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36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个适用面较广、 能较为牢固地固定到电子装置上且不容易受到外力影响的卡扣装置的线缆连 接器。
背景技术
为保证线缆连接器与所应用的电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目前有些 线缆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加强线缆连接器与该电子装置的对接连接器插座之间
电连接可靠性的锁紧机构。例如,中国专利96104223.0公开了一种用于IC 卡的线缆连接器(接插组件),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可卡锁在IC卡尾部(对 接连接器插座)中的一锁紧机构和设置在该线缆连接器壳体后部侧面上以转 动的方式来操纵该锁紧机构的一致动件。在该线缆连接器中,由于该锁紧机 构是从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中部向前方伸出的,要求线缆连接器上的电连 接器中部具有供其穿设的空间,因此这种锁紧机构不适合与一般的电连接器 搭配使用,其适用面较窄。
另外,由于致动件设置在该线缆连接器壳体的一侧面上,解锁时需要通 过转动该致动件进行解锁。为了保留操作解锁的空间,所以该线缆连接器后 部的大部分必须外露出电子装置,因而导致该线缆连接器容易受到外力影响 (例如外力的碰撞)而脱离该电子装置。而且,这样的锁紧机构仅是加强了 线缆连接器与电子装置上的对接连接器插座之间的连接,并没有通过加强线 缆连接器与电子装置本体之间的连接,使该线缆连接器更加牢固地固定到电 子装置上。
因此,为进一步加强线缆连接器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还需要 寻求一种具有适用面较广、能更加牢固地固定到电子装置上且不容易受到外 力影响的卡扣装置的线缆连接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卡扣装置适用面较广,可更加牢固地固定到电子装置上且不容易 受到外力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 设置在该绝缘壳体前端的一电连接器以及与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一线缆; 该绝缘壳体的后端内部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在该绝缘壳体的一侧面上形成有 一第一开口,在该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上形成有一第二开口;该线缆连接器还 包括一装设在该绝缘壳体后端的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包括 一卡扣件,其 活动装设在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内,该卡扣件包括一主体、设置在该主体顶部 的至少一卡固部以及从该主体的底部向下突伸出的一固定柱,该主体具有一 插置槽;该卡固部可以穿过该绝缘壳体的第一开口向外突伸而出; 一弹簧, 其套设在该固定柱的外周,该弹簧的一端抵顶在该卡扣件主体的底部,而另 一端则抵顶在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底部; 一操作件,其装设在该绝缘壳体的第 二开口处,该操作件包括一位于该绝缘壳体外的操作部及由该操作部向前突 伸出的一插置部,该插置部穿过该绝缘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应插置在该卡扣件 的插置槽内,可以带动该卡扣件的卡固部縮回到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内。
该卡扣件的主体包括一后部和由该后部的一侧面竖直向前延伸出的一前 部,其中该前部的底面高于该后部的底面,该卡扣件的固定柱由该主体前部 的底面向下突伸而出,该插置槽设置在该主体的后部。该卡扣件的固定柱为 圆柱,该卡扣件的主体后部的前端面和该操作件的插置部的前端面均为一凹 弧面。这样,可縮短该线缆连接器沿对接方向的尺寸,有利于线缆连接器的 小型化。
该卡扣件的插置槽的两相对内壁上分别向内突伸出一凸肋,该操作件的 插置部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卡槽,该凸肋卡设于该卡槽内。这样,可 进一步加强该操作件的插置部与该卡扣件的插置槽之间的连接。
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底部设有一与该卡扣件的固定柱相对应的凹槽,该弹 簧的另一端抵顶在该腔体底部的凹槽上缘。这样,可縮短所使用的弹簧的长 度,降低线缆连接器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中的卡扣装置与电连接器之间相对独立,不要 求电连接器中部具有供其穿设的空间,因而该线缆连接器可以根据需要搭配 不同种类的电连接器,其适用面较广;
