯片面向基板的一面设有若干金属散热点,金属散热点为柱状或球状;与金属散热点相对应处设有若干透过基板绝缘层的孔,孔内镀有金属导电层或填塞金属导电胶;孔的顶端与金属散热点相接触,孔的底端与基板金属层相连接;基板的金属层与散热模组相连接;基板的顶层设有坝状结构或凹槽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包围住,坝内或凹槽内灌注封胶。由于采用反向封装,使得芯片上的热量能快速散开,及避开上层电极的遮光作用,并能得到更好的发光亮度。
文档编号H01L33/64GK2814677SQ20052008396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日
发明者童胜男 申请人:明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