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788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构件的板对 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板对板连接器安装在电子装置内部,用于实现两块彼此平行的印 刷电路板之间的讯号传输。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大多用来传输低频、低速讯 号,然而,随着电子装置功能的日益增多,板对板连接器开始需要传输一些 高频、高速的讯号,从而电磁干扰不可避免地产生。
请参阅图10,其为一现有板对板连接器IOO,的立体分解图,该板对板 连接器100'包括一插座l'及一插头3',插座l'与插头3'分别表面安装于母
印刷电路板及公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并与所对应之印刷电路板上的
电路连接,再通过插座r与插头3'间的配合使两印刷电路板间实现讯号传 输。
然而,上述板对板连接器ioo',无论是插座r或插头3'均没有接地构 件之设计,所以当该板对板连接器ioo,进行传输高频、高速的讯号时,容易 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两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讯号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接地构件的板对板连接器,从而形成良 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接地构件的板对板连接器与 两外部公母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包含插座及插头。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内 部收容多个第一端子,插座本体定义有两相对长边及相邻的两相对短边,其 中在插座本体的两相对长边的外侧边且对应多个第一端子处分别安装有第 一接地片,第一接地片的两端再分别延伸设有连接部及弹性部,而在插座本
体之两相对短边处分别插设有第二接地片,第二接地片具有与弹性部一侧相 接触的接触部及与母印刷电路板相焊设的焊接部。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内部 收容复数第二端子,于插头本体的相对两端处分别设有第三接地片,第三接 地片亦具有与弹性部另一侧相接触的抵触部及与公印刷电路板相焊设的焊 接部。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插座与插头相互插设对接时,通过第一、 第二及第三接地片间的接触导通而形成一接地回路,使公、母印刷电路板的 接地电路电性导通,从而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的立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的立体分解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另一角度的立体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分解图7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与插头对接组装后的立体组合
图8为图7所示插座的V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9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与插头对接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IO为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与插头插接前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板对板连接器100 、 100'插座1 、 1,
插头2 、 3,插座本体10
嵌合槽101第一交而子20
插座基板11嵌孔110
左、右傻椒111前、后侧板112
支持块113嵌套部13
收容空间14第一辆子槽15
安装孔16收容孔17
第一接地片30长条板体301
连接部302弹性部303
第二接地片40横向板体401
焊接部402嵌插条403
嵌插片404接触部405
插头本体50插头基板51
插入空间52凸耳53
扣孔54扣合槽55
端子收容通道56Afy 一 Jj山760
第三接地片70扣合板71
