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753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高压隔离开关,特别是涉及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 技术背景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使用量最大的电气设备,现有的高压隔离开关普遍采用指形触头,例如GW4、GW5、GW14、GW25等隔离开关。上述隔离开关除GW5以外均为双柱水 平断口隔离开关,GW5为双柱“V”形结构隔离开关,其触头的运动方式如图1所示。图中标 号13为接线板,21为导电臂,14、15分别为两个触头部分,上述高压隔离开关可采用如图2、 图3和图4所示触头结构。根据《高压隔离开关设计与改造》(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对现有隔离开关指形触 头结构特点所作的阐述,图1中由15标识的部分称为柱形触头或触头侧或阳触头,14称为 指形触头或触指侧或阴触头,在本文中对背景技术描述的部分,触头组件的两部分沿用现 行名称,分别以触指侧和触头侧表示。在图2中,包括触头座17、弹簧18、触指16和右侧导电臂21的右边部分为触指 侧,包括左侧导电臂21和触头15的左边部分为触头侧。其结构为触指16 —端置于触头 座17内,压簧18置于触指根部中间,触指前端呈喇叭形开口布置,便于使触头侧合入其中。 当触头侧合入触指侧时,使弹簧产生变形,从而使触头侧与触指电气接触。在图3中,隔离开关触指侧为拉簧式结构。弹簧19置于触指架20内,并将分布于 两侧的触指弹簧19的端部固定在触指架20的两边。触指16的一端电接触于触头座17两 侧,触指16的另一端形成喇叭形开口,便于触头侧15合入。当触头侧合入时,其推开触指 16,拉簧19弹性变形从而使触指侧与触头侧电气接触。上述结构的特点是触头自调整性 能(主要是指触指的自我调整)较好,制做工艺简单,但触指接触压力较小,特别是后触点 无自清除擦氧化层的动作,在户外运行中易附着灰尘并氧化发热,进而引起弹簧分流造成 接触压力更小,发热更严重,导致氧化一发热的恶性循环。由于近年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其负荷电流的增加很快,上述问题集中凸显出来,并因此频繁发生触头烧毁事件,给电力部 门和用户带来了巨大损失。鉴于此,电力部门于2003年提出了高压隔离开关完善化的通 知,并鼓励研制创新结构合理、解决发热问题并提高载流容量的隔离开关。由于完善化老开 关不能解决热冲击(即隔离开关的短路电流热稳定)产生的问题,因此近几年有一种自力 式隔离开关触头结构在电力系统得到应用,在图4中示出了采用自力式触指56的触头结构。其中,触头侧的触指56的一端 直接固定连接在触头座17两侧,由两侧触指形成的喇叭口略小于触头侧15。当触头侧合入 时,使触指56本身产生变形弹力从而使触指与触头侧紧密接触。为加大弹力,在某些位置 上增设附加弹簧54。这种触头结构在一般运行电流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克服了触头发热问 题及弹簧分流退火(由于接触不佳而导致弹簧短路、发热)问题,并且结构简单。但在此结 构下,触头的自调整性能较差,当触头弹力很大时,合闸时的操作力也很大,由于触指材料 为特殊合金制成,其价格成本也较昂贵;由于弹性设计要求,触指截面积受限制,因此在负荷电流较大情况下,触指本身存在发热的问题。为解决触头发热问题及弹簧分流问题,并且解决自调整性能差、操作力较大的问题,本申请人在前期也曾提出过针对此问题的改进方案。如图5所示,此种触头结构采用了 凹形板簧53,并通过附加的片簧57顶在带有折弯头的触指55根部,使触指55弹性挤压在 锥形导电座58侧面。片簧57的另一端穿过板簧53并通过挂环/销子与触指55连接。触 头侧15在合入触指55形成的敞口时扳开片簧57,从而使触指弹性压紧在触头侧周边。在 此结构中,凹形板簧的开口方向与触指的开口方向相反,触指55与导电座58接触的那一 端。此种结构解决了隔离开关触头的发热问题,而且自调整性能较好。此种方案也可做成 周边全接触式触头结构,但由于此种结构在触头合闸操作时(尤其是用于可使导电座与触 指发生相对运动的隔离开关时),容易使片簧折断,因此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发热少、自调性 能好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另外,由于迄今为止在现有资料中没有能对双柱水平断口隔离开关触头两部分确 切说明的一个统一名词,为便于描述其结构特点,同时使相关的隔离开关本体技术描述更 简捷,本实用新型技术中隔离开关触头的两部分根据其结构特点分别以阴触头和阳触头来表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包 括阴触头和阳触头。阴触头具有导电座,导电座的周边斜锥状地布置有导电接触面;弹簧 构件,弹簧构件为曲形板簧,其沿轴向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弹簧构件通过连杆固定;多 个触指,触指呈条状,触指的沿轴向的一端抵靠导电座的导电接触面而封闭,而触指的另一 端形成开口 ;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将弹簧构件连接至触指。在阳触头的侧面形成有与阴触头 的触指紧密接触的导电接触区。其中,触指的抵靠导电座的那一端是直线形的,并且弹簧构 件的开口的方向与触指所形成的开口的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采用了轴向呈凹面的曲形板簧,其连接在触指中 部,导电臂与隔离开关导电运动部分的运动部件连接,从而将触指后触点直接挤压在导电 座锥形接触面上。