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799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低压电器,具体地讲是一种具有短路自锁功能 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的断路器(俗称空气开关)主要是由外壳、操作手柄、 自锁联动杆、脱扣联动装置、动作臂和动作点(触点)构成(图1),其工作过程是操纵操作手柄使自锁联动杆带动动作臂运动,使触点与输 出的金属片相连完成开关闭合过程,同时自锁联动杆与脱扣联动装置配 合完成闭合的自锁(图2)。为了对电路进行保护,在现有的断路器中还 设置有过流动作机构和双金属片保护机构,其工作过程是当流过断路 器的电流超过额定电路一定值时,过流动作机构中的过流线圈使过流动 作机构的动作杆动作顶动脱扣联动装置的下端使脱扣联动装置转动,自 锁联动杆脱离脱扣联动装置而完成断路器断开,达到保护的目的;双金 属片保护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当流过断路器的电流超过额定电路一定值 时,使双金属片变形而触动脱扣联动装置转动,自锁联动杆脱离脱扣联 动装置而完成断路器断开,达到保护的目的。但是,断路器断开后,其 过流动作机构的动作杆或双金属片会恢复原始状态,如果负载发生短路 时,上述断路器虽然能够完成过流保护,仍然存在可以无需查明断路器 断开原因(因为操作人员不知道是过流保护还是短路)再次闭合断路器, 以至于烧毁断路器或引起火灾的缺陷,像这一类事故,已经多次见于媒 体。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断路器断开后, 必须进行复位操作(以提醒操作者是短路)才能重新闭合断路器的具有 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烧毁断路器或S1 起火灾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三相塑壳式断路器中设置有短路自锁机构,其特点是短路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机构和复位机构,其自锁机 构是控制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保持过流保护状态的机构,其复位机构 是使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恢复原始状态的机构。上述自锁机构由一个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传感器和一个 下端铰接在断路器外壳内的旋转杆构成,其旋转杆的上端与断路器中脱 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复位机构由一个内置有压簧的按钮和所述旋 转杆或脱扣联动装置配合构成,按钮下端设置有一个凸块,按钮中的压 簧在压迫状态时,其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旋转杆或脱扣联动装置中; 传感器设置在断路器内导线旁,电磁铁设置在旋转杆旁,电磁铁的动作 臂与旋转杆的铰接点上部相接触,电磁铁直接由传感器控制。上述自锁机构由一个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电磁铁控制电 路构成,电磁铁与电磁铁控制电路线连接;复位机构由一个开关按钮与 电磁铁控制电路相连接构成,其中电磁铁的动作臂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 装置的上端相接触。上述自锁机构由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传感器和传感器电 控自锁控制电路构成,电磁铁和传感器与电控自锁控制电路线连接,复 位机构由一个开关按钮构成,传感器设置在断路器内导线旁,其中电磁 铁的动作臂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断路器中设置有短路自锁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 在发生短路断路器断开现象后,不能直接闭合断路器,以提醒操作者发 生短路事故,应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后才能重新闭合断路器。本实用新 型在保留原有断路器所有功能的情况下,增加了短路自锁功能,从而克 服现有技术中因短路后重新闭合断路器造成烧毁断路器或引起火灾的缺 陷。


图1为目前三相塑壳式断路器断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目前三相塑壳式断路器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自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自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干簧管直接控制电磁铁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干簧管控制电磁铁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干簧管电控自锁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中1-外壳、2-操作手柄、3-自锁联动杆、4-脱扣联动装置、 5-过流动作机构、6-动作臂、7-动触点、8-按钮、8. l-按钮凸块、9 -旋转杆、9. 1-旋转杆槽、10-电磁铁、10. 1-电磁铁动作臂、11-干 簧管、12-脱扣联动加长杆,12. l-加长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在保留原断路器结构不变(所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 在断路器中另外设置一个短路自锁机构构成,短路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机 构和复位机构,其自锁机构是控制脱扣联动装置保持过流保护状态的机 构,其复位机构是使脱扣联动装置恢复原始状态的机构。