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23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式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旋转式编码器
领域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脉冲式旋转编码器,并带伸縮有制锁功能的 切换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技术普遍采用模拟电路,电路上采用碳膜式电位器进行控 制和调节。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起,传统碳膜式电位器已不适用数字 电子路上。本实用新型编码器就是为替代传统电位器而研发,其广泛应 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推出一款结构新颖的旋转式编码器,并带伸縮制锁 功能的切换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编码 器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本体,还至少包括三个端子,即至少包括一 个公共端子、至少包括两个识别端子,及连通形成所述端子间电性回路 的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还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开关端子;所述具有 特定造型的金属片嵌设注塑于拨动盘的下侧面,所述拨动盘的下侧面与 本体上侧面相触接;金属片状的端子与接触刷为一整体并嵌设注塑于本 体,所述接触刷压制成具有弹性的上段伸出本体上侧面并顺本体上侧面
拐折向拨动盘翘起,与嵌设注塑于拨动盘下侧面并随转轴转动的金属片
触接;本体下侧面的中心部位还与开关组件触接。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为各端子随转轴作相对转 动之轨迹切除掉若干等分后的象限的余部的连接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拨动盘包括具有轴套结构的圆台,沿圆台的上下中 心线有轴孔上下穿过,轴孔的中心轴线与上下穿过圆台圆心的上下中心 线重合,与轴芯紧固连接的转轴从上而下穿过拨动盘的轴孔,所述拨动 盘的轴孔还具轴孔与转轴配合结构;在圆台下端外周的拨动盘上侧面具 有排列成环状的定位槽,定位槽与拨动盘整体成型。
在拨动盘圆台的外周套有轴套,轴套的下侧面具有与之整体成型的 弹片的铆合柱,设有与铆合柱位置数量对应的固定孔的环状弹片通过所 述铆合柱铆接于轴套的下侧面,环状弹片还包括至少具有两个对称分布 的定位凸苞,所述定位凸苞落于拨动盘的定位槽并与之接触配合;拨动 盘随位于其轴孔中的转轴转动,弹片上的定位凸苞在定位槽间作相对转 动,从此定位槽落入彼定位槽而定位,这种位置的变化信息并能被操作 者的手感知,提醒操作是否到位。
所述转轴表面整体成型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所述转轴的下端头从 上而下穿过轴孔并套入转子的卡位孔,卡片从所述转子的下側面卡合于 转轴下端头的凹圈,使转子与转轴卡合牢固。
在拨动盘之圆台的外周还套有拉簧式的弹簧,弹簧的下端与拨动盘 圆台的台阶压触,其上端抵住与转轴上端紧固连接的轴芯的下侧面。
所述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为位于转轴表面与转轴整体成型并与转轴之上下中心线平行的卡位凸条,所述轴孔与转轴配合结构为位于轴孔内
表与轴孔整体成型并与轴孔之上下中心线平行的卡位凹槽。使转轴与轴 孔密切配合,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转轴在轴孔中上下位移伸縮。
所述开关组件的结构包括所述开关端子的上段嵌设注塑于本体,而 其上段之端头露于本体的上侧面,,开关弹簧的下端位于本体中心部位的 凹圈中,开关弹簧的上端与开关接触片的下侧面相抵,所述开关接触片 与圆筒状开关接触座紧固,该开关接触座的上端头与伸出拨动盘轴孔之 转轴下端头卡合的转子抵压。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本体、后盖上下侧面彼此紧贴,具有卡脚的支 架从轴套上侧面套合于后盖并使卡脚卡合于后盖的下侧面以实现支架、 轴套、本体、后盖的紧固。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特点其一、端子与本体、具有 特殊造型的金属片与拨动盘嵌设注塑,结合牢固,使金属片随转轴转动 时与端子的触接稳定,以提高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 嵌设注塑件多,不但便于制作安装,还能提高电器稳定性等综合性能。 其二、拨动盘具有定位槽,与轴套下侧面紧固安装的弹片上的定位凸相 压紧密,使定位准确,提供给操作者的定位信息灵敏;其三、切换开关 作为组合件增加了切换功能,提高了适用性,由于开关弹簧向上顶弹开 关接触片,使开关接触片与开关端子的上端头之开关触点分离,因而,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这是,转动轴芯,在开关断开状态下本体端子输出 编码信号;当按压轴芯,转轴下移,卡合在转轴下端的转子往下抵压开 关接触座,使开关接触片下移与开关端子上端的开关触点触接,开关转
