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25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蔽作用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7年12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TW M323149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架体、包覆架体的外壳以及堆叠设 置在架体上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位于第一连接器的下 方,该第一连接器设有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在导电端子外围的内壳,外壳包 覆在架体的前端以及左右两侧以达到屏蔽的作用,然而,由于第一连接器设置 在架体内部,该第一连接器的内壳上带有静电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排除,因而该 内壳的屏蔽效果较差。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 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的电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架体、设在架体上的第一连接器以及包覆架体前端且用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 前壳,所述架体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以及包覆在第一端 子外围的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收容在第一收容腔内,所述前壳设有与第一 收容腔相对应的第一开口与以及自第一开口处向后延伸并与第一 内壳相接触 的第一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前壳上设置第一弹 片与第一内壳相接触,从而可以将第一内壳所带的静电通过前壳排放掉,因此
可以达到很好的屏蔽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4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 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 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架体1、 设在架体1上的第一连接器2、位于第一连接器2下方的第二连接器3、位于架体 l上方的绝缘块4、包覆架体1及绝缘块4的外壳5、设在架体1前端的前壳6、设 在架体1后端的后壳7、第一定位块8、第二定位块9以及遮蔽体10。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架体l上设有第一收容腔ll以及位于第一收容腔ll 下方的第二收容腔l 2 ,架体l上一体延伸有凸伸入第 一收容腔l 1内的第 一舌板 13,架体1的前端设有若干卡块14,架体1的上方设有一对燕尾形的凹槽15,即 该凹槽15上方的宽度小于其下方的宽度,架体l的两侧后端形成有较前端缩小 的收缩部16。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2为HDMI连接器,其包 括第一舌板13、安装在第一舌板13上下表面的第一端子21以及包覆在第一舌板 13及第一端子21外围的第一内壳22。该第一内壳22收容在架体1的第一收容腔 ll内,第一端子21包括设在第一舌板13上的第一接触部211、可焊接至电路板 (未图示)的第一焊接部213以及连接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一焊接部213的第一连 接部2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舌板13可与架体1分开设置,即 将组装好的第 一连接器2直接安装在第 一收容腔l 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3为DisplayPort连接器,其包括第二舌板30、 安装在第二舌板30上下表面的第二端子31以及包覆在第二舌板30及第二端子 31外围的第二内壳32。第二舌板3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301以及自水 平部301的左右两端向下垂直延伸的一对竖直部302,当与对应的对接连接器 (未图示)相对接时,该竖直部302可起到防呆的功能。该第二连接器3收容在架 体1的第二收容腔12内,由于该第二连接器3是先组装好再被安装在第二收容腔 12内,第二连接器3可以使用现有设备,无需重新开发,进而节省了成本,并 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绝缘块4包括主体部41、自主体部41后端向下延伸的后壁42、自主体部41两侧向下延伸的一对延伸壁43以及形成于两延伸壁43与后壁42之间的容置槽 45。该主体部41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器44,第三连接器44包括光元件441、与 光元件441接触并固定在后壁42后端的转接端子442、遮蔽光元件441的门构件 443以及固定光元件441的后盖444。主体部41的下方设有燕尾形的凸块412,即 凸块412上方的宽度小于其下方的宽度,该凸块412收容在架体1上方的凹槽15 内,从而可以将绝缘块4更好地固持在架体1上。主体部41在门构件443的两侧 设有一对固持槽413。架体1的后端收容在绝缘块4的容置槽45内,绝缘块4两侧 的延伸壁43包覆在架体1后端两侧的收缩部16上,从而可以使得绝缘块4的外侧 与架体1的前端外侧相齐平以节省电连接器100左右方向所占用的空间。本实用 新型利用转接端子4 4 2与光元件4 41进行连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元件 441的端子长度不够的问题。
前壳6包覆在架体1及绝缘块4的前端,且大致呈平板状结构,前壳6对应架 体1的第一收容腔11及第二收容腔12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开口61及第二开口62, 前壳6在第一开口61处的上端设有一对向后延伸的第一弹片63,前壳6在第一开 口61处的下端设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一弹片63,该第一弹片63延伸入架体1的第 一收容腔11内并分别与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内壳22上下表面相接触。前壳6在第 二开口 62处设有一对向后延伸的第二弹片64,该第二弹片64延伸入架体1的第 二收容腔12内,并与第二连接器3的第二内壳32相接触。前壳6对应绝缘块4的 门构件443处设有第三开口65,前壳6的上端设有卡持在绝缘块4上的固持槽413 内的固持片66,从而可以将前壳6更好地固定在架体1及绝缘块4前端。前壳6 的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向前弯折延伸的抵压片67。
