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36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显示器的背光装置 并且具有高耐压特性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通常用来调变电路的电压,其原理是利用 一次侧线圏以及二次侧 线圈的配合,以对输入电压调整至所需的输出电压,进而达到驱动的所需电 压。因此,对于许多电器设备(例如背光装置)来说,变压器是个不可缺少的 元件。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267605号即揭露一种背光源高压变压器。该 变压器的巻线基座外部设置有隔离墙,并通过隔离墙将巻线基座区分成一次 侧绕线区域及二次侧侧绕线区域。二次侧线区域可再选4奪利用隔离墙分隔成 多个绕线槽,以将线材绕设于绕线槽中。相邻的两个隔离墙分别设置有一导 线缺口,并且该两个导线缺口在同一水平面上以斜对角设置。由此,线材可 经由该两个导线缺口进行跨槽的绕设,而不会发生交错接触以增加变压器的 耐压。
上述的变压器结构虽然可避免线材发生交错接触,但是由于该两个导线 缺口位于同一水面上,只是两者间的位置具对角关系,因此在电气效应上, 只能造成高、低电压在该两个导线缺口间实际在空间上的直线距离,仅为该 两个导线缺口间对角线的距离(请参阅上述的专利案第十一图)。于是实际上, 以较短的距离作绝缘无法使变压器具备最佳的耐压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显示器的背光装置的变压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变压器包含高压绕线、中空且截
面呈方形的轴体以及多对隔板(partition)。轴体本身限定一中心轴,并且轴体 其上提供多个绕线槽以供高压绕线缠绕。多对隔板延伸于并沿轴体的纵向排 列,并且相邻的两对隔板之间提供一绕线槽。每一对隔板包含第 一 隔板以及 与第 一 隔板相隔一 间距的第二隔板,并且第 一 隔板与第二隔板皆具有个别的
(guiding notch)形成于第 一隔板的上周边上,并且一第二导引槽口形成于第二 隔板的下周边上。
为了表示第一导引槽口及第二导引槽口的相对位置, 一平面限定以包含 中心轴并大致上垂直于上周边与下周边。以该平面为参考,第一导引槽口与 该第二导引槽口位于平面的同一侧,且高压绕线先经由第一导引槽口缠绕于 轴体,然后再经由第二导引槽口缠绕于相邻的绕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该变压器的第一导引槽口及第二导引槽口 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因此可以使高压绕线由上至下分别跨设第一导引槽口及 第二导引槽口以迫使高压绕线紧贴地缠绕于多个绕线槽上而不会产生浮高 现象,致使变压器的耐压特性可以有效地提升。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附 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的外观视图2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的顶视图3A是绘示第一隔板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视图3B是绘示第二隔板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视图4是绘示高压绕线通过第一导引槽口及第二导引槽口缠绕于轴体的示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变压器 12:隔板 16:低压绕线 10A:中心轴 122:第二隔4反 1202、 1222:下周边
10:轴体 14:高压绕线 100:绕线槽 120:第一隔板 1200、 1220:上周边 1204:第一导引槽口 1224:第二导引槽口P:平面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1的外观视图。 图2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1的顶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变压器1包含轴体10、高压绕线14、低压绕线16 以及多对隔板12。低压绕线16即一次侧绕线,并且高压绕线14即二次侧绕 线。轴体10是中空的且截面呈现方形,并且中空部分用以容纳一铁芯。此 外,轴体IO本身限定一中心轴IOA。
多对隔板12延伸于并沿轴体10的纵向排列,并且相邻的两对隔板之间 提供一绕线槽100。在实际应用中,多对隔板12可以等间距沿轴体10的纵 向排列。如图2所示,轴体10其上所提供的多个绕线槽100可以供高压绕 线14缠绕。每一对隔板包含第一隔板120以及与第一隔板120相隔一间距 的第二隔板122。