由触指的前端形成一个喇叭状开口。当阳触头合入阴触头时,使板簧进 一步变形从而产生弹性接触压力压紧在触头周边。该技术方案解决了触指发热的问题和弹 簧分流问题,其自调整性能较好、结构简单、负荷电流也大幅度提高,且用普通材料及一般 工艺即可生产加工。可取的是,阴触头还具有设置在弹簧构件中的开口支架,用以调节弹簧构件的开 口尺寸。可取的是,弹簧构件是四棱柱状曲形板,触指围成一个中空四面体。可取的是,弹簧构件是U形板簧,触指只分布在两个面上。可取的是,弹簧构件包括两个U形的板簧,这两个板簧开口相对,且正交地叠加在 一起。另外,在两个U形板簧中的一个U形板簧的前端连接至触指,而其后端也连接至触指, 从而形成前后两点固定。可取的是,阴触头还具有呈弧状的外置片簧,弹簧构件呈中空框架的形式,片簧被连接件预压紧在触指的外侧。可取的是,阴触头为五边形以上的圆柱体结构,即触指形成一个近似圆柱体的多 边形结构。与此相匹配的阳触头的导电接触部位也对应形成一个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结 构。 可取的是,用来固定弹簧构件的连杆与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运动部分的结构件连 接。可取的是,在导电座的导电接触面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将触指分隔以限制触指 与导电座接触部位发生横向偏移。可取的是,阳触头为异型伸长的花瓣状结构,其伸长部分与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 臂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现有触头结构在触头分合操作时导电座与触指均不发生轴向相对 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触头结构适宜于分合两步动作的隔离开关(在阳触头先合入后, 导电座运动进入触指内),在分合操作时,导电座与触指及弹簧构件发生相对运动。同时与 触头配合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也必需安装在带有阴触头一侧的支柱上,触头另一侧支柱仅 通过交叉拉杆与带有触指的触头一侧支柱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亦可用于分合操作一步动作的隔离开关本体。在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的接触压力大幅度提高,从而使触指与导电座和触指与阳 触头之间的接触点微小变形形成一个阻隔灰尘与水分的密闭区域,在该域中有效地避免氧 化,从而使发热问题得到控制,该触头组件与分步动作的隔离开关本体配合使用,可使隔离 开关本体机构的操作力平稳,从而避免因隔离开关操作力较大时发生绝缘支柱断裂的问 题。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双柱水平旋转隔离开关带动触头的运动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触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触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又一种触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还有一种触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上述的指形触头组件在分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该剖面示意图是沿经过 组件中心轴线的一个面剖取的;图8是上述的指形触头组件在合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四面结构的阳触头的立体图;图11是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一种异型伸长连接部的阳触头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在合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该 剖面示意图是沿经过组件中心轴线的一个面剖取的;[0037]图13是上述指形触头组件在合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该剖面示意图的剖面相 对于图12绕中心轴线旋转90° ;图14和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连杆的立体图;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该剖面示意 图也是沿经过组件中心轴线的一个面剖取的;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在分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 图,该剖面示意图是沿经过组件中心轴线的一个面剖取的;图19是上述指形触头组件在合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图20是一个正十二边形的指形触头组件沿经过组件中心轴线的一个面剖开的示 意图,其中采用了类似多边形圆柱体的指形触头组件;图21是上述指形触头组件沿A-A面的剖面图;图22是另一种正多边形的指形触头组件的沿轴线的纵剖示意图,其中采用了外 置片簧和多边形柱体的指形触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图6、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该组件主 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阴触头1和阳触头2,它们分别安装于隔离开关两侧的导电臂11和21 上。