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eas和rfid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897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膜eas和rfid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薄膜和/或薄膜材料制成的用于电子物品监视(EAS) 或射频识别(RFID)的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物品监视(EAS)系统把电磁场投射到通常位于零售店出口 处的询问区。电》兹场激发向EAS系统返回信号的标志,EAS系统报 警以指示EAS标志在询问区内的存在。可将EAS标志;改在商品上, 以防止未经授权地从零售设施带走标记商品,而将EAS系统发射机 天线用于把电磁场投射到询问区。EAS系统接收机天线被用于检测从 EAS标志返回的信号。将EAS系统收发机天线构造成既实现发射功 能,又实现接收功能。通过对EAS天线的恰当设计和配置,系统可 提供足够强度的电磁场以便充分激发EAS标志,并且提供足够的接 收灵敏度,以便可以在零售环境中的电磁噪声之上检测由EAS系统 接收的返回信号。
恰当设计的EAS系统天线提供具有下述特性的电磁场 .以足够强度的电磁场覆盖整个询问区,以激发EAS标志; .在遍及询问区的全空间方位上具有足够的强度; .不以高强度超出询问区的范围,所述高强度使得询问区外的标 记商品向系统报警;以及
,符合电磁场辐射的管制要求。
另外,由于询问区通常处于零售商希望展示商品以供销售的位 置,所以典型的EAS天线系统或者被隐藏,或者被变小和简化,以 便系统安装满足零售商的审美要求。
另外,系统还需要被设计成使发射机和天线满足各种管理或安全机构的要求。
传统的EAS系统一直依赖于放置在置于入口两侧的底座中的天 线。天线穿越通道投射电磁场。但是,由于天线尺寸上的限制,以及 关于电磁场强度的管制或安全限制,存在关于EAS系统可覆盖多宽 的通道的实际限制。
从而,由于在满足上面列举的要求方面的挑战,使用底座来提供 覆盖较大通道,比如位于商场入口或出口处的那些通道的询问区通常 是不切实际的。
为了充分覆盖宽广的区域,诸如商场的入口或出口,可在地板材 料下的混凝土中埋入若干线环(wire loop)天线的阵列。这种环形天线 被设计成收发机,并把磁场投射到地板材料上的区域中,以检测来自 EAS标志的返回信号。通常,这些种类的天线能够覆盖延伸到地板上 方多达约1.2米的询问区。这种天线还具有模块化的优点,以致其可 净皮扩展成覆盖各种宽度的通道。 一种这样的系统由Sensormatic Electronics(Boca Raton, Florida, USA)以商标名称"Floormax,,在市 场上销售。
通常,这种设计具有下述安装特点
.天线线圏被安装在地板中,并且需要大量挖掘底层地板以便安
装;
.安装之后,天线被封入重新浇注在天线上方和天线周围的混凝 土中,使得如果不再次进行挖掘,就不能触及所述天线。
在其中不存在任何金属的设施中,可在不进行挖掘的情况下将天
线安装在底层地板之上。但是,由于天线线圏的厚度,在将天线安装 在底层地板上方时,必须将多层另外的混凝土灌注到底层地板的表面 上,来形成覆盖天线的緩坡。这种緩慢倾斜的区域可能在天线的各侧 上延伸几英尺。这种混凝土工程通常费用高昂,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 能不现实。
于2004年7月15日公开的Copeland等人的题为"WIDE EXIT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ANTENNA SYSTEM"
6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US2004/0135690Al和于2004年ll月4日公 开的Copeland等人的同样题为"WIDE EXIT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ANTENNA SYSTEM"的美国专利申请 公开No.US2004/0217866Al(均在此通过引用而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 文)描述了用于覆盖宽大的出口或入口并使用下述天线特征的各种组 合的若干不同系统
.头顶/天花板上安装的铁氧体磁心收发机或发射机天线;
.侧面/墙壁安装的铁氧体磁心收发机或发射机天线;
头顶/天花板上安装的线环收发机或发射机天线;
-侧面/墙壁安装的线环收发机或发射机天线;
.延伸到询问区整个周边的周边线环收发机或发射机天线;
.侧面/墙壁安装的磁心接收机天线;
.头顶/天花板上安装的磁心接收机天线;
.设计为安装在底层地板中的沟槽中的地板上安装的磁心接收机
天线;
.同样设计为安装在底层地板中的小沟槽中的地板上安装的环形 接收机天线。
但是,使用地板中的接收机的系统仍然需要在底层地板中开凿沟 槽,以^更路由线环或磁心接收机天线。由于需要费用并且不方便,这 对于零售商来说通常是不可取的。
使用周边线环收发机或发射机天线,同时增加头顶/天花板上安 装的或者侧面/墙壁安装的磁心接收机天线来覆盖询问区的其它努力
已被公开。已对高达3米、宽约5米的通道成功部署了这种解决方案。 但是,这种系统同样也需要在地板中开凿沟槽来安装线环天线,这是 不可取的。
从而,许多公知的方法要求挖掘或开凿底层地板来进行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薄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可用作薄
7到足以安装在地板之下,而不需要开凿或改变底层地板结构的发射 机、接收机或收发机天线。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合于电子物品监视(EAS)和/ 或射频识别(RFID)网络的天线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所述天线 组件安装在下述结构中,其中所述结构包括覆盖物和底层结构 (substructure),所述天线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以具有使得所述天 线組件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的总厚度。所述天线组件可 具有不大于约15毫米(mm)的总厚度。
所述天线组件包括(a)发射机天线,(b)收发机天线,和(c)接收机 天线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接收;f几天线^皮配置成空气^兹心(air core)天 线或非空气磁心天线。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绝缘基层,并且其中发射机 天线、收发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绝 缘基层上。所述绝缘基层包括公共平面,并且其中发射机天线、收发 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的 公共平面上。
所述接收机天线被配置成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并且基本上被 布置在内部隔间(compartment)中,所述内部隔间在绝*彖基层的7> 共平面上方或者在绝缘基层内。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绝缘罩层,所述 绝缘罩层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发射机天线、收发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 中的至少之一上。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支承绝缘层,在所述支承绝缘 层上至少部分地布置所述绝缘基层。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被至少部分 地布置在所述绝缘基层和所述支承绝缘层之间的填充绝缘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机天线和/或收发机天线和/或接收机天线 包括至少一个天线迹线(trace)导体,所述天线迹线导体包括均具有 一定厚度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其中所述结束端 导体层部分在上方或下方穿越所述起始端导体层部分,以形成所述天 线组件的端跨接区,并且其中所述端跨接区包括所述天线迹线导体和 天线组件绝缘基层,所述天线组件绝缘基层具有一定厚度并且被布置 在所述起始端导体层部分和所述结束端导体层部分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组件被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外壳组件 内,所述外壳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使得所述外壳组件和所述天线组 件均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绝缘罩 层、绝缘基层以及沿所述天线组件的外缘的外壁,由此所述外壳组件 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天线组件。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沿所述天线组件 的内缘的内壁,由此所述外壳组件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天线组件。所 述外壳组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天线组件被密封。当所述天线组件被至 少部分地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时,所述外壳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 使得所述外壳组件和所述天线组件均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 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被配置成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的所述接收 机天线被基本上布置在绝缘基层内的内部隔间中时,所述绝缘基层具
有一定的厚度,所述厚度包括第一子层的厚度;第二子层的厚度; 和布置在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之间的基子层的厚度,其中所述基子层 包括在由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形成的空间中限定的内部隔间。被配置 成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的所述接收机天线包括至少部分地缠绕在 至少 一个磁性材料条上的线环,所述磁性材料以薄膜结构形成。


在说明书结论部分中特别指出了被视为实施例的主题并明确地 要求对其进行保护。不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可最好地 理解关于本发明的组织、操作方法及其目的、特征和优点的实施例, 其中
图1是使用薄膜结构的单个环形空气磁心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 的平面图,并且其部分地图解说明了容纳按照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的
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外壳组件;
图1A是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和部分图解说明的图l的外壳组件 的细节区域的平面图1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1A的线1B-1B得到的在跨接区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組件的细节区域的横
截面正视图1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1A的线1B'-1B'得到的完全图 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变形和在跨接区的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细节 区域的横截面正视图1C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图1的线1C-1C得到的完全图解说 明的外壳组件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1C'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图1的线1C'-1C'得到的完全图解 说明的外壳组件的变形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2是使用薄膜构成方法的单空气磁心发射机或收发机环形绕 组天线组件的备选实施例的平面图,并且其部分图解说明了容纳按照 本发明的天线组件的外壳组件;
