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307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供至少二种不同尺寸的电子卡插置,且能使电子卡稳固的定位于电子卡连接器内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卡(记忆卡)轻、薄、短、小的特性,因此已被广泛的运用在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是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装置上,可作为扩充记忆空间之用,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
随着不同的电子卡就产生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及电子装置。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装设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以供电子卡插置,使电子卡与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用以传输电子卡与电路板间的信号,使该电子卡与电子装置之间取得信息往来。
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有电子卡连接器,可提供多种规格的电子卡(如MS卡、SD卡、XD卡等)插置,但其一般只是将容置空间采用较大的容量,并于该容置空间内设有多个分别与电子卡外形相对应的导引、定位机构,使该电子卡连接器可供多种不同的电子卡插置。
然而,由于目前的Ms卡及Ms duo卡外形相当的近似,且Ms duo卡仅略薄及略窄于Ms卡,难以在该容置空间内设置分别与电子卡外形相对应的导引及限位机构,因此目前市面上仍无可供Ms卡及Ms duo卡二种不同尺寸的电子卡插置的电子卡连接器。
虽然可将Ms duo卡预先安装于一转接装置中,使该Ms duo卡可插置于Ms卡的电子卡连接器,但该转接装置的购买成本较高,且Ms duo卡安装于转接装置中的操作,亦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另外,一般电子卡连接器在电子卡插置于其内时,往往难以确保电子卡能稳固的定位于电子卡连接器内,使电子卡与电子卡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较不稳固,造成信号传输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使不同尺寸的电子卡能分别插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且能使该电子卡稳固的定位于电子卡连接器内。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至少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含一基部及连接于该基部二侧的臂部,该基部及二臂部之间形成一具插口的容置空间;一端子组,其包含多数个端子,这些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这些端子并伸入该容置空间中;以及一枢板机构,包含一板体及至少一弹性组件,该板体的一端部枢接位于插口下缘的二臂部,另一端部则受该弹性组件的顶触而向上弹性伸入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另一端部形成有另一插口。
本实用新型于绝缘本体内设有一枢板机构,因此可供Ms卡及Ms duo卡等至少二种不同尺寸的电子卡插置,且电连接至同一端子组。该电子卡插置操作简单方便,不需另外安装于转接装置,且能利用板体弹性的顶触于电子卡下缘,使该电子卡稳固的定位于容置空间内,使电子卡与电子卡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稳固,信号传输稳定。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滑动组件拆除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滑动组件拆除另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滑动组件的顶板拆除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板体连接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板体局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MS卡的前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板体与MS卡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MS duo卡的前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板体与MS duo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装设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以供电子卡(Ms卡及Ms duo卡)插置,使电子卡与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的电子卡连接器。
该电子卡连接器至少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一端子组2、一枢板机构3、一滑动组件4及一退卡机构5,其中该绝缘本体1以塑料绝缘材料制成,该绝缘本体1包含有一基部11及连接于该基部11两侧平行延伸的第一臂部12、第二臂部13,该基部11及二臂部12、13之间形成一用于收容电子卡的具插口141的容置空间14。
该端子组2包含有多数个端子21,这些端子21以导电材料制成,其呈长形片体,并弯折成适当形状。这些端子21被安装于该绝缘本体1的基部11后端并与该第一、第二臂部12、13平行延伸。每一端子21各具有一接脚部211及一接触部212(如图8及图10),这些端子21的接脚部211伸出绝缘本体1外,可焊接于电路板上,并与该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这些端子21的接触部212则伸入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4内,可与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内的电子卡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仅揭示有一端子组2,使Ms卡及Ms duo卡规格的电子卡共享该端子组2,当然亦可依实际需要而增设适当数量的端子组,而使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亦可供其它的电子卡(如SD卡、XD卡等)插置。
该枢板机构3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4内前端位置,其包含有一板体31及至少一弹性组件32(请同时参阅图6),其中该板体31为一大致呈矩型的扁平状板体,该板体31上缘下凹形成有另一插口311,该插口311的形状对应于第二电子卡(Ms duo卡)7(如图9及图10)的外形。该板体31二侧下缘处各突设有一枢轴312,而能利用该二枢轴312将板体31枢设于绝缘本体1的二臂部12、13上对应的枢孔(图略),使该板体31的一端部313枢接位于容置空间14的插口141下缘的二臂部12、13,该板体31另一端部314则可翘起伸入该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4内部或倒下位于该容置空间14底部。
该弹性组件32为扭转弹簧,该弹性组件32套设于该枢轴312上,该弹性组件32具有一第一端部321及一第二端部322,该弹性组件32的第一端部321顶触于该绝缘本体1,该弹性组件32的第二端部322则顶触于该板体31一侧,使该弹性组件32设于绝缘本体1与板体31之间,使该板体31另一端部314可受该弹性组件32的顶触而向上弹性伸入该容置空间内14。
该滑动组件4包含有一金属板制成的顶板41及二以塑料制成的第一侧墙42、第二侧墙43(如图1及图4),该顶板41及二侧墙42、43利用埋入式模铸(insert-molding)的方式组合,使该二侧墙42、43连接于该顶板41二侧,该二侧墙42及43可提供电子卡的限位、导引及挡止等功能。该滑动组件4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上,该滑动组件4位该绝缘本体1的二臂部12、13之间。
