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28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背景技术
芯片(如CPU)之底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之接点,而连接该型式芯片之电连接器系利用一下压力将芯片固定于一座体上,藉以使 芯片之接点与排列于座体的端子槽内的端子弹性接触而确保电连 接。请参阅图1及图2,系为一种连接芯片之电连接器,其设有一 座体IO,其上排列设有多个端子槽ll;及多个端子20,其系设置于 该座体的端子槽ll,其设有一可上下弹动之弹性臂2K —固定部22、 及一连接片23,该固定部21系与端子槽11迫紧固定,且其下端反折 成一向上延伸之第二板24,该弹性臂21系连接于固定部22之第二板 24,其板面向上弯曲至端子槽11之一边12后再弯曲延伸超出另一边 13,其接近末端设有一凸出之接点25,该连接片23系伸出座体10下 方并结合一锡球28。当芯片置于座体10上时,芯片之每一接点系接触该每一端子20 之接点25,各端子20藉由弹性臂21之弹性抵紧该芯片之接点而达到 电连接效果。现有的构造有以下缺点即,1.端子之弹性臂20系利用板面弯 曲达到上下弹动之弹性,故端子槽11需有足长度作为弹性臂21弯曲 之空间,2.该弹性臂21之板面在冲压弯折上不易精准控制尺寸,冲 压之成本相对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藉 由端子之弹性臂连接于固定部并反折呈断面方向弯曲延伸,可达到 端子易于制造、在组装时占用端子槽之空间较小、及良好之弹性效 果。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藉 由弹性臂设有一主弹臂及一副弹臂,该副弹臂与固定部相连且板面 同面,该主弹臂反折呈断面方向弯曲延伸,达到增加弹性力臂,具 有较佳弹性之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系组装于一 塑料座体的端子槽,其系以一金属板片之板面下料而形成有板面及 断面,其一体形成有 一固定部,其板面呈纵向且固定于塑料座体 的端子槽;及一弹性臂,其系板面下料形成一弯曲形状呈断面方向 延伸之力臂,其连接于固定部并反折呈断面方向弯曲延伸,其接近 末端设有一接点,当施力该接点时该弹性臂呈金属板片之断面方向 弹动。藉由以上构造,可达到端子之弹性臂之接触弹性较佳、易于制 造、及端子在组装时占用端子槽之空间较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 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图l是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剖面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剖面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平面图。图ll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制造时平面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
括 一塑料座体30及多个端子40,其中该塑料座体30设有多个排间隔排列的端子槽31。请配合参阅图5,该多个端子40系以一金属板片50之板面下料 一体冲压形成由一料带53相连而成连续排列的端子,该各端子40具 有板面47及断面49,该整排连续之多个端子40系可配合端子槽31之 间距,由上而下整排组装于该端子槽31,该各端子40包括 一固定 部41,其呈纵向固定于塑料座体30的端子槽31,其板面较宽藉以与 塑料座体30的端子槽31固定,其设有第一侧410及第二侧411,其上 端43与料带53连接; 一弹性臂45系以板面下料方式形成一弯曲形状 呈断面49方向延伸之力臂,其系连接于固定部41下端中间42并反折 向上呈断面49方向弯曲延伸,其先向固定部41之第一侧410弯曲延 伸再向固定部41之第二侧411,使超出固定部41上端43及第二侧 411,其接近末端设有一上下方向接触之接点46,该接点46为断面; 及二连接片48,其系连接于固定部41下端两侧,藉以连接固定一锡 球55。藉由以上构造,由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系自固定部41下端反 折向上延伸并超出固定部一侧至隔壁的端子槽31,故弹性臂45可具 有甚长之力臂而能有极佳之弹性;如图6所示,当芯片60放入而与 端子40接触时,该端子之弹性臂45弹性縮收,其接点46可弹性接触 芯片60之接点61,该端子之弹性臂45系由下倾斜而上延伸,故其不 会碰触到隔壁的端子41造成短路;再者由于弹性臂45之板面成纵向 往固定部41一侧方向倾斜向上延伸,仅利用到端子槽之宽度,故端 子槽41之长度可縮短,如此更有利于空间之配置,而可设计更多的 端子槽,另外端子之弹性臂45系板面下料形成而非弯折形成,故制 造上易于控制尺寸,容易制造。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优点1. 端子40之弹性臂45自固定部41下端反折向上延伸并超出 固定部一侧至隔壁的端子槽31,故弹性臂45可具有极佳之弹性。2. 端子40之弹性臂45之板面成纵向往固定部41 一侧方向(断 面方向)倾斜向上延伸,仅利用到端子槽之宽度故端子槽41之长度 可縮短,如此更有利于空间之配置,而可设计更多的端子槽,而且 端子之易于制造。3. 端子40之弹性臂45系下料形成而非弯折形成,故制造上易于控制尺寸,容易制造。请参阅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系由固定部41第 一侧410下端反折向上再向第二侧411弯曲延伸超出固定部41上 端43及第二侧411,固定部41下端中间向下连接一连接片48。请参阅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系由固定部41之 第二侧411下端反折向上先略向右弯弧再向左弯一较大弯弧,最后 超出上端43及第二侧411,固定部41下端中间向下连接一连接片 48。请参阅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连接片48连接于定部41之第二侧411T^山 顺。请参阅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三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连接片48连接于固定部41第一侧410 >顺。