图2A是图2的部分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和单发射机或收发机环 形组件的细节区域的平面图2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图2A的剖面线2B-2B得到的在跨 接区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细节区域的 横截面正视图2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图2A的线2B'-2B,得到的完全图解 说明的外壳组件的变形和在跨接区的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细节区 域的横截面正视图2C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图2的线2C-2C得到的完全图解说 明的外壳组件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2C'是沿图2的线2C'-2C'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 变形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3图解说明了示出使用薄膜结构的分离的空气磁心发射机和 接收机绕组的天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其部分图解说明了容纳按
照本发明的天线组件的外壳组件;
图3A是图3的部分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和示出分离的发射机
和接收机绕组的天线组件的细节区域的平面图;图3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3A的剖面线3B-3B得到的图 3和3A的天线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組件的端跨接区的细节区 域的横截面正视图3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3A的剖面线3B-3B得到的图 3和3A的天线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端跨接区的细节区 域的横截面正视图3C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3A的剖面线3C-3C得到的图 3和3A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和天线組件的端跨接区的细节区 域的对黄截面正视图3C'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3A的剖面线3C-3C得到的图 3和3A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和天线组件的端跨接区的横截面 正视图3D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3的线3D-3D得到的天线组件 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3D'是沿着图3的线3D'-3D'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 的变形和天线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4是图解说明示出单个发射机绕组和多个接收机绕組的空气 磁心天线组件的 一 个实施例并且部分图解说明了容纳按照本发明的 天线组件的外壳组件的平面图4A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4的剖面线4A-4A得到的天线 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5是图解说明示出具有多个发射机绕组和多个接收机绕组的 空气磁心天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并且部分图解说明容纳按照本发明 的天线组件的外壳组件的平面图5A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5的剖面线5A-5A得到的天线 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6是图解说明具有多个收发机绕组的空气磁心天线组件的一 个实施例并且部分图解说明容纳按照本发明的天线組件的外壳组件 的平面11图6A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6的剖面线6A-6A得到的天线 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7是图解说明用于备选天线组件的薄膜导体并且部分图解说 明按照本发明的外壳组件的平面图,所述备选天线组件具有带有用于 非空气磁心天线组件的内部隔间的发射机天线组件;
图7A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7的线7A-7A得到的图7的天 线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7B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7的线7B-7B得到的图7的天 线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变形的横截面正视图7C是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7的线7C-7C得到的图7的 天线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备选实施例的横截面正视图7D是图7C中所示的天线组件和外壳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7E是图7C中所示的天线组件和外壳组件的另一部分的放大
图8是图解说明用于备选天线组件的薄膜导体并且部分图解说 明按照本发明的外壳组件的平面图,所述备选天线组件具有一对发射 机天线组件,其中每个发射机天线组件带有用于非空气磁心天线组件 的内部隔间;以及
图8A是当置于地板中时,沿着图8的线8A-8A得到的图8的天 线组件和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这里陈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便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不 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仍可实 践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未详细描述公知的方法、程 序、组件和电路,以免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不清楚。应当理解,这里 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是代表性的,并不一定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
值得注意的是,说明书中提到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或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意味着关于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 性包括在至少 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处 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 一个实施例。
可使用术语"耦接"和"连接"及其派生词来描述一些实施例。例 如,可使用术语"连接"来描述一些实施例,以表明两个或更多构件互 相直接物理或电接触。在另一例子中,可利用术语"耦接"来描述一些 实施例,以表明两个或更多构件直接物理或电接触。但是,术语"耦 接,,还可意味两个或更多构件并不互相直接接触,不过仍然相互协作 或相互作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在这点上受限。
本发明涉及很薄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可用作薄到足以安装 在地板材料之下,而不需开凿或改变底层地板结构的发射机、接收机 或收发机。示出了天线组件的各种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提供单个或多
个发射机或收发机环形天线;单个或多个接收机环形天线;以及分离 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环形天线。
现在参见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图1、 1A、 1B和1C图解说明了
按照本发明的可用于EAS或RFID系统的使用薄膜结构的单个环形发 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实施例。更具体地,图l是使用薄膜结构的单个 环形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100a的平面图。为了简化起见,图1仅部 分图解说明了容纳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100的外壳组件1100。图1A 是图1的部分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100a 的细节区域的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的线1B-1B得到的在跨接区 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100a的细节区 域的横截面正视图。图1C是沿图1的线1C-1C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 的外壳组件1100和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100a的横截面正视图。如下 文更详细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包括外壁1110和内壁1120。
天线组件100a包括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天线组件基底或绝缘层 160的公共平面165上的天线101。天线101包括具有起始端导体层 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的天线迹线导体102。天线迹线导 体102可被配置成如图1和1A中图解说明的矩形螺旋。不过,也可采用诸如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形状之类的备选结构。在这
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限制。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形成矩形螺旋 的一端,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形成矩形螺旋的另一端。
如图1中所示,在第一角区108,以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开始, 天线迹线导体102以向内螺旋分别行进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区110、 112和114,以形成第一环路116。在第一角区108,天线迹线导体102 以向内螺旋分别行进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区110、 112和114,以形 成平行于第一环路116的第二环路118。类似地,在第一角区108, 天线迹线导体102以向内螺旋分别行进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区110、 112和114,以形成平4亍于第一环路116和第二环路118的第三环路 120。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采用数目更多或更少的环路 116-120来配置天线101,所述这三个环路116、 118和120只是作为 举例说明。因此,天线101被配置成具有诸如环路116-120之类的许 多环路。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个方面不受限制。
尽管将环路116、 118和120描述成向内螺旋,不过也可将环路 116、 118和120描述成与向内螺旋相反的向外螺旋,或者按照实现与 向内螺旋相反的向外螺旋的方式将环路116、 118和120安装在天线 组件绝缘基层160上。在这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限制。
如图1A和1B中所示,在第一角区108,第三环路120在基本 横穿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的绕组迹线末端 (winding trace termination)122处终止。在末端位置122,天线迹线部 分102与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相接。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经由跨 接构件124穿越于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之上或之下,在第一个角108 处形成端跨接区126。在一个实施例中,跨接构件124通过置于绕组 迹线末端122附近的通孔连接线(via connection ) 128与天线迹线导 体102电通信。如图1、 1A和1B中所示,跨接构件124在第一、第 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之下或之上(未示出)延伸到结束连 接线(finish connection)130。跨接构件124经通孔连接线132与结束 连接线130电通信。从而,结束连接线130经由通孔连接线128和132
