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91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端子,尤其涉及阵列式排列的电连接器的A山7乂而于。
技术背景请参阅图1所示,如美国第6319038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 端子l,其是供设置阵列式电连接器的成阵列式排列的端子槽中,并用于 焊接于一电路板上以与一中央处理器(CPU)的接脚电连接,该端子1有一基部11、两个分别自基部11两侧端向前及向下倾斜弯折延伸的弹性臂 12、两个分别相对地自两弹性臂12末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夹持臂13、两个 分别连接于两夹持臂13末端的夹持端14以及两个分别自两夹持端14后 侧向后张开延伸的导引端15。然而,上述的两个弹性臂12是分别自基部11两侧端弯折延伸而成 型,因此使弹性臂12、夹持臂13、夹持端14及导引端15于展开状态时, 两个弹性臂12会向左右两侧横向展开,占据较大的横向空间,使得于一 成型料带(未图示)成型多个该端子1时,造成此成形料带上的每一端子1 之间的间距(pitch)较大,从而占用空间,也即成型料带上端子的间距安 排需要比相邻端子槽间的间距大二倍(double pitch)或三倍(triple pitch),造成在进行插针操作时,同一排的端子槽需要插多次,才能完 成插针操作;此外,这种电连接器端子相当小,在相当小的局限空间内, 上述的两个弹性臂12从两侧分别同长度地延伸,因此弹性受限,无法进一步有更佳的弹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以縮小一成型料带上的每一 端子之间的间距(pitch)及具有较佳的弹性效果的电连接器端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一基部; 一焊接脚,其是fi该基部的- 一底端向下延伸成型; 一连接臂,其是自该 基部的一侧边弯折延伸成型; 一第一弹性臂,其是自该连接臂末端部朝 远离该焊接脚方向向上延伸成型; 一第二弹性臂,其是自该连接臂末端 部朝接近该焊接脚方向向下弯折延伸及反折后再朝远离该焊接脚方向向 上延伸成型;以及两个接触部,是分别互相相对地自该第一弹性臂及该 第二弹性臂末端延伸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具有的有意效果包括 该端子的第一弹性臂及第二弹性臂是自该基部同一侧边于上下的直立方 向取料成型,于一成型料带上成型多个该端子时,可以缩小该成型料带 上的每一端子之间的间距(pitch),而且该第一弹性臂自该连接臂向上延 伸而成,而该第二弹性臂自该连接臂向下反折后再向上延伸而成,使该 端子能够具有较长的弹臂产生较佳的弹性效果。


图1为现有的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与绝缘本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与接脚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端子1
基部11 弹性臂12
夹持臂13 夹持端14
导引端15
端子2 基部20 横向板体211 第一弹性臂23
焊接脚21 连接臂22
第二弹性臂24
固定部26 倒刺 27
接触部25 卡点261导引部28
端子槽31 接脚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器端子2,其包 括有一基部20、 一焊接脚21、 一连接臂22、 一第一弹性臂23、 一第二弹性 臂24及两个接触部25。
该基部20为一直立板体状,而该焊接脚21是自该基部20的一底端向 下弯折延伸而成型,该连接臂22是自该基部20的一侧边向前弯折延伸而成 型,较佳地,该连接臂22是自该基部20的侧边部分撕裂及相对该焊接脚21 弯折延伸而成。
该第一弹性臂23是自该连接臂22末端部朝远离该焊接脚21的方向向 上延伸而成型,该第二弹性臂24则是先自该连接臂22末端部朝接近该焊接 脚21的方向向下弯折延伸及反折后再朝远离该焊接脚21的方向向上延伸而 成型,从而使第一弹性臂23及第二弹性臂24大致呈一U型状。该些接触部 25是分别互相相对地自该第一弹性臂23及该第二弹性臂24末端延伸而成 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电连接器端子具体实施例中,该端子2包含多个固定 部26及多个倒刺27以及两个导引部28。该些固定部26是分别自该基部20 的两侧边弯折成型,较佳地,是设有两个固定部26,且每一固定部26是自 该基部20的一侧边撕裂弯折成型,每一固定部26末端具有一卡点261。该 些倒刺27分别突设于该基部20两侧端,较佳地,设有两个倒刺27,且上述 的连接臂22位于一侧边的固定部26及倒刺27的位置之间。两个导引部28 是分别自两个接触部25 —侧端朝远离该基部20的方向并且相对地外张延伸 而成型。
