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44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架采用多数零组件 组合,制造容易,并且能符合小型化要求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说明以往的一种绕线架结构的示意图,为中国
台湾专利申请第95210258号所揭露的"绕线管结构"。该绕线管100(绕线 架)包含一提供二次级线圏101巻绕的架体11,以及一组合于该架体11且 提供一初级线圈102巻绕的阻隔套12,该阻隔套12具有一包覆于所述次级 线圏101之间的绕线部121,及二分别包覆于所述次级线圏101的延伸部 122。
在制造时,该绕线管IOO存在有以下问题发生
由于该阻隔套12的包覆范围几乎涵盖了该架体11全部,所以该架体 11与该阻隔套12的结构精确度要求很高,如此才能使得该绕线部121与所 述延伸部122顺利地结合,确实吻合该架体ll上的各部位凹凸结构,然而 高精确度的要求,也造成了加工制造上显得困难、成本增加,以及不良品 增多。
该阻隔套12所涵盖的范围与厚度,会明显增加该绕线管100的整体体 积,以致于增加了小型化的困难度。
此种组合方式,在表面粘着元件(SMD)的设计上,会因为组装的接脚方 式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一般要求是O. 2mm高度差以下的焊接共平面),而造成 此零件在最终加工到电路板时,容易形成空焊,进而造成成品质量不良的 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绕线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变压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绕线架是采用多 数零组件组合,但却制造容易,并且能够符合小型化要求的变压器,非常 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压器,包含一绕线架、二次级线圏、 一初 级线圏,及一铁芯单元,该绕线架包括二相间隔的绕线段,及一连接所述绕线段的连接段,所述次级线圏是围绕于该轴线地分别巻绕于所述绕线段,其
中该绕线架,还包括一可分离地盖设于该连接段的绕线盖,所述的绕线段与该连接段是沿着一轴线排列,该绕线盖的包覆范围是介于所述绕线段之间;该初级线圈,是围绕于该轴线地巻绕于该绕线盖与该连接段;该铁芯单元,是穿设过所述绕线段,以及该连接段与该绕线盖之间,并形成一连接该初级线圏与所述次级线圈的磁通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绕线架的绕线段各具有二围绕于该轴线的挡壁、二分别形成于所述挡壁的相向内侧面的阶级槽,及多数相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挡壁之间且周缘不超出所述阶级槽的分隔壁,各该次级线圏是巻绕于所述挡壁与所述分隔壁之间,且绕线高不超出所述阶级槽,该变压器还包括二分别巻绕于所述绕线段的绝缘带,各个绝缘带是完全包覆于各个次级绕线,且相反的二边缘是密合于所述阶级槽中。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该变压器还包括多数密封于所迷绝缘带的边缘与所述阶级槽之间的封胶。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绕线架还包括一穿过所述绕线段与该连接段的穿伸空间,该穿伸空间在该连接段的位置是向外开放,该绕线盖是与该连接段相连并围绕该连接段上的穿伸空间。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包括二主铁芯,所述主铁芯各具有一中心段、 一相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一侧的第一外侧段,及一连接于该中心段与该第一外侧段的连接段,所述中心段是分别沿着该轴线穿设于该穿伸空间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外侧段是位于该绕线架一侧且相互抵接。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连接段的调整铁芯,该调整铁芯具有一与所述中心段抵贴的接触段,及二相间隔地分别自该接触段朝向所述第 一外侧段延伸且穿出该绕线盖的漏磁段,所述的漏磁段分别靠近所述次级线圏,且末端各与所述第一外侧段之间存有一漏》兹间隙。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绕线盖具有二对应于所述漏磁段的穿孔。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包括二主铁芯,所述主铁芯各具有一中心段、 一相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一侧的第一外侧段、 一相
