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01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线结构,尤指一种用于换流器
(Inverter)的变压器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变压器是将一铁芯穿置在一绕线轴内,再于绕线轴上以相 同或不同线径的线圈缠绕成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该铁芯上缠 绕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后再以一壳体包覆,如此即可构成一感 应线圈的变压器而应用于需提供电力的电子装置,如液晶面4反等, 而 一般的液晶面4反在制程中多半采用多个冷阴才及灯管以提高'液晶 面一反的亮度,故上述变压器须以多个一次侧线圏配合多个二次侧线 圈的设计,才能输出多组驱动电流以驱动这些冷阴极灯管,但此设 计会造成驱动冷阴极灯管的二次侧所输出的驱动电流不同而亮度 不均勻,且驱动冷阴极灯管的电流又攸关着照明辉度的问题。
如图l所示,为已知变压器的4吏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主 要包括有铁芯组100、两组分别绕i殳于铁芯组100中间部分的一次 侧线圈110、 120、两组分别绕设于4失芯组100两端的二次侧线圈 130、 140及两个负载30,且该一次侧线圈110、 120与该二次侧线 圈130、 140各以一间隔件101力口以隔离,其中,车叙入电压(Vi) 丰命入该一次侧线圈110、 120,经过该4失芯组100激》兹后由该二次侧 线圈130、 14(U是供驱动电流并驱动后端负载30(负载30为一冷阴
极灯管),该变压器虽可供应电力至两个负载,^旦其组成结构亦书亍
生出下列问题
一、 由于两个负载30是设置于铁芯组100的同一端,故分别 绕i殳于4失芯组100的两端的两组二次侧线圈130、 140,势必有一纟且 必须于电踪4反(PCB)印刷时,以if兆线方式才能3夸oH^且二次侧线圏 130、 140连4妾至后端负载30,并力口以驱动,或须以3又层电^各4反才 可^)夸此组二次侧线圏130、 140连4妄至后端负载30, 4口此作法,不 但制程较繁复而且也较耗工时,若以双层电路板设置,不仅增加其 设计难度且还增加制作成本,实不符现今产业的需求。
二、 此已知铁芯组100的设计,是以两个E型4失芯所组成,其 中间接合部分两端,用以分别绕设该一次侧线圏110、 120,不仫J吏 得磁力线不连贯亦会造成损耗的情事发生,再者,前述的该二次侧 线圈130、 140,分别绕设于《失芯组100的两端,容易造成感量不同 且输出电压及驱动电流产生4交大的差异,且驱动电流是用以驱动后 端的两个负载30,如该二次侧线圈130、 140的驱动电流不均等, 必定会导致后端该两个负载30照明辉度不均。
以上的种种问题,实为现今制造者所极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缺陷,并以单一铁芯及 单一绕线体所缠绕的一次侧即可于二次侧專t出多个才目同的马区动电 流以驱动后端的负载,并可精简构造且可让后端负载输出功率相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压器绕线结构,包含
有一绕线架,该绕线架具有一次侧及二次侧而爿夸东lr入电压进^亍电压
转换后输出,且该二次侧设有多个隔4反而区隔出绕线槽,其中,至 少两个并置的绕线体依序横跨这些隔板而绕置于这些绕线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已知技术产生下列有
益效果
一、 通过该两个绕线体共同-座绕于该绕线架的二次侧,佳:-该变 压器绕线架不需另外组i殳电^各板,或经由跳线等方式传输电力至该 二次侧后端的至少两个负载,从而简化变压器的结构,而降低制程 所需时间及生产成本的效果。
二、 还通过该两个绕线体缠绕于该绕线架同一侧,使该二次侧 可产生相同的驱动电力以供给该两个负载,进而4吏负载输出功率相同。


图1已知变压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态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绕线态样示意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一)。
图5-2为图5-1的等凌文电路图。
图6-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二)。
图6-2为图6-1的等岁丈电^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示意图说明如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压器绕线结构,其主要 包含有一绕线架10,该绕线架10内具有一贯穿的中空区段A以装 i殳一4失芯组20,该4失芯组20不限于图中所示的EE组i殳态才羊,还 可置换成EI、 CI等其它等效的态样,且该绕线架IO设有一阻隔件 11,并于该阻隔件11两侧设置一接引输入电力的一次侧12及一将 车餘入电力转换l俞出的二次侧13,其中,该二次侧13 i殳有多个隔氺反 14以区隔出绕线槽B,而该绕线架10两端分别由该一次侧12及i亥 二次侧13延伸出一组4妄部15、 16,该组接部15、 16具有多个端子 17、 18以组-没定^f立于电路4反上,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如图3或图 