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顶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0483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片顶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片顶针。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设备尤其是干法刻蚀中,常用到硅片顶针(wafer lift pin), 它的作用除了完成搬送,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释放硅片(wafer)和硅片 基座(stage)或静电吸盘(ESC)表面的静电。如果从硅片基座回收硅片 前静电释放不完全,硅片和硅片基座之间就仍会有吸附力存在,此时硅片 就会在硅片基座上产生所谓的"跳片"现象,造成硅片破碎或设备停机。
传统的硅片顶针是刚性不可压縮式,接触硅片、释放静电荷和顶起 硅片三个过程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硅片顶针升起接触硅片开始放静电的 时间点就是顶针开始顶起硅片的时间点,因此硅片与硅片基座分离前的放 电时间极其短,易造成硅片被顶起前仍有残余静电力存在于硅片和硅片基 座之间,易发生跳片。
如图1A至图1C所示是传统硅片顶针完成硅片搬送过程的示意图, 图1A是接地底座4上升前的示意图,此时硅片表面存在较多的残余静电 荷5。图IB是接地底座4上升并抬起硅片顶针1的示意图,此时硅片顶 针1接触硅片2后将其顶起并释放一部分残余静电荷5,但残余静电荷5 并没有完全被释放,硅片和静电吸盘3之间仍有吸引力。如图1C,当硅 片顶针1继续上升,硅片2受到的顶力大于电荷的吸引力时将被顶起,但
在残余静电荷5的吸引力作用下硅片歪斜,即出现跳片现象。
故如何完全释放静电、防止硅片顶针顶起硅片时的跳片现象是目前
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片顶针,它可以延长硅片 表面静电荷的释放时间,防止残余静电"粘片"而发生跳片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需延长放电时间从而完全释放静电。本发 明提供了一种硅片顶针,包括接触部、升降部,接触部具有弹性组件;
接触部通过该弹性组件嵌设、套设或直接连接在升降部的顶部。
因为本发明的硅片顶针在运动方向有可压縮的弹性接触结构,保证硅 片顶针上升时,在从接触硅片到开始顶起硅片的时间段里, 一直与硅片接 触并同时接地放电但不顶起硅片,直到硅片被硅片顶针的刚性结构顶起。 从而防止残余静电粘片而出现跳片现象。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防止 硅片受害。
本发明的弹性组件可实现硅片顶针在其运动方向的长度可变化,它可 以是由压縮金属弹簧组成,或者由可变形的导体弹片组成,也可以用重力 方式实现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A是传统硅片顶针在接地底座上升前的状态示意图1B是传统硅片顶针在接地底座接触硅片顶针时刻的状态示意图1C是传统硅片顶针顶起硅片时的状态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硅片顶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的硅片顶针的变换结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的硅片顶针的又一变换结构示意图5A是本发明在接地底座上升前的状态示意图5B是本发明在接地底座接触硅片顶针时刻的状态示意图5C是本发明在弹性组件压縮顶起硅片前时刻的示意图5D是本发明的硅片顶针顶起硅片时的状态示意图6是本发明的剖视图7是图6中接触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硅片顶针6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接触部 61和升降部62,其中接触部61具有一金属弹簧611,接触部61通过该 金属弹簧611嵌设在升降部62的顶部。
图5A至图5D是本发明的硅片顶针的工作过程图。图5A为接地底座 4上升前的状态示意图,硅片顶针6的接触部61未与硅片2接触,其弹 性组件的金属弹簧611呈自然伸展状态,此时硅片2表面具有大量的残余 静电荷5。图5B中接地底座4上升与硅片顶针6的升降部62接触,并推 动硅片顶针6上升至硅片顶针6的接触部61与硅片2接触,此时硅片2 通过接触部61 (含金属弹簧611)、升降部62与接地底座4连接释放残余 静电荷5。如图5C,接地底座4进一步上升,金属弹簧611由于硅片2 的重力作用被压縮,压縮过程中硅片2—直释放残余静电荷5,直至金属 弹簧611压縮完毕。图5D所示时刻,硅片2的残余静电荷5已经释放完毕,接地底座4继续推动硅片顶针1上升,最终平稳的将硅片3顶起,硅 片2不受电荷引力因而不会发生跳片现象。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硅片顶针6的接触部61可以呈凸形阶梯状, 同时升降部62顶端具有凸形槽。图7是图6中接触部的放大视图,采用 这种结构能使接触部61嵌设在凸形槽中受到金属弹簧611的弹力时不会 被弹出升降部62。另外本发明的接触部通过弹性组件也可以套设在升降 部的顶部,其工作原理与嵌设方式相同。
本发明的硅片顶针6在运动方向有可压縮的弹性组件,保证了硅片顶 针6上升时,在从接触硅片到开始顶起硅片的时间段里, 一直与硅片接触 并同时接地放电但不顶起硅片,直到硅片中的残余电荷释放完全,其重力 小于硅片顶针的顶力时则被平稳的顶起。故弹性组件使硅片顶针在其运动 方向的长度可变化。此弹性组件除采用上述常规的金属弹簧611夕卜,还可 以有以下几种变换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是一种弹性组件变换的硅片顶针,图中接触部61采用两 片导电弹片612直接连接在升降部62的顶端。采用该结构,当接触部61 与硅片接触时导电弹片612受到硅片的重力作用向下弯发生形变,同时释 放硅片上的残余静电荷,至残余静电荷释放完毕导电弹片612形变后的弹 力及升降部62的顶力作用大于硅片的重力,则硅片被平稳的顶起。
如图4所示是另一种弹性组件变换的硅片顶针,图中弹性组件包括两 个定滑轮6131、 一根牵引导线6132、 一个悬垂重物6133。采用该结构, 当接触部61与硅片接触时受到硅片的重力作用,悬垂重物6133通过定滑 轮6131向上升,整个接触部61向下收縮,并不将硅片顶起,同时硅片通
过接触部61、接地导线6134及升降部62与接地底座连接,可以释放残 余静电荷,原理与金属弹簧结构的硅片顶针的工作原理相同。
本发明通过几种变换的结构在原有硅片顶针中增加弹性组件,从而使 硅片顶针在接触硅片到开始顶起硅片的时间段里, 一直与硅片接触并同时 接地放电但不顶起硅片,直到硅片被硅片顶针的刚性结构顶起,有效的防 止残余静电粘片而出现跳片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硅片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部、升降部,所述的接触部具有弹性组件;所述的接触部通过所述的弹性组件嵌设、套设或直接连接在所述升降部的顶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为 金属弹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为 导体弹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包 括两个定滑轮、 一根牵引导线及一个悬垂重物;所述的定滑轮分别固定在 所述升降部顶部的两侧壁上,所述的悬垂重物通过所述的牵引导线悬挂于 所述的两个定滑轮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部顶部 呈凸形阶梯状,所述的升降部顶部具有凸形槽,所述的接触部通过所述的 弹性组件嵌设在所述的凸形槽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片顶针,包括接触部、升降部,接触部具有弹性组件;接触部通过弹性组件嵌设、套设或直接连接在所述升降部的顶部。本发明的弹性组件可以是由压缩金属弹簧组成,或者由可变形的导体弹片组成,也可以用重力方式实现等。本发明的硅片顶针可以有效延长硅片表面静电荷的释放时间,防止残余静电“粘片”而发生跳片现象。
文档编号H01L21/677GK101383309SQ200710094069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6日
发明者张东海 申请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