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572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靠性高、过负载能力强的主要用 于大型载重汽车、摩托车及大功率启动设备中的拍合式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继电器电磁铁有拍合式和螺管式,通常认为拍合式电磁铁不能够带动过大负载,只 有螺管双触点式方可实现大负载的承载。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结构优化电磁继电器的负载电流 通道、疏散发热提出了拍合式电磁铁的一种新结构,带载能力强,吸合力大,触点压力大, 状态稳定可靠,抗振动和冲击能力强。发明内容1.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带载能力和触点接触压力,同时限定 衔铁的动作范围,使性能更可靠,产品更稳定。2.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的电流通道和衔铁限位结构,并为增加触点接触压力,对簧片结构进行了改进。新的电流通道为 一路经点焊于动接点上的软联线14直接导入汇流片、接线柱11上, 一路经动接点、簧片-衔铁、软联线16导入到汇流片、接线柱11 上,最终两路合于一起,极大地增强了继电器的过载能力。如图l、图2所示。同时,将铁轭上增加限位杆,形成整体性限位杆铁轭,在产品组装后调整其限位杆至限 位点,有效地限定衔铁的动作范围,使产品状态稳定可靠。如图2所示.另外,在簧片结构的改进上,增加了折弯角,不仅加大了触点的接触压力,还使其具有 清膜、抗振与抗熔焊的能力。如图3所示3.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就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过负载能力强的大功率电磁继电器,使其在 大型载重汽车、摩托车及大功率启动设备中,起到了起动及控制作用。实现了继电器在大功 率设备中的应用。


图1是大功率继电器的整体结构安装图;图2是大功率继电器剖去外罩后的俯视图,同时也是限位杆铁轭限定衔铁动作范围示意图;图3是带折弯角簧片的示意图。图中1、 ll接线柱,2座板,3线圈,4静接点,5动接点,6衔铁,7铁心, 8铁轭,9弹簧,IO外罩,12接线片,13绝缘套管,14、 16软联线, 15簧片,17汇流片,18限位杆铁轭。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铁系统和触头系统;电磁铁 系统通过励磁电流来使继电器完成闭合或断开动作。电磁铁系统包括铁心7、线圈3、铁轭8、衔铁6,它们构成了线圈和磁铁的磁路;触头系统包括两路连接软联线14、 16,绝缘套管 13、大球面大直径动接点5、静触点4,簧片15、汇流片17、弹簧9、接线柱1、 11等。其 余为固定这些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的座板2和外罩10。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逐渐升高 线圈两端电压,继电器由断开状态转换为吸合状态;继电器吸合后,逐渐降低线圈两端电压, 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换为断开状态,实现其转换控制作用。在图1、图2中,软联线14、 16选用高导电的铜特软绞线材料,并在软联线14外套一 个绝缘套管13; —路软联线14直接焊接在动接点5上,另一路软联线16焊在衔铁6上,最 终两路同焊于汇流片17上;在继电器工作时, 一部分电流由动接点5经软联线14、汇流片 17流向接线柱11,另一部分电流由动接点5、簧片15、衔铁6、软联线16、汇流片17流向 接线柱ll,将输入负载分流,最后再汇总输出;分散了发热,增加了过载能力。在图2中,限位杆铁轭18,经调整后有效地限定了衔铁6的动作范围,并有效地杜绝 了衔铁6被弹出铁轭的可能,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在图3中,簧片增加了折弯角度ci,此角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动、静接点间接触压 力,保证了接触电阻小且稳定,并有清膜、抗振与抗熔悍的能力。在承载大负载时,保证了 产品的可靠接通。
权利要求1.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由外罩(10)、座板(2)、线圈(3)、静接点(4)、动接点(5)、衔铁(6)、铁心(7)、铁轭(8)、弹簧(9)、接线柱(1)和(11)、接线片(12)、绝缘套管(13)、软联线(14)和(16)、簧片(15)、汇流片(17)组成,其特征在于,负载电流通过两路电流通道,一路经动接点(5)上的软联线(14)直接导入汇流片(17)和接线柱(11)上,同时,另一路经动接点(5)、簧片(15)、衔铁(6)、软连线(16)导入到汇流片(17)和接线柱(11)上,最终两路合于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为,在铁轭(8)上增加限位杆,限制衔 铁(6)动作范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为,在簧片(15)上增加折弯角,以提 高产品带负载能力。
专利摘要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它由外罩(10)、座板(2)、铁轭(8)、衔铁(6)、铁心(7)、线圈(3)、汇流片(17)、动接点(5)、簧片(15)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主要对电流通道和衔铁限位结构以及簧片结构进行了改进。电流通道包括动接点(5)、汇流片(17)、接线柱(1)及动接点(5)、簧片(15)、衔铁(6)、汇流片(17)两路输出,极大地增强了继电器的过载能力;同时,将铁轭(8)增加限位杆,有效地限定了衔铁(6)的动作范围,使性能更可靠,产品更稳定。另外,在簧片(15)结构的改进上,增加了折弯角,不仅加大了触点的接触压力,还使其具有清膜、抗振与抗熔焊的能力。
文档编号H01H50/34GK201117579SQ20072012313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日
发明者彭文超, 李耀平 申请人: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