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72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串行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AS)且具有卡扣组件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信息产业的蓬勃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各种电子产品不断地经由研发改良以达到高效率、便利又经济的目的。而用于数据传输、数据储存或影像显示等电子产品的接口规格繁多,从早期普遍应用的ATA(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到SCSI (Small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和较近期的SAS接口 (串行SCSI, Serial Attached SCSI)。对许多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新兴应用来说,串行技术将解决传统并行技术所面临的性能瓶颈问题,串行附加式SCSI (SAS)即是并行SCSI基于串行技术的发展,除了有更高的信号传输速度优点以夕卜,SAS接口也能和SATA驱动器兼容,体积也较SCSI小很多。而更高速的数据传输,除了需要如SAS接口传输外,更重要的是运用于SAS的连接器的对接必须确实稳固,使其最基本构成传输的连接器对接不致松脱而影响传输的质量。然而,习知SAS接口的线缆连接器多着重于端子构形的设计,对于终端使用者的环境考虑较少,导致一旦在较差环境的使用下,常发生相互对接连接器不能确实稳固对接的遗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用于与SAS接口对接,并能提供稳固确实对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连接器,其能与前述线缆连接器相对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线缆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部及一基部,该对接部包括 上壁、下壁及连接该上、下壁的两侧壁,其中该上壁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槽穿透于内,该下壁设有数个第二端子槽穿透于内; 数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群及第二端子群,该第一端子群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
一端子槽内,该第二端子群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 收容部,由该上、下壁及两侧壁环绕形成,提供该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及 至少一个卡扣组件,其设于该对接部上,卡扣于所插接的对接连接器上,提供确实
稳固的连接器组合的插接。 该卡扣组件具有一导引臂及一卡接部,该导引臂的一端连接于该对接部上,而另一端设有该卡接部。 其中该卡接部向该收容部突设,形成一相互倾斜的导接面与一卡接面,该导接面提供与该对接连接器插接时的导接,而该卡接面提供插接后的抵靠。[0012] 该卡扣组件齐平于该对接部的下壁。 该卡扣组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相隔设于该对接部的下壁。[0014] 该数个第一端子槽与该数个第二端子槽延伸穿设于该基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其包括 —本体,其相对的两端延伸出一对插接部,该对插接部分别垂直于该本体,可插接于该线缆连接器的两侧壁; —舌板,沿该本体的长轴向设置,对应于该线缆连接器的该收容部,用以插接于该收容部内,该舌板设有一数个的第一对接槽与第二对接槽,分别延伸穿透于该舌板及该本体内; 对接端子,包括数个第一对接端子及第二对接端子,该第一对接端子的部分分别
容置于该第一对接槽内,该第二对接端子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二对接槽内;及 至少一个扣抵件,设于该舌板上对应该线缆连接器的卡扣组件,当该线缆连接器
对接后,该扣抵件可抵靠该卡扣组件,以提供稳固的对接,使该线缆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
子群分别确实接触于该第一、第二对接端子。 该扣抵件包括一挡壁及一容置部,该挡壁用以抵靠该卡扣组件的卡接面,而该容置部可容纳该卡扣组件的卡接部。 该扣抵件自该舌板的表面向下凹设形成该挡壁及该容置部。 该挡壁和该容置部形成一钝角,使该卡扣组件的卡接面易于解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与SAS接口对接,并能提供稳固确实对
接状态;并与对接连接器稳固对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稳定。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及与其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0028] 图2为图1的对接组合的顶视图;[0029] 图3为图2的3-3剖视图;[0030]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l,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1与其对接连接器3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l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串行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AS)的线缆连接器l,可确实稳固地插接于该对接连接器3,该线缆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部11及一基部IO,该对接部11连接于该基部10的一侧,包括上壁110、下壁120及连接该上、下壁110、120相对两端的两侧壁130,该两侧壁130向外突出于该上、下壁110、120,该上、下壁110U20及两侧壁130环绕形成一收容部lll,其中该上壁IIO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槽112穿透于内,该下壁120设有数个第二端子槽113穿透于内,且该第一及第二端子槽112U13分别延伸穿透于该基部10内,数个端子20其一端垂直弯折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未图标),包括第一端子群201及第二端子群202,该第一端子群201与该第二端子群202的非弯折部分,由该基部10相对该对接部11的一侧分别收容于该第一端子槽112与该第二端子槽113内。(注有关第一、第二端子群并不限本实施例的型式,亦可配合焊接技术如SMT来设置;或根据对接型式作相应的改变) 两个卡扣组件12,分隔设于该对接部的下壁120上,每一个卡扣组件12具有一导引臂121及一卡接部122,该导引臂12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该下壁120,其两侧与另一端与该下壁120分隔,而该另一端,即为一自由端,设有该卡接部122,且该导引臂121的表面齐平于该下壁120,以符合低构型的设计,其中该卡接部122向该收容部111突设,形成一相互倾斜的导接面1221与一卡接面1222,该导接面1221提供与该对接连接器3插接时的导接,而该卡接面1222提供插接后的抵靠。 