2)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中的电连接器是向前插入到电子装置的对接连 接器插座中,而卡扣装置的卡固部是从绝缘壳体侧面向外突伸而出以与电子装置的卡槽相结合,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将该线缆连接器更加牢固地固定到 电子装置上,而且在要解除卡扣时还可以通过推动设置在绝缘壳体后端的操 作件带动该卡扣件的卡固部向縮回绝缘壳体内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该线缆 连接器与电子装置之间的卡扣,使用也较为便利。
3)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操作件装设在该绝缘壳体后端面上的第二开 口外,可以从线缆连接器的后方进行解锁,所以该线缆连接器可以整体插入 到电子装置内部,与电子装置组合成一个整体,不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特 别适合应用在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线缆连接器安装在电子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线缆连接器安装在电子装置时的另一视角
立体图,其中去除了遮盖线缆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本体;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中卡扣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
分解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中卡扣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 分解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线缆连接器沿图7中A-A线的初始状态的 剖视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线缆连接器与电子装置解除卡扣状态时的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阅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为便于 描述方便,本申请文件中所述"对接方向"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插入对 接连接器插座的方向,即图3中箭头X的方向,与该对接方向一致的指向为 "前",其反向为"后";"上"、"左"分别为图3中箭头Y、 Z指示的方向, 其反向为"下"、"右"。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是一直角型连接器,其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1、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前端的一电连接器2
(本实施例中是一 Mini USB电连接器)以及与该电连接器2电性连接的一 线缆3。
该绝缘壳体1的外表面包括朝向电子装置5的对接连接器插座51的一前 端面11、背离前端面11的一后端面12以及两相对的上侧面13和下侧面 14。该绝缘壳体1的后端内部设有一腔体15,该腔体15在绝缘壳体1的上 侧面13和后端面12上分别对应形成有一第一开口 131及一第二开口 121; 该腔体15的底部设有一与该腔体15连通的凹槽16 (见图7)。
该电连接器2用于向前插入到电子装置5的对接连接器插座51中实现电 连接;该线缆3穿过该绝缘壳体1的下侧面14向外延伸而出。
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装设在该绝缘壳体1后端的一卡扣装置4,该卡扣 装置4可以从侧面与电子装置5本体上的卡槽52相卡接从而提高电连接的可 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8,该卡扣装置4主要包括一卡扣件41、 一弹簧 42、 一操作件43及一固定轴44。
该卡扣件41装设在该绝缘壳体1的腔体15内,该卡扣件41包括一主体 411、两卡固部412以及一固定柱413。该主体411呈"n "形,也就是说该 卡扣件的主体411包括一后部和由该后部的一侧面向前竖直延伸出的一前 部,其中该前部的底面高于该后部的底面。且该主体411后部的前端面4110 为一凹弧面。该主体411的后部具有一插置槽4111,该插置槽4111为水平设 置的通槽,其前后两端分别朝向该固定柱413和绝缘壳体1的第二开口 121 敞开,该插置槽4111的左右两内壁上分别向内突伸出一水平凸肋4112,该 插置槽411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相对应的两穿孔4113。
两卡固部412突设在该主体411顶部的左右两侧缘且平行于该对接方向 延伸,该两卡固部412可以从该绝缘壳体1的第一开口 131向外突伸而出; 两卡固部412均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斜边位于其直角边的 目U万。
该固定柱413是从该主体411前部的底面向下突伸出的一圆柱,该固定 柱413可以在该绝缘壳体1的凹槽16内上下活动。