换至接通状态,亦可转动轴芯,在开关接通状态下本体端子输出编码信
号,可见,能很方便地在开关切换的前、后输出编码信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轴芯,101、转轴,102、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2、转子, 3、卡片,4、弹簧,5、支架,6、轴套,61、铆合柱7、弹片,71、固 定孔,72、定位凸苞,8、拨动盘,81、定位槽,82、圆台,83、轴孔, 84、轴孔与转轴配合结构,9金属片,10、本体,11、端子,12、接触 刷,13、开关端子,14、开关触点,15、开关接触片,16、开关接触座, 17、开关弹簧,18、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本体(10),还至少包括三个端子 (11),即至少包括一个公共端子、至少包括两个识别端子,及连通形成 所述端子(11)间电性回路的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9),还包括彼此 间隔设置的开关端子(13);所述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9)嵌设注塑 于拨动盘(8)的下侧面,所述拨动盘(8)的下侧面与本体(10)上侧 面相触接;金属片状的端子(11)与接触刷(12)为一整体并嵌设注塑 于本体(10),所述接触刷(12)压制成具有弹性的的上段伸出本体(10) 上侧面并顺本体(10)上侧面拐折向拨动盘(8)翘起,与嵌设注塑于拨 动盘(8)下侧面并随转轴(101)转动的金属片(9)触接;本体(10)
下侧面的中心部位还与开关组件触接。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9)为各端子(11)随转 轴(101)作相对转动之轨迹切除掉若干等分后的象限的余部的连接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拨动盘(8)包括具有轴套结构的圆台(82),沿圆 台(82)的上下中心线有轴孔(83)上下穿过,轴孔(83)的中心轴线 与上下穿过圆台圆心的上下中心线重合,转轴(101)从上而下穿过拨动 盘(8)的轴孔(83),所述拨动盘(8)的轴孔(83)还设有轴孔与转轴 配合结构(84);在圆台(82)下端外周的拨动盘(8)上侧面具有排列 成环状的定位槽(81),定位槽(81)与拨动盘(8)整体成型。
在拨动盘(8)之圆台(82)的外周套有轴套(6),轴套(6)的下 侧面具有与之整体成型的弹片(7)的铆合柱(61),设有与铆合柱(61) 位置数量对应的固定孔(71)的环状弹片(7)通过所述铆合柱(61)铆 接于轴套(6)的下侧面;环状弹片(7)还包括定位凸苞(72),所述定 位凸苞(72)落于拨动盘(8)的定位槽(81)并与之接触配合;拨动盘 (8)随位于其轴孔(83)中的转轴(101)转动,弹片(7)上的定位凸 苞(72)在定位槽(81)间作相对转动,从此定位槽(81)落入彼定位 槽(81)而定位,这种位置的变化信息并能被操作者的手感知,提醒操 作是否到位。
所述转轴(101)表面整体成型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102),所述转 轴(101)的下端头从上而下穿过轴孔(83)并套入转子(2)的卡位孔, 卡片(3)从所述转子(2)的下侧面卡合于转轴(101)下端头的凹圈, 使转子(2)与转轴(101)卡合牢固。
在拨动盘(8)之圆台(82)的外周还套有拉簧式的弹簧(4),弹簧 (4)的下端与拨动盘(8)之圆台(82)的台阶压触,其上端抵住与转 轴(101)上端紧固连接的轴芯(1)的下侧面。
所述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102)为位于转轴(101)表面与转轴(101) 整体成型并与转轴(101)之上下中心线平行的卡位凸条,所述轴孔与转 轴配合结构(84)为位于轴孔(83)内表与轴孔(83)整体成型并与轴 孔(83)之上下中心线平行的卡位凹槽。
所述开关组件的结构包括所述开关端子(13)的上段嵌设注塑于本 体(IO),而其上段之端头露于本体(10)的上侧面,开关弹簧(17)的下端位 于本体(10)中心部位的凹圈中,开关弹簧(17)的上端与开关接触片(15)的 下侧面相抵,所述开关接触片(15)与圆筒状开关接触座(16)紧固,该开关 接触座(16)的上端头与伸出拨动盘(8)之轴孔(83)的转轴(101)下端头卡 合的转子(2)抵压。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6)、本体(10)、后盖(18)上下側面彼此紧贴, 具有卡脚的支架(5)从轴套(6)上侧面套合于后盖(18)并使卡脚卡 合于后盖(18)的下侧面以实现支架(5)、轴套(6)、本体(10)、后盖 (18)的紧固。