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另 一侧的第二外侧段,及一连接于该中心段与该第一、二外側段的连接段,所述中心段是分别沿着该轴线穿设于该穿伸空间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二外侧段是位于该绕线架两侧且相互抵接。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主铁芯还各具有一位于该中心段且面向所述第一外侧段的缺口 ,所述缺口是彼此相连,该铁芯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连接段的调整铁芯,该调整铁芯具有一契合于所迷缺口的接触段,及二相间隔地分别自该接触段朝向所述第 一外侧段延伸且穿出该绕线盖的漏磁段,所述漏磁段分别靠近所述次级线圏,且末端各与所述第一外侧段之间存有一漏磁间隙。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还包括二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绕线盖上的调整铁芯,所述调整铁芯是横跨于该中心段及该第 一外侧段,并位于该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之间,所述调整铁芯各具有一与对应的该第 一外侧段抵贴的接触段,及一与对应的该中心段形成一漏磁间隙的漏磁段。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绕线盖具有二对应于所述漏磁段的穿孔。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绕线盖上的调整铁芯,该调整铁芯是沿着该绕线盖的两侧以及该初级线圏与所述
次级线圏之间围绕呈0形,橫跨于该中心段及该第一外侧段,该调整铁芯具
有多数与对应的该第一外侧段抵贴的接触段,及多数与对应的该中心段形成一漏磁间隙的漏》兹段。
较佳地,前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的绕线盖具有二对应于所述漏磁段的穿孔。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变压器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及有益效
果:本实用新型由于该绕线盖的包覆范围只有介于所述绕线段之间,且部分涵盖包覆所述次级线围,因此该绕线盖的结构能相当精简,制造上与小型化都更加容易,且不会增加所述绕线段的厚度与尺寸,而可达到制造容易、优良率高,并能符合小型化要求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架是采用多数零组件组合,但是却制造容易,并且能够符合小型化要求的变压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的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的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绕线架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一说明以往的一种绕线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 一绕线架、二次级线圈、 一初级
线圈、 一铁芯单元、二绝缘带,及多数封胶的配置结构的组合结构俯视图。图4是一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绕线盖与一连接段的结合状态,以
及所述绝缘带与所述封胶的配置情形的剖视图。
图5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俯视图。图6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i兌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图2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 一绕线架、二次级线圏、 一初级线圈、 一铁芯单元、二绝缘带,及多数封胶的配置结构的组合结构俯视图;图4是一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 一绕线盖与一连接段的结合状态,以及所述绝缘带与所述封胶的配置情形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压器200,包含一绕线架20、 二次级线圏30、 一初级线圏40、 一铁芯单元50、 二绝缘带60,以及多数封胶70。
上述的绕线架20,包括二相间隔的绕线段21、 一连接所述绕线段21的连接段22、 一穿过所述绕线段21与该连接段22的穿伸空间23,及一可分离地盖设于该连接段22的绕线盖24。
所述绕线段21与该连接段22,是沿着一轴线X排列,所述绕线段21各具有二围绕于该轴线X的挡壁211、 二分别形成于所述挡壁211的相向内侧面的阶级槽212,及多数相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挡壁211之间且周缘不超出所述阶级槽212的分隔壁213。该穿伸空间23,在该连接段22的位置是向上及向左右开放。该绕线盖24,其包覆范围是介于所述绕线段21之间,该绕线盖24在
盖设后是与该连接段22相连并围绕该连接段22上的穿伸空间23,该绕线
盖24具有二相间隔地位于一侧的穿孔241。
上述的次级线圏30,是围绕于该轴线X地分别巻绕于所述绕线段21,各
该次级线圏30是巻绕于所述挡壁211与所述分隔壁213之间,且绕线高不
超出所述阶级槽212。
上述的初级线圏40,是围绕于该轴线X地巻绕于该绕线盖24。上述的铁芯单元50,是穿设过所述绕线段21,以及该连接段22与该
绕线盖24之间,并形成一连接该初级线圏40与所述的次级线圓30的磁通
路,该铁芯单元50包括二主铁芯51及一调整铁芯52。
所述主铁芯51,在本实施例中呈U型,各具有一中心段511、 一相间