该弹簧42套设在该卡扣件41的固定柱413外周,其一端抵顶在该卡扣 件41的底部,其另一端抵顶在绝缘壳体1腔体15底部的凹槽16上缘。该操作件43装设在该绝缘壳体1的第二开口 121处,其包括一位于该绝 缘壳体1外的操作部431及由该操作部431向前突伸出的一插置部432。该 操作部431具有一防滑波纹表面4311。该插置部432可以穿过该绝缘壳体1 的第二开口 121,对应插置在该卡扣件41的插置槽4111内;该插置部432 的前端面4320为一凹弧面,该插置部432的左右两侧面上对应于该卡扣件 41插置槽4111的凸肋4112分别设有一水平卡槽4321,从而使该操作件43 与该主体411之间结合得更加稳固。该插置部432上对应于该卡扣件41插置 槽4111的两穿孔4113处设有一贯穿插置部432上下侧面的通孔4322。
该固定轴44对应穿过该卡扣件41插置槽4111的两穿孔4113与该操作 件43插置部432上的通孔4322,从而将该卡扣件41和该操作件43固定在 一起,防止该操作件43向后脱出该卡扣件41的插置槽4111。
将该卡扣装置4组装到线缆连接器的绝缘壳体1上的操作过程是先将 弹簧42套在卡扣件41的固定柱413上并将该卡扣件41和该弹簧42从该绝 缘壳体1的第一开口 131自上而下装入到该绝缘壳体1的腔体15内;然后, 使该操作件43的插置部432穿过该绝缘壳体1的第二开口 121从后向前插入 装设到该卡扣件41的插置槽4111内;最后,将该固定轴44对应插入该卡扣 件41的两穿孔4113和该操作件43的通孔4322内,将该卡扣件41和该操作 件43固定在一起,从而完成组装。
组装后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初始状态如图8所示,在弹簧42的弹 力作用下,该卡扣装置4操作件43的插置部432抵靠在该绝缘壳体1的第二 开口 121的上边缘,而卡扣件41顶部的两卡固部412从该绝缘壳体1的上侧 面13向上突伸而出。当该线缆连接器卡扣在电子装置5时(如图2所示), 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2插接在电子装置5的对接连接器插座51上,而从 该绝缘壳体1上侧面13突伸出的两卡固部412与电子装置5本体的卡槽52 相配合,阻止该线缆连接器向后脱离该电子装置5,从而使该线缆连接器可 更加牢固地固定到电子装置5上。
当要解除该线缆连接器的卡扣装置4与电子装置5之间的卡扣状态时, 如图9所示,可先施力向下推动该卡扣装置4的操作件43,使操作件43插 置部432沿该绝缘壳体1的第二开口 121向下移动,压縮弹簧42并带动该卡 扣件41在绝缘壳体1的腔体15内向下移动,从而该卡扣件41的固定柱413 进一步向下伸入到绝缘壳体1的凹槽16中,并且该卡扣件41的卡固部412也向下移动縮回到该绝缘壳体1的腔体15内,从而使卡固部412脱出电子装 置5的卡槽52,再向后拉拔该线缆连接器就可以使线缆连接器与电子装置5分离。
当释放该卡扣装置4的操作件43后,在压縮弹簧42的弹性回复力的作 用下,该卡扣件41被向上顶起,带动操作件43向上移动直至操作件43的插 置部432到达该绝缘壳体1的第二开口 121的上边缘,该卡扣件41的卡固部 412从该绝缘壳体1的上侧面13向上突伸而出,重新回到如图8所示的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中的卡扣装置4与电连接器2之间相对独立,不 要求电连接器2中部具有供其穿设的空间,因而该线缆连接器可以根据需要 搭配不同种类的电连接器,其适用面较广。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中的电连接器2是向前插入到电子装置5的对接 连接器插座51中,而卡扣装置4的卡固部412是从绝缘壳体1侧面向外突伸 而出并与电子装置5上的卡槽52相结合,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将该线缆连接 器更加牢固地固定到电子装置5上,而且在要解除卡扣时也可以通过推动设 置在绝缘壳体1后端的操作件43带动该卡扣件41的卡固部412縮回到绝缘 壳体1的腔体15内,从而解除该线缆连接器与电子装置5之间的卡扣,使用 较为便利。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操作件43装设在该绝缘壳体1后端 面12上的第二开口 121夕卜,可以从线缆连接器的后方进行解锁,所以该线缆 连接器可以整体插入到电子装置5内部(如图1所示),与电子装置5组合成 一个整体,仅露出进行解锁的操作件43和线缆3。因此,本实用新型线缆连 接器较不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特别适合应用在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有其他变型方式,例如本实施例是采用固 定轴44对应穿过该卡扣件41的两穿孔4113与该操作件43的通孔4322将该 卡扣件41和该操作件43固定在一起,而在其他类似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过 盈配合或倒钩等方式将该卡扣件41和该操作件43固定在一起。