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579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尤其是一种具有成型外模的线缆组件。背景技术
计算机与其外设(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连接时,均通过一线缆组件来连接。所述 转接线一般包括一线缆以及至少一连接于所述线缆一端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通常包 括若干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端子以及一固定所述端子的绝缘本体。为了保护所述电连接器与 所述线缆的连接部位,且固定所述绝缘本体,一般还设有一成型外模最后成型且部分包裹 于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线缆。目前的连接器在成型过程中,更多的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所述成型外模中部常 会外翘,使其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出现间隙(亦即贴合不好),从而影响美观以及与所述电 连接器之间的固定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与成型外模贴合较好的线缆组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包括一线缆;一连接于所述线 缆一端的电连接器;以及一部分包覆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成型外模;所述电连接 器上设有一用以增强其与所述成型外模之间贴合性的固定结构。这可使所述电连接器与所 述成型外模贴合较好。更佳者,所述固定结构为一卡勾,所述成型外模成型时,熔化后的塑料会进入所述 卡勾内部,从而在冷却后所述卡勾将勾住所述成型外模,使所述成型外模有效贴合于所述 电连接器上。更佳者,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以及固 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塞。所述后塞可使所述端子组装方便。更佳者,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后塞上,所述后塞一般较小,故在其成型所述固定 结构将较为简单。更佳者,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与对接组件配合的卡点,所述卡点为半圆柱状,半圆 柱状的卡点能产生更为合适的插拔力。更佳者,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用以增加其与成型外模之间拉力的凸出部,使得所 述绝缘本体固定效果好,不易脱离所述成型外模。更佳者,所述线缆设有若干芯线,所述线缆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线缆与所 述电连接器之间用以固定所述芯线的线夹,所述后塞与所述线夹设有一防呆结构,使得所 述后塞与所述线夹组装方便。更佳者,所述防呆结构为所述后塞上两长度不同的肋状突起与所述线夹上两长度 不同的防呆槽,这种防呆结构结构简单且有效。[0014]更佳者,所述绝缘本体两侧各设有一对相对的卡勾部,所述后塞两侧各对应设有 两卡槽,每一卡槽壁部设有一朝下用以挡住所述卡勾部的凸起。这种固定结构容易制造且 固定效果好。更佳者,所述后塞设有一收容所述端子后部的凹槽,所述凹槽末端设有一用以防 止所述端子退出的挡墙。这种通过挡墙防止端子退出的方式结构简单。更佳者,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用于对接的前端面、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上 下表面以及两侧面。更佳者,所述固定结构为位于所述上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包括一由所述上下 表面向外延伸的垂直部以及由所述垂直部进一步朝前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成型外模成型 时,熔化后的塑料会进入所述水平部的内部,从而在冷却后所述水平部将勾住所述成型外 模,使所述成型外模有效贴合于所述电连接器上。更佳者,所述垂直部与所述水平部均为肋状,其均大致平行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前 端面,其肋状结构可使其贴合效果更加一致和可靠。更佳者,所述电连接器上下表面至少一个上设有一与对接组件配合的卡点,所述 卡点为半圆柱状,半圆柱状的卡点能产生更为合适的插拔力。更佳者,所述电连接器两侧面设有一用以增加其与成型外模之间拉力的凸出部, 使得所述绝缘本体固定效果好,不易脱离所述成型外模。更佳者,所述线缆设有若干芯线,所述线缆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线缆与所 述电连接器之间用以固定所述芯线的线夹,所述电连接器后端面与所述线夹设有一防呆结 构,使得所述后塞与所述线夹组装方便。更佳者,所述防呆结构为所述电连接器后端面上两长度不同的肋状突起与所述线 夹上两长度不同的防呆槽,这种防呆结构结构简单且有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组件通过在其电连接器上设一用以增强其与所 述成型外模之间贴合性的固定结构,可使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成型外模贴合较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线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线缆组件中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正视图;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沿A-A的剖视图;图7为图1所示线缆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图1所示线缆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 绝缘本体11端子收容槽111卡点113凸出部115 卡勾部117 端子13固定部131接触部133 焊接部135 后塞15基体151延伸部153 凹槽1531 挡墙1533突起155[0037]卡槽157 凸起158 卡勾159水平部1593 成型外模2 线夹3线槽33线缆5芯线51