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511 —侧的第一外侧段512,及一连接于该中心段511
与该第一外侧段512的连接段513,所述中心段511是分别沿着该轴线X穿
设于该穿伸空间23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外側段512是位于该绕线架20
一侧且相互抵接。
该调整铁芯52,是设置于该连接段22,该调整铁芯52具有一与所述中心段511抵贴的接触段521,及二相间隔地分别自该接触段521朝向所述第一外側段512延伸的漏磁段522,所述的漏磁段522是穿出该绕线盖24的穿孔241,并分别靠近所述次级线圏30,且末端各与所述的第一外侧段512之间存有一漏磁间隙523,在实际制造时,借由研磨所述漏磁段522的方式,可以分别改变靠近所述次级线圏30的泄漏^磁通,进而可以达到调整所述次级线圏30的输出电流平均、稳定的功能。
上述的绝缘带60,是分别巻绕于所述绕线段21,各个绝缘带60是完全包覆于各个次级绕线30,且相反的二边缘61是密合于所述阶级槽212中。
上述的封胶70,是密封于所述绝缘带60的边缘61与所述阶级槽212之间,借以确保所述绝缘带60与所述封胶70能够确实密封所述次级绕线30,达到防止高压跳火的功能。
借此,由于该绕线盖24的包覆范围只有介于所述绕线段21之间,且部分涵盖包覆所述次级线圏30,因此该绕线盖24的结构能相当精简,在制造上与小型化上都更加容易,并且不会增加所述绕线段21的厚度与尺寸,可以达到制造容易、优良率高,并能符合小型化要求的功能。
请参阅图5所示,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俯视图。以下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所述主铁芯51在本实施例中是呈E型,并且还包括一相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511另 一侧的第二外侧段514,该连接段513是连接于该中心段511与该第一、二外侧段 512、 514,所述中心段511是分别沿着该轴线X穿设于该穿伸空间(图未示) 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二外侧段512、 514是位于该绕线架20两侧且相 互抵接。
请参阅图6所示,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 立体图。以下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三较佳 实施例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所述主铁芯51还各 具有一位于该中心革殳511且面向所述第一外側革殳512的缺口 515,所述缺口 515是彼此相连,该调整铁芯52的接触段521是契合于所述缺口 515中。
请参阅图7所示,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 立体图。以下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该第四较佳 实施例与上述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铁芯单元50还包 括二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绕线盖24上的调整铁芯52,所述调整铁芯52是橫 跨于该中心段511及所述第一外侧段512,并位于该初级线圈(图未示)与所 述次级线圈(图未示)之间,所述调整铁芯52各具有一与对应的该第一外侧 段512抵贴的接触段521,及一与对应的该中心段511形成一漏磁间隙(图 未示)的漏磁段522,该绕线盖24具有二对应于所述漏磁段522向上开放的 穿孔241,使得所述漏磁段522与所述中心段511经由所述漏磁间隙形成空 气隙。
请参阅图8所示,是一说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分解 立体图。以下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该第五较佳 实施例与上述第四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铁芯单元50还包 括一设置于该绕线盖24上的调整铁芯52,该调整铁芯52是沿着该绕线盖 24的两侧以及该初级线圏(图未示)与所述次级线圈(图未示)之间围绕呈0 形,横跨于该中心段511及所述第一外侧段512,该调整铁芯52具有多数与 对应的该第 一外側段512抵贴的接触段521,及多数与对应的该中心段511 形成一漏磁间隙(图未示)的漏磁段5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9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包含一绕线架、二次级线圈、一初级线圈,及一铁芯单元,该绕线架包括二相间隔的绕线段,及一连接所述绕线段的连接段,所述次级线圈是围绕于该轴线地分别卷绕于所述绕线段,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架,还包括一可分离地盖设于该连接段的绕线盖,所述绕线段与该连接段是沿着一轴线排列,该绕线盖的包覆范围是介于所述绕线段之间;该初级线圈,是围绕于该轴线地卷绕于该绕线盖与该连接段;该铁芯单元,是穿设过所述绕线段,以及该连接段与该绕线盖之间,并形成一连接该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的磁通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绕线架的绕线 