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防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048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壳防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防漏电池。
背景技术
当前所使用的锌锰干电池的负极采用整体冲制锌筒或焊接锌筒,锌做为负极活性物质与正极二氧化锰起电化反应,这种结构的锌筒同时又兼作干电池的容器。这样,在制作锌筒时不但要提供充分重量的锌起点化反应,还要提供更多重量的锌做容器使用。在锌锰干电池的整个放电过程中,锌筒只有30%左右的锌做为负极活性物被利用,而其余70%左右做容器使用的锌却被白白扔掉,从而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且由于锌的价格持续上涨,使得制造锌锰干电池的成本大大增加。另外,锌锰干电池在放电过程后期或放置时间过长,锌简易出现穿孔漏液现象,既构成污染又会腐蚀电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不会发生漏液现象的塑壳防漏电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正极、负极,所述的负极为底部连接有环型锌片的锌筒,所述的环型锌片固定连接有导片,所述锌筒的外壁涂覆有粘结层和塑料层。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导片为与环型锌片相咬合的薄铁板;所述导片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的塑料层为聚乙烯层、聚丙烯层、聚氯乙烯层、聚苯乙烯层、ABS层、AAS层或有机玻璃层。
本发明所提供的塑壳防漏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负极采用了涂覆有粘结层和塑料层的锌筒,这样塑料层成为容器,整个锌筒做为负极活性物被利用,锌的用量只需与正极二氧化锰的用量相等即可,不用再另外提供做容器使用的锌,从而节省了70%左右的锌,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节约了能源。其次,塑料层只做容器使用,不会参与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避免了穿孔漏液现象的发生,不用再添加汞起抗蚀作用,降低了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为本发明塑壳防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塑壳防漏电池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塑壳防漏电池包括正极1、负极2,负极2为底部连接有环型锌片3的锌筒4,环型锌片3咬合有导片5,锌筒4的外壁涂覆有粘结层6和塑料层7,导片5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8,粘结层6可以为不干胶、压敏胶或热熔胶,保护层8可以采用电镀、油漆或沥青。
在塑壳防漏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塑料层7只做容器使用,不会参与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避免了穿孔漏液现象的发生,锌筒4全部做为负极活性物被利用,锌的用量只需与正极二氧化锰的用量相等即可,不用再另外提供做容器使用的锌,从而节省了70%左右的锌,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
1.塑壳防漏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为底部连接有环型锌片的锌筒,所述的环型锌片固定连接有导片,所述锌筒的外壁涂覆有粘结层和塑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防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片为与环型锌片相咬合的薄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壳防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片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防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层为聚乙烯层、聚丙烯层、聚氯乙烯层、聚苯乙烯层、ABS层、AAS层或有机玻璃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壳防漏电池。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正极、负极,所述的负极为底部连接有环型锌片的锌筒,所述的环型锌片固定连接有导片,所述锌筒的外壁涂覆有粘结层和塑料层。本发明所提供的塑壳防漏电池用塑料层做容器,避免了穿孔漏液现象的发生,整个锌筒做为负极活性物被利用,节省了大量的锌,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更加安全。
文档编号H01M4/06GK101060167SQ20061001260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9日
发明者崔存乾, 李广明, 张虎, 肖果, 李树起, 张子石, 刘贵厂, 刘建刚, 侯文贵, 李树波 申请人:河北衡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