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99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 于高速数据传输接口转换器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收发模块通常用以连接通信线路的电路板和其它电气模块或设备。不同的 工业标准定义了计算机与外部通信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或其它收发模块间不同接口的连接器类型。众所周知的GBIC (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即为一计算机与以太网络、光纤信道或其它数据通讯环境进行通信的收发模 块。为提高与网络设备(交换机、电缆插线面板、配线盒、计算机输出/输入 端口等)互连时的端口密度,通常会希望收发模块小型化。小型可插拔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收发模块的发展正符合此需要,其主要优 势在于SFP收发模块体积仅为GBIC收发模块的一半,因而可使通讯系统有更局的密度。现有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插接,该小型可 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内具有数端子组,该等端子组大都与连接器本体以埋入 射出成形(InsertMolding)结合,其制造成本高,且容易损坏端子。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 构,其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保护端子免受外力破坏。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 结构,包括有一主体,其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 一容置槽及至少一凸块,该等 第一端子槽设置于该主体的内部,该容置槽设置于该主体的后端,该容置槽的 两侧形成有相对的二滑槽,该凸块凸设于该主体后端,该凸块具有一斜面;一端子组,其包含有数个第一端子,该等第一端子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中;以 及一盖体,其相对应于该容置槽设置,该盖体具有一凹槽及二滑轨,该凹槽相 对应于该凸块设置,该二滑轨形成于该盖体的两侧,该二滑轨设置于该二滑槽, 该凸块卡设于该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由该第一端子槽的后端形成 有该容置槽,该容置槽插置有相对应的该盖体,使该等端子组受到保护,减少 损坏提升良率;该盖体可拆装地设置,使该端子组可于该主体制成后再行安装, 取代与该主体埋入射出成形,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前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的装配于印刷电路板 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 l主体11第一端子槽11l第一固定槽 1 2第二端子槽12l第二固定槽 1 3容置槽1 3 l滑槽 1 3 2入口 1 4挡止部 1 5凸块1 5 1斜面 1 6开口1 7定位柱 2端子组21第一端子211固定部 212接触部 213焊接部2 2第二端子2 2 1固定部 2 2 2接触部 2 2 3焊接部3盖体3 1凹槽3 2滑轨 4电路板4 1定位孔4 2第一焊接点 4 3第二焊接点 5金属壳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包括有一主体1 、 一端子组2及一盖体3 ,该主体1为矩形绝缘体,该主 体1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1 1、数个第二端子槽1 2 、 一容置槽1 3 、 二挡止 部1 4 、至少一凸块1 5及一开口 1 6 ,该等第一端子槽1 1个别具有一第一 固定槽l 1 l,该等第一端子槽l 1自该主体l内部向后端延伸并贯穿该主体 1的后端,该等第二端子槽l 2个别具有一第二固定槽1 2 1 ,该等第二端子 槽1 2自该主体1内部向该主体1前端延伸并贯穿该主体1的前端。该容置槽1 3呈T字形,该容置槽l 3形成于该等主体1的后端,该等容置槽l 3的两 侧形成有相对的二滑槽13 1,该主体1于该二滑槽1 3 1的底端形成有该二 挡止部1 4 ,该容置槽1 3贯穿该主体1顶部形成有一入口 13 2。该凸块15为楔形凸块,在本实施例中该凸块l 5设置有三个,但其亦可为其它数目, 该三凸块l5同一水平地凸设于该容置槽13内,该三凸块15上缘各具有一 斜面1 5 1 ,该斜面1 5 1可使该盖体3易于拆装。该开口 1 6形成于该主体1前端,该开口 1 6与该等第一端子槽1 1 、该等第二端子槽1 2相连通。 该端子组2包含有数个第一端子2 1及数个第二端子2 2 ,该等第一端子2 l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l 1,该等第一端子2 l各具有一固定部2 1 1、 一接触部2 1 2及一焊接部2 1 3,该接触部2 1 2及该焊接部2 1 3由该固 定部2 1 1—端分别延伸形成,该等第一端子2 l的固定部2 1 l个别固定于 该等第一固定槽l 1 1内,该等第一端子2 1的焊接部2 1 3个别延伸凸出于 该主体1后端。