14及跨接构件124与天线迹线导体102电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结束 连接线130被布置成基本与第一环路116平行,并且邻近第一环路 116,使得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形成L形。
如图1B中所示,端跨接区126包括天线迹线导体102和绝缘基 层160,所述绝缘基层160被布置在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相关环 路116、 118、 120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与具体地说,跨接构件124 之间。因此,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彼此电 绝缘。天线组件100a的端跨接区126还可被配置成布置在天线组件 支承绝缘层150上。更具体地,跨接构件124被布置在天线组件支承 绝缘层15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B中具体所示,可在绝缘层 160和支承绝缘层150之间、在跨接构件124附近布置虛设或填充绝 缘物或绝缘层155。
天线组件100a还可包招4皮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天线组件100a上方 和公共平面165上方的天线组件罩或顶盖绝缘层170。另外,天线组 件100a被配置成使得端跨接区126、天线迹线导体102、支承绝缘层 150、绝缘基层160和绝缘罩层170均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薄膜 材料制成。具体地,包括在端跨接区126中的导电构件,比如天线迹 线末端122、跨接构件124、结束连接线130和天线迹线导体102可 由导电印、铜带或者能够应用于薄膜层的其它适当导电材料的薄膜构 成。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绝缘层150、 160和170之类的电绝缘构 件的薄膜材料可以选自包括下述材料的组Elf Atochem North America, Inc. of Philadlphia, Pennsylvania, USA 的以商标名称 Kynar⑧或者Solvay America, Inc. of Houston, Texas, USA的以商标 名称Solef⑧销售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者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ilmington, Delaware, USA的以商标名 称Mylar⑧销售的聚酯薄膜,所述聚偏二氟乙烯或聚酯薄膜都能够应 用在薄膜层中。这里仅通过举例的方式来指定上述材料,而本领域技 术人员会认识到也可采用其它的适当材料。
作为使用薄膜材料的结构的结果,最大总高度HI由跨接构件124,跨接构件124上方的绝缘基层160,以及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 一、第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 120和结束连接线130的厚度来 限定。最大总高度H1在0.7毫米(mm)以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天线组件100a还包括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 和绝缘罩层或顶盖170时,最大总高度H1,由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 支承绝缘层150上方的跨接构件124,跨接构件124上方的绝缘基层 160,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第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 120 和结束连接线130,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 120 和结束连接线130上方的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厚度来限定。
如图1B中所示,诸如大厦或设施(未明确示出)的地板之类的结 构包括底层结构或底层地板10和诸如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类 的覆盖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该结构也可以是大厦或设施 的室内或室外的墙壁或天花板或其它部分,并且明白该结构如何也可 以是大厦或设施的室内或室外的墙壁或天花板或其它部分。类似地, 底层结构可以是墙壁、天花板内部等。覆盖物可以是墙板或天花板表 面等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在这点上受限。不过,为了通篇对本发明 举例说明,将该结构称为大厦或设施的地板5,将底层结构称为底层 地板IO,将覆盖物称为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
天线组件100a由薄膜材料构成,所述天线组件100a包括导电端 跨接区126,比如天线迹线末端122,跨接构件124,结束连接线130 和天线迹线导体102,和电绝乡彖层150、 160和170,从而具有由最大 总高度Hl'表示的总厚度,使得天线组件100a可被布置在底层地板 10和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显著改变地板的结构特征 或者对地板上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响。最大总高度Hl'在约 15毫米以下,不过在许多应用中,最大总高度H1'在约1.3毫米以下。 天线组件100a的长度Ll和宽度Wl分别在约65厘米和约155厘米 的范围内,不过在这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00a可被配置成,当支承绝缘层150 和/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被省略时,最大总高度H1等于包括支承绝缘层150和/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时的最大总高度H1'。更具体地, 在底层地板10本身提供了足够的电绝缘效果时,可以省略支承或底 部绝缘层150。不过,为了保护天线组件100a免受环境条件,比如湿 度波动的影响,天线组件100a可被至少部分地(即使不能完全地)放置 在外壳组件1100中。如图1、 1B和1C中所示,绝^彖基层160可以被 至少部分布置在支承绝缘层150上。虚设或填充绝缘物或绝缘层155 可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160和支承绝缘层150之间。外壳组 件1100包括沿天线组件100的外缘1115延伸的外壁1110。外壁被接 合到绝缘罩层170,并且可被接合到绝缘基层160以至少部分地封闭 和容纳天线组件100a。外壳组件1100可包括沿天线组件100的内缘 1125延伸的内壁1120。内壁1120封闭区域1130,区域1130可以是 空闲空间,或者可包含用于渗入瓷砖粘结剂的小孔,如下文所述。内 缘1125和与之相邻的部分可由固体材料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B和1C中所示,外壳組件1100可通过 合并包括作为外壳组件1100的下盖的支承绝缘层150和作为外壳组 件1100的上盖的绝缘罩层170。外壁1110和内壁1120可分别在接合 处180至少部分地(如果不能完全地)接合到支承绝缘层150和绝缘罩 层170,从而形成密封。外壳组件IIOO还包括根据需要布置在邻近内 缘1125的外壳组件1100各部分中的一系列装配套管或环1011。图1 中举例示出了 6个装配套管或环1011,在由区域1130和内壁1120的 内缘1125形成的四个角附近各一个,在外壳组件1100的长度方向上、 在内缘1125两侧的中间位置各一个。
在除去地板材料5的情况下,底层地板10被清洁。在底层地板 10上在所需的位置处摆放包含天线组件100a的外壳组件1100。在底 层地板10中钻出锚孔(未示出),以适应与一系列装配套管或环1011 相对应的装配螺钉(未示出)。 一旦利用装配螺钉把外壳组件1100安装 在所需位置,就可在敞开区1130中放入瓷砖粘结剂,区域1130可以 是空闲空间或者可包含用于瓷砖粘结剂渗入的小孔。
现在参见图1、 1A、 1B'和1C',在外壳组件1100的实施例的变形中,天线组件100b可被并入到外壳组件1200中。除了如图1B,中 所示,在跨接区126处,其上布置了跨接构件124并通过上弯头151 与绝缘基层160合并,从而形成角区或接合处156的支承绝缘层150' 之外,外壳组件1200和天线组件100b分别与外壳组件1100和天线 组件100a相同。除了聘、接区126之外,在整个天线组件100'内,虛 设或填充绝缘物155被省略。
另外参考图1C',外壳组件1200现在包括沿天线组件100'的外 缘1215延伸的外壁1210。外壳組件1200可包括沿天线组件100'的内 缘1225延伸的内壁1220。外壁1210和内壁1220可分别在接合处180 与绝缘罩层170和绝缘基层150相接合,从而至少部分地封闭和容纳 天线组件100b。现在,内壁1220封闭区域1230,区域1230可以是 空闲空间或者可包含用于瓷砖粘结剂渗入的小孔,如前文中所述。内 缘1225和与之相邻的各部分可由固体材料形成。按照和外壳组件1100 的装配套管或环1011相类似的方式,外壳组件1200还包括根据需要 布置在外壳组件1200的邻近内缘1225的各部分中的一系列装配套管 或环1012。
通过比较图1C中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天线组件100a与 图1C'中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200、天线组件100b,显然可知,由于 所包括的材料厚度相同,所以外壳组件1100的外壁1110和内壁1120 的高度Hla大于外壳组件1200的外壁1210和内壁1220的高度Hlb。 因此,与外壳组件1100相比,除了在跨接区126处之外,外壳组件 1200外形较低。
图2、 2A、 2B和2C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使用薄膜结构的 EAS或RFID的单个环形发射机或收发机组件的备选实施例。更具体 地,图2图解说明了使用薄膜结构方法的单个发射机或收发机环形绕 组天线组件100a或100b的备选实施例。同样,为了筒化起见,图2 仅部分图解说明了容纳空气》兹心天线组件100a'或100b'的外壳组件 1100,。图2A是图2的部分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和单个发射机或收发 机环形组件100a,或100b'的细节区域的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的剖面线2B-2B得到的在跨接区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IIOO,和发 射机或收发机组件100a'的细节区域的横截面正视图。图2C是沿图2 的线2C-2C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和发射机或收发机 组件100a,的横截面正视图。同样,如以下更详细说明的,外壳组件 1100'包括外壁1110'和内壁1120。
更具体地,天线组件100a'包括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基体或绝缘 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上的天线101'。天线101'包括具有起始端导 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的天线迹线导体102。
天线101'等同于天线101,区别在于第一个角108中的结束端导 体层部分106'具有L形的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其通过置 于绕组迹线末端122附近的通孔连接线128与天线迹线102电通信。 L形的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由相互横向布置从而形成L形 的第一分支136和第二分支138形成。
如图2A和2B中所示,姐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或者在 下方,或者在上方(未示出)穿越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从而在第一 个角108处形成端跨接区126'。更具体地,第一分支136在下方穿越 第三环路120和第二环路118以及仅仅穿越第一环路116的一部分。 第二分支138被部分地布置在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之下,使得第二 分支138的横边140延伸超过第一环路116的横边142。天线IOI,被 配置成具有许多环路,比如环路116-120。
端跨接区126,包括天线迹线导体102和绝缘基层160,所述绝缘 基层160被布置在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相关环路116、 118、 120 与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具体地,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 之间。因此,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彼此电 绝缘。
