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80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容量的突出优点,且循环寿命长、安全性 能好,使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成为近几年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而现有锂离子电池化成的设备工作效 率低,夹具易坏,组装和拆卸电极体极不方便,导电性能不良,且加工工序复 杂,难以满足工业上大批量牛产制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操作简单,制作和装配方便,工作效率高, 接触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山气缸、固定板、上电极体、定位板、下 电极体、固定块和垫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气缸连接上电极体,卜-电极体和固 定板固定,下电极体由固定块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电极体材质为铜, 镀银块,不锈钢,或其它导电体;所述上电极体与固定板用螺丝固定;所述上 电极体与固定板通过卡槽固定;所述下电极体材质为镍、铜、铝等导电体;所 述下电极体的宽度为10-100mm;所述上电极体和下电极体每次化成电池的数 量为l-30个;所述结构中可以通过在垫板下增加或减少不同厚度板材来调节下 电极的高度,在使用时,先打开气压开关调节气压,启动总电源开关,启动控 制输出设置时间,设置电流参数,取d注液储存时间合格的电池,根据电池型 号调节夹具宽度和高度最佳状态,擦拭电池铆钉,将电池整齐的放置于下电极 体上并紧靠定位板,保证上电极体导电铜条全部接触在电池铆钉的正中间位
置,启动气缸开关使上电极体下压,启动电源组开关开始工作。工作结束时指 示灯指示,上电极体回复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组装和拆卸电极体方便,接触性能好,操作简单,化成效率高。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电极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气缸2、固定板3、上电极体 4、下电极体5、定位板 6、 固定块7、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由气缸l、固定板2、上电 极体3、定位板5、下电极体4、同定块6和垫板7组成,气缸1连接上电极体3, 上电极体3和固定板2固定,下电极体4由固定块6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电极体3为铜条,与固定板2间使用螺丝连接,下电极 体4为镍带,且镍带的宽度大于电池的宽度,固定块为铜条。
所述结构,还包括有立板,气缸固定板和电路控制部分,其中气缸l控制 上电极体3的上下移动,可以通过在垫板7下面增加或减少不同厚度板材来调 节下电极体4的高度。在使用时,先打开气压开关调节气压,启动总电源开关, 启动控制输出设置时间,设置电流参数,取已注液储存时间合格的电池,根据 电池型号调节夹具宽度和高度最佳状态,擦拭电池铆钉,将15个电池整齐的 放置于下电极体4上并紧靠定位板5,保证上电极体3的导电铜条全部接触在 电池铆钉的正中间位置,启动气缸开关使上电极体3下压,启动电源组开关开 始工作。工作结束时指示灯指示,上电极体3回复原位。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上电极体3与固定板2之间的 固定方式为卡槽式,将上电极体3对应固定板2上卡槽组装,这种安装方式更为 简便,利于拆卸导电条,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卡槽优选为棱形,也可为圆形或 其他形状。
权利要求1、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气缸、固定板、上电极体、定位板、下电极体、固定块和垫板组成,气缸连接上电极体,上电极体由固定板固定,下电极体由固定块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电极体与固定板用螺丝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电极体与固定板通过卡槽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下电极体的宽度为10-100mm。
专利摘要锂离子电池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气缸、固定板、上电极体、定位板、下电极体、固定块和垫板组成,气缸连接上电极体,上电极体和固定板固定,下电极体由固定块固定。上电极体和固定板之间可以通过螺丝或卡槽连接,垫板下面可调节高度。本实用新型组装和拆卸电极体方便,接触性能好,操作简单,化成效率高。
文档编号H01M10/38GK201282172SQ200820137799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李青松, 洪良仕, 王春茂, 王继生 申请人: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