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自锁机构由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干簧管(传 感器)和一个下端铰接在断路器外壳内的旋转杆构成,其旋转杆的上端 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复位机构由一个内置有压簧的 按钮和所述旋转杆配合构成,所述旋转杆上部设置有一个槽,按钮下端 设置有一个凸块,按钮中的压簧在压迫状态时,其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 在旋转杆上部的槽中;干簧管设置在断路器内导线旁,电磁铁设置在旋 转杆旁,电磁铁的线圈与三个并联的干簧管串联后分别与断路器输入的 三相电源相连接(图11),电磁铁的动作臂与旋转杆的铰接点上部相接触 (图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断路器发生短路时,由于通过断路器内 任何一相导线中的电流大大高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导线周围产生强磁 场,使导线旁的干簧管吸合,电磁铁的线圈得电,电磁铁的动作臂动作, 推动旋转杆转动,从而推动脱扣联动装置转动(与过流动作机构同时使 断路器断开),同时,由于脱扣联动装置转动的作用,使按钮下端的凸块 脱离旋转杆的槽中,使按钮内压簧的恢复,按钮下端的凸块随按钮上移 与旋转杆一边接触(图4),即使断路器断开后,旋转杆恢复到原位,脱 扣联动装置保持在脱扣状态不能恢复,从而使得既使闭合操作手柄,也不能使断路器闭合,而完成短路自锁。如果需要恢复操作,只需按下按 钮,使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的旋转杆槽中,脱扣联动杆才能恢复,就 能再次闭合操作手柄,使断路器闭合。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将是实例1中的传感器直接控制电磁铁改为干簧管控制 电磁铁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图12)控制电磁铁动作,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断路器发生短路时,由于通过断路器内 导线中的电流大大高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干簧管吸合,控制电路控制电 磁铁的线圈得电,电磁铁的动作臂动作,推动旋转杆转动,从而推动脱 扣联动装置转动,其他原理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自锁机构由一个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干簧管 (传感器)和一个下端铰接在断路器外壳内的旋转杆构成,其旋转杆的 上端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开有槽的加长杆,复位机构由一个内置有压簧的按钮和所述开有 槽的加长杆配合构成,按钮下端设置有一个凸块,按钮中的压簧在压迫 状态时,其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加长杆的槽中,其中干簧管设置在 断路器内导线旁,电磁铁设置在旋转杆旁,电磁铁的线圈与三个并联的 干簧管串联后分别与断路器输入的三相电源相连接(图11),电磁铁的动作臂与旋转杆的铰接点上部相接触(图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断路器发生短路时,由于通过断路器内 导线中的电流大大高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导线周围产生强磁场,使导 线旁的干簧管吸合,电磁铁的线圈得电,电磁铁的动作臂动作,推动旋 转杆转动,从而推动脱扣联动装置转动(与过流动作机构同时使断路器断开),同时,由于脱扣联动装置转动的作用,使按钮下端的凸块脱离加 长杆的槽中,使按钮内压簧的恢复,按钮下端的凸块随按钮上移与加长 杆一边接触(图7),即使断路器断开后,旋转杆恢复到原位,脱扣联动 装置保持在脱扣状态不能恢复,从而使得既使闭合操作手柄,也不能使 断路器闭合,而完成短路自锁。如果需要恢复操作,只需按下按钮,使 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的加长杆槽中,脱扣联动杆才能恢复,就能再次 闭合操作手柄,使断路器闭合。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将是实例3中的传感器直接控制电磁铁改为干簧管控制 电磁铁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图12 )控制电磁铁动作,其他结构与实 施例3相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断路器发生短路时,由于通过断路器内 导线中的电流大大高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干簧管吸合,控制电路控制电 磁铁的线圈得电,电磁铁的动作臂动作,其他原理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机构由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干簧管和 干簧管电控自锁控制电路(图13)构成,电磁铁和干簧管与电控自锁控 制电路线连接,复位机构由一个开关按钮构成,干簧管设置在断路器内 导线旁,其中电磁铁的动作臂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图9)。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断路器发生短路时,由于通过断路器内 导线中的电流大大高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导线周围产生强磁场,使导 线旁的干簧管吸合,干簧管电控自锁控制电路工作,电磁铁的线圏得电, 电磁铁的动作臂动作,动作臂推动脱扣联动装置转动(与过流动作机构 同时使断路器断开),并保持在脱扣状态不能恢复,从而使得既使闭合操作手柄,也不能使断路器闭合,而完成短路自锁(图10)。如果需要恢复
操作,只需按下按钮,使电控自锁控制电路工作停止工作,电磁铁的线
圈断电,电磁铁的动作臂恢复,即脱扣联动杆恢复,就能再次闭合操作
手柄,使断路器闭合。
本实用新型干簧管直接控制电磁铁电路(图11)由三个干簧管和一
个电磁铁线圈构成,其中三个干簧管的一端分别与三相塑壳断路器的进
线三相电源相连,三个干簧管的另 一端相互连接后通过电磁铁线圈与三
相塑壳断路器的零线相连接。其原理是当通过三相塑壳断路器的任何一 相发生短路时,该相的干簧管就会吸合而使电磁铁线圈得电,电磁铁动 作。
本实用新型干簧管控制电磁铁控制电路(图12)的电源电路由二极 管D1-D3、电阻R1、 R2、 R3电容C1、集成电路IC1组成,比较电路由电 阻R4、 R5、可变电阻W集成电路IC2组成,短鴻"险测电路由互感器TA、 电容C2二极管D7组成,控制输出电路由电容C3、电阻R6、三极管Q、 二极管D5、电^兹铁线圈XQ组成。其原理是当电3各发生短路故障时,电 流线圈感应出电压经过二极管整流后输入到比较电路的同相输入端与比 较电路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高电位驱动三极管Q导通,电 磁铁动作推动传动机构使开关脱扣,切断电源。