焊接脚72抵触部7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 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 、图4和图7,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00包括一插座1 及一插头2,插座1与插头2分别表面安装于均具有接地电路的母印刷电路 板和公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并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再通过 插座1与插头2间的配合使公、母印刷电路板间实现讯号传输。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插座1具有插座本体10及两排平行排列的 收容于插座本体10中的多个第一端子20。插座本体10大致呈长方形体, 具有一扁平插座基板ll,四侧各竖直向上伸出一侧板111、 112,其中横宽 方向上的两侧板定义为左、右侧板lll,而纵长方向上的两侧板定义为前、 后侧板112。一嵌套部13自插座基板11中部向上凸伸而成,侧板111、 112 与嵌套部13间围成一收容空间14,嵌套部13的顶面与侧板111、 112的顶 面平齐。多个第一端子槽15等间距开设于插座基板11两侧以分别收容对应 的第一端子20,并与收容空间14连通。嵌套部13内相对第一端子槽15开 设有多个垂直贯通嵌套部13的安装孔16,并与收容空间14及相应的第一 端子槽15连通。侧板111、 112内相对第一端子槽15开设有多个垂直贯通 侧板lll、 U2的收容孔17,并且收容孔17与相应的第一端子槽15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插座本体10的四角落处分别具有呈L型的支持块113。 支持块113与侧板111、 112之间恰形成有嵌合槽101,其中在插座本体10 的前、后侧板112的外侧边且对应相应第一端子20处分别安装有呈纵长条 形的第一接地片30。第一接地片30包括一长条板体301,长条板体301的 两端再分别向一侧垂直弯折再向外垂直弯折并平行长条板体301延伸的连 接部302,连接部302的顶端处再朝下弯折设有弹性部303。当第一接地片 30安装在插座本体10的前、后侧板112的外侧边时,第一接地片30的连 接部302嵌插入嵌合槽101中,且弹性部303凸露于收容空间14内。
而在插座本体10的左、右侧板111外侧处分别插设有第二接地片40, 第二接地片40具有一横向板体401,横向板体401的底端中部处向外延伸 有焊接部402。在相邻焊接部402两侧的横向板体401上开设有多个开槽, 从而在两开槽间形成嵌插条403。插座本体10的插座基板11相对应于嵌插 条403处设有相配合的嵌孔110 (如图2所示)。另,于横向板体401两自 由端处再同向垂直弯折有一嵌插片404,两嵌插片404的内侧面处则设有与 弹性部303相接触的接触部405。

续参阅图1、图2及图3,当插座1在组装时,第一端子20收容于插 座本体10的相对应的第一端子槽15内,第一接地片30及第二接地片40 分别嵌插于插座本体10周缘。其中,两第一接地片30的长条板体401分别 位于前、后侧板112的外侧处,以遮护住第一端子20,而第一接地片30的 连接部302与第二接地片40则分别嵌插在支持块113与侧板111、 112之间 所形成的嵌合槽101中,以使第二接地片30的嵌插片404上的接触部405 恰抵触在连接部302的背面处,而第一接地片30的弹性部303则外露于收 容空间14内。
请参阅图4、图5、图6,插头2包括插头本体50、收容于插头本体50 内的两排平行排列的多个第二端子60及固设于插头本体40左、右两端的一 对第三接地片70。
请续参阅图6,插头本体50大致呈矩形,具有插头基板51,插头基板 51上围成有一插入空间52,以供插座本体10的嵌套部13对接插设,插头 基板51四角落处各向上凸伸出一凸耳53,凸耳53大致呈矩形,凸耳53顶 面开设有上下贯穿凸耳53的扣孔54,并于凸耳53顶面分别开设有一上下 贯穿凸耳53且与扣孔54相连通的纵向扣合槽55。插头基板51前、后相对
两侧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56。
第三接地片70包括一扣合板71,扣合板71呈方形以分别嵌插在插头 本体50四角落处的凸耳53的扣合槽55中。扣合板71顶端向一侧呈直角水 平弯折伸出一矩形焊接脚72,而扣合板71底端则与焊接脚72同一向但向 上弯折一呈U形的抵触部73。抵触部73稍凸露处于插头本体50外,以与 插座1的第一接地片30的弹性部303相接触导通。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当插头2组装在一起时,第二端子 60收容于插头本体50的相应端子收容通道56内。第三接地片70分别嵌插 于插头本体50的四角落处的凸耳53中,其中第三接地片70的扣合板71 插入于凸耳43的扣合槽55内以达到稳固结合,而焊接脚72与抵触部73 则分别位于扣孔54中。
请结合参阅图7,当插头2与插座1进行组配时,插座1的嵌套部13 插入插头2的插入空间52内,从而使插座1的嵌套部13容置于插头2的插 入空间52内,而令插座1与插头2组合牢固,同时相应第一端子20和第二 端子60相互间实现稳定接触。
请参照图8及图9所示,在插头2插入插座1的过程中,插座l上的第 一接地片30的弹性部303弹性抵顶在第三接地片70的抵触部73上。因此, 通过第二接地片40的嵌插片404上的接触部405抵触在第一接地片30的连 接部302的背面上,而第三接地片70的抵触部73再与第一接地片30的弹 性部303弹性抵顶,从而构成一导通的接地回路路径。
