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235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连接器,是固定于电路板上提供电子卡与电路板间 的电性连接,尤指一种金属上盖可自动掀开至定位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早期的卡连接器是由绝缘本体、多数导电端子与上盖所构成,如图1所示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号093207002号的「SIM卡连接器」所示。 此种卡连接器具有上盖701并透过枢接点705枢接于绝缘本体702上,绝 缘本体702内并收置多数端子703与接地端子704。由于上盖701透过枢 接点705可旋转的幅度大,不易定位插卡;再者,由于使用者必须亲自施 力操作该上盖701的开启,倘所施加的外力过大时,将使得枢接点705与 绝缘本体702崩裂损坏,从而造成此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过短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通过由增加弹性体与 改变金属上盖的设计,使得此卡连接器的金属上盖可自动掀开至定位,从 而方便使用者插入电子卡外,亦可避免使用者不当使用而造成产品损坏的缺点。为达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一端的 两侧具有枢接座,而其相对另一端的至少一侧具有凸块;多数导电端子, 收置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中;金属上盖,包括一上盖面及位于该上盖面相对的两侧并与该上盖面垂直的两侧壁,该两侧壁一端略呈L形且缺口向内相 对并可与该绝缘本体上的凸块产生干涉,阻挡金属上盖掀开,且其同侧末 端呈平板状具有枢接部,其上并挖设有枢接孔,且该枢接部的末端约呈梯形并具定位边,于金属上盖掀开至定位时该定位边部分抵靠于电路板上; 至少一个弹性体,置于该绝缘本体的枢接座中,形状约呈环状结构,其两 侧末端均延伸有抵持片,该两抵持片所夹的角度略为接近该金属上盖所开 启至定位时的角度,但以略大于该金属上盖所开启至定位时的角度为佳, 故可使金属上盖因弹力而自动开启与维持定位,且一抵持片置于该枢接座 的表面上;保护上盖,约呈倒立杯状可覆盖于该绝缘本体的枢接座上并与 的相卡合成一体,并包覆该弹性体于其内,该保护上盖与该弹性体的抵持 片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两面挖设有开孔,可容该弹性体非与枢接座相接触的 抵持片从一开孔穿出并与该金属上盖的上盖面的内侧面相接触;及枢接组 件,约呈圆柱形结构,可穿过该保护上盖的开孔、弹性体及金属上盖的枢 接孔,而于保护上盖与绝缘本体卡合时将金属上盖与绝缘本体枢接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增加弹性体与改变金属上盖的设 计,使得此卡连接器的金属上盖可自动掀开至定位,从而方便使用者插入 电子卡外,亦可避免使用者不当使用而造成产品损坏的缺点。为使本实用新型构造与技术特征能让熟悉此项技术者更加明了,特以 实施例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图l是现有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金属上掀开至定位时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金属上掀开至定位时的上视图; 图5是图4的C-C截面剖面图;图6是图3的12区域放大图; 图7A是图2的I,区域放大图;图7B是图7A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A—电子卡 100 —卡连接器 IO —绝缘本体 13—凸块 17 —凸点 20 —导电端子 23 —焊接部 30 —金属上盖 311 —内侧面 33 —侧壁 331—枢接部 335 —定位边 35 —弹片 40 —弹性体 50 —保护上盖 53 —接地片 60—枢接组件 701 —上盖 703 —导电端子 705_枢接点B—电路板ll一枢接座 15—凸肋21 —接触部 25 —连接部 31 —上盖面333 —枢接孔41、 43 —抵持片 51 —开孔702 —绝缘本体 704 —接地端子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 一较佳实施例分解图,其结构至少包括绝缘本体IO、多数导电端子20、金属上盖30、弹性体40、保 护上盖50及枢接组件60。其中该多数导电端子20是以嵌入射出成型 (insert molding)技术收置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中并组设成一体。以下 请参阅其它图式,将详细说明本卡连接器100的各部构造。请参阅图2、图3、图4,本卡连接器100中的绝缘本体10为一近似 立方体结构,其一端的两侧具有枢接座ll,而其相对另一端的至少一侧具 有凸块13。每一导电端子20均包括有可与电子卡A电性连接的接触部21、 与电路板B电性连接的焊接部23及连接接触部21与焊接部23的连接部 25,并收置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中。请参阅图2、图3、图5及图6,金属上盖30包括一上盖面31及位于 该上盖面31相对的两侧并与该上盖面31垂直的两侧壁33,该两侧壁33 一端略呈L形且缺口向内相对并可与该绝缘本体IO上的凸块13产生干涉, 阻挡金属上盖掀开,且其同侧末端呈平板状具有枢接部331,其上并挖设 有枢接孔333,且该枢接部331的末端约呈梯形并具定位边335,该定位 边335与该邻近两侧边夹钝角,并于金属上盖30掀开至定位时该定位边 335部分抵靠于电路板B上。随着控制该定位边335与邻近两侧边所夹的 角度大小,即可控制该金属上盖30所开启至定位时的角度。由于该两侧 壁33略呈L形且缺口向内相对,因此电子卡A可置放于两侧壁33间;而 为了避免金属上盖30快速掀开而造成电子卡A弹出,该金属上盖30具有 至少一个弹片35,可抵持住电子卡A,从而固定电子卡A于金属上盖30 内。