本实用新型干簧管电控自锁控制电路(图13)的电源电路由二极管 Dl-D3、电阻R1、 R2、 R3电容C1、集成电路IC1组成,比较电路由电阻 R4、 R5、可变电阻W集成电路IC2组成,短路检测电3各由互感器TA、电 容C2二极管D7组成,自锁电路由二极管D6组成,解锁电路由微动开关 REST组成,控制输出电路由电容C3、电阻R6、三极管Q、 二极管D5、电 磁铁线圈XQ组成。其原理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线圈感应出
10电压经过二极管整流后输入到比较电路的同相输入端与比较电路反相输 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高电位驱动三极管Q导通,同时该高电位通 过二极管D6反馈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使电路自锁,始终处于高电位状
态,电磁铁动作推动传动机构使开关脱扣,切断电源,只有通过按下REST 开关使比较器的输出端变成地电位,三极管截止电磁铁不动作,开关才
能合闸。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短路电流设置为常规的过流,完成过流自锁, 使本实用新型转变成一种具有过流自锁功能的断路器,在断路器上设有 故障状态显示装置。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 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在三相塑壳式断路器中设置有短路自锁机构,短路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机构和复位机构,其自锁机构是控制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保持过流保护状态的机构,其复位机构是使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恢复原始状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自锁机构由一个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传感器和一个下端铰接在断路器外壳内的旋转杆构成,其旋转杆的上端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复位机构由一个内置有压簧的按钮和所述旋转杆或脱扣联动装置配合构成,按钮下端设置有一个凸块,按钮中的压簧在压迫状态时,其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旋转杆或脱扣联动装置中;传感器设置在断路器内导线旁,电磁铁设置在旋转杆旁,电磁铁的动作臂与旋转杆的铰接点上部相接触,电磁铁直接由传感器控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自锁机构由一个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电磁铁控制电路构成,电磁铁与电磁铁控制电路线连接;复位机构由一个开关按钮与电磁铁控制电路相连接构成,其中电磁铁的动作臂与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相接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电磁铁控制电路由传感器和传感器电控自锁控制电路构成,电磁铁和传感器与电控自锁控制电路线连接,复位机构由一个开关按钮构成,传感器设置在断路器内导线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旋转杆上部设置有一个槽,按钮中的压簧在压迫状态时,其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旋转杆上部的槽中,干簧管设置在断路器内导线旁,电^t铁的线圈与三个并联的干簧管串联后分别与断路器输入的三相电源相连接。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脱扣联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开有槽的加长杆,按钮中的压簧在压迫状态时,其按钮下端的凸块搁置在加长杆的槽中。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自锁机构由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电磁铁、干簧管和干簧管电控自锁控制电路构成,电磁铁和干簧管与电控自锁控制电路线连接,干簧管设置在断^各器内导线旁,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铁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三相塑壳式断路器,在断路器中设置有短路自锁机构,其特点是短路自锁机构包括自锁机构和复位机构,其自锁机构是控制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保持过流保护状态的机构,其复位机构是使断路器中脱扣联动装置恢复原始状态的机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断路器中设置有短路自锁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发生短路断路器断开现象后,不能直接闭合断路器,以提醒操作者发生短路事故,应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后才能重新闭合断路器。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原有断路器所有功能的情况下,增加了短路自锁功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短路后重新闭合断路器造成烧毁断路器或引起火灾的缺陷。
文档编号H01H71/10GK201302962SQ2008201901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
发明者万家盛, 汪志强 申请人: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万家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