再请参阅图1,该对接连接器3,用于对接于前述的线缆连接器l,其包括一本体30,其相对的两端往两侧延伸出一对插接部330,该对插接部330分别垂直于该本体30,其内部为中空状,可插接于该线缆连接器1的两侧壁130,一舌板31沿该本体30的长轴向设置,对应于该线缆连接器1的该收容部111,该舌板31设有数个第一对接槽312与第二对接槽313,分别延伸穿透于该舌板31及该本体30内,数个对接端子40,包括第一对接端子401及第二对接端子402,该第一对接端子401的部分与该第二对接端子402的部分由该本体30相对该舌板31的一侧插入于该第一对接槽312与该第二对接槽313内。(注有关第一、第二对接端子并不限本实施例的型式,亦可配合焊接技术如SMT来设置;或根据对接型式作相应的改变) 两个扣抵件32,设于该舌板31上对应该线缆连接器1的卡扣组件12,该扣抵件32自该舌板31的表面凹设形成一容置部321及一挡壁322,该容置部321可容纳该卡扣组件12的卡接部122,该挡壁322和该容置部321系形成一钝角。 请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用于SAS接口的线缆连接器1与对接连接器3对接时,该对接连接器3的舌板31系插入该线缆连接器1的收容部111 ,于对接过程中,该卡扣组件12的卡接部122,因该舌板31的前缘靠抵该导接面1221,且由于该导引臂121为一悬臂,使该卡接部122因而被上提,当对接完成时,该卡扣组件12的卡接部122容置于该扣抵件32的容置部321内,其中该卡接部122的卡接面1222抵靠于该扣抵件32的挡壁322,如此可强化并确保本案线缆连接器1和对接连接器3对接的稳固,使该线缆连接器1的第一、第二端子群201、202分别确实接触于该对接连接器3的第一、第二对接端子401、402,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稳定。 而当该线缆连接器1欲脱离该对接连接器3时,仅需将该线缆连接器1往对接的反方向拔离,由于该挡壁322和该容置部321所形成的钝角,使该卡接面1222能顺延该挡壁322退出而完成解扣,如此,该线缆连接器1与该对接连接器3于对接后,可通过该卡扣组件12和该扣抵件32的卡扣提供稳固的插接状态,使数据能透过SAS接口稳定传输,亦可轻易脱离解扣。 请参阅图5,前述卡扣组件12和该扣抵件32,除可应用于如前述图1-4的端子为直角型的线缆连接器1与对接连接器3夕卜,亦可应用于垂直型端子20'的线缆连接器1'与该对接连接器3',其中卡扣组件12和扣抵件32的设置与构造与图1-4所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续请参阅图6,卡扣组件12亦可应用于Micro SATA连接器,由图6可知, 一种具有SMT型端子20"的线缆连接器l",其上设有该卡扣组件12,可和对接连接器3"的扣抵件32相互卡扣以稳固对接,使数据传输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与SAS接口对接,并能提供稳固确实对接状态;并与对接连接器稳固对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稳定。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线缆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串行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之线缆连接器,可插接于一相匹配之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部及一基部,该对接部包括上壁、下壁及连接该上、下壁的两侧壁,其中该上壁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槽穿透于内,该下壁设有数个第二端子槽穿透于内;数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群及第二端子群,该第一端子群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一端子槽内,该第二端子群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二端子槽内;收容部,由该上、下壁及两侧壁环绕形成,提供该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及至少一个卡扣组件,其设于该对接部上,卡扣于所插接的对接连接器上,提供确实稳固的连接器组合的插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组件具有一导引臂及一卡接部,该导引臂的一端连接于该对接部上,而另一端设有该卡接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接部向该收容部突设,形成一相互倾斜的导接面与一卡接面,该导接面提供与该对接连接器插接时的导接,而该卡接面提供插接后的抵靠。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组件齐平于该对接部的下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组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相隔设于该对接部的下壁。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数个第一端子槽与该数个第二端子槽延伸穿设于该基部。
7. —种用于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相对的两端延伸出一对插接部,该对插接部分别垂直于该本体,可插接于该线缆连接器的两侧壁;一舌板,沿该本体的长轴向设置,对应于该线缆连接器的该收容部,用以插接于该收容部内,该舌板设有一数个的第一对接槽与第二对接槽,分别延伸穿透于该舌板及该本体内;对接端子,包括数个第一对接端子及第二对接端子,该第一对接端子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一对接槽内,该第二对接端子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二对接槽内;及至少一个扣抵件,设于该舌板上对应该线缆连接器的卡扣组件,当该线缆连接器对接后,该扣抵件可抵靠该卡扣组件,以提供稳固的对接,使该线缆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群分别确实接触于该第一、第二对接端子。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扣抵件包括一挡壁及一容置部,该挡壁用以抵靠该卡扣组件的卡接面,而该容置部可容纳该卡扣组件的卡接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扣抵件自该舌板的表面向下凹设形成该挡壁及该容置部。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壁和该容置部形成一钝角,使该卡扣组件的卡接面易于解扣。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应用于SAS接口并能提供稳固确实对接,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部及一基部,该对接部包括上壁、下壁及连接该上、下壁的两侧壁,其中该上壁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槽穿透于内,该下壁设有数个第二端子槽穿透于内,数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群及第二端子群,其端子的部分分别容置于该第一端子槽与该第二端子槽内,收容部由该上、下壁及两侧壁环绕形成,提供对该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及至少一个卡扣组件,其设于该对接部上,可卡扣于所插接的对接连接器上,以提供确实稳固的连接器组合的插接。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498628SQ20092016626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8日
发明者刘永章, 叶权德 申请人: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