由于如前参考图1、 1A和1B说明的天线组件100和天线组件 IOO'由交流电运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并且明白,仅仅为了 便于描迷而随意地选择了把端导体层部分104指定为起始端导体层部 分,把端导体层部分106及端导体层部分106,指定为结束端导体层部分,也可将端导体层部分104描述成结束端导体层部分,将端导体层 部分106和106'描述成起始端导体层部分。
如图2B中所示,天线组件100'还可包括顶盖或绝缘罩层170。 另外,天线组件IOO'被配置成,包括在端跨接区126'的导电构件,和 天线迹线导体102,和电绝缘构件,比如基体或支承绝缘层150、绝 缘基层160和顶盖或绝缘罩层170均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薄膜材 料制成,如前文中所述。端跨接区126'可由前面对端跨接区126所说 明的相同材料形成。
作为使用薄膜材料的结构的结果,最大总高度H2由组合跨接构 件和结束连接线134,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上方的绝缘基 层160,和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 和120的厚度来限定。最大总高度H2在约0.7毫米以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天线组件100'还包括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 和绝缘罩层或顶盖170时,最大总高度H2'由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 支承绝缘层150上方的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组合跨接构 件和结束连接线134上方的绝缘基层160,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 路116、 118和120上方的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厚度来限定。最大 总高度H2'在约1.3毫米之下,不过高达约15毫米的尺寸也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00'可被配置成,当支承或底部绝缘 层150和/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被省略时,最大总高度H2等于包括 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和/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时的最大总高度 H2'。
同样,为了保护天线组件100a,免受环境条件,比如湿度波动的 影响,天线组件100a'可被至少部分地(如果不能完全地)放置在外壳组 件1100'中。如图2、 2B和2C中所示,绝缘基层160可被至少部分放 置在支承绝缘层150上。虚设或填充绝缘物或绝缘层155可被至少部 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160和支承绝缘层150之间。外壳组件1100'包 括围绕天线组件100a'的外缘1115'延伸的外壁1110'。外壁1110'同样可被接合到绝缘罩层170,并且可被接合到绝缘基层160。外壳组件 1100'可包括围绕天线组件100a'的内缘1125延伸的内壁1120。内壁 1120封闭区域1130,区域1130同样可以是空闲空间或者可包含用于 渗入瓷砖粘结剂的小孔,如前文中所述。内缘1125和与之相邻的各 部分可由固体材料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B和2C中所示,外壳组件1100,同样可 通过合并包括作为外壳组件1100'的下盖的支承绝缘层150和作为外 壳组件1100'的上盖的绝缘罩层170。外壁1110'和内壁1120可分别在 接合处180接合到支承绝缘层150和绝缘罩层170,从而形成密封。 外壳组件1100'还包括根据需要布置在外壳组件1100'的邻近内缘 1125的各部分中的一系列装配套管1011。同样,图2中举例示出了6 个装配套管1011,在由区域1130和内壁1120的内缘1125形成的四 个角附近各一个,在外壳组件1100'的长度方向上在内缘1125两侧的 中间位置各一个。外壳组件1100'不同于上面关于图1、 1A、 1B和1C 所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区别在于,参考图1,由于角区108中的跨 接区126的配置,外壳组件1100具有宽度Wl,而参考图2,由于角 区108中的跨接区126'的配置,外壳组件1100,具有宽度Wl'。与主 要由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上方的环形绕组116的重叠,具 体地说,第二分支138及其横边140(参见图2A和2B)控制的宽度Wl' 相比,宽度Wl主要由结束连接线130的位置控制(参见图1A和1B)。
此外,按照前面关于外壳组件1100和天线组件100a,及外壳组 件1200和天线组件100b所述相同的方式,大厦或设施的结构或地板 5(未明确示出)包括底层结构或底层地板10和诸如地板材料或地板覆 盖物20之类的覆盖物。包括导电端跨接区126'的天线组件100a'由薄 膜材料构成,所述薄膜材料分别应用于具有相应第一和第二分支136 和138的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分别应用于第一、第二和 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以及应用于绝缘层150、 160和170, 从而具有由最大总高度H2,表示的总厚度,使得天线組件100可被布 置在底层地板10和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会显著改变
21地板的结构特征或者对地板上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响。最大
总高度H2'在约15毫米以下,不过在许多应用中,最大总高度H2' 在约1.3毫米以下。天线组件100'的长度Ll'和宽度Wl'同样分別在 约155厘米和约65厘米的范围中,不过在这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不 受限制。
现在参见图2、 2A、 2B'和2C',在外壳组件1100'的实施例的变 形中,天线组件100b,可被并入外壳组件1200'中。按照与如前所述相 似的方式,除了如图2B,中所示,在跨接区126',其上布置了跨接构 件124并通过上弯头151与绝缘基层160合并,从而形成角区或接合 处156的支承绝缘层150'之外,天线组件100b,与天线组件100a'相同。 同样,除了跨接区126'之外,在整个天线组件100'内,虚设或填充绝 纟皋物155;陂省略。
另外参见图2C',外壳组件1200'现在包括沿天线组件100b'的外 缘1215,延伸的外壁1210'。外壳组件1200'可包括沿天线组件100b' 的内缘1225延伸的内壁1220。内壁1220同样封闭区域1230,区域 1230可以是空闲空间或者可包含用于瓷砖粘结剂渗入的小孔,如前所 述。同样,内缘1225和与之相邻的各部分可由固体材料形成。按照 和外壳组件1100'的装配套管1011相类似的方式,外壳组件1200还 包括根据需要布置在外壳组件1200'的邻近内缘1225的各部分中的一 系列装配套管1012。
通过类似地比较图2C中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和天线组件 100a,与图2C'中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1200'和天线组件100b',显然可 知,由于所包括的材料厚度相同,所以外壳组件1100'的外壁1110' 和内壁1120的高度H2a大于外壳组件1200'的外壁1210'和内壁1220 的高度H2b。因此,与外壳组件IIOO,相比,除了在跨接区126之外, 外壳组件1200'同样外形较低。
图3、 3A、 3B、 3C和3D,以及图3B,、 3C'和3D'图解说明了按 照本发明的包括分离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绕组的空气磁心天线组件 200a或200b的备选实施例。同样,为了简化起见,图3仅部分地图解说明了分別容納天线组件200a或200b的外壳组件2100或2200。 更具体地,天线组件200a或200b包括在内部162,至少部分地布置 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上的天线IOI,(参见图2)。天 线IOI'包括具有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的天 线迹线导体102。
除了天线组件200a或200b还包括单独的接收机天线201之外, 天线组件200a或200b分别等同于天线组件lOOa'或100b',所述接收 机天线201也可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160之上或上方,具体 地,布置在公共平面165之上或上方。接收机天线201包括具有结束 端导体层部分207和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的天线迹线导体202。在 接收机跨接区236,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被布置成在下方或在上方 (未示出)分别穿越发射机天线迹线10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环路106、 118和120到达天线迹线导体202的第一角位置208。在一个实施例 中,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通过在第一角位置208附近的埋孔连接线 203与天线迹线导体202电连接。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可具有L形 结构,使得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被布置在天线迹线102的组合跨接 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附近。不过,对于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来说, 也可以采用诸如直线或角形结构的其它结构。在这点上本发明的实施 例不受限制。
按照和天线迹线导体102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天线迹线导体 202可被配置成矩形螺旋,如图3中所示。同样,也可以采用诸如正 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形状之类的备选结构。在这点上本发明 的实施例不受限制。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形成矩形螺旋的一端,而 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形成矩形螺旋的另 一端。连同矩形螺旋结构一 起,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2可被配置成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 内部区域162处,使得发射天线迹线导体102实质上限制接收天线迹 线导体202的范围。
在具有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的第一角区208附近,天线迹线导 体202以向内螺旋分别行进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区210、 212和214,从而形成第一环路216。在第一角区208,天线迹线导体202以向内 螺旋分别行进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区210、 212和214,从而形成平 行于第一环路216的第二环路218。类似地,在第一角区208,天线 迹线导体202以向内螺旋分别行进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区210、 212 和214,从而形成平行于第一环路216和第二环路218的第三环路220。 按照类似的方式形成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环路222、 224、 226、 228和230。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采用更多或更少数目 的环路216-230来配置天线201,这八个环路216-230只是作为举例 说明。于是,天线101被配置成具有诸如环路216-230之类的许多环 路。另外,尽管环路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和230被 描述成向内螺旋,不过环路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和 230也可被描述成与向内螺旋相反的向外螺旋,或者按照实现与向内 螺旋相反的向外螺旋的方式被安装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 165上。在这个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限制。
在第一角区208附近,环路230终止于基本横穿第一至第八平行 环路216-230的绕组迹线末端232。在末端位置232,天线迹线部分 202与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相接。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经由跨接 构件234跨接在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之上或之下,从而在第一个角 208附近形成接收机端跨接区236。
