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771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系统中的集成线路板 端针的折弯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系统中,在集成线路板上都设有用于连接其它部件的端针,各端针在生 产时,需要将各根端针按设计走向进行折弯。现有的端针折弯设备每次只能对相同厚度的端针进行折弯作业,若同时对不同厚 度的端针进行折弯作业时,薄的端针会因夹持不紧而松动,从而影响折弯质量,使得薄的端 针达不到折弯的尺寸要求;因此,现有集成线路板的端针在生产时,都需要预先用端针折弯 设备对不同厚度的端针分批进行折弯作业,然后才能将各根端针依次插入塑料外壳中,而 且插入塑料外壳中后还需要涂抹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在涂完密封胶后还必须进行烘烤。由于现有端针折弯设备的缺陷,使得现有集成线路板的端针的生产方式具有以下 缺陷1)由于端针折弯需分批进行,而且须折弯后再插入塑料外壳中,并需要进行密封处 理,因此其生产时间较长,生产成本也较高;2)由于涂完密封胶后还必须进行烘烤作业,因 此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容易对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3)由 于工序较多,需要配备折弯设备、注塑设备、涂胶设备和烘烤设备,因此占地面积也较大,场 地利用率低下;4)由于不同厚度的材料在折弯后的回弹是不一样的,利用现有的折弯机折 弯后,不同厚度端针的折弯角度会有差异,因此端针的折弯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 弯精度高,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及作业占地面积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 包括机架、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用于防止端针变形的防变形机构、旋转机构和端针夹持机 构;所述夹具和防变形机构均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伺服 电机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其动力轴齿轮连接旋转轴;所述端针夹持机构包括夹爪气缸、固定刀口和活动刀口 ;所述固定刀口固定于所 述旋转轴上,所述夹爪气缸固定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活动刀口固定于夹爪气缸的动力 臂上,其夹持面朝向固定刀口且平行于固定刀口的夹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口上设有多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由口窄底宽的弧 形滑槽、微调刀口、紧固螺栓和微调螺栓组成;所述弧形滑槽设于固定刀口上,而且弧形滑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向固定刀口的 夹持面开放;所述微调刀口 一端与固定刀口枢接,另一端置入本组件的弧形滑槽内,并能沿弧形滑槽的槽向滑动;所述紧固螺栓经连通本组件弧形滑槽槽壁的螺纹孔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微调 螺栓经连通本组件弧形滑槽封闭端槽壁的螺纹孔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活动刀口上设有与各微调刀口相对应的直线形让位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由于在固定刀口上设有多组微调 组件,在活动刀口的夹持面设有直线形让位凹槽,通过调整各微调组件中的微调刀口的折 弯角度,能将不同厚度的端针同时夹固于固定刀口和活动刀口之间进行折弯作业;因此能 直接把没有折弯的端针插入待注塑的模具内,等注塑后再进行折弯,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 密封、涂胶及烘烤作业,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及作业的占地面积;另外,通过调整 各微调组件中的微调刀口的折弯角度,可在夹持端针时对端针进行预折弯,因此能有效解 决不同厚度端针的折弯角度差异问题,提高端针的折弯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中的端针夹持机构的结 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中的微调组件的剖切示 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中的微调组件的俯视示 意图;图6是待折弯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 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 包括机架1、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2、用于防止端针变形的防变形机构3、旋转机构4和端针 夹持机构5 ;所述夹具2和防变形机构3均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伺 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其动力轴齿轮连接旋转轴;如图3所示,所述端针夹持机构包括夹爪气缸51、固定刀口 52和活动刀口 53 ;所 述固定刀口 52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夹爪气缸51固定安装于固定刀口 52上,所述活 动刀口 53固定于夹爪气缸51的动力臂上,其夹持面朝向固定刀口 52且平行于固定刀口 52 的夹持面;如图3-图5所示,所述固定刀口 52上设有多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由口窄底 宽的弧形滑槽61、微调刀口 62、紧固螺栓63和微调螺栓64组成;
