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99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将芯片模块可靠固定于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LGA(Land Grid Array)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上,其可将LGA芯片模块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通常,现有的LGA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呈方形矩阵排列的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收容于上述收容槽中。组装时,先将端子插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中,然后将固持有端子的绝缘本体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最后将芯片模块手工安装于绝缘本体上,使芯片模块的导电片与端子电性连接。但是,手工放置芯片模块时可能会使芯片模块发生倾斜等未对准的情形,从而导致芯片模块的导电片及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受到破坏,进而影响芯片模块与绝缘本体的端子间的电性连接。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电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可使芯片模块安全可靠地连接于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芯片模块、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用于收容芯片模块的空间,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用于导引芯片模块准确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上述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辅助装置可准确导引芯片模块组装于电连接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放置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导引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芯片模块组装入辅助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7实图6所示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将芯片模块组装至电连接器的辅助装置。图1至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图5至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主要包括电连接器、芯片模块3及辅助装置。绝缘本体2包括矩形基部20及自基部20四边向上延伸的侧壁22,侧壁22包围基部20以形成一用于收容芯片模块3的模块收容空间26。基部20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端子收容槽24以收容端子6。端子6组装于绝缘本体2后即形成一电连接器。芯片模块3是为三层设置的矩形体,其包括本体部30,并于底层侧壁边缘设有两缺口31以起导引作用,即导引孔或第一导引部。芯片模块3放置于电连接器的模块收容空间26而与电连接器达成电性连接。辅助装置200(如图4所示)是用来准确导引芯片模块3与电连接器接触,下面将介绍辅助装置200。
辅助装置200包括放置装置1、固定于放置装置1的一对导引件4及用于将导引件4固定于放置装置1的一对固定件5。放置装置1是由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及连接第一侧壁12并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14连接而成的矩形中空结构,其中间形成一模块收容腔11以供芯片模块3通过。第二侧壁14内壁面上分别设有一凹槽142,该凹槽142邻近于其中一第一侧壁12,并沿高度方向贯通第二侧壁14之上下壁面,凹槽142内设有贯穿第二侧壁14厚度方向的通孔140。放置装置1底部呈阶梯状,用以与电连接器配合,即放置装置1的底部形成一电连接器收容腔16。放置装置1的上下面相贯穿,内部空间包括模块收容腔11及位于模块收容腔11下方的电连接器收容腔16,其中电连接器收容腔16的深度较模块收容腔11浅。
导引件4呈矩形设置,其一侧面沿高度方向设有两平行设置的凸肋42,凸肋42可与导引孔31配合并起到导引作用,即导引部或第二导引部。导引件4在其另一侧面设有固定孔40,该固定孔40没有贯穿导引件4,导引件4收容于凹槽142,固定孔40与通孔140对齐。固定件5包括一大致呈圆形的主体部51及自主体部51中间凸伸出的固定部52,固定部52呈圆柱体。固定部52穿过通孔140并固定于固定孔40中,以将固定件4固定于凹槽142中,形成辅助装置200。电连接器自辅助装置200底部组装于电连接器收容腔16后,再将芯片模块3自模块收容腔11顶部向下组装,芯片模块3在导引孔31与凸肋42的导引配合下,能准确组装至电连接器,与端子6完成电性及机械接触。根据不同的芯片模块及其导引孔的位置,可变换对应的导引件4。放置装置1的第一侧壁12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平台部120,该平台部120可方便辅助装置200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还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在图5至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辅助装置7不设置导引件4及固定件5,而在第一侧壁72内壁上一体形成凸肋720,并在第一侧壁72上部及第二侧壁74下部分别设置凹部722、742。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74内壁上设有若干与凸肋720平行的凹入槽740。绝缘本体8包括矩形基部80及自基部80四边向上延伸的侧壁82,端子10组装入贯通基部80上下表面的端子收容槽84后形成一电连接器,芯片模块9设有本体部90及导引孔91,导引孔91是缺口。电连接器组装入辅助装置7下部的电连接器收容腔76后,芯片模块9在导引孔91与凸肋720的导引配合下,准确组装至电连接器,即组装成电连接器组件100’(如图8所示)。芯片模块9在通过位于电连接器收容腔76上方的模块收容腔700的过程中,第二侧壁74内壁上设置的凹入槽740可减小芯片模块9与第二侧壁74内壁间的摩擦干涉,可使组装方便。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也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芯片模块、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用于收容芯片模块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用于导引芯片模块准确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上述空间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呈一矩形中空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模块的边缘设有导引孔,辅助装置内壁上沿模块插入方向设有与导引孔相配合的凸肋。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可拆卸地安装于辅助装置的内壁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的内壁上设有凹槽,一侧面形成有上述凸肋的导引件固定于上述凹槽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上设有固定孔,凹槽上设有通孔,一固定件穿过凹槽上的通孔及导引件上的固定孔而将导引件固定于凹槽内。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模块的边缘设有第一导引部,所述辅助装置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导引部,该第二导引部可与芯片模块的第一导引部配合而导引芯片模块。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芯片模块(3)、绝缘本体(2)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6),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用于收容芯片模块的空间(26),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辅助装置(200),该辅助装置用于导引芯片模块准确组装于绝缘本体的上述空间内。
文档编号H01R12/16GK201130768SQ20072017667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罗勃·G·马丘, 陈育琛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