在一个实施例中,跨接构件234通过布置在绕组迹线末端232 附近的通孔连接线238与天线迹线导体202电通信。如图3中所示, 跨接构件234在第一至第八平行环路216-230之下或之上(未示出)并 且还在天线迹线102的第一、第一和第三环路116、 118和120之下 延伸到接收机结束末端240。从而,结束连接线240通过通孔连接线 238与天线迹线导体202电通信。
如图3B和3C中所示,按照如上关于天线組件100和100'所述 相似的方式,接收机端跨接区236包括天线迹线导体102和绝缘基层 160,所述绝缘基层160被布置在天线迹线导体102的环路116、 118 和120与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和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之间。绝缘基层160还被布置在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和天线迹线导体202的相 关环路216-230之间。因此,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 部分106'彼此电绝缘。并且,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和起始端导体层 部分206也4皮此电绝缘。
如图3B、 3B'、 3C、 3C'、 3D和3D'中所示,天线组件200a或 200b还可包括顶盖或第二绝缘层170。更具体地,天线组件200被配 置成,包括在端跨接区126'和236中的导电构件以及天线迹线导体102 和202以薄膜形式形成,并且由前面关于端跨接区126、 126'和天线 迹线导体102所说明的材料制成。诸如基体或支承绝缘层150、绝缘 基层160和顶盖或绝缘罩层170之类的电绝缘构件均由薄膜构成,所 述薄膜由如前所述的薄膜材料制成。
具体地参考图3B,作为使用薄膜材料的结构的结果,最大总高 度H3由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上方的绝缘 基层160、以及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的厚度来限定。最大总高度H3在约0.7毫米以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天线组件200a或200b还包括支承或底部绝 缘层150和绝缘罩层或顶盖170时,最大总高度H3'由支承或底部绝 缘层150,支承绝缘层150上方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结束端导 体层部分207上方的绝缘基层160,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第二 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 116、 118和120上方的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厚度来限定。最大总高 度H3'在约1.3毫米以下,不过高达15毫米的尺寸也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200可被配置成,当支承或底部绝缘 层150和/或顶盖170被省略时,最大总高度H3等于包括支承或底部 绝缘层150和/或顶盖170时的最大总高度H3'。
具体地参考图3C,作为使用薄膜材料的结构的结果,高度H4 由接收机端跨接区236,接收机端跨接区236上方的绝缘基层160, 以及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第二、第三平行发射机环路ll6、 118、 120和第一至第八平行接收机环路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5228和230的厚度来限定。高度H4在约0.7毫米以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天线组件200a或200b还包括支承或底部绝 缘层150和/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时,最大总高度H4'由支承或底部 绝缘层150,支承绝缘层150上方的接收机端跨接区236,接收机端 跨接区236上方的绝缘基层160,绝缘基层160上方的第一、第二、 第三平行发射机环路116、 118、 120和第一至第八平行接收机环路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 230,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平行 发射机环路116、 118、 120和第一至第八平行接收机环路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 230上方的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厚度来 限定。最大总高度H4'在约1.3毫米以下,不过高达15毫米的尺寸也 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200可被配置成,当支承或底部绝缘 层150和/或顶盖170被省略时,高度H4等于包括支承或底部绝缘层 150和/或顶盖170时的最大总高度H4'。
此外,如图3B中所示,按照前面关于天线组件100a和100a'所 述的相似方式,大厦或设施的结构,比如地板5包括底层结构,例如 底层地板10和比如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的覆盖物。如图所示, 包括接收机天线201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的天线組件200a由薄 膜材料构成,所述薄膜材料应用于接收机天线201的第一环路216, 分别应用于发射机天线10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ll8 和120,以及应用于电绝缘层150、 160和170,从而所述天线组件200a 具有由最大总高度H3'表示的总厚度,使得天线组件200a可被布置在 底层地板10和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会显著改变地板 的结构特征或者对地板上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响。
类似地,如图3C中所示,包括接收机天线201的起始端导体层 部分206的天线组件200也由薄膜材料构成,所述薄膜材料分别应用 于接收机天线201的第一至第八环路216、 218、 220、 222、 224、 226、 228和230,应用于接收机端跨接区236的跨接构件236,分别应用于 发射机天线10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行环路116、 118和120,以及应用于电绝缘层150、 160和170,从而所述天线组件200具有由最大 总高度H4'表示的总厚度,使得天线组件200可被布置在底层地板10 和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会显著改变地板的结构特征 或者对地板上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响。如上所述,最大总高度H3'和最大总高度H4'均在约15毫米以下, 不过在许多应用中,最大总高度H3'和H4'在约1.3毫米以下。另夕卜, 在许多应用中,最大总高度H3,等于最大总高度H4'。天线组件200a 或200b的长度Ll和宽度Wl同样分别在约155厘米和约65厘米的 范围中,不过在这方面实施例不受限制。再参见图3B、 3B'和3C',可进一步理解同样除了其上布置了跨 接构件236的支承绝缘层150,通过上弯头151与绝缘基层160合并, 从而形成角区或接合处156'之外,外壳组件2200和天线组件加0b基 本上与外壳组件2100和天线组件200a相同。同样,除了结束端导体 层部分207和跨接构件236的区域之外,在整个天线组件200b内, 虚设或填充绝缘物155被省略。参见图3和3D,应当理解,按照与外壳组件1100和1100'相类 似的方式构成了外壳组件2100。更具体地,外壳組件2100包括其中 放置了天线组件200a的外壁2110和内壁2120。内壁2120封闭可以 是空闲空间的区域2130。可经由接合处180来密封外壳組件2100。类似地,参见图3和3D',应当理解,按照与外壳组件HOO和 1200'相类似的方式构成了外壳组件2200。更具体地,外壳组件2200 包括放置了天线组件200a的外壁2210和内壁2220。内壁2220封闭 可以是空闲空间的区域2230。同样可由接合处180来密封外壳组件 2200。不过,外壳组件2100和2200分别不同于外壳组件1100、 1100' 和外壳组件1200、 1200,,区别在于,所述一系列装配套管lOll(参见 图3和3D)和1012(参见图3和3D')现在可4皮更适当地布置在区域250 中,所述区域250通常形成接收机绕组(具体地,接收机绕组216 ) 的外缘和发射机绕组(具体地,发射机绕组120 )的内缘之间的间隙或分界面。不过,在其它方面,安装过程基本上与前面关于外壳组件1100、 1200、 1100'和1200,所述的安装过程相同。图4和4A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空气磁心天线组件300的另 一实施例,所述空气磁心天线组件300包括具有使用薄膜结构的多个 接收机绕组的单个发射机。同样,为了简化起见,图4只部分图解说 明了容纳天线组件300的外壳组件3100。更具体地,天线組件300包 括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上的天线IOI'(参见图2) 。天线101'包括具有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 的天线迹线导体102。天线组件300等同于天线组件200a或200b,除了发射天线迹线 导体102并不实质上限制单个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2的范围(参见图3) 之外,所述发射天线迹线导体102被配置在基体或天线組件绝缘基 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上,从而实质上分别限制了被布置在基体或绝 缘基层160的内部区域162处的多个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2,比如第 一和第二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2a和202b的范围。从而,与第一接收 天线迹线导体202a相关的第 一接收机跨接区236a和与第二接收天线 迹线导体202b相关的第二接收机跨接区236b被分别布置成横贯发射 天线迹线导体10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环路116、 118和U0。除了第 一和第二接收机跨接区236a和236b均包括接收机结束端 导体层部分,分别为207a和207b之外,跨接区236a和"6b与接收 机跨接区236相同,所述接收机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a和207b被布 置成,除了被布置在天线迹线102的组合跨接构件和结束连接线134 附近的接收机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a之外,L形接收机结束端导体 层部分207b可被延伸成被布置在基体或支承绝缘层150的角108中, 在接收机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a附近。同样,按照类似的方式,天线組件300被配置成,天线101'和 201及绝缘基层160都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薄膜材料制成。如图2B、 3B和3C中所示,天线组件300还可包括^皮至少部分 地布置在天线组件300上或上方并且在公共平面165上方的顶盖或绝缘罩层170。更具体地,天线组件300被配置成,导电构件,比如发 射机端跨接区126',第一和第二接收机端跨接区236a和236b,及天 线迹线导体102和202分别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如前关于端跨接 区126和天线迹线导体102所说明的薄膜材料制成。类似地,电绝缘 构件,比如基体或支承绝缘层150、绝缘基层160以及顶盖或绝缘軍 层170均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薄膜材料制成,如前所述。图4A是沿图4的剖面线4A-4A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 3100和天线组件300的横截面正视图。外壳组件3100非常类似于前 面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 1200、 1100'、 1200'、 2100和2200。区别在 于,由于组合的发射机组件102和第一、第二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2a 和202b通常分别需要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可能只需要围绕外壳组件 3100的外缘3115延伸的外壁3110,而沿第一和第二接收天线迹线导 体202a和202b的内缘的内壁,例如图3中图解说明的内壁2120和 2220可被酌情省略。不过,在需要并且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包括这样 的内壁。在这方面实施例不受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装配环或 套管1011可祐j文置在外壳组件3100内,并且明白如何把装配环或套 管1011放置在外壳组件3100内,如前在图3中关于外壳组件2100 和2200所图解说明的那样。