支架(5)上还具有与被安装对象紧固的安装脚。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编码器,结构中包括本体(10),还至少包括三个端子(11),即至少包括一个公共端子、至少包括两个识别端子,及连通形成所述端子(11)间电性回路的金属片(9),还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开关端子(13),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9)嵌设注塑于拨动盘(8)的下侧面,所述拨动盘(8)的下侧面与本体(10)上侧面相触接;金属片状的端子(11)的一端与接触刷(12)为一整体并嵌设注塑于本体(10),所述接触刷(12)压制成具有弹性的的上段伸出本体(10)上侧面并顺本体(10)上侧面拐折向拨动盘(8)翘起,与嵌设注塑于拨动盘(8)下侧面并随转轴(101)转动的金属片(9)触接;本体(10)下侧面的中心部位还与开关组件触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金属片(9)为各端子(11)随转轴(101)作相对转动之轨迹切除掉若 干等分后的象限的余部的连接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拨动盘(8)包括具有轴套结构的圆台(82),沿圆台(82)的上下中心 线有轴孔(83)上下穿过,轴孔(83)的中心轴线与上下穿过圆台圆心 的上下中心线重合,转轴(101)从上而下穿过拨动盘(8)的轴孔(83), 所述拨动盘(8)的轴孔(83)还设有轴孔与转轴配合结构(84);在圆 台(82)下端外周的拨动盘(8)上侧面具有排列成环状的定位槽(81), 定位槽(81)与拨动盘(8)整体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在拨 动盘(8)之圆台(82)的外周套有轴套(6),轴套(6)的下侧面具有 与之整体成型的铆合柱(61),设有与铆合柱(61)位置数量对应的固定 孔(71)的环状弹片(7)通过所述铆合柱(61)铆接于轴套(6)的下 侧面;环状弹片(7)还包括至少具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凸苞(72), 所述定位凸苞(72)落于拨动盘(8)的定位槽(81)并与之接触配合; 拨动盘(8)随位于其轴孔(83)中的转轴(101)转动,弹片(7)上的 定位凸苞(72)在定位槽(81)间作相对转动,从此定位槽(81)落入 彼定位槽(81)而定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轴(101)表面整体成型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102),所述转轴(101) 的下端头从上而下穿过轴孔(83)并套入转子(2)的卡位孔,卡片(3) 从所述转子(2)的下侧面卡合于转轴(101)下端头的凹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拨动 盘(8)之圆台(82)的外周还套有拉簧式的弹簧(4),弹簧(4)的下 端与拨动盘(8)之圆台(82)的台阶压触,其上端抵住与转轴(101) 上端紧固连接的轴芯(1)的下侧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轴与轴孔配合结构(102)为位于转轴(101)表面与转轴(101)整体 成型并与转轴(101)之上下中心线平行的卡位凸条。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轴孔与转轴配合结构(84)为位于轴孔(83)内表与轴孔(83)整体成型并与轴孔(83)之上下中心线平行的卡位凹槽。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的结构包括所述开关端子(13)的上段嵌设注塑于本体(IO),而 其上段之端头露于本体(10)的上侧面,开关弹簧(17)的下端位于本体(10) 中心部位的凹圈中,开关弹簧(17)的上端与开关接触片(15)的下侧面相 抵,所述开关接触片(15)与圆筒状开关接触座(16)紧固,该开关接触座(16) 的上端头与伸出拨动盘(8)之轴孔(83)的转轴(101 )下端头卡合的转子(2) 抵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叙述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6)、本体(10)、后盖(18)上下侧面彼此紧贴,具 有卡脚的支架(5)从轴套(6)上侧面套合于后盖(18)并使卡脚卡合 于后盖(18)的下侧面以实现支架(5)、轴套(6)、本体(10)、后盖(18) 的紧固。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式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带制锁功能的切换开关的编码器。结构中包括本体,还至少包括三个端子,及连通形成所述端子间电性回路的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还包括开关端子;所述具有特定造型的金属片嵌设注塑于拨动盘的下侧面,所述拨动盘的下侧面与本体上侧面相触接;金属片状的端子与接触刷为一整体并嵌设注塑于本体,所述接触刷压制成具有弹性的的上段伸出本体上侧面并顺本体上侧面拐折向拨动盘翘起,与嵌设注塑于拨动盘下侧面并随转轴转动的金属片触接;本体下侧面的中心部位还与开关组件触接。具有突出特点端子与本体、具有特殊造型的金属片与拨动盘嵌设注塑,结合牢固,可提高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使定位准确。
文档编号H01H19/58GK201069729SQ20072012011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洪金镳 申请人: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