使用时,插座1与插头2分别表面安装于相应母印刷电路板及公印刷电 路板上,其中插座1的第一端子20和插头2的第二端子60分别电性连接于 所述母印刷电路板及公印刷电路板而实现信号传输,第二接地片40的焊接 部402焊接于母印刷电路板上并与母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电路连接,第三接地 片70的焊接脚72则焊接于公印刷电路板上并与公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电路连 接,使公、母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电路电性导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接地构件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在需要传输高 频、高速的讯号时,可将产生的电磁干扰导入公、母印刷电路板中,从而形 成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确保公、母印刷电路板间稳定的传输讯号。
权利要求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与两外部公母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座,安装于母印刷电路板上,具有插座本体,插座本体具有一扁平的插座基板,插座基板的四侧各竖直向上伸出一侧板,插座基板中部向上凸伸出一嵌套部,侧板与嵌套部间围成一收容空间,多个第一端子槽等间距开设于基板两侧并与收容空间连通;多个第一端子,其分别收容于第一端子槽内;插头,安装于公印刷电路板上,具有插头本体,插头本体具有插头基板,插头基板上围成有一供插座本体的嵌套部对接插设的插入空间,插头基板相对插入空间两侧开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多个第二端子,平行排列的收容于插头本体内所设的端子收容通道中;其特征是在插座的插座本体的两相对外侧边且对应多个第一端子处安装有第一接地片;在插座的插座本体另两相对外侧边处安装有第二接地片,且第二接地片分别与第一接地片相接触,第二接地片一端并与母印刷电路板相焊设;在插头的插头本体的相对两端处安装有第三接地片,第三接地片的一端与公印刷电路板相焊设,另一端则与第一接地片相接触导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嵌套部内相对 第一端子槽形成多个垂直贯通嵌套部的安装孔,并且收容孔与收容空间及相 应第一端子槽连通;所述侧板内相对第一端子槽形成多个垂直贯通侧板的收 容孔,并且收容孔与相应的第一端子槽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本体的四 角落处分别具有呈L型的支持块,支持块与侧板之间形成有嵌合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地片包 括一长条板体,长条板体的两端分别延伸垂直弯折有连接部,连接部嵌插在 嵌合槽中,连接部的顶端处朝下弯折设有凸露于收容空间内的弹性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地片具 有一横向板体,横向板体的底端中部处向外延伸有与母印刷电路板相焊设的 焊接部,于横向板体两自由端处同向垂直弯折有一嵌插片,两嵌插片的内侧 面处则设有与第一接地片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相邻焊接部两侧的横向板体 上设有嵌插条,所述插座本体的插座基板相对应于嵌插条处设有相配合的嵌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头基板四角 落处各向上凸伸出一凸耳,凸耳呈矩形,凸耳顶面与开设有上下贯穿凸耳的 扣孔,于凸耳顶面分别开设有一上下贯穿凸耳且与扣孔相连通的纵向扣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接地片包 括一呈方形的可嵌插在插头本体之凸耳的扣合槽中的扣合板,扣合板顶端向 一侧呈直角水平弯折伸出一矩形的与公印刷电路板相焊接的焊接脚,而扣合 板底端则与焊接脚同一向且向上弯折一呈U形的抵触部,抵触部可与插座 的第一接地片相接触导通的凸露处出插头本体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接地构件的板对板连接器,包含插座及插头。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内部收容多个第一端子,插座本体在两相对应外侧边且对应多个第一端子处分别安装有第一接地片,而插座本体另两相对侧边处则分别设有与第一接地片一侧相接触的第二接地片。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内部收容多个第二端子,于插头本体的相对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第一接地片相接触的第三接地片。当插座与插头相互插设对接时,即由第一、第二及第三接地片间的接触导通而形成一接地回路,使公、母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电路电性导通,从而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072831SQ20072005213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
发明者彭勇锜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