段各具有二围绕于该轴线的挡壁、二分别形成于所述挡壁的相向内侧面的 阶级槽,及多数相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挡壁之间且周缘不超出所述阶级槽的 分隔壁,各该次级线圈是巻绕于所述挡壁与所述分隔壁之间,且绕线高不 超出所述阶级槽,该变压器还包括二分别巻绕于所述绕线段的绝缘带,各个 绝缘带是完全包覆于各个次级绕线,且相反的二边缘是密合于所述阶级槽 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还包括多数密封 于所述绝缘带的边缘与所述阶级槽之间的封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绕线架还包括 一穿过所述绕线段与该连接段的穿伸空间,该穿伸空间在该连接段的位置 是向外开放,该绕线盖是与该连接段相连并围绕该连接段上的穿伸空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包括 二主铁芯,所述主铁芯各具有一中心段、 一相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一侧 的第一外侧段,及一连接于该中心段与该第一外侧段的连接段,所述中心 段是分别沿着该轴线穿设于该穿伸空间且相互抵接,所述第 一外侧段是位 于该绕线架一侧且相互抵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还包 括一设置于该连接段的调整铁芯,该调整铁芯具有一与所述中心段抵贴的 接触段,及二相间隔地分别自该接触段朝向所述第一外侧段延伸且穿出该 绕线盖的漏磁段,所述漏磁段分别靠近所述次级线圏,且末端各与所述第 一外侧段之间存有一漏磁间隙。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绕线盖具有二 对应于所述漏》兹^殳的穿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包括 二主铁芯,所述主铁芯各具有一中心段、 一相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一侧的第 一外侧段、 一相间隔地延伸于该中心段另 一侧的第二外侧段,及一连接 于该中心段与该第一、二外侧段的连接段,所述中心段是分别沿着该轴线 穿设于该穿伸空间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二外侧段是位于该绕线架两侧 且相互抵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铁芯还各具 有一位于该中心段且面向所述第一外侧段的缺口 ,所述缺口是彼此相连,该 铁芯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连接段的调整铁芯,该调整铁芯具有一契合于 所述缺口的接触段,及二相间隔地分别自该接触段朝向所述第一外侧段延 伸且穿出该绕线盖的漏磁段,所述漏磁段分别靠近所述次级线圏,且末端 各与所述第一外侧段之间存有一漏磁间隙。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还包 括二相间隔地设置于该绕线盖上的调整铁芯,所述调整铁芯是横跨于该中 心段及该第一外侧段,并位于该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图之间,所述调整 铁芯各具有一与对应的该第一外侧段抵贴的接触段,及一与对应的该中心段形成一漏磁间隙的漏磁段。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绕线盖具有 二对应于所述漏》兹段的穿孔。
12、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铁芯单元还包 括一设置于该绕线盖上的调整铁芯,该调整铁芯是沿着该绕线盖的两侧以 及该初级线圏与所述次级线圏之间围绕呈0形,横跨于该中心段及该第 一外 侧段,该调整铁芯具有多数与对应的该第一外側段抵贴的接触段,及多数 与对应的该中心段形成一漏磁间隙的漏磁段。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绕线盖具有 二对应于所述漏》兹段的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变压器,包含一绕线架、二次级线圈、一初级线圈,及一铁心铁芯单元。该绕线架包括二相间隔的绕线段、一连接绕线段的连接段,及一可分离地盖设于连接段的绕线盖,绕线段与连接段是沿着一轴线排列,该绕线盖的包覆范围是介于绕线段之间。该次级线圈是围绕于轴线地分别卷绕于绕线段。该初级线圈是围绕于该轴线地卷绕于绕线盖。该铁心铁芯单元是穿设过绕线段,以及连接段与绕线盖之间,并形成一连接该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磁通路。本实用新型由于绕线盖的包覆范围只有介于绕线段之间,且部分涵盖包覆次级线圈,因此绕线盖结构相当精简,制造上与小型化都更加容易,且不会增加绕线段的厚度与尺寸,具有制造容易、优良率高,并符合小型化要求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1298433SQ2008201327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赖定承 申请人: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