导电臂11、21分别安装在隔离开关两侧可旋转的支柱绝缘子的顶部并与接线板电气联 接(可参见图1)。当隔离开关操动机构带动支柱绝缘子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两侧导电臂水 平相向摆动,实现合闸或分闸的操作。阴触头1主要包括导电座3、触指6和弹簧构件4等构件,还包括触指定位架5、开 口支架91、支架螺栓90、连接件7等构件。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弹簧构件4是由一个弹簧板围成的四棱柱状曲形板, 所谓“曲形板”形状是指板材被弯折成立体曲折的形状。弹簧构件4的一端向前(图中的 左侧)开口,另一端封闭。在开口端形成多个板簧41,它们与封闭端40—体连接。弹簧构 件4的每个侧面上一体地分布有多个(例如三个)板簧41,分别对应相同数量的(例如三 个)触指6。在封闭端40开有孔,供一连杆9穿过。在弹簧构件4内还设有开口支架91及 支架螺栓90,它们与连杆9可调地连接,用来调节弹簧构件的开口尺寸。连杆9穿过导电 座3,与隔离开关的导电运动部分的结构件固定连接,而导电臂11与导电运动部分的导电 运动部件连接,同时导电臂还可以与所述结构件或接线板电气连接。隔离开关的导电运动部分包括运动部件和结构件。运动部件用于使导电臂运动, 例如包括驱动轮、传动板、定位轮以及固定在支柱绝缘子顶部的法兰轴等构件。结构件与接 线板13(图1)固定电气连接,例如包括外壳等构件。连杆9也可以与相对接线板固定的其它任何部件(例如接线板基座)连接。导电座3为四棱锥台形导体,中心开孔,与导电臂11固定连接。导电座3通过紧 固件或以焊接方式与导电臂11连接而形成紧密的电气接触。另外,在导电座3四周的导电 接触面31上设置有触指定位板5。定位板5穿过触指6后端相邻处,在分合动作中保持触指6后端沿接触区31的表面纵向运动。换言之,定位板5将触指6分隔以限制触指与导电 座接触面发生横向偏移。导电的触指6呈条状,且其中部开有槽孔,以用来穿设连接件7。触指6的抵靠导 电座3的那一端不再有折弯头而是直线形的。这里所谓的“直线形”仅仅是相对于折弯头而 言的,若是稍有倾斜或弯曲也应落入术语“直线形”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7采 用的是挂环和销子的形式,用来固定弹簧构件4。各触指6围成一个中空四面体,其一端抵 靠于导电座3的斜坡接触面31而封闭,另一端呈喇叭形开口,该中空四面体的开口方向与 弹簧构件4的开口方向相同。这里以及下文中的中空“四面体”都是指有四个侧面的立体 形状。如图10所示,阳触头2是由导电材料围成的呈花瓣状中空四面体,其横截面形状 适于进入阴触头的喇叭形开口,并与触指6所围成的空腔相匹配。更具体地说,阳触头2的 侧面形成有呈鼓形凸起的导电接触区22,阳触头与导电臂21通过螺栓紧密固定连接,当然 也可以用焊接之类的手段来连接。如图11所示,在使用方管形导电臂的隔离开关中,阳触头2可用板状导体做成异 型伸长的花瓣状结构,花瓣状结构末端开有孔,并通过螺栓与导电臂21固定连接。其根部 鼓形凸起的接触区与阴触头的四面体结构相适应。如图8所示,在隔离开关作合闸动作时,先使阳触头2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合入阴 触头1。随后,导电臂11和导电座3在隔离开关的运动部件的推动下楔入触指6的内侧,使 触指6撬动板簧41变形并脱离开口支架91的支撑,这时,触指6的前后两端在板簧41的 弹力作用下紧密地挤压在阳触头2和导电座周边的接触区31。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图12和图13显示了在平行于轴线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剖面上的剖视图,在图中相 同作用和结构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识。在该实施例中,弹簧构件包括两个U形的板簧8、81, 这两个板簧开口相对,且正交地(互成90° )叠加在一起。如图12所示,U形板簧8的两 侧根部和端口设有槽孔,用以穿设拉簧和连接件。如图13所示,U形板簧81仅在其端口设 有槽孔,这些槽孔与U形板簧8上的槽孔相对应,用以穿设连接件。其U形板簧8内设置有三个拉簧12,这些拉簧穿出根部槽孔通过连接销连接至触 指的外侧。如图16所示,连杆92的前部是一个U形的分叉件,连杆92的尾部是一个与前 部固定连接的杆件(例如螺纹杆)。连杆92的前部插接在U形板簧8前端的长形槽孔内, 并通过销子连接,而连杆92后部的杆件穿过U形板簧81并与之可调地连接。该连杆还穿 过导电座3与隔离开关支柱的导电运动部分的结构件固定连接,且导电臂11与隔离开关的 导电运动部分的运动部件连接。导电座3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四个侧面的触指成三个一组地分别与两个U形板的侧部连接构成一个四棱柱,其 中靠在U形板簧8两侧的触指63中部与U形板簧8中的拉簧12相连接,触指63后端还通 过连接件7与U形板簧8开口端的槽孔连接,另外两侧的触指62仅在中部通过连接件7与 U形板簧81开口端的槽孔连接。在上述结构中,U形板簧8的前端通过拉簧12连接至触指,而其后端通过连接件 7连接至触指,因而形成前后两点固定。而U形板簧81只是在靠近其开口端的位置通过连接件7连接至触指。由于只有一点连接,为限制触指在运动中的横向偏移,在导电座与触指 62对应的接触面设有定位板5。