尽管未示出,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在没有虚设或填充绝 缘物155或者天线組件支承绝缘层160的情况下构成外壳组件3100, 并且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成外壳组件3100,以^^类似于外壳组件 1200、 1200,或2200。在这方面实施例不受限制。类似地,在其它方面,底层结构或底层地板IO和覆盖物或地板 覆盖物20内的外壳组件3100的安装过程基本上和前面关于外壳組件 1100、 1200、 1100'和1200'所说明的相同。图5和5A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包括多个发射机和接收机绕 组的天线组件的另一实施例。同样为了简化起见,图5只部分图解说 明了容纳空气磁心天线组件400的外壳组件4100。更具体地,天线组 件400包括被布置在基体或支承绝缘层150上的多组发射机天线101'(参见图2)和接收机天线201(参见图3)。天线101'包括具有起始 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的天线迹线导体102。天线组件400类似于天线组件200,区别在于不是单组发射机天 线101'和接收机天线201,而是多组天线被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 上。更具体地,包括单组发射机天线101'和接收机天线201,的第一组 可被至少部分地或基本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的 第一部分162a之上或上方,同时,包括发射机天线IOI"和接收机天 线201"的第二组可被至少部分地或基本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 的/>共平面165的第二部分162b之上或上方。第一组的发射机天线101'和接收机天线201,包括端跨接区126' 和接收机跨接区236。第二組的发射机天线101',基本上和第一组的发 射机天线101'相同,除了第二組的发射机天线IOI"包括端跨接区126" 之外,其中起始端部分104'具有L形结构,使得在基体或绝缘基层 160的第一部分162a中,起始端部分104'从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第 二部分162b延伸到角区108。同样如图2B、 3B和3C中所示,天线组件400还可包括位于天 线组件400之上或上方并且位于绝缘基层160上方的顶盖或绝缘罩层 170。另外,天线组件400被配置成,导电构件,比如发射机端跨接 区126'和126",和接收机端跨接区236,以及天线迹线导体102和202 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如前关于端跨接区126和天线迹线导体102 所说明的薄膜材料制成。类似地,电绝缘构件,比如基体或支承绝缘 层150、绝缘基层160和顶盖或绝缘罩层170均由薄膜构成,所述薄 膜由薄膜材料制成,如前所述。图5A是沿图5的剖面线5A-5A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 4100和天线组件400的横截面正视图。与外壳组件3100的情况一样, 外壳组件4100类似于前面i兌明的外壳组件1100、 1200、 1100'、 1200'、 2100和2200。同样,区别在于,由于发射机组件101'和IOI"以及第 一和第二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1'和201"通常分别需要较大的表面积, 因此可能只需要围绕外壳組件4100的外缘4115延伸的外壁4110,而分别沿第一和第二接收天线迹线导体201'和201"的内缘的内壁可被 酌情省略。同样,在需要并且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包括这样的内壁。 在这方面实施例不受限制。同样,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装配环或套 管1011可被放置在外壳组件4100内,并且明白如何把装配环或套管 1011 ;改置在外壳组件4100内,如前在图3中关于外壳組件2100和 2200图解说明的那样。现在, 一系列装配环或套管1011(参见图3和3D)可被更适当地 放置在区域250中,区域250通常形成接收机绕组(具体地,接收机 绕组216)的外缘和发射机绕组(具体地,发射机绕组120)的内缘 之间的间隙或分界面。在其它方面,安装过程同样基本上与前面关于 外壳组件IIOO、 1200、 IIOO,和1200,说明的相同。尽管未示出,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在没有虛设或填充 绝缘物155或者天线组件支承绝缘层160的情况下构成外壳组件 4100,并且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成外壳组件4100,以1更类似于外 壳组件1200、 1200'或2200。在这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限制。类似地,在其它方面,在底层结构或底层地板10和覆盖物或地 板覆盖物20内的外壳组件4100的安装过程基本上与前面关于外壳组 件1100、 1200、 1100'和1200'所i兌明的相同。图6和6A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包括多个收发机绕组的天线 组件的另一实施例。同样为了简化起见,图6只部分图解说明了容纳 天线组件500的外壳组件5100。图6A是沿图6的剖面线6A-6A得到 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5100和天线組件500的横截面正视图。 更具体地,天线组件500可包括均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 160的公共平面165上的单个发射机或收发机天线IOI,(参见图2)中至 少之一和单个发射机或收发机天线IOI"(参见图5)中至少之一。天线 101,包括具有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的天线 迹线导体102。天线101"包括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 部分106,。天线组件500类似于天线组件400,区别在于天线组件500不包括接收机天线201。更具体地,发射机天线ior基本上被布置在基体
或绝缘基层160的第一部分162a上,同时,发射机天线101"基本上 被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第二部分162b上。
第一组的发射机天线101'包括端跨接区126'。发射机天线101" 包括包含起始端部分104'的第二端跨接区126',。起始端部分104'可具 有L形结构,使得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第一部分162a中,起始 端部分104,可从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第二部分162b延伸到角区 亂
同样如图2B中所示,天线组件500还可包括被至少部分地布置 在天线组件500之上或上方的顶盖或绝缘罩层170。另外,天线组件 50(H皮配置成,例如第一和第二端跨接区126,和126',的导电构件以及 天线迹线导体102由薄膜构成,所述薄膜由如前关于端跨接区126和 天线迹线导体102说明的薄膜材料制成。类似地,电绝缘构件,比如 基体或支承绝缘层150、绝缘基层160和顶盖或绝缘罩层170均由薄 膜构成,所述薄膜由薄膜材料制成,如前所述。
图6A是沿图6的剖面线6A-6A得到的完全图解说明的外壳组件 5100和天线组件500的横截面正视图。和外壳組件4100的情况一样, 外壳组件5100与前面说明的外壳组件1100、 1200、 1100,、 1200,、 2100 和2200相同。由于只有第一和第二发射机组件101'和IOI"分别被安 装在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之上或其上方,所以天线组件500 的表面积既可容纳沿外壳组件5100的外纟彖5115延伸的外壁5110,又 可容纳分别沿第一和第二发射机组件IOI,和101"的内缘5125延伸的 内壁5120。同样,在希望并且可行的情况下,这种内壁可被省略。关 于这点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限制。同样,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装配 环或套管1011可被放置在外壳组件5100内,并且明白如何被放置在 外壳组件5100内,如前在图1中关于外壳组件1100和1200所述那 样。
尽管未示出,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在没有虚设或填充绝 缘物155或者天线组件支承绝缘层160的情况下构成外壳组件5100,并且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成外壳组件5100,以便类似于外壳组件 1200、 1200'或2200。关于这点实施例不受限制。
类似地,在其它方面,在底层结构或底层地板10和覆盖物或地 板覆盖物20内的外壳组件5100的安装过程基本上和前面关于外壳组 件1100、 1200、 1100'和12004兌明的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图2B中图解说明的最大总高度H2 和H2'的尺寸、图3B中图解说明的尺寸H3和H3'以及图3C中图解 说明的尺寸H4和H4'适合于天线组件300(参见图4)和400(参见图5), 使得天线组件300和400都可被布置在底层地板10和地板材料或地 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会显著改变地板的结构特征,或者对地板上 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响。类似地,图1B中图解说明的最大 总高度Hl和Hl'的尺寸也适合于天线组件500,使得天线组件500 可被布置在底层地板10和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会显 著改变地板的结构特征,或者对地板上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 响。
图7和7A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备选天线组件600a的 薄膜导体和具有用于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的内部隔间190的外壳组 件6100。更具体地,图7是天线组件600a的平面图。天线组件600a 可包括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所述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具有 分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160之上或上方,具体地说,布置在 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上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环路116、 118 和120。另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一个表面175被布置在天线组 件600a上方和公共平面165上方,起内覆盖面的作用。如图7A中所 示,按照和上面提及的外壳组件1100、 1100,、 1200、 1200,、 2100、 2200、 3100、 4100和5100相类似的方式,外壳组件6100通过合并包 括作为外壳组件6100的下盖的支承绝缘层150和作为外壳组件6100 的上盖的绝缘罩层170。分别具有外缘6115和内缘6125的外壁6110 和内壁6120可在接合处180接合到支承绝缘层150和绝缘罩层170, 从而形成密封。绝缘罩层170的内覆盖面175可延伸到完全穿越公共平面165,使得内壁6120具有表示公共平面165和内覆盖面175之间 距离的高度"h"。连同内壁6120—起,内覆盖面175和/^共平面165 形成其中可放置诸如铁氧体或非晶态材料的磁性材料的内部隔间 190。更具体地,参见图7,磁性材料可以是呈一个或多个铁氧体或非 晶态细长条形式的薄膜材料,所述铁氧体或非晶态细长条可具有诸如 宽约25亳米(约1英寸),长约610毫米(约24英寸),厚约1.6毫米(约 1/16英寸)的尺寸。具体地说,接收机起始端导体部分206经由长而连 续的线环272在接合处276与位于接合处278的接收机结束端导体部 分207耦接,所述线环272至少部分地缠绕在由薄膜结构形成的至少 一个磁条,例如磁条270a上。
特别地,线环272从接合处276延伸到第一磁条270a的第一端 276a。线环272沿着磁条270a延伸,按照和螺线管相似的方式缠绕 在第一磁条270a上,并延伸到第一磁条270a的第二端278a。从第二 端278a,线环272延伸到第二磁条270b的第一端276b,同样地,线 环272缠绕在磁条270b上,并延伸到第二端278b。从第二端278b, 线环272延伸到第三磁条270c的第一端276c,线环272同样缠绕在 第三》兹条270c上,并延伸到^兹条270c的第二端278c。类似地,线环 272同样从第二端278c延伸到第四磁条270d的第 一端276d。线环272 同样继续从第一端276d延伸,并缠绕在磁条270d上,然后延伸到磁 条270d的第二端278d。随后,通过从第二端278d延伸到接收机结束 端导体部分207的接合处278,线环272完成该环路。连同起始端导 体部分206和结束端导体部分207 —起,线环272和起始端导体部分 206及结束端导体部分207形成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302。实 际上,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302替代前面关于图3说明的空气 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201。随后,可用填充绝缘材料255填充内部隔 间190,以避免发射才几天线组件102和接收4几天线组件302之间的电 短路和电磁干扰(EMI)。