4[0027]所述弧形滑槽61设于固定刀口 52上,而且弧形滑槽6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向固 定刀口 52的夹持面开放;所述微调刀口 62 —端与固定刀口 52枢接,另一端置入本组件的 弧形滑槽61内,并能沿弧形滑槽61的槽向滑动;所述紧固螺栓63经连通本组件弧形滑槽61槽壁的螺纹孔安装于固定刀口 52上, 所述微调螺栓64经连通本组件弧形滑槽61封闭端槽壁的螺纹孔安装于固定刀口上52 ;所述活动刀口 53上设有与各微调刀口 62相对应的直线形让位凹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夹具2移动换位的换位机构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具2、防变形机构3和换位机构6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装有用于监测工件的工件传感器,所述工件 传感器连接并控制夹具2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装有监控作业状况的触摸屏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对已插入塑料外壳中的端针进行折弯作业,并能同时对不同 厚度的端针进行折弯作业,其工作流程如下1)将待折弯工件(参见图6)放置于夹具内;2)启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装置;3)工件传感器检测至夹具内有工件放入后控制夹具夹紧工件,并使工件上的各待 折弯端针置入固定刀口的各组微调组件的滑槽内;4)防变形机构托持住各待折弯端针,以防止折弯作业时端针变形;5)夹爪气缸带动活动刀口移动,使活动刀口的夹持面与固定刀口的夹持面对合, 从而将各待折弯端针夹固于各组微调组件的滑槽与活动刀口上的直线形让位凹槽之间;6)旋转机构中的伺服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固定于旋转轴上的固定刀口 转动,使夹固于固定刀口和活动刀口之间的端针随固定刀口的转动弯折;7)夹固于各组微调组件滑槽内的端针弯折至设定角度后,旋转机构中的伺服电机 停止转动;8)夹爪气缸带动活动刀口移动,使活动刀口的夹持面与固定刀口的夹持面分离, 以释放已折弯完毕的端针;9)如果端针需要再次折弯,则由换位机构带动夹具移动,使工件上的各端针的下 一折弯点移至折弯作业位置,并使各端针置入固定刀口的各组微调组件的滑槽内;10)重复步骤5至步骤9,直至各端针折弯完毕;11)防变形机构退回,夹具松开,然后取出工件,整个折弯流程即告结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前,需针对不同批次的待折弯工件调试其微调刀口,调 试时先松开固定刀口上各组微调组件中的紧固螺栓,再将调试工件上的各端针分别置入各 组微调组件的滑槽内,然后通过各微调螺栓调整各滑槽内的微调刀口的折弯角度,以对应 不同厚度的折弯端针;其中,调试工件可使用注塑生产时所生产的具有缺陷,但不影响折弯 的废品。
权利要求一种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包括机架、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用于防止端针变形的防变形机构、旋转机构和端针夹持机构;所述夹具和防变形机构均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其动力轴齿轮连接旋转轴;所述端针夹持机构包括夹爪气缸、固定刀口和活动刀口;所述固定刀口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夹爪气缸固定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活动刀口固定于夹爪气缸的动力臂上,其夹持面朝向固定刀口且平行于固定刀口的夹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口上设有多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由口窄底宽的弧形滑槽、微调刀口、紧固螺栓和微调螺栓组成;所述弧形滑槽设于固定刀口上,而且弧形滑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向固定刀口的夹持面开放;所述微调刀口一端与固定刀口枢接,另一端置入本组件的弧形滑槽内,并能沿弧形滑槽的槽向滑动;所述紧固螺栓经连通本组件弧形滑槽槽壁的螺纹孔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微调螺栓经连通本组件弧形滑槽封闭端槽壁的螺纹孔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活动刀口上设有与各微调刀口相对应的直线形让位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集成线路板端针的折弯装置,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端针的折弯精度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机架、夹具、防变形机构、旋转机构和端针夹持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所述端针夹持机构包括夹爪气缸、固定刀口和活动刀口;所述固定刀口固定于旋转轴上,所述夹爪气缸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所述活动刀口固定于夹爪气缸的动力臂上;所述固定刀口上设有多组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由一端向固定刀口夹持面开放的弧形滑槽、微调刀口、紧固螺栓和微调螺栓组成;所述微调刀口一端与固定刀口枢接,另一端置入弧形滑槽内;所述紧固螺栓和微调螺栓安装于固定刀口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R43/00GK201708432SQ2009202109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周益范, 张国平, 连鑫 申请人:上海龙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