在阳触头2未合入时,U形板簧8开口向内收使触指呈“八”字形张开,而U形板簧 81开口端触指撑在U形板簧8的两侧触指也呈“八”字形张开。在阳触头2未合入阴触头1的触指内侧时,触指63后端接触面靠在导电座3的对 应两个接触面31上,触指62后端接触面靠在另外两个接触面31上。四个侧面上的各个触 指组合而形成喇叭状开口。在合闸操作时,阳触头2以不大的力合入触指内侧,导电座3也 被隔离开关运动部件推入触指内。这样就使触指62、63分别带动对应的U形板簧8、81的 端口变形,其中触指63在拉簧12和U形板簧8的双重力作用下压紧在与阳触头2及导电 座3对应的两侧接触区,而触指62在U形板簧81的弹力作用下也压紧在与阳触头2和导 电座3对应的另外两侧的接触区。以下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在合闸状态的剖面示意 图。该第三实施例示出了触指分布于两面的,整体结构为两面的阴触头。具体地说,与导电 臂11固定连接的导电座3a的两个侧面上分布有梯形对称的斜坡接触面34。弹簧构件为U 形板簧82,其开口端向前,板簧开口端通过连接件7与触指6中部相连接。另外,在U形板 簧82中间还设置有定位支架94,其功能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开口支架91。起连接杆作 用的连接螺杆95的一端穿过导电座3a与隔离开关支柱顶端的导电运动部分的结构件(例 如外壳)固定连接,连接螺杆95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支架94及U形板簧82。固定在另一侧 导电臂21上的阳触头2a采用板状导体围成的“C”型结构,具有与阴触头配合的、分别设置 在两个侧面上的两个接触区。分布于弹簧构件两侧的触指6的后端抵靠在导电座接触面34上,触指6的前端形 成一个敞口。当阳触头2a以不大的力合入触指6内侧时,导电座3a在隔离开关运动部件 的推动下楔入触指6的内侧。这样就使触指6带动U形板簧82变形,从而使触指两端分别 与阳触头2a和导电座3a紧密接触。定位支架94在阳触头2未合入时,卡在U形板簧的开口两侧,使触指敞口张开,便 于阳触头2合入,同时可阻止触指与导电座接触的一端发生横向偏移,从而使触指后端在 分合动作中始终稳定地保持在导电接触区。连接件7由挂环和销子组成,并穿过触指中部的槽孔和U形板簧端部的槽孔,,将 两者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另外,也可以将连接螺杆95通过导电座或导电臂来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触头两 部分在分合动作时导电座将不与触指及弹簧产生相对运动,与之配套的隔离开关将不需要 导电运动部件,而其它原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都一样。图18和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指形触头组件。该实施例与前 述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阴触头1中采用了外置片簧47。另外,弹簧构件48a采用 一种变异的形式,与前述实施例中的弹簧构件(如图9所示)相比,该弹簧构件呈中空框架 的形式,即开口侧板簧不相互分开,且角部没有开口,因此它实际只起固定作用而无弹性功 能。当然,应该理解的是,若弹簧构件48a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的形式也是可行的,只 是弹簧强度稍差、变形更大而已。
8[0072]在该实施例中,弹簧构件中心开有孔,通过连杆9与隔离开关的导电运动部分的 结构件固定连接,而导电臂11与运动部件连接。外置片簧47和触指6 —起通过连接件7 连接于弹簧构件48a。呈弧状的片簧47被连接件7的销子预压紧在触指外侧,使触指6 — 端顶在导电座接触面31上。在阳触头2未合入前,由中空框架形式的弹簧构件48a将触指 6支承为向前端围成一个喇叭状开口。当阳触头以较小的力合入后,导电臂11及导电座3 向前(左)运动,使得触指6被导电座3撑开,从而使片簧47被压缩变形,通过触指6两端 将片簧的压力分别施加在阳触头2和导电座3的接触区。该实施例避免了中间的弹簧构件(曲形)的制造工艺难度大的问题,同时提高了 弹簧的机械寿命,还简化了安装调试步骤。上述各实施例均可采用如图11所示的异型伸长花瓣状的阳触头,并通过其异型 伸长的连接部与方管型导电臂固定连接,并可提高其载流量,但阳触头前端鼓形导电接触 区必需与阴触头触指围成的柱形开口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指形触头组件技术还可能存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具体地,可采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变形或叠加,本申请人虽不认为是优选的实施结构,但在特殊情况 下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要,以及被有效地运用在高压开关(非隔离开关)上,因此将这 些实施方式简单说明如下。图20、图21所示为多边形圆柱体结构的触头组件。所谓“多边形圆柱体”是指阴 触头1构成的多面体为五边形以上,因此触指围成一个近似圆柱体的多边形结构,图20中 示出了一个正十二边形圆柱体触头结构,其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近,图21是图20沿A-A剖 面的视图。此类结构弹簧加工工艺复杂。图22示出了具有外置片簧结构的多边形圆柱体的触头组件,该结构中间弹簧为 类似第四实施例的中空框架的形式,并采用如图20、21所示的正十二边形结构。在前述的 这些变化型实施方式中,阳触头导电接触部需与阴触头的多边形开口相匹配,形成一个近 似圆鼓形的多边形截面的空腔结构,边数较多时为圆形。