如图7A中所示,绝缘基层160可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支承绝缘 层150之上或上方。虚设或填充绝缘材料155可被至少部分地(如果不能全部地)布置在绝缘基层160和支承绝缘层150之间。按照如图3A 中所示的类似方式,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通过通孔连接线238在下 方穿越发射机绕组116、 118和120,并通过通孔连接线240上升到覆 盖面175附近。具有L形结构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在发射机绕組 116、 118和120下方下降到填充绝缘物层155的水平面,结束端导体 层部分207终止于填充绝缘物层155。
按照和外壳组件1100类似的方式,外壳組件6100还包括根据需 要布置在外壳组件6100的邻近内缘6125的各部分中的一系列装配套 管1011。同样,图7中举例示出了 6个装配套管1011,在由内部隔 间190和内壁6120的内缘6125形成的四个角附近各一个,在外壳組 件6100的长度方向上在内缘6125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各一个。
由于外壳组件6100包括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和/或绝缘罩层或 顶盖170,因此最大总高度H5,由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的厚度,支 承绝缘层150上方的虛设或填充绝缘层155的厚度,填充绝缘层155 上方的绝缘基层160的厚度,绝缘基层160上方的内部隔间190或发 射机环形绕组116、 118和120的厚度,以及内部隔间190或发射机 环形绕组116、 118和120上方的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厚度来限定。 最大总高度H5'在约15毫米以下。高度H5由在公共平面165之上或 上方的内部隔间190的厚度或者发射机环形绕组116、 118和120的 厚度,外加绝缘基层160的厚度,和虚设或填充绝缘层155的厚度来 限定。高度H5在约12毫米以下。
结合图7B,图7还图解说明了天线组件600a的实施例的一种变 形。更具体地,除了下面提及的差异之外,至少部分地(如果不能全部 地)封闭天线组件600a的外壳组件6200在所有方面都与同样封闭天线 组件600a的外壳组件6100相同。具体地,天线外壳组件6200封闭 天线组件600a,天线组件600a包括具有分别安装在绝缘基层160的 公共平面165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环路116、 118和120的发射机 天线迹线导体102。外壳组件6200还把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 302封闭在内部隔间190中。不过,其上放置了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的支承绝缘层150'通过上弯头151与绝缘基层160合并,从而形成角 区或接合处156。除了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的区域之外,在整个天 线组件600a内,虛设或填充绝缘物155被省略。按照与外壳组件6100 的装配套管1011相类似的方式,外壳组件6200还包括根据需要布置 在外壳组件6200的邻近内部隔间190的边缘195的各部分中的一系 列装配套管1012。最大总高度H6由顶盖或绝缘罩层170的厚度,加 上内部隔间190的厚度或者发射机环形绕组116、 118和120的厚度, 和绝缘基层160的厚度来限定。最大总高度H6在约12毫米以下。
图7C、 7D和7E图解说明了非空气磁心天线组件600b的备选 外壳组件6300。非空气》兹心天线组件600b与前面关于图7、 7A和7B 例示和说明的非空气磁心天线组件600a相类似。不过,与包括布置 在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上的内部隔间l卯的外壳组件6100 相比,外壳组件6300包括现在位于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之下的 与内部隔间190类似的内部隔间290,内部隔间290具有壁290,壁 290具有边缘295。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环路116、 118和120 的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同样被安装在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 165'上。绝缘基层160'包括第一子层160a、第二子层160c和布置在 它们之间的中间子层160b。内部隔间290的边缘295被限定于其中, 内部隔间290也由第一子层160a和第二子层160c形成。内部隔间290 能够容纳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302。同样,可用填充绝缘材料 255填充内部隔间290,以使电短路或EMI的可能性最小。现在,基 层160'的第二子层160c被布置在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上方,虚设 或填充绝缘层155被布置在其之间。不过,线环272的起始端276,和 结束端278,现在分别与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 207'耦接。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分别不同 于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区别在于由于非 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302未被布置在和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 相同的公共平面上,因此,不需要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和结束端导 体层部分207,在上方或在下方穿越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而参考图7、 7A和7C,起始端276'作为通孔连接线274从虚设 或填充绝缘层155的水平面经由笫二子层160c上升到内部隔间290, 相反地,结束端278'作为通孔连接线274从内部隔间290经由第二子 层160c下降到虚设或填充绝缘层155的水平面。如果需要,那么在 下方穿越发射机天线迹线导体10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环路116、 118 和120之前,起始端206'可从绝缘基层160'上的>^共平面165'的水平 面向下降。结束端278'可保持在虛设或填充绝缘层155的水平面上。 线环272借助通孔连接线274,通过起始端276,与起始端导体层部分 206,电耦接(参见图7),并通过结束端278'与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 电耦接(参见图7),通孔连接线274可通向内部隔间290,并从内部隔 间2卯通向虛设或填充绝缘层155的水平面。
参考图7、 7C、 7D和7E,同样可理解,按照和外壳组件1100 和6100相类似的方式构成外壳组件6300。更具体地,外壳组件6300 包括环绕天线组件600b的外壁6310和其中具体地放置了接收机天线 组件302的内部隔间290的内壁6320。外壳组件6300可经由在外壁 6310处的接合处180密封。
按照和外壳组件6100相类似的方式,外壳组件6300还包括根据 需要布置在外壳组件6300的邻近内部隔间290的内缘61"的各部分 中的一系列装配套管1011。同样,图7中举例示出了 6个装配套管 1011,在由内部隔间290和内壁6120的内缘295形成的四个角附近 各一个,在外壳组件6300的长度方向上在内缘6125的两侧的中间位 置各一个。
作为使用薄膜材料的结构的结果,高度H7由基层160'的厚度来 限定,从而,由第一子层160a,第二子层160c,和置于两者之间的 基子层160b的厚度之和来限定。高度H7在约15毫米以下。包括顶 盖或绝缘罩层的厚度,发射机环形绕組116、 118和120的厚度,绝 缘基层160'(其包括内部隔间2卯)的厚度,填充绝缘层155的厚度, 和支承绝缘层150的厚度的最大总高度H7'在约15.0毫米以下。
如图7A、 7B和7C中图解说明的最大总高度H5'、 H6和H7'的尺寸适合于天线组件600a和600b,使得天线組件600a和600b可#皮 置于底层地板10和地板材料或地板覆盖物20之间,而不会显著改变 地板的结构特征,或者对地板上的行人或行人交通造成有害影响。
图8和8A图解说明了用于按照本发明的外壳组件7100和备选 天线组件700的另一实施例的薄膜导体。天线组件700和外壳组件 7100与上面关于图4和4A描述的天线组件400和外壳组件4100相 类似,除了天线组件700是多重非空气磁心天线组件之外,按照与上 面关于图7、 7A、 7B和7C所述的外壳组件6100、 6200和6300及天 线组件600a和600b相类似的方式,每个组件包括i文置在外壳组件的 内部隔间中的磁性材料接收机天线。同样为了简化起见,图8只部分
地图解说明了容纳天线组件700的外壳组件7100。更具体地,非空气 磁心天线组件700包括被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 上的多组发射机天线IOI'(参见图2)和接收机天线402'。天线101'包 括具有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的天线迹线导 体102。
如所述,天线组件700类似于天线组件400,从而多组天线一皮布 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上。更具体地,包括单组发射机天线101'和 接收机天线401'的第一组可被至少部分地或者基本布置在基体或绝 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的第一部分162a之上或上方,同时,包 括发射机天线IOI"和接收机天线401"的第二組被至少部分地或者基 本布置在基体或绝缘基层160的公共平面165的第二部分162b之上 或上方。
由于发射机天线101'和发射机天线IOI"的细节与上面关于图5 和5A所述的相同,因此这里的讨论集中于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401' 和401"以及对应的内部隔间190a和190b。具体地,接收机天线401' 和401"的接收机起始端导体部分206a和206b在接合处476经由长而 连续的线环472分别与位于接合处478的接收机结束端导体部分207a 和207b耦接,所述线环472同样至少部分地缠绕在至少一个磁条, 例如磁条470a上。具体地,线环472从接合处476延伸到第一磁条470a的第一端476a。线环472沿着磁条470a延伸,缠绕在第一磁条 470a上,并延伸到第一磁条470a的第二端478a。从第二端478a,线 环472延伸到第二磁条470b的第一端476b,同样地,线环472缠绕 在磁条470b上,并延伸到第二端478b。然后,从第二端478b,线环 472通过从第二端478b延伸到接收机结束端导体部分207a或207b 的接合处478,完成该环路。
按照上面关于图7所述的相似方式,连同起始端导体部分206a 和206b及结束端导体部分207a和207b —起,线环472和起始端导 体部分206a、 206b及结束端导体部分207a、 207b形成一对非空气石兹 心接收才几天线组件402'和402",所述一对非空气》兹心接收机天线組件 402'和402"可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相应内部隔间190a和190b内的公 共平面165之上或上方。同样地,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402'和 402"替代前面关于图5说明的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组件201,和201"。 同样,用填充绝乡彖材料255填充内部隔间190a和190b,以分别避免 发射机天线組件102,和102"与接收机天线组件402'和402"之间的电 短路和电磁干扰(EMI)。
如图8A中所示,绝缘基层160可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支承绝缘 层150之上或上方。虚设或填充绝缘材料155可被布置在绝缘基层160 和支承绝缘层150之间。按照和图7A中所示相类似的方式,起始端 导体层部分206a和206b通过通孔连接线238在下方穿越发射机绕组 116、 118和120,并通过通孔连接线240上升到覆盖面175附近。具 有L形结构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207a和207b在发射机绕组116、118 和120下面向下降到填充绝缘物层155的水平面,结束端导体层部分 207a和207b终止于填充绝缘物层155。
按照和上面关于图7及图7A描述的外壳组件6100及天线组件 600a相似的方法,由于外壳组件7100包括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和/ 或绝缘罩层或顶盖170,因此类似于最大总高度H5',最大总高度H8' 由支承或底部绝缘层150的厚度,支承绝缘层150上方的虚设或填充 绝缘层155的厚度,填充绝缘层155上方的绝缘基层160的厚度,绝缘基层160上方的内部隔间l卯a和/或190b或者发射机环形绕组116、 118和120的厚度,以及内部隔间190或发射机环形绕组116、 118和 120上方的绝缘罩层或顶盖170的厚度来限定。最大总高度H8'在约 15毫米以下。类似于上面关于图7和7A说明的天线组件600a的高 度H5,高度H8由在公共平面165之上或上方的内部隔间190a和/ 或190b的厚度或者发射机环形绕组116、 118和120的厚度,外加绝 缘基层160的厚度,和虛设或填充绝缘层155的厚度来限定。高度 H8在约12毫米以下。