请参阅图2、图5,至少一个弹性体40,置于该绝缘本体10的枢接座 11中, 一般为弹簧,形状约呈环状结构,其两侧末端均延伸有抵持片41、43,该两抵持片41、 43所夹的角度略为接近该金属上盖30所开启至定位 时的角度,但以略大于该金属上盖30所开启至定位时的角度为佳,故可 使金属上盖30因弹力而自动开启与维持定位,且一抵持片41置于该枢接 座11的表面上。请参阅图2、图4、图5,保护上盖50约呈倒立杯状可覆盖于该绝缘 本体10的枢接座11上并与的相卡合成一体,并包覆该弹性体40于其内, 该保护上盖50与该弹性体40的抵持片41、 43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两面挖 设有开孔51,可容该弹性体40非与枢接座11相接触的抵持片43从一开 孔51穿出并与该金属上盖30的上盖面31的内侧面311相接触。另,该 保护上盖50包括有接地片53,可与电路板B焊接一体而产生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图7A、图7B,枢接组件60约呈圆柱形结构, 一般为铆 钉,可穿过该保护上盖50的开孔51、弹性体40及金属上盖30的枢接孔 333,而于保护上盖50与绝缘本体10卡合时将金属上盖30与绝缘本体10 枢接一体,之后将该枢接组件60两端打扁,使其较该保护上盖50的开孔 51及金属上盖30的枢接孔331的面积为大而不致脱落。为能防止金属上 盖30因滑动致脱离该凸块13的干涉而导致该金属上盖30的开启,该绝 缘本体10最少一个枢接座11中的表面具有一与该枢接组件60约呈水平 的凸肋15,从而该枢接组件60会因为该凸肋15的阻挡而无法随意移动, 故能防止金属上盖30盖合后因滑动而开启。同理,该凸肋15亦可为一凸 点17,亦可达相同功效。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实施方式乃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 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通过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而了解此一 技艺者,所作的修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相似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 一种卡连接器,是固定于电路板上提供电子卡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其一端的两侧具有枢接座,而其相对另一端的至少一侧具有凸块;多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与焊接部及连接部,收置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中;金属上盖,包括一上盖面及位于该上盖面相对的两侧并与该上盖面垂直的两侧壁,该两侧壁一端略呈L形且缺口向内相对并可与该绝缘本体上的凸块产生干涉,且其同侧末端呈平板状具有枢接部,其上并挖设有枢接孔,且该枢接部的末端约呈梯形并具定位边,于金属上盖掀开至定位时该定位边部分抵靠于电路板上;至少一个弹性体,置于该绝缘本体的枢接座中,形状约呈环状结构,其两侧末端均延伸有抵持片,且一抵持片置于该枢接座的表面上;保护上盖,呈倒立杯状覆盖于该绝缘本体的枢接座上并与的相卡合成一体,并包覆该弹性体于其内,该保护上盖与该弹性体的抵持片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两面挖设有开孔,可容该弹性体非与枢接座相接触的抵持片穿出并与该金属上盖的上盖面的内侧面相接触;及枢接组件,呈圆柱形结构,穿过该保护上盖的开孔、弹性体及金属上盖的枢接孔,而于保护上盖与绝缘本体卡合时将金属上盖与绝缘本体枢接一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数导电端子是以 嵌入射出成型技术收置画定于绝缘本体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弹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抵持片所夹的角度略大于金属上盖开启至定位时的角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最少一个枢接座的表 面具有一凸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最少一个枢接座的表 面具有一与该枢接组件约呈水平的凸肋。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接组件为铆钉。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上盖具有至少 一个弹片,可抵持电子卡。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末端的定位 边与该邻近两侧边夹钝角。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保护上盖更至少 包括一接地片,与电路板焊接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卡连接器,是固定于电路板上提供电子卡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包括绝缘本体、多数导电端子、金属上盖、弹性体、保护上盖及枢接组件,其中该绝缘本体收置该多数导电端子,并其一端的两侧具有枢接座;该保护上盖卡合于枢接座上,两者间可包覆该弹性体,该弹性体两侧末端延伸有抵持片,其一置于该枢接座的表面上,另一则穿出该保护上盖并与该金属上盖的上盖面的内侧面相接触;该枢接组件约呈圆柱形结构,可穿过该保护上盖、弹性体及金属上盖,使得金属上盖与绝缘本体枢接一体,从而该金属上盖于使用时可因弹性体的弹力而自动掀开至定位。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112639SQ2007201412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丁金荣, 侯斌元, 李进飞, 王耀德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