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2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的连 接器。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泛指各种电子组件间的连接单元,主要作为芯片对电路板,电 路板之间和电路板对箱体电子讯号连结与传输。目前,比较常用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连接器的公 端和母端的端子经过折弯以达到相互配合,公端和母端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 达到电路板之间的正常工作,使得板与板之间的电子讯号得到连结与传输。其 中,图中箭头所指示的是公端和母端需要折弯以及接触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 设计重点考虑。但是,在这种连接器的结构中,现有技术中釆用下料成型的均为断面接触, 即公端和母端的端子经过冲压处理形成裁断面,这些裁断面往往会产生许多"毛 刺"不好处理,使得公端和母端的端子可能产生接触面积很小,甚至是点接触的 情况,严重影响到连接器电性能的稳定性。而且在这种连接器的结构中,当板与 板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公端和母端的端子的折弯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制造时无 法实现或者成型的效果差,严重影响板对板连接器的轻薄化。随着板对板连接器的广泛使用,如何适应多pic设计的需要也是现有的连接器无法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稳定工作的连 接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 其包括母端及公端,该母端及公端分别包括至少一母端端子及公端端子,该公 端端子包括插入部,该母端端子包括缺口 ,该插入部及缺口配合接触。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插入部及缺口配合纵向接触, 即沿该公端端子及母端端子的排列方向接触。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公端端子为弯折形。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公端端子上包括有焊接面,该
焊接面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母端及公端的对称部位设置倒斜角和倒圆脚。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母端及公端倒斜角和倒圓脚的 位置分别对应。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母端是一体折弯成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 的公端端子及母端端子设计为纵向接触,即公端端子设计为折弯形,而与母端 端子的缺口相配合,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横向接触而引起的接触面接触不良的问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制造的精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连接器的高度,更有利于连接器的轻薄化。
图l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母端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公端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公端及母端的端子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公端及母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 步说明。请参阅图2及图3,该连接器1包括母端10及公端20。该母端10包括多 个母端端子12,该多个母端端子12平行排列。该母端端子12包括接触部121, 该接触部121包括缺口 122。该公端20包括多个公端端子21,该公端端子21 设计为弯折形,该公端端子21包括插入部212。该多个/〉端端子21平行排列且 与母端端子12位置配合。请一并参阅图4,该插入部2I2与该缺口 122的形状及结构相配合,使得该 公端端子21与母端端子12接触时实现沿公端端子21及母端端子12纵向接触, 即沿该7>端端子21及母端端子12的排列方向接触。该/〉端端子21的插入部212的4妄触部位^皮打扁,打扁的插入部212接触面
无毛刺,保证其与母端端子12的缺口 122接触电性能的可靠度这种设计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提高零件产能。该母端端子12为"折弯成型",端子结构简单,非常有利于提高端子成型精度。该公端端子21上设计有焊接面设有凹槽213,可以增加容锡量,提高焊接 的稳定性,同时能起到一定的防"爬锡"的目的。该连接器1的四周设计独立焊脚14,提高焊接的牢固性。该公端端子21及母端端子12锡脚部位打扁,消除毛刺,提高焊接强度。 端子与塑胶进行insert molding ( —体成型),提高的组装的效率。该母端10包括中间通槽,该中间通槽的目的是端子料带设计时,可以设 计端部连料,防止注塑成型过程中端子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成型后将连料从 塑胶的通槽内折除。该连接器1的端子与塑胶采用机械组装的工艺,在两侧设计两个独立的焊 接片23,该焊接片23两侧分别作为两个焊脚,无须组装四个焊脚,提高组装的 难度和成本,该焊接片折弯形成一抵触部231,用来与母座扣合时提高插拔力, 如此设计可避免习知技术直接在塑胶上设计一凸台,经多次插拔后磨损失效, 而标的采用金属件,可有效保证产品使用的寿命,而且通过调整折弯间隙来调 整插拔力的大小。该连接器1的塑胶中间设计长条型凸台用来提高塑胶的强度,避免因本身 塑胶变形而造成成品共面度不良。通过设置在该母端IO及公端20的塑胶对称部位倒斜角和倒圓脚的的设计, 达到"防误插"的技术目的,即只有当该母端IO及公端20倒斜角和倒圓脚分别对 正时,该母端10及/>端20方可配合插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的公端端子及母端端子设计为纵向接触,即公端端 子设计为折弯形,而与母端端子的缺口相配合,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横向接触而 引起的接触面接触不良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得母端在成型时采用折弯的方式 就可以了,降低了制造的难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制造的精度,而且可以大大 降低连接器的高度,更有利于连接器的轻薄化。该连接器1的两端设计了抵触 部,大大增加了该公端拔出时的拔出力,而且有利于该连接器作成更多pic,以 适应更多的需要。上述的详细描述仅是示范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 保护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设计出各种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母端及公端,该母端及公端分别包括至少一母端端子及公端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公端端子包括插入部,该母端端子包括缺口,该插入部及缺口配合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入部及缺口配合纵向 接触,即沿该公端端子及母端端子的排列方向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公端端子为弯折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公端端子上包括有焊接 面,该焊接面设有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端及公端的对称部位 设置倒斜角和倒圓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端及公端倒斜角和倒 圆脚的位置分别对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端是一体折弯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母端及公端,该母端及公端分别包括至少一母端端子及公端端子,该公端端子包括插入部,该母端端子包括缺口,该插入部及缺口配合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公端端子及母端端子设计为纵向接触,即公端端子设计为折弯形,而与母端端子的缺口相配合,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横向接触而引起的接触面接触不良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得母端在成型时采用折弯的方式就可以了,降低了制造的难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制造的精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连接器的高度,更有利于连接器的轻薄化。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051562SQ20072012012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孙业民, 杨振宇, 邓白频 申请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