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23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高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可用于传输高电压信号导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电连接器在许多电气系统中用于连接电气组件并在各组件之间传输信号,而系统也通常需要传输高速、宽带信号并能传输高电压的信号。
传统电连接器包括若干个内置有导电端子的端子通道。若干个窗口形成于本体上,每个窗口均与通道相交,每个端子均包括有可与窗口配合的弹性指片,当端子插入到通道中时其可阻止端子从本体中脱离,例如由端子相对弯曲或扭曲而引起的脱离。通常窗口形成于本体的上表面,使得端子的弹性指片可沿同一方向延伸,由此相互靠近。当传输高压信号时,端子在相邻的弹性板针之间处很容易发生电弧,具类似结构的电连接器揭示于美国专利第3,854,787号和第4,772,2 34号中。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改良型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压且在两相邻端子之间不会产生电弧的电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其包括有本体及若干个端子,本体具有配合端、接线端、上表面、下表面、两侧壁、若干个从配合端延伸至接线端的端子通道及形成于本体上并与每一端子通道相交的窗口;若干个端子均收容于对应的端子通道中,每一端子均具有可与窗口相配合的弹性指片,其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端子通道的窗口不相邻,而是呈相反设置,从而使收容在这一对通道中的端子的弹性指片间距加大,防止电弧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两个弹性指片分别收容于两相对侧壁上的空腔内,使两者相距甚远的,以避免连接器在传输高电压信号时于两弹性指片之间产生电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本体和端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其包括本体1和一对端子2。
本体1具有配合端11、接线端12、上表面13、下表面14、两侧壁15。两个端子通道17从配合端11到接线端12延伸穿过本体1以收容端子2,本体进一步包括两个分别形成于两侧壁15上的舌状部19,舌状部19朝配合端11延伸并在其中形成一空腔190,窗口110形成于端子通道17与舌状部19之间。
端子2包括一配合部20和管状部21。弹性指片22自配合部20向外延伸。管状部21用于端接电缆(未图示)中的电导体。
在安装时,参照图2所示,端子2安装到端子通道17中,弹性指片22延伸穿过窗口110,然后收容于空腔190内。
由于两弹性指片22分别收容于两相对侧壁15上的空腔190内从而使两弹性指片相距甚远,避免连接器100在传输高电压信号时于两弹性指片22之间产生电弧。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体3包括上表面31、下表面32和侧壁33,三个端子通道34形成于本体3上且每个通道均与一窗口(未标示)相交,舌状部35的位置与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舌状部19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中之一舌状部35形成于本体上表面31上,而另外两个舌状部35则分别形成于相对的两侧壁33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本体4包括上表面41、下表面42和侧壁43,四个端子通道形成于本体4上。其中两舌状部45各自形成于上表面41和下表面42,其它两舌状部45则形成于对应的侧壁上,窗口(未标示)形成于舌状部和端子通道之间。舌状部45的结构与第一、二实施例中的舌状部19类似,因此不再赘述。
用于第二、三实施例中的端子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端子相类似。弹性指片收容于本体的舌状部外。这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使得每两相邻端子的弹性指片均不相邻,而是呈相反设置,因此使两指片间距离加大,以避免产生电弧。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本体及若干个端子,本体具有配合端、接线端、上表面、下表面、两侧壁、若干个从配合端延伸至接线端的端子通道及形成于本体上并与每一端子通道相交的窗口;若干个端子均收容于对应的端子通道中,每一端子均具有可与窗口相配合的弹性指片,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对相邻端子通道的窗口不相邻,而是呈相反设置,从而使收容在这一对通道中的端子的弹性指片间距加大,防止电弧产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邻近于端子通道的旁侧的本体侧面上形成有舌状部,窗口是位于通道与舌状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两舌状部,且舌状部分别形成于本体之两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三个舌状部,其中一个舌状部形成于上、下表面其中之一个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四个舌状部,一个舌状部形成于上表面上,另一个舌状部形成于下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部均具有收容对应端子的弹性指片的空腔,弹性指片穿过窗口收容于空腔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部的数目与端子通道的数目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本体及若干个端子,本体具有配合端、接线端、上、下表面、两侧壁、从配合端延伸至接线端的通道,以及形成于本体上并与每一通道相对应的若干个舌状部,舌状部包括形成于其中的空腔,并在通道与相应的舌状部之间形成一窗口,其中两个舌状部形成于相对的两侧壁上,端子则收容于对应的通道中,其弹性指片自窗口延伸至空腔内,从而使两端子之弹性指片相距甚远,以避免电弧产生。
文档编号H01R13/432GK2513245SQ01266820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2日
发明者戴维德·作锦·柯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