按照和外壳组件4100类似的方式,外壳组件7100还包括根据需 要布置在外壳组件7100的邻近内缘6125的各部分中的一系列装配套 管1011。同样,图8中举例示出了 6个装配套管1011,在由内部隔 间190a和190b各自形成的两个最外面的角附近各一个,在/>共平面 165的第一部分162a和第二部分162b之间的通常分隔第一发射机天 线101'和第二发射机天线101,,的区域164中布置两个。在其它方面, 安装过禾呈基本上与前面关于外壳组件1100、 1200、 1100'和1200'所述 的安装过程相同。
同样,尽管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在没有虛设或填 充绝缘物155或者天线組件支承绝缘层160的情况下构成外壳组件 7100,并且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成外壳组件7100,以便类似于外 壳组件1200、 1200'或2200。在这方面实施例不受限制。
类似地,在其它方面,在底层结构或底层地板10和覆盖物或地 板覆盖物20内的外壳组件7100的安装过程基本上和前面关于外壳组 件1100、 1200、 IIOO,和1200,说明的相同。
才艮据上面的讨论可以理解,外壳组件IIOO、 1100'、 1200、 1200'、 2100、 2200、 3100、 4100、 5100、 6100、 6200、 6300和7100具有这 样的机械机构其可被配置成由构件来密封地封闭和密封天线组件 100a、 100b、 100a'、 100b'、 200a、 200b、 300、 400、 500、 600和700 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线圏102和202,从而把天线组件转换成适合于埋 设的天线组件单元。线圏102可被内部安装或插入天线组件单元中。线圏102和202(或者202a或202b)可以采取导电印、铜带、铜线或者 其它适当的导电材料的形式。整个外壳组件和天线组件单元可被配置 成锚定在打算使用该天线组件单元的底层地板或其它位置,如前所 述。外壳组件和天线组件单元中的小孔或入口可被布置成允许密封剂 (薄浆、树胶或其它适当材料)粘结顶层地板和底层地板。
天线迹线导体102的发射机线圈阵列可由诸如(但不限于)串-并 混合共振法或仅仅串行共振法之类的方法来驱动。天线迹线导体 202(或202a或202b)的离散接收机阵列可由诸如(但不限于)分析振铃 信号(ring-down signal)以获得特征响应之类的方法来解释。关于这 点实施例不受限制。
如前所述,只是为了便于描述,随意地选择把端导体层部分104 指定为发射天线101或101'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把端导体层部分106 和端导体层部分106'指定为发射机天线101或101'的结束端导体层部 分,端导体层部分104也可被描述成结束端导体层部分,端导体层部 分106和106,也可纟皮描述成起始端导体层部分。
类似地,只是为了便于描述,随意地选择把端导体层部分206 指定为接收天线201(参见图3和5)或202a或202b(参见图4)的起始端 导体层部分,把端导体层部分207或207a或207b指定为接收天线201 或202a或202b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端导体层部分206也可^皮描述 成结束端导体层部分,端导体层部分207或207a或207b也可^L描述 成起始端导体层部分。
在运行中,发射天线101或101'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104和发射 天线101或101'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106或106'分别与发射才几输入控 制器(未示出)电耦接。类似地,在运行中,接收天线201或202a或 202b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206和接收天线201或202a或202b的结束 端导体层部分207或207a或207b分别与接收才几输入控制器(未示出) 电耦接。
结合把端导体层部分206指定为接收天线201或202a或202b 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把端导体层部分207指定为空气磁心接收天线201或202a或202b(或其非空气磁心等同物600a或600b或700)的结 束端导体层部分,上面把端导体层部分104指定为发射天线101或 101'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和把端导体层部分106及端导体层部分 106'指定为发射机天线101或101'的结束端导体层部分,在特定的适 当天线组件IOO、 100,、 200a和200b、 300、 400、 500、 600a和600b 及700的运行中,这些指定允许跟踪发射天线101或IOI,与空气磁心 接收天线201或202a或202b(或其非空气磁心等同物600a或600b或 700)之间的相位角偏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天线,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采用 要求开凿地板的大(厚)天线的方案相比,所述"薄膜"天线不需要开凿 底层地板。
另外,尽管本发明的薄膜天线组件和外壳组件的实施例被描述成 应用于EAS或RFID系统,不过本领域:汰术人员会认识到,所述实施
信和监控系统,比如用于客运或运输枢纽或建筑物的安全或通信,或 者工业、法律实施、政府、或者反恐安全或通信等等。关于这点实施 例不受限制。
尽管这里举例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 一些特征,但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想到许多修改、替代、变化和等同内容。因此,应当理解,附加 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精神内的所有这种修改 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安装在下述结构中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结构包括覆盖物和底层结构,所述天线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以具有使得所述天线组件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的总厚度。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包括(a) 发射机天线,(b)收发机天线,和(c)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接 收机天线被配置成空气磁心天线或非空气磁心天线。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绝 缘基层,并且其中发射机天线、收发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被至少 部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上。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基层包括公 共平面,并且其中发射机天线、收发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 一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绝缘基层的公共平面上。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接收机天线被配 置成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并且基本上被布置在内部隔间中,所述 内部隔间(a)在所述绝缘基层的公共平面上方或者(b)在绝缘基层内。
6、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 绝缘罩层,所述绝缘罩层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发射机天线、收发机天 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上。
7、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 支承绝缘层,所述绝缘基层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支承绝缘层上。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組件,还包括被至少部分地布置 在所述绝缘基层和所述支承绝缘层之间的填充绝缘层。
9、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发射机天线、收发机 天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 包括至少一个天线迹线导体,所述天线迹线导体包括均具有一定厚度 的起始端导体层部分和结束端导体层部分,其中所述结束端导体层部分在上方或下方穿越所述起始端导体 层部分,以形成所述天线组件的端跨接区,并且其中所述端跨接区包括所述天线迹线导体和天线组件绝缘基层, 所述天线组件绝缘基层具有一定厚度并且被布置在所述起始端导体 层部分和所迷结束端导体层部分之间。
10、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被至少 部分地放置在外壳组件内,所述外壳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使得所述 外壳组件和所述天线组件均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
11、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绝缘罩层、绝缘基层以及沿所述天线组件的外缘的外壁,由此所述外壳组件至少部分地容 纳所述天线组件。
12、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还包 括沿所述天线组件的内缘的内壁,由此所述外壳组件至少部分地容纳 所述天线组件。
13、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被配 置成使得所述天线组件被密封。
14、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被至少 部分地放置在外壳组件内,所述外壳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使得所述 外壳组件和所述天线组件均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
1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绝缘罩层、绝缘基层、填充绝缘层、支承绝缘层以及沿所述天线组件的外缘的外壁,由此所述外壳组件至少部分地容 纳所述天线组件。
16、 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还包 括沿所述天线组件的内缘的内壁,由此所述外壳组件至少部分地容纳 所述天线组件。
17、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被配 置成使得所述天线组件被密封。
18、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被配置成非空气磁心 接收机天线的所述接收机天线基本上被布置在绝缘基层内的内部隔间中,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绝缘基层包括 具有一定厚度的第一子层; 具有一定厚度的第二子层;和布置在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之间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基子层, 其中所述基子层包括在其中限定的由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形成 的内部隔间。
19、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被配置成非空气磁心 接收机天线的所述接收机天线包括至少部分地缠绕在至少一个磁性 材料条上的线环,所述磁性材料以薄膜结构形成。
2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中所述天线组件具有不 大于约15毫米(mm)的总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天线组件能够被安装在下述结构中,其中所述结构包含覆盖物和底层结构,所述天线组件由薄膜材料构成,从而具有使得天线组件能够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的总厚度。所述天线组件具有不大于约15毫米(mm)的总厚度,其可包括发射机天线、收发机天线和接收机天线中的至少之一。接收机天线可被配置成空气磁心天线或非空气磁心天线。接收机天线可被配置成在内部隔间中的非空气磁心接收机天线,所述内部隔间位于绝缘基层上方或者在绝缘基层内。天线组件可被至少部分地放置在由薄膜材料形成的外壳组件内,使得两者均可被布置在底层结构和覆盖物之间。
文档编号H01Q7/00GK101523665SQ200780036626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8日
发明者A·S·博格曼, M·A·索图, S·E·霍尔 申请人:传感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