请参阅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系由固定部41之 第二侧411下端反折向上并略呈弯弧形状,其先向固定部之第一侧 410弯曲延伸再弯回向固定部第二侧411弯曲延伸,最后再超出固 定部之上端43及第二侧411,固定部41之第一侧410下端连接一 连接片48。请参阅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六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下段系成斜线,固 定部41下端中间连接一连接片48。请参阅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系由固定部41之 第二侧411下端反折向上延伸一纵向长度,接着再向左形成--弯弧, 最后再超出固定部之上端43及第二侧411,固定部41下端中间连 接一连接片48。请参阅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六 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向上延伸并未超出 固定部41之第二侧411。请参阅图15及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其大 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之接点46 位置系为两板面折叠弯折处,使该接点46成圆弧面而非断面。请参阅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之接点46系为 板面弯折形成。请参阅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之接点46系为 材料抽挤而形成板厚縮小呈水平之凸缘。请参阅图19及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其 大致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包括 一主弹臂412及副弹臂413,该副弹臂413与该固定部41之第二侧 411下端相连且板面同面,其向下并略向第一侧410弯曲,该主弹 臂412反折向上延伸使其板面与固定部41之板面成折叠,其向上 先向固定部之第一侧410弯曲延伸再弯回向固定部之第二侧411弯 曲延伸并超出固定部之上端43及第二侧411,使该主弹臂412反折 后与副弹臂413略呈C形状,主弹臂412接近末端设有一上下弹动 之接点46。本实施例藉由弹性臂45增设有副弹臂413于固定部41之同面, 可使得弹性臂之整体长度加长,增加弹动效果,当该接点46受向 下力时,该副弹臂413会向固定部之第一侧410弹动,主弹臂412 向第二侧411弹动,如此整体之弹性效果甚佳。请参阅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十三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副弹臂413直接向下延伸并未弯 向固定部之第一侧410。请参阅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十四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主弹臂412反折后向上延伸一纵 向长度,接着再向第一侧410形成一弯曲延伸,最后再向第二侧411 弯曲延伸并超出固定部之上端43及第二侧411。请参阅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十五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副弹臂413与该固定部41之中 间下端相连且板面同面。请参阅图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十五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弹性臂45之副弹臂413系连接 于接近固定部41之第一侧410并向下延伸,该主弹臂412系反折 向上先靠向固定部之第一侧410,再向第二侧411弯曲延伸,并超出 固定部之上端43及第二侧411,主弹臂412接近末端设有一上下弹 动之接点46;藉此由于副弹臂413与第一侧411尚有间距,故当该
接点46受向下力时,该副弹臂藉由该间距仍可向固定部之第一侧410弹动。请参阅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实施例,其系为另一 种类型的端子,该端子同样具有如同第一实施例的特点,该各端子 40具有板面47及断面49,该各端子40包括 一固定部41,其板 面呈纵向固定于塑料座体的端子槽,其设有一前端414及一后端 415; —弹性臂45系以板面下料方式形成一弯曲形状呈断面方向延 伸之力臂,其系连接于固定部41之前端414并反折向上呈断面49 方向弯曲延伸,其先向固定部41之后端415延伸再向上弯曲转向 固定部41之前端414延伸,使超出固定部41之前端414,其接近 末端设有一凸向下之接点46,该接点46为断面;及一连接片48, 其系连接于固定部41后端,其呈水平延伸。请参阅图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十七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包括一主弹 臂412及副弹臂413,该副弹臂413与该固定部41之前端414相连 且板面同面,其向前延伸,该主弹臂412反折延伸使其板面与固定 部41之板面成折叠。请参阅图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 十七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固定部41成L形,弹 性臂45系与固定部41之前端414上方相连并反折呈断面方向弯曲 延伸,其先向下延伸再向后弯曲向上延伸,其接近末端设有一侧向 凸出之接点46,该接点46为断面。请参阅图2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一实施例,其大致与 第十九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该端子40之弹性臂45包括一主 弹臂412及副弹臂413,该副弹臂413与该固定部41之前端414上 方相连且板面同面,其向上延伸,该主弹臂412反折延伸使其板面