但结构紧凑,自调整性能更好,运 行可靠性更高。虽然以上结合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触指触头组件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 解,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在上述揭示内容的基础上作出各种等同的变型和 改动,例如,连接件7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如螺栓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 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而不是局限于以上描述的内容。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包括阴触头(1),所述阴触头具有导电座(3),所述导电座的周边斜锥状地布置有导电接触面;弹簧构件(4),所述弹簧构件为曲形板簧,其沿轴向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弹簧构件通过连杆(9)固定;多个触指(6),所述触指呈条状,所述触指的沿轴向的一端抵靠所述导电座的所述导电接触面而封闭,而触指的另一端形成开口;以及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弹簧构件连接至所述触指;阳触头(2),在所述阳触头的侧面形成有与所述阴触头的所述触指紧密接触的导电接触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6)的抵靠所述导电座(3)的那一端是直线形的,所述弹簧构件(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触指(6)所形成的开口的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触头 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弹簧构件(4)中的开口支架(91),用以调节所述弹簧构件的开口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 件(4)是四棱柱状曲形板,所述触指(6)围成一个中空四面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 件(4)是U形板簧,所述触指(6)只分布在两个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 件包括两个U形的板簧(8、81),这两个板簧开口相对,且正交地叠加在一起,在所述两个U 形板簧(8、81)中的一个U形板簧(8)的前端连接至所述触指(6),而其后端也连接至所述 触指(6),从而形成前后两点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触头 (1)还具有呈弧状的外置片簧(47),所述弹簧构件呈中空框架的形式,所述片簧被所述连 接件(7)预压紧在所述触指(6)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阴触 头(1)的所述触指围成一个近似圆柱体的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结构,所述阳触头(2)的导 电接触部位也对应形成一个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用来固定所述弹簧构件(4)的所述连杆(9)与所述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运动部分的结构件 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导电座(3)的所述导电接触面设置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将触指分隔。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其特征在 于,所述阳触头为异型伸长的花瓣状结构,其伸长部分与所述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臂(11) 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包括阴触头和阳触头。阴触头具有导电座,导电座的周边设置有导电接触面;弹簧构件,弹簧构件为曲形板簧,其沿轴向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弹簧构件通过连杆固定;多个呈条状的触指,触指的沿轴向的一端抵靠导电座的导电接触面而封闭,而触指的另一端形成开口;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将弹簧构件固定连接至触指。在阳触头的侧面形成有与阴触头的触指紧密接触的导电接触区。其中,弹簧构件的开口的方向与触指所形成的开口的方向相同。借助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解决了触指发热的问题和弹簧分流问题,其自调整性能较好、结构简单、负荷电流也大幅度提高,且用普通材料及一般工艺即可生产加工。
文档编号H01H1/38GK201601033SQ20092020907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闫淼江 申请人:闫淼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