外壳5包括包覆绝缘块4上表面的顶壁51以及自顶壁51两侧向下延伸的一 对侧壁52,外壳5的两侧壁52包覆在绝缘块4及架体1的两侧,两侧壁52及顶壁 51的前端与后端均延伸有包覆在架体1及绝缘块4的前端与后端的弯折片53,两 侧壁52前端的弯折片53包覆在前壳6前端的左右两侧,外壳5的两侧壁52下端设 有可焊接至电路板(未图示)上的固持脚54,该固持脚54同时具有接地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壳6的第一弹片63及第二弹片64分别与第一内壳22及 第二内壳32相接触,同时前壳6与外壳5相接触,从而可以将第一内壳22及第二 内壳22上的静电通过前壳6传递给外壳5,再由外壳5通过固持脚54排放掉,因 此可以达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前壳6通过与外壳5相接触而与电 路板达成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前壳6的下端也可延伸有可焊接至电路板上的接地脚而直接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从而达到更好的屏蔽
效果。另,前壳6上的抵压片67抵压在弯折片53的后端,从而可以保证前壳6 与外壳5之间的电性接触。外壳5的弯折片53上设有卡持在架体1的卡块14上的 卡槽531,以使外壳5更好地固定在架体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前壳6与外 壳5分开设置,可以将设置第一弹片63及第二弹片64的前壳6采用如不锈钢等质 量较好的金属材料,而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外壳5则可采用铁材等质量较差的 金属材料,因此可以达到节省产品成本的目的。
第一定位块8及第二定位块9均设在架体1的后端以将第一连接器2的第一 端子21固定在架体1上。遮蔽体10包括与第一内壳22接触的抵接部101以及自抵 接部101延伸的延伸部102,该延伸部102位于第一端子21与第三连接器44的转 接端子442之间从而可防止第一端子21与转接端子442之间在传输信号时相互 干扰。后壳7包覆在架体1及绝缘块4的后端,且大致呈平板状结构,外壳5后端 的弯折片53包覆在后壳7后端的左右两侧,从而将外壳5与后壳7连接成一体以 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
请参阅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10(T可不设 置绝缘块4,仅在架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器2'以及位于第一连接器2'下方的第 二连接器3',该外壳5'包覆在架体1'外围,前壳6'的上端的固持片66'固持在 架体r上端,同样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架体、设在架体上的第一连接器以及包覆架体前端且用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前壳,所述架体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以及包覆在第一端子外围的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收容在第一收容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设有与第一收容腔相对应的第一开口以及自第一开口处向后延伸并与第一内壳相接触的第一弹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括包覆架体的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壁以及自顶壁两侧向下延伸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前端 设有向内弯折的弯折片,所述弯折片包覆在前壳前端的左右两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前弯折延伸以抵压弯折片的抵压片。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前端设有卡块, 所述弯折片上设有卡持在卡块上的卡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自 架体一体延伸入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舌板,所述第 一端子设在第一舌^1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有位于第一收 容腔下方的第二收容腔,电连接器包括收容在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连接器,所 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舌板、设在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以及包覆在第二舌 板外围的第二内壳,所述第二内壳收容在第二收容腔内,所述前壳设有与笫二 收容腔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与以及自第二开口处向后延伸并与第二内壳相接触 的第二弹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板包括水平部 以及自水平部两端向下垂直延伸的一对竖直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固定在 架体上方的绝缘块以及设在绝缘块上的第三连接器,架体上方设有凹槽,所述 绝缘块上设有收容在凹槽内的凸块。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的前端设有固 持槽,所述前壳上设有卡持在固持槽内的固持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下方向下延伸的一对延伸壁、以及位于两延伸壁之间的容置槽,所述 第三连接器设在主体部上,所述架体收容在绝缘块的容置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架体、设在架体上的第一连接器以及包覆架体前端的前壳,所述架体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以及包覆在第一端子外围的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收容在第一收容腔内,所述前壳设有与第一收容腔相对应的第一开口与以及自第一开口处向后延伸并与第一内壳相接触的第一弹片。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285877SQ20082004157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5日
发明者何家勇, 尧中华, 王立江, 郑启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