与固定部41之板面成折叠。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之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 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 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以下申请专利范围之情 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塑料座体30 端子槽31端子40 固定部41弹性臂45 接点46连接片48 第一侧410副弹臂413 前端414金属板片50 料带53下端中间42 上端43板面47 断面49第二侧411 主弹臂412后端415 锡球5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其组装于一塑料座体的端子槽,其系以一金属板片之板面下料而形成有板面及断面,其一体形成有一固定部,其板面呈纵向且固定于塑料座体的端子槽;及一弹性臂,其系板面下料形成一弯曲形状呈断面方向延伸之力臂,其连接于固定部并反折呈断面方向弯曲延伸,其接近末端设有一接点,当施力该接点时该弹性臂呈金属板片之断面方向弹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设有一主弹臂及一副弹臂,该副弹臂与该固定部相连 且板面同面,该主弹臂反折延伸使其板面与固定部之板面成折叠, 主弹臂接近末端设有该接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固定部下端设有连接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连接部结合一锡球。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弹性臂系连接于固定部下端,其向固定部一侧并渐向上 弯曲延伸超出固定部上端且可上下弹动,其设有一上下方向接触之 接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接点系超出固定部 一 侧边。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呈U形状且可侧向弹动,其设有一侧向接触之接点。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主弹臂呈U形状且可侧向弹动,其设有一侧向接触 之接点。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呈匚形状且可上下弹动,其设有一上下方向接触之接 点。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主弹臂呈匸形状且可上下弹动,其设有一上下方向 接触之接点。
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连接部为一水平接脚。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接点为断面。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接点位置系为两板面折叠弯折处,使该接点成圆弧 面而非断面。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接点系为板面弯折形成。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接点系为材料抽挤而形成板厚縮小呈水平之凸缘。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臂之板面与固定部之板面叠合。
1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固定部设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弹性臂系连接于固定部之第一侧,其反折向上并向固定部之第二侧弯曲延伸。
1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部设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弹性臂之副弹臂系连接于接近 固定部之第一侧并向下延伸,该主弹臂系反折向上先靠向固定部之 第 一 侧,再向第二侧弯曲延伸。
1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固定部设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弹性臂系连接于固定部之第二 侧,其系反折向上呈弯弧状,其先向固定部之第一侧弯曲延伸再弯 回向固定部第二侧弯曲延伸。
2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固定部设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弹性臂之副弹臂系连接于固定 部之第二側并向下略向第--侧弯曲,该主弹臂反折向上并先向固定 部之第一侧弯曲延伸再弯回向固定部第二侧弯曲延伸,使该主弹臂 反折后与副弹臂略呈C形状。
21.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固定部之上端可连接一料带而成连续端子之排列,整排连续 端子系可配合端子槽31之间距间隔排列,藉以由上而下整排组装 于该塑料座体的端子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组装于一塑料座体的端子槽,其以一金属板片的板面下料而形成有板面及断面,其一体形成有一固定部,其板面呈纵向且固定于塑料座体的端子槽;及一弹性臂,其系板面下料形成一弯曲形状呈断面方向延伸的力臂,其连接于固定部并反折呈断面方向弯曲延伸,其接近末端设有一接点,当施力该接点时该弹性臂呈金属板片的断面方向弹动;藉由以上构造,可达到端子的弹性臂之接触弹性较佳、易于制造、及端子在组装时占用端子槽的空间较小。
文档编号H01R12/57GK201054411SQ20072000220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5日
发明者蔡周旋 申请人:蔡周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