垂直部1591 防呆槽31 外皮5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线缆组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线缆组件包括一电连接器1、成型外模2、线夹3以及 线缆5。所述线缆5包括若干条芯线51以及一包覆于所述芯线51的外皮53 (图1只画出 其中部分所述芯线51)。所述线夹3用于固定所述芯线51末端,其前端设有两长度不同的防呆槽31,上下 端设有若干线槽33,以供所述芯线51插入固定。所述线夹3并非必设组件,但其能方便所 述线缆5与所述电连接器1的组装。所述电连接器1连接于所述线缆5的一端,如图2所示,其具有一用以对接的前端 面101、与所述前端面101相对的后端面103、上下表面105以及两侧面107。如图3与图4所示,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若干端子13, 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后塞15。所述绝缘本体11为长方体状,其设有若干前后贯通的端子收容槽111,上下表面 分别设有两个与对接组件(图未示)配合的卡点113,所述卡点113为半圆柱状,以获得较 为合适的插拔力。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的上下表面105即为所述绝缘本体11的上 下表面。所述电连接器1可进一步在所述绝缘本体11外围包裹一遮蔽壳体(图未示),这 时所述电连接器1的上下表面105为所述遮蔽壳体的上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11主体两 侧分别朝外凸设有两凸出部115,每一所述凸出部115后端进一步朝后延伸设有一卡勾部 117。同一侧的两所述卡勾部117相对设置。所述凸出部115可增加所述绝缘本体11与所 述成型外模2之间的拉力,避免所述绝缘本体11脱离。同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 体11两侧面即为所述电连接器1的两侧面107。每一所述端子13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后塞15的固定部131,以及由所述固定部131 两端分别延伸的接触部133与焊接部135。所述接触部133用于与对接组件连接,所述焊接 部135用于与所述芯线51相焊接。相关附图中均只画出两根所述端子13,事实上,每一所 述端子13收容槽111均对应一根所述端子13。所述后塞15包括一板状的基体151,以及由所述基体151后端朝后延伸形成的延 伸部153。所述延伸部153上下表面设有若干凹槽1531,以收容所述端子13的所述焊接部 135。每一所述凹槽1531末端设有一挡墙1533,以挡住所述端子13后部的所述焊接部135, 防止所述端子13退出。所述延伸部153后端面(本实施例中,即所述电连接器1的后端面 103)进一步向后延伸设有两长度不同的肋状突起155,其可与所述线夹3上的所述防呆槽 31配合形成一防呆结构。所述基体151在靠近两侧的部位各设有两前后贯通且与所述卡勾 部117对应的卡槽157,每一所述卡槽157壁部设有一朝下用以挡住所述卡勾部117防止 其退出的凸起158(如图5与图6)。所述后塞15上下表面(本实施例中,即所述电连接器分别设有一卡勾159,每一所述卡勾159包括由所述后塞15上下表面向 外延伸的垂直部1591以及由所述垂直部1591进一步朝前延伸的水平部1593。所述垂直部 1591与所述水平部1593均为肋状,其均大致平行于所述电连接器1的前端面。所述成型外 模2成型时,熔化后的塑料会进入所述水平部1593的内部,从而在冷却后所述水平部1593 将勾住所述成型外模2,使所述成型外模2有效贴合于所述电连接器1上(如图8)。所述 卡勾159可只在其中一表面上设置,并且可不设在所述后塞15上,而是设在所述绝缘本体 11上。甚至还可以不用所述卡勾159结构,而用其它用以增强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成型 外模2之间贴合性的固定结构,只要能增强其贴合性,就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成型外模2是在所述线缆5、所述线夹3以及所述电连接器1组装好后,再成 型形成的,其部分包覆于所述线缆5与所述电连接器1上,起到保护作用。因其被所述卡勾 159或其它固定结构固定住,故所述成型外模2不易翘曲,与所述电连接器1之间贴合较好。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缆;一连接于所述线缆一端的电连接器;以及一部分包覆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成型外模;所述电连接器上设有一用以增强其与所述成型外模之间贴合性的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一卡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 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后塞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与对接组件配合 的卡点,所述卡点为半圆柱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用以增加其与成 型外模之间拉力的凸出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设有若干芯线,所述线缆组件 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用以固定所述芯线的线夹,所述后塞与所 述线夹设有一防呆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为所述后塞上两长度不 同的肋状突起与所述线夹上两长度不同的防呆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两侧各设有一对相对的 卡勾部,所述后塞两侧各对应设有两卡槽,每一卡槽壁部设有一朝下用以挡住所述卡勾部 的凸起。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塞设有一收容所述端子后部的 凹槽,所述凹槽末端设有一用以防止所述端子退出的挡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用于对接的前端 面、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上下表面以及两侧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位于所述上下表面 中的至少一个上,包括一由所述上下表面向外延伸的垂直部以及由所述垂直部进一步朝前 延伸的水平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部与所述水平部均为肋状, 其均大致平行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前端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上下表面至少一个上 设有一与对接组件配合的卡点,所述卡点为半圆柱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两侧面设有一用以增 加其与成型外模之间拉力的凸出部。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设有若干芯线,所述线缆组 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用以固定所述芯线的线夹,所述电连接 器后端面与所述线夹设有一防呆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为所述电连接器后端 面上两长度不同的肋状突起与所述线夹上两长度不同的防呆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包括一线缆;一连接于所述线缆一端的电连接器;以及一部分包覆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成型外模;所述电连接器上设有一用以增强其与所述成型外模之间贴合性的固定结构,这可使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成型外模贴合较好。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1893468SQ201020520110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日
发明者邹小乐, 陈奇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