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例举的变型方式,并不用以限 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无须创造 性思维的修改与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设置在该绝缘壳体前端的一电连接器以及与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一线缆;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后端内部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在该绝缘壳体的一侧面上形成有一第一开口,在该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上形成有一第二开口;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装设在该绝缘壳体后端的一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包括一卡扣件,其活动装设在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内,该卡扣件包括一主体、设置在该主体顶部的至少一卡固部以及从该主体的底部向下突伸出的一固定柱,该主体具有一插置槽,该卡固部可以穿过该绝缘壳体的第一开口向外突伸而出;一弹簧,其套设在该固定柱的外周,该弹簧的一端抵顶在该卡扣件主体的底部,而另一端则抵顶在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底部;一操作件,其装设在该绝缘壳体的第二开口处,该操作件包括位于该绝缘壳体外的一操作部及由该操作部向前突伸出的一插置部,该插置部穿过该绝缘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应插置在该卡扣件的插置槽内,可以带动该卡扣件的卡固部缩回到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件的主体包括 一后部和由该后部的一侧面竖直向前延伸出的一前部,其中该前部的底面高 于该后部的底面,该卡扣件的固定柱是由该主体前部的底面向下突伸而出 的,该插置槽设置在该主体的后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置槽为后端朝向 该绝缘壳体第二开口敞开且前端朝向该固定柱敞开的通槽。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件的固定柱为 圆柱,该卡扣件的主体后部的前端面和该操作件的插置部的前端面均为一凹 弧面。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件的插置槽的两相对内壁上分别向内突伸出一凸肋,该操作件的插置部的两 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卡槽,该两凸肋对应卡设在该两卡槽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腔体底 部设有一与该卡扣件的固定柱相对应的凹槽,该弹簧的另一端抵顶在该腔体 底部的凹槽上缘。
7.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件插置槽的两相对侧面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该操作件插置部上设有一贯穿 该插置部的通孔;该卡扣装置还包括一固定轴,其对应穿过该卡扣件的两穿 孔与该操作件插置部的通孔,将该卡扣件和该操作件固定在一起。
8.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 件的卡固部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斜边位于其直角边的前 方,该卡固部可以与一电子装置上的卡槽相配合,阻止该线缆连接器向后脱 出该电子装置。
9.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 壳体的腔体底部设有一与该卡扣件的固定柱相对应的凹槽,该弹簧的另一端 抵顶在该腔体底部的凹槽上缘。
10.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是一直角型连接器,该线缆是从该绝缘壳体上与该第一开口所在侧面 相对的另一侧面向外延伸而出的。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电连接器以及与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一线缆,该绝缘壳体的后端内部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在该绝缘壳体上形成有一第一开口和一第二开口;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卡扣装置,其包括一装设在该腔体内的卡扣件、一弹簧和一操作件。该卡扣件包括一具有插置槽的主体、设在主体顶部并可从第一开口向外突伸而出的两卡固部以及一从主体底部向下突伸而出的固定柱。该弹簧套设在固定柱外周且抵顶在腔体底部。该操作件包括一操作部及插在插置槽内的一插置部,推动操作件即可带动卡扣件的卡固部缩回到腔体内从而解除卡扣。该线缆连接器的卡扣装置适用面较广,可以较牢固地固定到电子装置上且不容易受到外力影响。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222572SQ200820008809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
发明者敬岩松 申请人: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