请参阅图3A及图3B。图3A是绘示第一隔板120沿图2中的A-A线的 剖面视图。图3B是绘示第二隔板122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视图。第一 隔板120与第二隔板122皆具有个别的上周边1200、 1220与相对于上周边 1200、 1220的个别的下周边1202、 1222。其中, 一第一导引槽口 1204形成 于第一隔板120的上周边1200上,并且一第二导引槽口 1224形成于第二隔 板122的下周边1222上。明显地,第一导引槽口 1204与第二导引槽口 1224 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引槽口 1204的深度小于第二导引槽口 1224的深 度。此外,第一导引槽口 1204形成于上周边1200的末端并且第一导引槽口 1204的剖面大致上呈现一L型。第二导引槽口 1224的剖面大致上呈现一 V 字型并且延伸至轴体10。
如图3A及图3B所示,为了表示第一导引槽口 1204及第二导引槽口 1224 的相对位置, 一平面P限定以包含中心轴IOA并大致上垂直于上周边1200、 1220与下周边1202、 1222。以该平面P为参考面,第一导引槽口 1204与第 二导引槽口 1224位于平面P的同一侧。
请参阅图4。图4是绘示高压绕线14通过第一导引槽口 1204及第二导 引槽口 1224缠绕于轴体10的示意图。由于第一导引槽口 1204及第二导引
槽口 1224分别形成于第一隔板120的上周边1200与第二隔板122的下周边 1222,当高压绕线14在其中一个绕线槽100缠绕完后,高压绕线14可以先 跨过第一导引槽口 1204以缠绕于轴体IO,然后再从轴体IO跨过第二导引槽 口 1224以缠绕于相邻的绕线槽100。由此,高压绕线14可以紧贴地缠绕于 多个绕线槽100上。
相比较于背景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由于第一导引槽口及第 二导引槽口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因此可以使高压绕线由上至下分别跨设第一
导引槽口及第二导引槽口以迫使高压绕线紧贴地缠绕于多个绕线槽上而不 会产生浮高现象,致使变压器的耐压特性可以有效地提升。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高压绕线;中空且截面呈方形的轴体,该轴体本身限定一中心轴并且该轴体其上提供多个绕线槽以供该高压绕线缠绕;以及多对隔板,延伸于并沿该轴体的纵向排列,相邻的两对隔板之间提供一绕线槽,其中每一对隔板包含一第一隔板以及与该第一隔板相隔一间距的一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皆具有一个别的上周边与相对于该上周边的一个别的下周边,其中一第一导引槽口形成于该第一隔板的该上周边上,一第二导引槽口形成于该第二隔板的该下周边上;其中一平面限定以包含该中心轴并垂直于该上周边与该下周边,该第一导引槽口与该第二导引槽口位于该平面的同一侧,且该高压绕线先经由该第一导引槽口缠绕于该轴体,然后再经由该第二导引槽口缠绕于相邻的绕线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引槽口的深度 小于该第二导引槽口的深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引槽口延伸至 该轴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引槽口形成于 该上周边的一末端并且该第 一导引槽口的剖面呈现一 L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引槽口的剖面 呈现一 V字型。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多对隔板以等间距 沿该轴体的纵向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变压器。变压器包含高压绕线、中空且截面呈方形的轴体以及多对隔板。轴体本身限定一中心轴,并且轴体其上提供多个绕线槽以供高压绕线缠绕。每一对隔板包含第一隔板以及与第一隔板相隔一间距的第二隔板,并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皆具有个别的上周边与相对于上周边的个别的下周边。其中,一第一导引槽口形成于第一隔板的上周边上,并且一第二导引槽口形成于第二隔板的下周边上。一平面限定以包含中心轴并大致上垂直于上周边与下周边。第一导引槽口与该第二导引槽口位于平面的同一侧。
文档编号H01F27/30GK201196904SQ20082000878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7日
发明者简政贤, 薛景福, 郑又诚 申请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