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端子2可提供设置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3相 对应的端子槽31中,该端子槽31在一阵列式连接中是在绝缘本体3上成多 个阵列式排列,图中只表示一个端子槽31,该端子2通过固定部26上的倒刺27及固定部26的卡点261能千涉卡固于形成端子槽31的壁面而固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中,该端子2的焊接脚21可通过一焊 球(未图示)而焊接于一电路板(未图标)的电路接点上,以达成电连接的目 的,因此,该焊接脚21末端部包含有一横向板体211,从而供焊球焊接于该 横向板体211的底面。然而,该端子2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该端子2的焊接脚21当然也可改成是穿到电路板的穿孔中而电连接的针脚, 或是以压接的方式与电路板电连接,由于这些属于本领域公知之常识,故不 再加以赘述。
请参阅图5所示,该端子2的两个接触部25可提供接触一外部电子组 件(如CPU)的接脚4,该接脚4可沿着该端子2的两个导引部28的导引作用 而插入至两个接触部25及第一弹性臂23、第二弹性臂24之间,并通过第一 弹性臂23及第二弹性臂24所具有的弹性力,使两个接触部25可弹性夹持 住接脚4以达成电连接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端子2的第一弹性臂23及第二 弹性臂24是自该基部20同一侧边于上下的直立方向取料成型,于一成型料 带上成型多个该端子2时,可以縮小该成型料带上的每一端子2之间的间距 (pitch),而且第一弹性臂23自连接臂22向上延伸而成,而第二弹性臂24 自连接臂22向下反折后再向上延伸而成,所以第二弹性臂24具有加长的弹 臂,使该端子2在两个接触部25对接脚4挟持时,能够具有较长的弹臂以 产生较佳的弹性效果,从而使两个接触部25能稳固地弹性夹持住接脚4。
另,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及的方向用语,例如:上、 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并非 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 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一基部;一焊接脚,其是自该基部的一底端向下延伸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臂,其是自该基部的一侧边弯折延伸成型;一第一弹性臂,其是自该连接臂的末端部朝远离该焊接脚的方向向上延伸成型;一第二弹性臂,其是自该连接臂的末端部朝接近该焊接脚的方向向下弯折延伸及反折后再朝远离该焊接脚的方向向上延伸成型;以及两个接触部,是分别互相相对地自该第一弹性臂及该第二弹性臂末端延伸成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分 别自该基部两侧边弯折成型的固定部以及多个分别突设于该基部两侧端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固定部是自 该基部的一侧边撕裂弯折成型,每一固定部末端具有一卡点。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接触部的 一侧端分别朝远离该基部的方向并且相对地外张延伸两个导引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焊接脚的末端部包含有一横向板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臂是自该基部的侧边撕裂弯折延伸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一基部、一焊接脚、一连接臂、一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以及两个接触部;焊接脚是自基部底端向下延伸成型,连接臂是自基部一侧边弯折延伸成型,第一弹性臂是自连接臂末端部向上延伸成型,第二弹性臂是自连接臂末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及反折后再向上延伸成型,两个接触部是分别互相相对地自第一弹性臂及第二弹性臂末端延伸成型。由于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是自基部同一侧边取料成型,于成型料带上成型多个该端子时,可以缩小该成型料带上的每一端子之间的间距并且具有较佳的弹性效果。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112745SQ20072012849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
发明者曾尚秀 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