该退卡机构5被安装于该绝缘本体1的第一臂部12,其包含有一活动块51、一弹性构件52及一导引杆53,该活动块51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的第一臂部12上,该活动块51可于该第一臂部12上作一自由的前、后滑动,该活动块51外侧壁具有一可用以控制插卡及退卡的轨迹曲线槽54。该活动块51上并设有一大致呈“T”型的连接槽55,且于该滑动组件4一侧突设有一大致呈“T”型的连接部44,该滑动组件4的连接部44嵌接连接于该连接槽55,使该滑动组件4连接于该活动块51,当滑动组件4前、后移动时亦可带动该活动块51同步移动。
该弹性构件52为一压缩弹簧,该弹性构件52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的第一臂部12与活动块51之间,使该弹性构件52可施予该活动块51向前移动的复位力量。
该导引杆53一端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的第一臂部12上,另一端则活动配合于该活动块51的轨迹曲线槽54中,该导引杆53可在该轨迹曲线槽54中分两段运动以分别实现插卡、退卡的功效;借由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
如图7及图8所示,当使用者推动第一电子卡(Ms卡)6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中时,该第一电子卡6前端会顶触该枢板机构3的板体31,使板体31以二枢轴312为旋转轴心倒下,而使第一电子卡6可顺利的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中。该第一电子卡6二侧可利用第一侧墙42、第二侧墙43提供限位及导引的作用,使该第一电子卡6可顺利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中。当该第一电子卡6插入至定位时,该第一电子卡6前端顶触挡止于该第一侧墙42、第二侧墙43后端部分,使该第一电子卡6可推动该滑动组件4带动退卡机构5的活动块51向后滑动。
当该第一电子卡6向后移动至定位时,该第一电子卡6的电性接点即可与端子组2的端子21的接触部212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并可借该导引杆53在该轨迹曲线槽54中运动以实现插卡定位的功效。使用者再次推动该第一电子卡6时,可借该导引杆53在该轨迹曲线槽54中运动以实现自动退卡的功效。
如图9及图10所示,当使用者推动第二电子卡(Ms duo卡)7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中时,该第二电子卡7会进入该枢板机构3的板体31相对应的插口311中,而使第二电子卡7可顺利的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中。该第二电子卡7二侧可利用插口311二侧内壁及第一侧墙42、第二侧墙43提供限位及导引的作用,使该第二电子卡7可顺利插置于该容置空间14中。当该第二电子卡7插入至定位时,该第二电子卡7前端顶触挡止于该第一侧墙42、第二侧墙43后端部分,使该第二电子卡7可推动该滑动组件4带动退卡机构5的活动块51向后滑动。
当该第二电子卡7向后移动至定位时,该第二电子卡7的电性接点即可与端子组2的端子21的接触部212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并可借该导引杆53在该轨迹曲线槽54中运动以实现插卡定位的功效。使用者再次推动该第二电子卡7时,可借该导引杆53在该轨迹曲线槽54中运动以实现自动退卡的功效。该第一电子卡6及第二电子卡7共享一端子组2,该第一电子卡6及第二电子卡7选择性的插置于电子卡连接器,该第一电子卡6及第二电子卡7插置于电子卡连接器中的位置略前、后错位。
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1设有一可供插置第一电子卡(Ms卡)6的容置空间14,且于枢板机构3的板体31上形成有一可供插置第二电子卡(Ms duo卡)7的插口31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可供Ms卡及Ms duo卡等至少二种不同尺寸的电子卡6、7插置,且电连接至同一端子组2。该二电子卡插置操作相当的简单方便,不需另外安装于转接装置,且能利用枢板机构3的板体31弹性的顶触于电子卡6、7下缘,使该电子卡6、7非常稳固的定位于容置空间14内,使电子卡6、7与电子卡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稳固,信号传输稳定。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含一基部及连接于该基部二侧的臂部,该基部及二臂部之间形成一具插口的容置空间;一端子组,其包含多数个端子,这些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这些端子并伸入该容置空间中;以及一枢板机构,包含一板体及至少一弹性组件,该板体的一端部枢接位于插口下缘的二臂部,另一端部则受该弹性组件的顶触而向上弹性伸入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另一端部形成有另一插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板体用于枢接二臂部的该端部二侧各突设有一枢轴,及二臂部上各设有对应枢轴的枢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一扭转弹簧套设于该板体的枢轴上,该弹性组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弹性组件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顶触于该绝缘本体及板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滑动组件及一退卡机构,该滑动组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该退卡机构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一臂部,该滑动组件连接于该退卡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件包含有一顶板及二侧墙,该二侧墙连接于该顶板二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退卡机构包含一活动块、一弹性构件及一导引杆,该活动块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一臂部上,该活动块具有一用以控制插卡及退卡的轨迹曲线槽,该滑动组件连接于该活动块,该弹性构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一臂部与活动块之间,该导引杆一端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臂部上,另一端活动配合于该活动块的轨迹曲线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另一端部下凹形成该另一插口。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可用以装设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以供至少二种电子卡插置,使电子卡与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组及一枢板机构,该绝缘本体的基部及二臂部之间形成一具插口的容置空间,该端子组包含多数个端子,这些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这些端子并伸入该容置空间中,该枢板机构包含一板体及至少一弹性组件,该板体的一端部枢接位于插口下缘的二臂部,另一端部则受该弹性组件的顶触而向上弹性伸入该容置空间内;借此,组成一电子卡连接器,可供Ms卡及Ms duo卡等至少二种不同尺寸的电子卡插置,且能使电子卡稳固的定位于电子卡连接器内,使电子卡与电子卡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稳固。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857266SQ20052010915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苏柏魁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