该等第二端子2 2容置于该等第二端子槽1 2 ,该等第二端子2 2各具有一固定部2 2 1、 一接触部2 2 2及一焊接部2 2 3,该接触部22 2及该焊接部2 2 3由该固定部2 2 1 —端分别延伸形成,该等第二端子2 2的固定部2 2 1个别固定于该等第二固定槽1 2 1内,该等第二端子2 2的 焊接部2 2 3个别延伸凸出于该主体1前端。该盖体3为相对应于该容置槽1 3的T字形绝缘体,该盖体3具有一凹槽3 1及二滑轨3 2 ,该凹槽3 1相对应于该三凸块1 5凹设于靠近该盖体3的 下缘处,该二滑轨3 2形成于该盖体3的两侧,当该盖体3插置于该容置槽13时,该二滑轨3 2滑接设置于该二滑槽1 3 1内,该二滑轨3 2的底端抵靠 于该二挡止部l 4,该三凸块l 5卡设于该凹槽3 l内。该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设置于一电路板4上,该小型可插拔收发 模块的连接器外部罩设有一矩形金属壳体5 ,该金属壳体5可防止电磁干扰。 该主体1的底端具有至少一定位柱1 7 ,该定位柱1 7插设于该电路板4上的 定位孔4 1 ,该第一端子2 1的焊接部2 1 3焊接于该电路板4上的第一焊接 点4 2 ,该第二端子2 2的焊接部2 2 3焊接于该电路板4上的第二焊接点4 3 。本实用新型由该第一端子槽1 1的后端形成有该容置槽1 3 ,该容置槽1 3插置有相对应的该盖体3 ,使该等端子组2受到该盖体3保护,可减少损坏并提升良率,该端子组2亦可于该主体1制成后再行安装,取代与该主体1埋 入射出成形,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其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一容置槽及至少一凸块,该等第一端子槽设置于该主体的内部,该容置槽设置于该主体的后端,该容置槽的两侧形成有相对的二滑槽,该凸块凸设于该主体后端,该凸块具有一斜面; 一端子组,其包含有数个第一端子,该等第一端子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中;以及一盖体,其相对应于该容置槽设置,该盖体具有一凹槽及二滑轨,该凹槽相对应于该凸块设置,该二滑轨形成于该盖体的两侧,该二滑轨设置于该二滑槽,该凸块卡设于该凹槽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等第一端子槽个别具有一第一固定槽,该等第一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 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由该固定部一端分别延伸形成,该 等第一端子的固定部个别固定于该等第一固定槽内,该等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个 别延伸凸出于该主体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第二端子槽,该等第二端子槽个别具有一第二固 定槽,该端子组包含有数个第二端子,该等第二端子容置于该等第二端子槽, 该等第二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 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由 该固定部一端分别延伸形成,该等第二端子的固定部个别固定于该等第二固定 槽内,该等端子的焊接部个别延伸凸出于该主体外。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主体的前端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该等第一端子槽、该等第二端子槽 相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主体的底端具有至少一定位柱。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主体于该二滑轨的底端形成有二挡止部,该二滑轨的底端抵靠于该二挡 止部。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可插拔收发模块的连接器结构,包括一主体、一端子组及一盖体,该主体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一容置槽及至少一凸块,该等第一端子槽设置于该主体的内部,该容置槽设置于该主体的后端,该容置槽的两侧形成有相对的二滑槽,该凸块凸设于该主体后端,该凸块具有一斜面,该端子组包含有数个第一端子,该等第一端子容置于该等第一端子槽中,该盖体相对应于该容置槽设置,该盖体具有一凹槽及二滑轨,该凹槽相对应于该凸块设置,该二滑轨形成于该盖体的两侧,该二滑轨设置于该二滑槽,该凸块卡设于该凹槽;为此,该等端子组可受到该盖体保护,减少损坏提升良率,该端子组可于该主体制成后再行安装,取代与该主体埋入射出成形,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11GK201112766SQ200720176759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0日
发明者吴金宝, 苏侯安, 蔡友华 申请人: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