4所示,该一次侧12绕i殳有一绕线体Ll,而该二次侧13设有至少 两个并置的绕线体L2、 L3,该绕线体L2、 L3是依序4黄跨这些隔4反 14而绕置于这些绕线槽B,上述的各绕线体L1、 L2、 L3可为具有 导电及导磁的漆包线或其它等效的线材;实际绕线时,可依据该绕 线槽B的宽度及所缠绕该两个绕线体L2、 L3的线径^使该二次侧13 具有不同的绕线方式,以图3为例,该二次侧13相邻隔板14之间 距(即该绕线槽B的宽度)等于至少两个绕线体L2、 L3线径的总 合,使该两个绕线体L2、 L3得以水平并列的方式缠绕于该绕线槽 B;除此之外,该二次侧13相邻隔玲反14之间3巨还可如图4所示是 等于单一绕线体L2、 L3的线径,该两个绕线体L2、 L3则以垂直 堆栈的方式缠绕于该绕线槽B ,如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架构, 通过该绕线槽B绕设至少两个绕线体L2、 L3的4支术方案,使本实 用新型通过单一纟失芯组20及单一绕线体Ll所缠绕的一次侧12即 可于二次侧13输出多个相同驱动电流以驱动该二次侧13所连4妄的 多个电子装置,达到简化变压器绕线架10结构的功效;且绕设于
二次侧13的绕线体L2、 L3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两iEL,实际^使用时, 还可依据需提供电力的电子装置的数目,并配合该绕线体L2、 L3 线径及该绕线槽B宽度的大小调整二次侧13绕线体L2、L3的数目。
另外,如图5-1及图5-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等 步文电^各示意图,该二次侧13所缠绕的至少两个绕线体L2、 L3分别 电连4姿一负载30 (如冷阴4及管),4吏本实用新型可同时供应各负载 30所需的转换电压;再者,该二次侧13的至少两个绕线体L2、 L3 亦可将同极性的端点相接而共同电连接单一负载30 (如图6-1及图 6-2所示), -使用者依据实际实施的状况,调整两个绕线体L2、 L3 与负载30的接设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运用时具有较高的灵活 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已知技术产生下列有 益效果
一、 通过该两个绕线体L2、 L3共同缠绕于该绕线架10的二次 侧13, 4吏该变压器绕线架10不需另外组设电蹈4反,或经由淵L线等 方式传IIT电力至该二次侧13后端的至少两个负载30, >^人而筒4匕变 压器的结构,而降低制程所需时间及生产成本的效果。
二、 还通过该两个绕线体L2、 L3缠绕于该绕线架10同一侧, 使该二次侧13可产生相同的驱动电力以供给该两个负载30,进而 4吏负载30llr出功率相同。
综上所述^f又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内容所为的等 效变化与》务饰,皆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才支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绕线结构,包含有一绕线架(10),所述绕线架(10)具有一次侧(12)及二次侧(13)而将输入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出,且所述二次侧(13)设有多个隔板(14)而区隔出多个绕线槽(B),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并置的绕线体(L2)、(L3)依序横跨所述隔板(14)而绕置于所述绕线槽(B)。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 个所述绕线体(L2)、 (L3)同极性的端点相接以电连接一负 载(3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 个所述绕线体(L2)、 (L3)分别电连接一负载(3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次侧(13)两相邻隔》反(14)的间距等于单一绕线体(L2)、(L3)的线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次侧(13 )两相邻隔板(14)的间距等于至少两个所述绕线体(L2)、 (L3)线径的总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 线体(L2)、 (L3)具有导电及导磁的漆包线。
专利摘要一种变压器绕线结构,改善传统变压器欲供应至少两个负载所需电力导致输出电力不均且变压器结构复杂而提高生产成本的缺陷,其包含有一绕线架,该绕线架具有一次侧及二次侧而将输入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出,且该二次侧设有多个隔板而区隔出绕线槽,其中,至少两个并置的绕线体依序横跨这些隔板而绕置于这些绕线槽,从而通过一组一次侧即可于二次侧输出至少两个相同驱动电力以供负载使用,并可精简构造以降低生产成本且让后端负载输出功率相同。
文档编号H01F27/30GK201196901SQ20082011069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启智 申请人: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